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1

新加坡的地理位置

新加坡是一個熱帶島國,由新加坡主島和 60 個小島,如:德光島 (PulauTekong) 、烏敏島 (PulauUbin) 、聖淘沙島 (Sentosa) 等所組成。位於赤道以北。主島面積 646 平方公里。最高峰為武吉之馬山 (BukitTimah) 。中部是森林與平原;西部則是較多山丘,而東南方較為平坦。   它的氣溫變化不大,降雨量充足,動植物繁衍,體現了熱帶島嶼的特徵。新加坡所處的地理位置是世界的十字路口之一。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使之發展成為一個主要的商業、通訊、旅遊中心。

nara
Download Presentation

新加坡的地理位置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新加坡是一個熱帶島國,由新加坡主島和60個小島,如:德光島(PulauTekong)、烏敏島(PulauUbin)、聖淘沙島(Sentosa)等所組成。位於赤道以北。主島面積646平方公里。最高峰為武吉之馬山(BukitTimah)。中部是森林與平原;西部則是較多山丘,而東南方較為平坦。新加坡是一個熱帶島國,由新加坡主島和60個小島,如:德光島(PulauTekong)、烏敏島(PulauUbin)、聖淘沙島(Sentosa)等所組成。位於赤道以北。主島面積646平方公里。最高峰為武吉之馬山(BukitTimah)。中部是森林與平原;西部則是較多山丘,而東南方較為平坦。   它的氣溫變化不大,降雨量充足,動植物繁衍,體現了熱帶島嶼的特徵。新加坡所處的地理位置是世界的十字路口之一。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使之發展成為一個主要的商業、通訊、旅遊中心。   它位於赤道以北136.8公里,東經103°38′至東經104°6′,北緯1°09′至1°29′。  新加坡本島由東到西約42公里,由南到北約23公里。本島以外的其餘島嶼,較大的有德光島(24.4平方公里),烏敏島(10.2平方公里)和聖淘沙島(3.5平方公里)。新加坡通過一條堤道與馬來西亞相連,和印度尼西亞的廖內(Riau)群島的主島僅有一水之隔。 新加坡的地理位置

  2. 新加坡的歷史背景 新加坡的歷史是一部充滿香料貿易、海盜傳奇、殖民色彩及成長血淚的瑰麗史詩。西元七世紀時,新加坡名為「海城」,是蘇門答臘的古帝國斯里佛室王朝的貿易中心。新加坡半魚半獅的象徵 - 魚尾獅 (Merlion),象徵了新加坡從小漁村蛻變而成今日的現代都會,以及獅城傳說的由來,也為淡馬錫(Temasek),這個古老海城的新加坡歷史作見證。

  3. 新加坡這個名稱是由 「新加普拉」(Singapura)意謂「獅子城」衍生而來,相傳是一位蘇門答臘王子在第一次踏入新加坡島遊歷時,看到一隻如老虎模樣的野獸,描述為「行動敏捷而美麗,艷紅的身軀,漆黑的頭」。王子顯然非動物學家,因為他所見的野獸可能就是頭獅子。但由於他一言九鼎,富有想力的詞藻,這個13世紀時的名稱便一直延用至今。   一世紀之後,「新加普拉」成為兵家互爭的戰場。戰爭的結果並無明顯的贏家,新加坡卻成為最大的受害者。戰後新加坡被各方所遺棄,房屋全毀而淪為叢林,從此沈寂隱沒直至西元17世紀。   新加坡的再度被發現是在西元1811年,一百名馬來人在其首領田緬剛的帶領下,在此地落戶。八年後,英國的史丹福萊佛士爵士在新加坡河岸登陸,他認為縱使當地海盜猖獗,新加坡仍是一個最理想的英國海外貿易據點。   萊佛士將新加坡建設成為自由港的理想逐步實現,其後的110年間,新加坡蓬勃發展,許多辛勤工作以追求個人幸福的移民,更視新加坡為理想中的亞洲天堂。之後,戰爭爆發,日本入侵新加坡,夢想幻滅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改變了新加坡的命運,新加坡人決定脫離英國尋求獨立。西元1959年,新加坡人的願望順利達成,繼而推舉劍橋大學畢業的律師李光耀出任第一任總理。   西元1963年,新加坡和馬來亞、北婆羅州(今沙巴)和沙勞越組成馬來西亞聯邦。此聯邦由馬來亞總理東姑拉曼提議籌組,只維持了兩年的時間。西元1965年,新加坡脫離馬來西亞聯邦,正式成為獨立共和國-新加坡共和國。

