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後人類未來 基因工程的人性浩劫

後人類未來 基因工程的人性浩劫. 作者:法蘭西斯 . 福山. 翻譯:杜默. http://www.readingtimes.com.tw/ReadingTimes/ProductPage.aspx?gp=productdetail&cid=mccc%28SellItems%29&id=BE0097. 第一部 生技新未來. 首先,人類的威脅不是來自可能致命的機器和技術工具。真正威脅總是戕傷個人的本質。架構 (Gestell) 規則對人的威脅在於,可能拒斥他進入更原初的啟示,乃至無法體驗更根本真理的召喚。

nan
Download Presentation

後人類未來 基因工程的人性浩劫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後人類未來基因工程的人性浩劫 作者:法蘭西斯.福山 翻譯:杜默 http://www.readingtimes.com.tw/ReadingTimes/ProductPage.aspx?gp=productdetail&cid=mccc%28SellItems%29&id=BE0097 教育部100學年度第1學期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課程改進計畫:「科技法與科技倫理」 徐振雄老師

  2. 第一部 生技新未來 教育部100學年度第1學期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課程改進計畫:「科技法與科技倫理」 徐振雄老師

  3. 首先,人類的威脅不是來自可能致命的機器和技術工具。真正威脅總是戕傷個人的本質。架構(Gestell)規則對人的威脅在於,可能拒斥他進入更原初的啟示,乃至無法體驗更根本真理的召喚。 ----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追問技術問題》(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兩種反面烏托邦 教育部100學年度第1學期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課程改進計畫:「科技法與科技倫理」 徐振雄老師

  4. 一.不再美麗的新世界 • 赫胥黎所預見的科技,諸如試管受精、代理孕母、精神疾病藥物和製造嬰兒的基因工程等,不是已經實現,就是已隱約可見。 試管婴兒是指分别將卵子與精子取出後,置于試管内使其受精 http://www.subaonet.com/html/p_gjgn/2010119/1011910443967340098.html 教育部100學年度第1學期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課程改進計畫:「科技法與科技倫理」 徐振雄老師

  5. 一.不再美麗的新世界 • 所提出的答案大致是這樣:《美麗新世界》書中人物固然健康快樂,但已經不是人類了。他們不必奮鬥、渴望、感受痛苦、做艱難抉擇、建立家庭或傳統上與人類相關的事。他們已喪失賦予人類尊嚴特徵。他們是由控制者培育和區分為阿爾法、貝塔、埃普西隆和枷瑪幾個階級,彼此差異之大猶如人類與動物之別。他們的「人生」已經被更動。 教育部100學年度第1學期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課程改進計畫:「科技法與科技倫理」 徐振雄老師

  6. 一.不再美麗的新世界 • 基督教傳統主張「人依上帝的形象所造」,乃是人類尊嚴的根源之ㄧ,因此利用生物科技基督徒作家路易斯所謂的廢人,便是為被上帝的旨意。人性,在為我們釐定何謂對錯、正義與不正義、重要和不重要上具有特殊意義。 路易斯(Clive Staples Lewis) http://cslewis.drzeus.net/multimedia/ 教育部100學年度第1學期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課程改進計畫:「科技法與科技倫理」 徐振雄老師

  7. 一.不再美麗的新世界 • 本書的主旨是要證明赫胥黎所言不虛,亦即現代生物科技構成最重大的威脅是,它可能會改變人性,從而把我們推入「後人類」歷史階段。 何乾脆接受人類是可以自我修正的創造物? 赫胥黎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9%98%E9%A9%AC%E6%96%AF%C2%B7%E4%BA%A8%E5%88%A9%C2%B7%E8%B5%AB%E8%83%A5%E9%BB%8E 教育部100學年度第1學期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課程改進計畫:「科技法與科技倫理」 徐振雄老師

  8. 二.閣下的靈魂剛剛死了 • 且看下列三種在未來一、兩個世代,可能發展的特有發展情況。 第一種情況跟新藥有關。隨著神經藥理學的發展,心理學家發現,人格可塑性比以前所認知的高出許多。 第二種情況,幹細胞研究上的進展,使的科學家幾乎可以再造體內所有組織。 第三種情況,富裕人家在移植前即定期篩檢胚胎,以便把自家孩子「最佳化」。 教育部100學年度第1學期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課程改進計畫:「科技法與科技倫理」 徐振雄老師

