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實在的力量

實在的力量. 組員 張登傑:49980134 柯政男:49980084 林育嘉: 49990149. 成長背景. 鄭崇華在13歲時就因戰亂而離開福建來到台灣,台灣就成了他的第二故鄉。幼年時在家鄉被受寵愛的生活,以及到台灣之後孤伶伶求學成長的過程,這兩段截然不同的人生經驗,都對他的個性和為人處事留下深刻的印記,也影響到他日後的工作、創業,甚至環保理念。雖然早年的流離生活讓他吃了不少苦,卻也鍛鍊了他的心志,豐富了他的人生。. 成長過程.

neo
Download Presentation

實在的力量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實在的力量 • 組員 • 張登傑:49980134 • 柯政男:49980084 • 林育嘉:49990149

  2. 成長背景 鄭崇華在13歲時就因戰亂而離開福建來到台灣,台灣就成了他的第二故鄉。幼年時在家鄉被受寵愛的生活,以及到台灣之後孤伶伶求學成長的過程,這兩段截然不同的人生經驗,都對他的個性和為人處事留下深刻的印記,也影響到他日後的工作、創業,甚至環保理念。雖然早年的流離生活讓他吃了不少苦,卻也鍛鍊了他的心志,豐富了他的人生。

  3. 成長過程 鄭崇華的父親為人忠厚,對人誠懇不勢利,所以雖然它的外祖父是有錢人家,他卻與附近農家相處得很好。外祖父從小就教導他,做人要誠信,常以自身的實例做榜樣,讓他學到做生意誠信的重要性。 他的爸爸是中醫師,也曾經在當地發生戰爭時免費替很多人看病,不分貧富貴賤好人或壞人。這些好的榜樣也深深影響他日後的創業,使他走得更順利。

  4. 成長過程 他的父親是個不求名利的人,他說救人命是醫生的職責。他不辭辛苦不怕危險,盡職的工作精神,讓鄭崇華深刻體會到這才是人生的價值。父親要求鄭崇華做人要規規矩矩、有正義感,同時要知足常樂,工作全力以赴,這些信念都影響著鄭崇華的一生。 他在台中一中讀書時,遇到一位對他影響不淺的老師,他常用那老師說的一句話:「連一句錯的話都不能留給學生」的例子與公司的主管共勉,發現不對就立刻認錯更正,才是應有的態度。

  5. 初入職場 • 退伍之後,鄭崇華開始進入職場,長達10年的時間服務於航空工業及美商電子零組件製造公司,獲得寶貴的企業管理及科技經驗,為往後自行創業奠定基礎。 • 鄭崇華在亞航工作的五年,過程中不僅學習了許多飛航儀器及電子控制系統等新科技,也深刻體會到產品可靠度與品質的重要性。

  6. 職場學習 • 鄭崇華在亞航工作了5年之後離開了亞航,來到了美商精密電子公司(TRW),他在TRW做了生產經理的職務,而在這個職務裡讓他感受到,要讓一間工廠正常運作實在很不容易,一般已經上軌道的工廠看不出問題所在,可是如果新設工廠從無到有,那真的是個挑戰,這也是個非常寶貴難得的經驗。

  7. 提升品質 • 鄭崇華在TRW的最後兩年被調到負責全公司的品管部門,當時日本工廠的品管給了他在改革方面很大的啟發和刺激。 日本工廠的品管人員身上都會帶著剪茶工具,在生產線上指要有不良品就立刻追查出發生的根源,做徹底的改正,是零缺點的管理。這也對他在未來對品質的要求上有非常好的經驗。

  8. 創業之路 • 創業之路,對鄭崇華來說是一連串夢想的實現。但實際上要如何做生意,他真的是瞎碰硬碰邊做邊學。當時的他真的是不知天高地厚,一點積蓄都沒有就去創業。 • 期時他原先並沒有想要創業,後來覺得外商公司只看上台灣廉價勞工,訂單不夠立刻資遣員工,對研發與設備的投資沒有長期規劃、很不積極,好的技術步引進台灣。因此開啟了鄭崇華的創業之路。

  9. 創業之路 • 在創業的路上一定不是那麼的順遂,如果沒有一些機緣巧合的促成,這條路會走得非常艱辛。在過程中,鄭崇華也了解到創業不能只靠技術,業務要先攻內銷然後靠著技術和品質立足。 • 鄭崇華說:「雖然是幾乎完全沒有希望拿到的訂單,只要用心去發掘機會,持續地給客戶熱忱的服務,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成果。如果太自信大意,嘴裡的鴨子都可能飛走。」

