1 / 20

九十五學年度第一學期個別型通識教育改進計畫成果報告 其他- 莊子與西方後現代哲學

九十五學年度第一學期個別型通識教育改進計畫成果報告 其他- 莊子與西方後現代哲學. 計畫主持人:台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林文琪   教學助理: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生 林淑文        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生 王億仁 網址: http://web2.tmu.edu.tw/winkey/chuangtzu/index.htm 目次: 基本資料/教學目標/課程結構/課程綱頁/指定閱讀學習單/課程進度表/課程進行方式/上課及小組討論集錦 / 期末說故事比賽集錦 / 同學對課程進行方式的反應/同學對學習單的反應/同學對課程的總體反應/對本課程的反思實踐. 基本資料.

nalani
Download Presentation

九十五學年度第一學期個別型通識教育改進計畫成果報告 其他- 莊子與西方後現代哲學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九十五學年度第一學期個別型通識教育改進計畫成果報告其他-莊子與西方後現代哲學九十五學年度第一學期個別型通識教育改進計畫成果報告其他-莊子與西方後現代哲學 計畫主持人:台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林文琪   教學助理: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生 林淑文        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生 王億仁 網址:http://web2.tmu.edu.tw/winkey/chuangtzu/index.htm 目次:基本資料/教學目標/課程結構/課程綱頁/指定閱讀學習單/課程進度表/課程進行方式/上課及小組討論集錦/期末說故事比賽集錦/同學對課程進行方式的反應/同學對學習單的反應/同學對課程的總體反應/對本課程的反思實踐

  2. 基本資料 • 教學助理:2人 • 網頁行政助理:1人 • 選修人數:46人 • 選課學生結構:

  3. 教學目標 • 旨在引導同學嘗試以比較研究的方法來解讀《莊子》,希望同學能在西方哲學的理解背景中,重新發現《莊子》古藉的現代意義 • 教師與助理共同進行教學行動研究,紀錄和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從而提煉自己的教學方法,指導自身教學技能的發展。

  4. 課程結構 • 以哲學問題為核心 (1)後殖民時期的自我認同與經典閱讀。 (2)經典閱讀的方法與方法論問題。 (3)故事的力量。 (4)技術現象的反省。 (5)有關「道」的認識:技術之知,默會之知與具身化的認識。 (6)有關他者心靈的認識。 (7)修養與身體。 (8)生死的理解與臨終關懷。 (9)莊子的人生理想。 • 指定閱讀 (1)西方哲學的指定閱讀:建立單元主題的問題識意 (2)《莊子》文選的閱讀:《莊子》相關敘述的選集。

  5. 課程網頁

  6. 指定閱讀學習單

  7. 課程進行方式: 問答式的教學 • 分組討論:2組 • 網頁討論區討論:84個主題/4276人次 • 合班討論 報告組同學製作討論大綱投影片 其學他同學,助理,老師一起提問 • 專家主題演講: 葉海煙--莊子的人文精神 林從一--對他者心靈的認識 林明照—說故事比賽講評 邱少頣--說故事的技巧 • 作業:學習單/期末說故事比賽(7組)

  8. 上課及小組討論(集錦)

  9. 期末說故事比賽(集錦)

  10. 同學對課程進行方式的反應(2-1) 【正面意見】 • 1.小組討論與報告能增加個人的參與,我覺得可以使我在半強制、半自願的方式,達到學習效果。 • 2.報告很辛苦也滿有收穫的,迫使不愛發言的我間接或直接地必須和所有人分享自己的想法。 • 3.滿有意義的,我覺得討論真的滿重要的,因為大家一起討論可以知道自己的想法缺了什麼,然後可以整合出比較完整的意見。 • 4.小組討論的效果很好,找出許多矛盾與盲點,最終與自己妥協出一個有趣的結論。跟同學互動很多,培養了不錯的交情。 • 5.藉由同學的報告,我可以先看到別人的觀念、想法,與自己的做比較,然後老師再來講解,可以得到較多收穫。 • 6.小組討論可以學到更多東西。 • 7.課堂討論較佳。 • 8.線上討論的方式不錯,解決了不能見面的問題,也可以利用自己有空的時間與他人作意見交流 • 9.線上討論,我前幾週常忘記,因為不太習慣,後來才慢慢在討論區發表意見。

  11. 同學對課程進行方式的反應(2-2) 【負面意見】 • 1.教學方式立意不錯,但事前準備上佔用很多額外時間,常覺得負擔過大。 • 2.同一班級為一小組的報告或討論較不困難,但常常各系混合,造成報告都集中在某一個人身上,雖然方式很好,但卻會有偏差不公的現象產生。 • 3.報告時間太久,常常一個主題就講一節課。 【建議】 • 報告有些重,希望減少報告次數。