  9. 二.閣下的靈魂剛剛死了 • 胚胎甚至加上動物基因,以加強他們體能耐力或抵抗疾病的能力。其實就基因而言並不算是完整的人。事實上他們著實不是全人。 我們在個體和文化上的差異固然極大,但擁有共通的人性可以讓人類彼此溝通,並與地球上所有人類形成一種道德關係。 http://iapsychology.wordpress.com/2010/06/27/cert-in-effective-communication/ 教育部100學年度第1學期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課程改進計畫:「科技法與科技倫理」 徐振雄老師

  10. 第二部 生而為人 教育部100學年度第1學期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課程改進計畫:「科技法與科技倫理」 徐振雄老師

  11. 人性浩劫 • 你想「依天性」而活?哦,高貴的斯多噶主義者,這是何等欺誑的字眼!若是率性而為的活著,浪費得無以復加,沒有目標和考量,沒有慈悲和正義,同時兼具豐饒、荒蕪而不確定;設想冷漠是一種力量,你何以能依冷漠而活? ----尼采《超越善惡》 (Beyond Good And Evil) 第九節 教育部100學年度第1學期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課程改進計畫:「科技法與科技倫理」 徐振雄老師

  12. 一、類屬典型 • 人權宜以人性為基礎,在這裡所用的「人性」定義如下:人性是人類典型行為與特徵的總和,源於遺傳而非環境因素。 http://www.islam.org.hk/index.php?action-category-catid-162 教育部100學年度第1學期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課程改進計畫:「科技法與科技倫理」 徐振雄老師

  13. 二、人類共相 • 批評傳統人性觀點不是誤導就是根本不存在的人士,多年來所提出的主張可概分為三大類。 第一類是宣稱,真正的人類共相沒一個可以回溯到共通天性。 第二個人性概念批評,是因基因學家樂翁亭近年來一再提出主張:生物體的基因型即其 DNA,不能完全決定其外顯型,也就是最後由DNA發育而成的實際性生物。 由此可見,我們的體型和外貌,乃至心理狀況和行為都由環境所塑造,不是出自遺傳。 教育部100學年度第1學期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課程改進計畫:「科技法與科技倫理」 徐振雄老師

  14. 三、反自然主張 • 類屬典型天性論的第三類批評,則是它只專用於人類。人類因為是文化動物,可藉由學習來修正自己的行為,並經由非遺傳方式把學問傳遞到後代,使得人類的行為差異遠大於其他動物。 翁普亭(Richard Lewontin) http://psychology.wikia.com/wiki/Richard_Lewontin 教育部100學年度第1學期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課程改進計畫:「科技法與科技倫理」 徐振雄老師

  15. 四、白板狀態的心靈 • 喬姆斯基在一九五九年指出,所有語言的句法都是「深層結構」;今天是人已廣為接受這深層結構是出自先天、基因預設的大腦發育的觀念。確保人類再兒童發展其第一年就具有語言學習能力,臻於青春期後則逐漸消退的基因,不是文化。 喬姆斯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07/04/content_4791653.htm 教育部100學年度第1學期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課程改進計畫:「科技法與科技倫理」 徐振雄老師

  16. 四、白板狀態的心靈 • 洛克在他的《人類悟性論》裡開宗明義就主張,人類心智中沒有先天觀念,特別是沒有先天的道德觀念。 從日後成為社會動物的原人社會,經歷長時間才演化出天生的人類道德感,可見洛克狹義的白板論不無道理。 洛克 教育部100學年度第1學期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課程改進計畫:「科技法與科技倫理」 徐振雄老師 http://mypaper.pchome.com.tw/zen/post/1268871166

  17. 五、動物權呼聲 • 生物倫理學家辛格畢生以提倡動物權和批判所謂的人類物種主義為職志,認為我們不該以維靈長類優於其他物種。 辛格(Peter Singer) http://www.philosophyblog.com.au/review-of-practical-ethics-by-peter-singer/ 教育部100學年度第1學期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課程改進計畫:「科技法與科技倫理」 徐振雄老師

  18. 五、動物權呼聲 • 有些科學家已揭穿傳統人類尊嚴主張為樂,尤其那些以宗教為根據的說詞。我們傾向於賦予有知覺生物權力,正是由於牠們跟人類一樣。唯有了解這非但是我們這個類屬的特性,更是人類獨有的特性,我們才能知道未來生技發展中最需要保護的是什麼。 教育部100學年度第1學期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課程改進計畫:「科技法與科技倫理」 徐振雄老師