  4. 新加坡的人文種族 新加坡總居住人口近320萬,包括有 77% 的華人、14% 的馬來人、7.6% 的印度人以及 1.4% 的其他種族,包括歐亞通婚的後代---來自馬來西亞麻六甲的葡萄牙裔後代和來自印度的戈亞族。 以及少數阿拉伯、亞美尼亞人和猶太人後裔。

  5. 新加坡的節日與活動 一月 印度教大寶森節 (Thaipusam) 回教開齋節 (Hari Raya Puasa) 二月 華人農曆新年 (Lunar New Year) 、 春到河畔迎新年 (Singapore River Hong Bao) 新春妝藝大遊行 (Chingay Parade) 三月 回教哈芝節 (Hari Raya Haji) 新加坡國際杯賽馬大會 (Singapore Airlines International Cup) 佳士得新加坡拍賣會 (Christie‘s Singapore Auction) (三月/四月) 蘇富比新加坡拍賣會 (Sotheby's Singapore Auction) (三月/四月) 四月 新加坡國際電影節 (Singapore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新加坡美食節 (Singapore Food Festival) 世界名廚群英會 (World Gourmet Summit)

  6. 五月 衛塞節 (Vesak Day) 清明節 (Qing Ming Festival) 六月 新加坡藝術節 (Singapore Arts Festival) 新加坡國際龍舟節 (Singapore International Dragon Boat Festival) 新加坡熱賣會 (The Great Singapore Sale) 八月 新加坡國慶日慶典 (National Day Celebrations) 中元節 (Festival of the Hungry Ghosts) 新加坡河畔嘉年華 (Singapore River Fiesta) 九月 中秋節 (Mooncake Festival) 佳士得新加坡拍賣會 (Christie‘s Singapore Auction) (九月/十月) 音樂、藝術與舞蹈世界(WOMAD Singapore) 十月 齊天大聖誕辰 (Birthday of the Monkey God) 九宵節 (Navarathiri Festival) 印度教屠妖節亮燈慶典 (Deepavali Light-Up) 龜嶼進香 (Pilgrimage to Kusu Island)

  7. 十一月 印度教蹈火節 (Thimithi Festival) 回教開齋節亮燈慶典 (Han Raya Light-Up) 新加坡河畔街頭遊藝嘉年華 (Singapore River Buskers' Festival) 十二月 新加坡國際馬拉松 (Singapore International Marathon) 聖誕節亮燈慶典 (Christmas Light-Up)

  8. 印度教蹈火節 (Thimithi Festival) 為了表示矢志不渝虔誠的信仰,同時紀念女神Draupadi,印度興都教徒們赤腳踏過炙熱的火炭堆,來表示贖罪及懺悔。儀式於清晨兩點開始在Sri Srinivasa開始準備,而走過火炭堆的儀式則在下午五時於馬里安曼興都廟 (Sri Mariamman Temple)舉行。

  9. 回教哈芝節 (Hari Raya Haji) 哈芝節約在每年的二、三月份來臨,是屬於所有回教徒的重要宗教節日,慶祝回教徒前往麥加朝聖的歸來。在這一天,回教徒會花一整天的時間祈禱。在清真寺清晨祈禱的時段過後,信眾會宰殺公羊和母羊作為祭品,隨後會將羊肉分送給信徒和窮人。 衛塞節 (Vesak Day) 所有佛寺都有慶祝的節日。和尚以誦經和放生籠鳥的方式紀念釋迦牟尼佛入涅盤。本節日為佛教最重要的日子,用以紀念佛陀在修得正果後進入西方極樂世界的日子。各地佛寺僧眾皆唸誦佛經並舉行放生儀式,以表示對生靈的尊重並累積福報。 齊天大聖誕辰 (Birthday of the Monkey God) 參加的信徒拿刀子往自己身上砍的情景,將會讓旅客屏息凝視。此外齊天大聖誕辰瘋狂的另一慶典焦點是信徒肩上高舉的神轎,這頂精緻的神轎大力的左右搖晃著,彷彿被淘氣的猴神附身一般。

