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社会工作与妇联工作

社会工作与妇联工作. 中华女子学院 张李玺. 主要内容. 什么是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与妇女工作的异同 掌握 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有利于妇女工作社会化、专业化和职业化.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提出了建设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任务作为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领导的一项重大任务。明确指出 ,“ 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并就如何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提出了具体措施。

Download Presentation

社会工作与妇联工作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社会工作与妇联工作 中华女子学院 张李玺

  2. 主要内容 • 什么是社会工作? • 社会工作与妇女工作的异同 • 掌握 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有利于妇女工作社会化、专业化和职业化

  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任务作为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领导的一项重大任务。明确指出,“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并就如何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提出了具体措施。 •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统筹抓好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党中央从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的战略高度,把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看做是我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中的一支生力军。

  4. 2008年6月28日、29日中国举行首次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的人员,将由省人事厅按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和高级社会工作师三个级别,颁发人事部统一印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2008年6月28日、29日中国举行首次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的人员,将由省人事厅按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和高级社会工作师三个级别,颁发人事部统一印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

  5. 今年6月28日-29日举行的首次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中,全国总报考人数为133125人。 初级58159人,中级74966人;参考人数合计111720人,初级50813人,中级60907人;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共同确定的考试合格标准,共有24191人通过首次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其中,20086人将获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4105人将获得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按实际参考人数计算,初级通过率40%,中级6.7%。今年6月28日-29日举行的首次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中,全国总报考人数为133125人。 初级58159人,中级74966人;参考人数合计111720人,初级50813人,中级60907人;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共同确定的考试合格标准,共有24191人通过首次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其中,20086人将获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4105人将获得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证书。按实际参考人数计算,初级通过率40%,中级6.7%。

  6. 一 、 什么是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以人的基本权利和社会公正的基本原则为基础,运用人类行为理论和社会系统理论,旨在帮助人们解决个人、群体、社区和社会问题,提高个人的社会功能性,促进社会变革与和谐发展,维护社会正义。” 国际社会工作学院联盟、国际社会工作者联盟 2001年

  7. 社会工作是一种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它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和其他不幸者;预防和解决部分因经济困难或生活方式不良而造成的社会问题;开展社区服务,完善社会生活功能,提高全社会的福利水平和社会生活素质,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一致,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 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

  8.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社会工作的本质是一种助人活动,其特征是提供服务。更确切一点说,社会工作是一种科学的助人服务活动,它不同于一般的行善活动。”“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社会工作的本质是一种助人活动,其特征是提供服务。更确切一点说,社会工作是一种科学的助人服务活动,它不同于一般的行善活动。”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

  9. 特点 • 一个专业:集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为一体的跨学科专业。有独立的价值观、方法和技巧。 • 一种职业:帮助人们解决个人、群体、社区和社会问题,提高个人的社会功能性,维护社会公正和平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0. 社会工作的功能与角色 • 社会矛盾的协调者(人际之间、人与机构之间、机构之间、政府与群众之间) • 社会变革的倡导者(弱势群体的权利的倡导者和代言人) • 社会政策的建议者 • 社会福利的传递者 • 社会系统的维护者

  11. 社会工作 是一个学科和专业 医疗社会工作 农村社会工作 老人社会工作 儿童社会工作 学校社会工作 妇女社会工作 社会服务 为本单位、本行业人员提供 的服务: 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 为儿童提供的服务; 为妇女提供的服务; 为残疾人提供的服务 社会工作与社会服务

  12. 传统社会服务的特点 • 差异性:不同的身份享受不同的服务 • 行政性:按照行政程序运作,由行政干部提供 • 单一性:服务提供者是政府部门 • 行业分割:有不同的行业提供的服务 • 专业性差:缺乏基本统一的工作理论、价值观念、工作模式、技巧方法

  13. 二、什么是妇女工作? 妇女工作是以妇女为对象,以为妇女服务为宗旨,主要依靠妇女来做的工作。我国传统的妇女工作实际上包括两个层面的工作:“宏观的社会政治层面的工作和微观的社会服务层面的工作”。 (以妇联为中心,妇女工作是给妇女提供社会服务的机构,主要分布在妇联、工会、共青团、民政和司法系统中。)目前中国妇女工作机构主要有以下几种:各级妇女联合会(简称妇联)系统、各级工会女工委员会、各种妇女工作委员会和民间妇女组织等。

  14. 宏观的社会政策层面的工作主要代表妇女群众参政议政,争取男女平等、妇女解放;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工作,团结、动员妇女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社会发展;加强各族各界妇女的团结,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祖国统一等。宏观的社会政策层面的工作主要代表妇女群众参政议政,争取男女平等、妇女解放;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工作,团结、动员妇女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社会发展;加强各族各界妇女的团结,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祖国统一等。