  12. 同學使用學習單的反應(2-1) 【正面意見】 • 1.學習單能夠引導思考,對課程內容可以帶動核心問題思考,讓大家較能進入狀況,我覺得設計得很棒。 • 2.可以幫助回想與整理上課內容,並再次的二次思考。有些問題如果上課沒有討論到,可能會一直在想法中打轉,沒有一個好的解釋。 • 3.學習單的問題能讓人較快找到文章所想要表達的重點,較易入手。 • 4.協助了解文章內容,節省閱讀時間。 • 5.幫助思考更加深入。

  13. 同學使用學習單的反應(2-2) • 【負面意見】 • 1.有些學習單問題沒什麼意義,或含有提問者主觀意志,應盡量避免。 • 2.有些問題很難找到答案。莊子所想要表達的意涵,真的不好懂! • 【建議】 • 1.結合生活經驗,以支持理論的存在性。 • 2.學習單的問題都很不錯,但我覺得可以再多一點有趣的問題,而不只是在字義及傳統莊子思想打轉,更可延伸至我們這年齡的生活經驗與情感體驗,甚至是和醫學藥學等相結合。(畢竟我們是與附醫緊密相連的醫學大學。)

  14. 同學對課程的總體反應(3-1) 【正面意見】 • 1.這學期經由莊子和後現代西方哲學思想的洗禮,與迥異於一般價值觀的思考方向,除了學習到更多批判和由不同觀點切入問題的技巧,在課堂上與同學相互激盪出更多的想法也是令人開心的經驗。不過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我漸習慣了某些答案無解之事實的“uncertainty”,哲學就是如此,不是沒有答案,而是本就不應絕對。 • 2.我幾乎記得整學期中所有自己有參與討論的主題。感覺上,自己一整學期的上課大半時間都用來思考,整個就是好忙。然而每回的思考最後都可以有相當的收穫。印象中,莊子是個極富新穎創造力的先輩,他的理論直到今天仍禁得起現實的試煉。

  15. 同學對課程的總體反應(3-2) • 3.上這門課也許很累,因為要在百忙中抽空讀莊子,但是經由討論和老師的啟發,使我們更加的了解莊子,加上豐富的補充資料,使我們在讀莊子時更有脈絡. • 4.莊子與哲學對於學醫學的人而言,有其重要的意義。這兩個領域看似逆向而走,但其實是共駕並行的。 • 5.對於莊子的故事,雖然看起來簡單,可是真要解釋清楚且使別人認同也頗困難的。學習莊子的意義,對我來說,應該就是提供了很多角度去看事情,因為小組討論會有很多不同的看法。

  16. 同學對課程的總體反應(3-3) 【建議】 • 1.加強與生活的結合應用,避免空泛化。 • 2.多一點與西方哲學的連結(其實內容已經很多了!但我的領悟力不夠,無法將核心思想跟莊子故事互相真正映照。) • 3.老實說,我希望減少些什麼……。 • 4.其實整體都不錯,只是時間上的控制不太好。 • 5.時間要足夠,討論需要完整,內容不一定要多,但要充實。 • 6.增加時間,內容可以再縮減。 • 7.最好減少同學需花費的額外時間。 • 8.我覺得可以把老師講解的部分增加。

  17. 同學對課程的總體反應 • 【建議】 • 9.以簡單、具體的生活案例闡述哲學思想,提供學生比較「莊子」與「自己」差異的空間,而有較好的概念(可能兩者擇一或另外產生新觀念)。總之,一定要能將「莊子」落實到生活中,而非只存在於「書中」、「口中」。可以一事件為討論主體,先讓學生提出看法,而後帶出「莊子的想法」,讓學生比較兩者差異(但以上過程盡量以白話、基礎、簡易入門而且符合學生經驗的內容及方式進行)。在比較差異的同時分析各自觀點的影響(好的壞的),進而使學生更能將「莊子」內化在生活中。(同學提建議用PBL教學)

  18. 對本課程的反思實踐 • 教學助理反思日誌:協同研究者,以旁觀者立場紀錄教學者的教學行動,及反思. • 教學者的教學反思日誌:紀錄教學者自己內在的反思實踐 • 發現差異:本班同學哲學學習態度的差異性 1.從生活經驗的反省到理論 2.從理論閱讀獲得哲學智識出發到理論的應用 3.期待老師授課 • 問題的提出:面對同學以上學習態度的差異,如何做教學的調整? • 行動策略:   本學期的教案傾向理論閱讀,因此下次開課時將增加從個人生活經驗反省為導向的教案,使得同樣的主題而有二套不同的教案,分二組進行.   至於期待老師授課的同學,則要先做學習觀念及態度的解凍,本課程將堅持用論問答的方進行. • 同學的成長:本課程同學開始會指出坊間莊子白話譯本有問題的地方,學會批判性的閱讀.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