  10. 新加坡熱賣會 (Great Singapore Sale) 由於新加坡的東西大多是外來品,因此價格非常貴,所以熱賣會是一個很重要的活動。 新加坡熱賣會於每年的五月底至七月初於新加坡各地熱鬧展開。各地的百貨商場及零售店均會舉辦各式各樣的促銷活動,當然也少不了誘人的低價折扣!2004年的新加坡熱賣會為期八週(5/28~7/25),數千家店面、名牌專賣店及購物中心如Hermes、Paragon、Takashimaya、Raffles City、Citylink及Suntec City等地推出最低三折折扣。

  11. 新加坡的宗教文化 新加坡的多民族決定了其宗教也多元化。新加坡的宗教建築各式各樣,在這裡您可以看到回教堂圓頂、哥特式教堂尖頂、帶有神秘神像的興都教寺廟以及中國寺廟。新加坡的主要宗教有回教、佛教、基督教、興都教、錫克教、猶太教以及拜火教。 猜猜看這是什麼宗教?

  12. 新加坡(Singapore)的美食 新加坡有華人、馬來人、印度人等多元民族的特質,美食的多樣色彩可想而知。「吃」是新加坡人的最大樂趣之一。在這裡,您除了可以品嚐到各式中式佳餚,更有獨特的馬來菜(如沙爹)、印度菜(如咖哩魚頭、拉餅、拉茶)、印尼菜、還有融合華人菜色與馬來香料的娘惹風味餐。當然,您也可以在新加坡品嚐到其它世界知名料理如日本、韓國、泰國、義大利美食等。

  13. 咖哩魚頭 Curry Fishhead • 咖哩魚頭是最具新加坡風味的美食代表之一,是另一道本土自創的佳餚。先由本地的印度人開創,煮給愛吃魚頭的華人吃;漸漸的,馬來人和印度人也開始愛上這道菜餚,並自創不同的式樣,咖哩魚頭的名聲便開始廣為傳播。這道印度風味洋溢的佳餚,通常以一大塊石斑魚頭或紅雕魚頭為主,用濃稠的咖哩醬汁燜煮魚頭,一般配白飯吃。鮮嫩的魚頭加上香辣的咖哩湯,香味濃鬱、辛辣夠勁!

  14. 菜頭粿 Fried Carrot Cake 當地俗稱的“菜頭粿”其實就是炒蘿葡糕。蔡頭粿將處理過的白蘿葡加以蒜與蛋醬,以適中的火候煎炒至金黃色,即是美味可口的炒蘿葡糕,含有蘿葡素,非常有營養。菜頭粿有黑與白兩種,兩者都各具美味和風味,令人難以抉擇。所謂“黑菜頭粿”即是加了黑甜醬翻炒,鹹中帶甜,入口即化;若要品嚐原味,那就選擇“白菜頭粿”吧,外脆內軟,香味撲鼻,同樣令人愛不釋口!

  15. 囉喏 Rojak • 來語“Rojak”乃大雜燴的意思。在東南亞各地都可以找到各種因配料不同而風味不一的囉喏。“新加坡版本”的囉惹,主要配料包括蘿葡、黃瓜、豆芽、油條、花生、鳳梨等豐富材料,並拌以獨特風味的蝦醬與碎花生,十分清爽可口。

  16. 肉骨茶 Bak Kut Teh “肉骨茶”,可能很多人會誤以為是一種茶品名稱,其實,此“茶”非彼“茶”。它是一道享譽南洋的排骨藥材湯。

  17. 沙爹 Satay 沙爹是具南洋風味的烤肉串,別看它模樣和中國的烤肉串差不多,味道卻大不相同。沙爹是傳統馬來美食,醃好的牛肉、羊肉、雞肉串以適度的火候炭烤後,最最最重要的就是要沾著一層厚厚的沙爹醬一起入口。沙爹醬由花生醬、椰醬、幼蝦等調製而成,香醇無比,吃了肯定令人眷戀不已。享用一串串沙爹的同時,再配以椰葉或班蘭葉包裹的傳統馬來米飯、小黃瓜及洋蔥等,入口的沙爹味道更加分明。

  18. 印度拉茶 Teh Tarik與印度拉餅 Roti Prata 印度拉茶既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科學。利用兩個杯子把茶“拉”來“拉”去,拉得高高的以製造出泡沫。之所以要“拉”茶,乃因為他們相信有助於完美地混合煉乳於茶中,從而帶出奶茶濃郁的茶香。 新加坡著名的印度拉餅,不僅是印度同胞早餐的首選,也是許多新加坡華人早餐與宵夜的最愛!印度拉餅師傅先以簡潔熟練的手勢捏搓麵團,再加以奶油或油在鍋中加以煎烤,同時有節奏地進行旋轉式的拋擲麵團動作,動感十足,覺對是視覺的享受。 輕薄香脆的印度拉餅可選加蛋或不加蛋,根據各自喜好選擇不同的咖哩(或白糖)沾著吃,讓人愛不釋口。有些人乾脆用最傳統的吃法-用手抓來吃,真正好吃到吮手指,也可感受一股鄉間野俗的樂趣。