  15. 微观的社会服务层面的工作主要是围绕妇女在自我成长、就业、婚姻家庭、子女抚养教育、赡养照顾老人等方面出现的困惑、问题或危机,向求助的妇女提供具体的帮助,发挥她们的潜能促进妇女的发展。微观的社会服务层面的工作主要是围绕妇女在自我成长、就业、婚姻家庭、子女抚养教育、赡养照顾老人等方面出现的困惑、问题或危机,向求助的妇女提供具体的帮助,发挥她们的潜能促进妇女的发展。

  16. “妇女工作”==“妇联工作”? • 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

  17. 妇女社会工作的出发点 • 根据以人为本的原则,真正从妇女的需求出发,制定工作计划。 • 利用有限的资源帮助弱势群体,发挥自己潜能,解决困难提高能力,实现赋权 • 改变官-民的身份关系,建立助人自助 • 欣赏自己的工作,建立成长的意识。

  18. 三、社会工作与妇联工作的异同 • 助人:都是助人的职业,维护社会稳定 • 服务:都是在为妇女提供帮助和服务 • 维权:都把维护 、代表妇女的合法权益作 为自己的工作内容 • 声誉:娘家人=有困难找社工

  19. 社工与妇联工作的不同点 • 价值观:妇女社会工作在价值理念上强调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尊重、接纳、非批判、个别化以及为服务对象保守秘密与让服务对象自决,强调助人者与受助者之间的平等、合作关系,强调专业服务过程中助人自助等原则。而中国传统的妇女工作则普遍把妇女工作机构视作为服务对象的代言人、“娘家人“是一种上下级关系。

  20. 工作理论:专业妇女社会工作长期以来已形成了一套专业理论和方法,而传统的妇女工作虽然在实的活动推展中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但是缺乏概念提炼和理论总结。工作理论:专业妇女社会工作长期以来已形成了一套专业理论和方法,而传统的妇女工作虽然在实的活动推展中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但是缺乏概念提炼和理论总结。 • 专业化和职业化:专业妇女社会工作者通常都接受过社会工作等相关专业的训练。而从事中国传统妇女工作的人员的专业性和规范性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从事妇女工作的人员的流动性也比较大,所有这些,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妇女工作走向职业化和专业化。

  21. 工作目标:专业妇女社会工作更多的是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服务,包括解决困难,寻找资源,处理问题,恢复功能,挖掘潜能和促进发展,其工作着眼点在于人本身。而传统的妇女工作的大量活动主要都是围绕着国家的政治形势而部署,或者为了完成某项政治任务而开展,具有十分鲜明的行政色彩和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工作目标:专业妇女社会工作更多的是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服务,包括解决困难,寻找资源,处理问题,恢复功能,挖掘潜能和促进发展,其工作着眼点在于人本身。而传统的妇女工作的大量活动主要都是围绕着国家的政治形势而部署,或者为了完成某项政治任务而开展,具有十分鲜明的行政色彩和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

  22. 这些差异导致: • 中国传统妇女工作在开展具体活动时,在内容的针对性、对象的参与性和结果的有效性等许多方面都存在问题。 • 妇联工作大型活动的传统模式带有很强的一统性,缺乏灵活的民间多元性,虽有助于在特定时期强力推进某项妇女社会工作,却不利于长期、广泛、全面、深入、细致和科学地开展妇女社会工作。

  23. 四、妇联工作面临的挑战 • 如何在社会上树立自己的形象?声望? • 如何向需要帮助的女性提供有效服务,满足妇女的需要?(离婚、婚外恋、家庭暴力、失业、贫困、家庭教育、就业困难等)。

  24. 思考的问题 妇联是否应该建设一支专业的妇女服务队伍? 妇女社会工作就是妇女工作亦或是妇女工作的一个部分?

  25. 从工作主体来看,妇女社会工作的主体是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工作机构,更多的是非官方的民间组织,而目前我国妇女工作的主体则主要是各级妇联和妇委会。从工作主体来看,妇女社会工作的主体是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工作机构,更多的是非官方的民间组织,而目前我国妇女工作的主体则主要是各级妇联和妇委会。 • 从工作方法来看,妇女社会工作的方法主要是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如个案,小组,社区以及政策倡导等,更多的是自下而上的,而妇女工作的方法则主要是行政性的或半行政性的,更多的是自上而下的。 • 从工作对象来看,妇女社会工作并不仅仅服务弱势妇女群体,同时,还包括了常态妇女群体以及优势妇女群体,而妇女工作尽管在对象上强调为全体妇女服务,但更多地是为弱势妇女群体服务。

  26. “妇女社会工作”正是针对我国传统“妇女工作”内涵不足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正如前述,妇女社会工作更强调“社会”二字,即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和民间社会力量的介入。因而,也就更强调为妇女服务的质量,即深度性、细致性和适时性等。所以说,“妇女社会工作”是对“妇女工作”的补足,是新时期“妇女工作”发展的内在要求。“妇女社会工作”因其所蕴涵的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与技巧而使妇女工作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切合了转型社会的要求。“妇女社会工作”正是针对我国传统“妇女工作”内涵不足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正如前述,妇女社会工作更强调“社会”二字,即专业社会工作的介入和民间社会力量的介入。因而,也就更强调为妇女服务的质量,即深度性、细致性和适时性等。所以说,“妇女社会工作”是对“妇女工作”的补足,是新时期“妇女工作”发展的内在要求。“妇女社会工作”因其所蕴涵的社会工作的理念、方法与技巧而使妇女工作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切合了转型社会的要求。