  10. 創業經營語錄 • 鄭崇華在創業上有自己的理念,他認為要創造高度競爭門檻,最重要的是長期培養自己的技術能力。 • 還有經營事業永遠都要戰戰競競,經營者要洞察趨勢,速掌新機,勇於變革,不然就會消失在競爭的洪流中。

  11. 擴充發展 • 更新、改善輸配電系統,以提高效率,並鼓勵一般家庭用戶與工廠使用高效率的電器設備,比起興建電廠更快、更經濟,也更容易做到。 • 台達電源供應器產品會成功的原因,主要是看準了市場的成長趨勢與本身的生產技術,同時不斷地改善、製程,以及繼續開發自動化。

  12. 成長動能 • 進入1990年代,台達順應產業環境及資訊產品的快速進展,除了進一步深化全球布局,同時也厚植技術和產品基礎。科技進步神速,市場不斷地改變,除了自己研發、開發的產品,台達也從轉投資、合作、併購的經驗中學習,尋求成長動能。

  13. 人力缺乏 • 在90年代初期,台灣很缺乏人力,缺乏人力是台達前往大陸投資的重要因素。 • 台達剛成立時,台灣的人工多又便宜,只要配合當時他們早睡早起、提早上工的習慣。但是到了90年代,來應徵的人問的卻是可不可以不要加班,不只工作勤勞度不如以往,勞動力的人口也不如以往的多。

  14. 耕耘市場 • 台達除了在大陸設廠,也開發大陸市場。台達生意做得很規規矩矩,大家都知道他們做生意都很正派,所以自然而然受到了肯定,對於公司名聲有十分正面的助益。 • 1990年泰達在電子在泰國股票上市,主要是為了籌資方便。當時台達申請到泰國投資時,政府很快地同意並且核准,但是後來真正要匯錢過去泰國蓋工廠時,申請案卻拖了很久。

  15. 組織調整 • 除了強化全球布局,90年代台達另一項重大課題就是加強本身的技術和產品基礎,尋求下一波大成長的動能。 • 台達的成績,獲得世界知名公司的肯定,其中包括IBM、HP、NEC、富士通、GE、Intel等。因此,我們必須知道二十一世紀的市場上到底需要什麼、朝著那個方向努力開發。

  16. 併購外商 • 2001年,台達同時在台灣和大陸建立新廠,在2003年收購歐洲的電力系統領導廠商Ascom Energy Systems(AES),並且更名為Delta Energy Systems(DES),讓台達最重要的電源供應器產品線更加完整。 • DES在歐洲的市場很廣,另外還供應印度、俄國、巴西等新興市場,台達商品可藉由DES打入歐洲和其他市場,成為主要供應商。

  17. 環保節能 • 台達不只生產節能產品,也親身實踐環保節能。1990年成立環保教育基金會,從事各項環保工作及教育活動。 • 當初,台達只希望能夠為地球環境多盡一些力氣,沒想到也能讓公司從容面對環保規範,並創造了很好的商機。

  18. 環保節能 • 有些企業人士認為環保就是負擔,但是鄭崇華並不認同,企業經營應該要更有聰明的做法,只要有一件事情做得好,就是對社會的貢獻,那就是把污染排除掉。 • 除了減少汙染,他們也節省能源。在生產線上加裝自行設計的電力回收系統,各生產線使用的效果不同,電力回收率為85~98%。台達所有的建築必須都是「綠建築」,做到環保節能。

  19. 創業經營語錄 • 台達可以更早突破千億,但他們勇敢退出營收大、毛利低的市場,所以直到2006年才成為「千億元」級的企業。台達認為,重要的不僅是營收的數字而已,更重要的是台達必須持續往高附價值、高利潤的市場和產品發展,未來才會更開闊。 • 一般人比較喜歡用百億、千億等「關卡」來評斷企業的成就,但是我的想法比較不一樣。我們常常找新東西做,難免會有失敗,但我們調整、改變得也很快。

  20. 台達成功的兩大基礎技術和人才

  21. 技術和人才 • 技術自主不當科技苦力 • 鼓勵創意,貼近市場 • 要有市場概念 • 開放式合作研發 • 研發制度化 • 永續的產品設計

  22. 台達經營管理以人為本

  23. 何謂以人為本? • 以人為中心-就是在日常生活落實信念 • 平等開放的待人態度 • 強調團隊意識 • 真誠的服務態度 • 善盡人生與掌握現在的態度 • 自我成長的重要 • 平衡個人與組織關係 • 是「人人代表公司」的觀念

  24. 心中最大的理念共築生生不息的未來

  25. 秉持環保理念 • 自然資源耗損嚴重,氣候變遷造成自然環境惡化 • 產品、製程和廠房都秉持著環保理念,希望對社會做出真正有價值的產品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