  19. 海南雞飯 Hainanese Chicken Rice 考究的海南雞飯,全雞以水煮至嫩熟,煮熟的雞切塊,排列於飯上,再灑上許多芝麻油與醬油;飯也是以雞湯和雞油一起蒸煮的,所以特別香滑可口;再佐以黑醬油、蒜末或一種特製的辣椒醬吃,口感一級棒!

  20. 叻沙 Laksa 正宗的娘惹叻沙講究椰漿的鮮味、鮮蝦的甜味和自製辣椒油的辛辣味。湯頭是以咖哩湯汁混合椰漿,口味甜、鹹、辣兼而有之,是最大特色;材料則有新鮮的蛤、油炸豆腐、魚餅、蝦子、豆芽菜等,再加上細白的粗米粉,就是一碗色香味俱全的叻沙了。

  21. 新加坡的建築 風水是華人文化特色之一。新加坡的華人人口佔了七成以上,所以風水對新加坡的建築設計影響非常大。 其中較有名的為凱悅酒店等的風水傳奇、世界最大的噴泉-財富之泉 。   歷史及多元文化背景,造就了各式風格的建築物、地標、教堂、廟宇等;如最為人熟知、也已成為新加坡象徵的魚尾獅公園即是其中一例。而萊佛士酒店,是著名雞尾酒「新加坡司令」(Singapore Sling)的發明地,也是各國名人作家與影星如麥可傑克森等來到新加坡的住宿首選。除此之外,各式博物館、回教文化的清真寺、色彩鮮明的印度教廟宇、乃至佛教廟宇等都顯現了新加坡從過去到現代的歷史傳承。

  22. 【萊佛士酒店】這是一間非常古老有特色的飯店,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呢! 雖然年代久遠,但是一點都不破舊喔!

  23. 【上左&上中】聖安德烈教堂St.Andrew‘s Cathedral--整棟白色的教堂非常的乾淨美    麗!【上右】政府大廈City Hall--新加坡的建築非常的多元,政府大廈的感覺很像希臘神  殿,很雄偉喔!【下左】新聞及藝術部Ministry of information and the Arts(MITA)--真是一棟非常鮮   豔的建築呢! 【下右】中央消防局Central Fire Station--這也是很特別的一棟建築,這個沒有在我們  的旅遊手冊裡,亂逛亂逛的就看到了,覺得蠻漂亮的!

  24. 【上左】郵政博物館【上右】亞洲文明博物館【下左】聖經公會【下中】市區的天橋--新加坡的天橋都很美喔!【上左】郵政博物館【上右】亞洲文明博物館【下左】聖經公會【下中】市區的天橋--新加坡的天橋都很美喔! 【下右】路邊經過的一個漂亮騎樓

  25. 【上左與下左】讚美廣場外觀 【上中】新加坡美術館 【上右與下右】讚美廣場內部與走廊 【下中】讚美廣場晚上的小酒館

  26. 聖淘沙 (Sentosa)   這個長4.2公里,寬1公里,佔地面積390公頃的渡假小島,距新加坡本島南部僅半公里,由一座陸橋與本島連接起來。以前是漁村亦稱「絕後島」,曾被用作英軍的堡壘和基地,直到1967年,才交還給新加坡政府。1967年,新加坡政府決定發展為本地和海外遊客的渡假島,並重新命名為「聖淘沙」,馬來文的意思即「和平安寧」。

  27. 左上圖:摸摸財富之泉,祈求能平安順利、賺大錢。左上圖:摸摸財富之泉,祈求能平安順利、賺大錢。 右上圖: 音樂噴泉 (Musical Fountain) --財富之泉   此圖為白天到中午12點前的情況,12點之後,水花隨著音樂和雷射光,曼妙起舞,充滿了生命力,還有以水柱形成的銀幕,並以雷射聲光投射演出的迷你劇情。

  28. 像刺蝟的美術館

  29. 依照風水原理興建的建築物,你覺得它像什麼呢?依照風水原理興建的建築物,你覺得它像什麼呢?

  30. 新加坡的傳統服飾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