  27. 要以妇女为本 • 妇女为本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含义:尊重妇女的需要;平等的对待妇女;调动妇女的潜能,相信她们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面临的问题;最终促进妇女的成长。 • 在服务中,做到以妇女为本,就是将被客体化的妇女重新主体化,注重新的人格的塑造,让她们找回失落的自我,重新认识自我,恢复个人的尊严,成为一个实现自我、全面发展的人,做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和谐的互动,从而达到个人成长的目的。

  28. 职业与专业(occupation vs. profession) • 职业( occupation ):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由经验指导的活动。 • 专业( profession):是一种社会对专门人才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界定,在一套系统的理论指导下的集体行为。

  29. 专业化 • 专业化(professionalisation): 由职业向专业发展的过程 • 是一个由在经验指导下的个体行为向由一套系统的理论指导下的从业人员的群体性共同行 为发展的过程。 • 专业化也可以是保护某个行业免受外部竞争的策略,通过界定进入行业人员的技能和水平,限制行业外人员进入。

  30. 专业化 也是提升、更新和发展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应付行业面临的挑战和竞争而采取的一系列的努力措施,从而保证从业人员能够很好的履行自己的专业职责。

  31. 专业化过程的内容 • 提供专业教育和培训 • 职业伦理的宣传和推广 • 参与专业规范的制定 • 参与专业实践 • 组织和参与专业团队

  32. 五、妇联工作专业化的契机 • 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决定:社会管理、和谐社会建设 • 中组部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调研 • 社会工作资格考试 • 各行业社会工作专业化服务试点

  33. 4+1与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 “1”即《北京市加强社会建设实施纲要》, • “4”即《中共北京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会领域党建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社会组织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北京市社区工作者管理办法(试行)》、《北京市社区管理办法(试行)》。 《纲要》确定了构建公共服务体系、社区管理体系、社会组织管理体系、社会工作运行体系、社会领域党建工作体系的目标,并围绕这五大体系构建提出工作思路、办法和措施。文件内容非常丰富,创新点非常多。

  34. 妇女社会工作的加盟将使妇女工作的范畴更为宽泛,一些不被传统妇女工作列入视野或有所轻视的问题也将被纳入到妇女社会工作的重点范畴内,例如遭遇性骚扰的妇女的心理治愈问题、家庭暴力侵害中的妇女的心理康复问题等,这无疑会加深妇女工作的力度。妇女社会工作的加盟将使妇女工作的范畴更为宽泛,一些不被传统妇女工作列入视野或有所轻视的问题也将被纳入到妇女社会工作的重点范畴内,例如遭遇性骚扰的妇女的心理治愈问题、家庭暴力侵害中的妇女的心理康复问题等,这无疑会加深妇女工作的力度。 • 因此,在新时期将“妇女社会工作”整合进“妇女工作”的概念之中,就会使“妇女工作”更具科学性和时代感。

  35. 六,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 个案工作 • 小组工作 • 社区工作

  36. 个案工作 • 社会工作者和女性当事人之间建立一种一对一的专业关系,工作员运用专业知识和技巧,激发当事人的潜能,协助调整他的社会关系,运用社会资源改善他的生活,增进个人和社会福利状况。 • 个案工作的目的在于在社会公正的前提下,保证每一个人拥有尊严和、权力和尊重,帮助每一位求助者认识和接纳自己的长处和限制,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从而发挥自己的潜能,正常发挥自己的社会功能性

  37. 适用领域 • 家庭纠纷调解、婚姻辅导 • 失业、贫困 • 单亲适应 • 学业问题、成长问题 • 社会适应问题等

  38. 小组工作 • 社会工作者通过小组经验,来提高个人的社会运作功能,使他们能够更好的处理个人、群团和社区的问题。它通过小组成员的支持,改善他们的态度、人际关系和他们应付实际生存环境的能力。

  39. 适用范围 • 离婚妇女与子女 • 下岗失业 • 留守妇女和儿童服务 • 孤寡老人 • 残疾人服务 • 青少年行为问题和适应问题

  40. 社区工作 以社区为对象的社会工作介入方法。 它通过组织社区居民参与集体行动,加强居民的社区参与及影响决策的能力和意识,发挥居民的潜能,去界定社区的需要,合力解决社区问题,从而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在居民的参与过程中,让居民建立对社区的归属感,培养他们自助、互助以及自决的精神。

  41. 适用范围 • 社会责任感和归属感的培养 • 集体权利维护 • 社区能力建设 • 社区环境改善 • 经济发展等

  42. 谢谢大家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