  19. 尊嚴至上 • 根據歐洲複製人問題委員會的規定,「蓄意創造基因相同的人類,而將人類工具化,有違人類尊嚴,是以構成濫用醫學與生物學。」。 • 誠如一百七十年前托克維爾在《美國民主》中指出的,評等承認或尊重的主張是現代性的主要熱情。 教育部100學年度第1學期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課程改進計畫:「科技法與科技倫理」 徐振雄老師

  20. 一、基因的主人 • 赫爾說:「對於把人權之類如此重大的事,立基在如此短暫的偶發性上,比如人性,個人極感不安,不明白何以人人必須相同才能享有權力。」 • 赫爾擔心人權力基於人性上有污蔑同性戀者,同性戀爭取平等權的立論根據,即是主張不管他們的性取向如何,在性行為以外的更基本層面上,「他們也是人」。 教育部100學年度第1學期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課程改進計畫:「科技法與科技倫理」 徐振雄老師

  21. 一、基因的主人 • 何以紓解苦難應是唯一的道德之善。 • 偉伯所謂「宗教信仰的幽靈」仍揮之不去,人類尊嚴觀念灌輸給往後兩個世代,因為道德秩序來自內在的人性本身,而不是由文化加諸於人性的觀念。 教育部100學年度第1學期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課程改進計畫:「科技法與科技倫理」 徐振雄老師 http://www.sjstt.cn/Soft/zjxs/137643.html

  22. 二、不平等幽靈 • 亞里斯多德明確區分慣例奴隸和天生奴隸,主張倘若有些人天生有奴性,便可證明奴隸制度的合理,但無法從他討論中看出是否有這種人存在,我們何不依薛佛的建議,「掌握力量」賦予子女基因優勢,修正天生平等觀的缺失? http://case.ntu.edu.tw/blog/?cat=7&paged=8 教育部100學年度第1學期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課程改進計畫:「科技法與科技倫理」 徐振雄老師

  23. 二、不平等幽靈 • 舊式不良的優生學歧視殘障或智力較低者,禁止他們生孩子,另一方面,德沃欽也在更廣義的保障自主權立場上,提出父母有權進行基因改良子女主張。 教育部100學年度第1學期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課程改進計畫:「科技法與科技倫理」 徐振雄老師

  24. 三、所爭何事? • 人類的意識不只是個人偏好和功效理性,而是由其他的意識及其道德評價形塑而成。人類所以成為社會和政治動物,不單是因我們具有「賽局式理論」的理性,更由於天賦予我們社會情緒。人類的知覺配合記憶與理性,與豬和馬不同。如人類討論人類尊嚴,旨在回答下面的問題:我們要保護使其免受生技未來進展影響的究竟什麼? 教育部100學年度第1學期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課程改進計畫:「科技法與科技倫理」 徐振雄老師

  25. 三、所爭何事? • 答案是,我們保護自己完整的、演化而成的複雜本性,以及對抗自我修正的企圖,因為我們不願中斷人性和立基期上的人權統一性或連貫性。 教育部100學年度第1學期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課程改進計畫:「科技法與科技倫理」 徐振雄老師

  26. Q&A 教育部100學年度第1學期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課程改進計畫:「科技法與科技倫理」 徐振雄老師

  27. 問題一: • 到底人類與人性的出現是不是一種必然,或者只是偶然? 教育部100學年度第1學期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課程改進計畫:「科技法與科技倫理」 徐振雄老師

  28. 問題二: • 人性到底是天生或者是社會建構?若是天生,是什麼東西影響人性的構成? 教育部100學年度第1學期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課程改進計畫:「科技法與科技倫理」 徐振雄老師

  29. 問題三: • 環境還是遺傳,社會文化或者基因?若是社會建構,什麼是影響人性構築的核心元素? 教育部100學年度第1學期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課程改進計畫:「科技法與科技倫理」 徐振雄老師

  30. 問題四: • 基因科技最終將人類帶往哪裡去?基因科技不斷發展下的人類,突破自然演化,開始人為改造之路,最終的人類型態將會以何種方式呈現? 教育部100學年度第1學期現代公民核心能力課程改進計畫:「科技法與科技倫理」 徐振雄老師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