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4

项目四 金融机构体系

项目四 金融机构体系. 教学内容与要求 金融机构是金融活动的运行主体,现代社会中,各国均有一个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样而复杂的金融机构体系,它对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与发展起着独特而无法替代的作用。本项目主要讲述金融机构的一般原理及其构成。. 项目重点 1. 以中央银行为核心、以商业银行为主 体、各类金融机构并存而相互竞争的 金融机构体系。 2 .我国金融机构体 系 的建立与改革发 展。 3 .政策性金融机构及非银行金融机构. 项目结构. 任务一 金融机构体系概述 任务二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nero
Download Presentation

项目四 金融机构体系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项目四 金融机构体系

  2. 教学内容与要求 金融机构是金融活动的运行主体,现代社会中,各国均有一个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样而复杂的金融机构体系,它对整个社会经济的运行与发展起着独特而无法替代的作用。本项目主要讲述金融机构的一般原理及其构成。

  3. 项目重点 1.以中央银行为核心、以商业银行为主 体、各类金融机构并存而相互竞争的 金融机构体系。 2.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与改革发 展。 3.政策性金融机构及非银行金融机构

  4. 项目结构 • 任务一 金融机构体系概述 • 任务二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 任务三 政策性金融机构 • 任务四 非银行金融机构

  5. 任务一 金融机构体系概述 • 一、概念及分类 • 金融机构(financial institution) 是专门从事各种金融活动的法人机构。 • 分类 • 窝火 • 按业务特征分: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 • 按活动的领域分: 直接金融机构、 间接金融机构

  6. 二、金融机构存在的必要性分析 • (一)信用中介与支付便利 • (二)交易成本 • (三)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7. 1.逆向选择 在交易之前,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问题。是指那些最可能造成对对方不利的结果(信贷风险)的借款者,更积极的寻找贷款,而且往往最可能得到贷款。

  8. 2.道德风险 在交易之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问题。是指借款者可能从事从贷款者角度来看不希望看到的那些活动的风险,因为它可能影响贷款的安全,却可能获利更多。

  9. 三、金融机构体系的一般构成 • 中央银行: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 • 商业银行:是一国金融机构体系的主体。 • 专业银行:储蓄银行、农业银行、进出口信贷银行 • 投资银行 • 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保险公司 信用合作社 养老或退休基金 投资基金。

  10. (一)中央银行 • 在一国的金融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银行,具有对全国金融活动进行宏观调控的特种功能。

  11. (二)商业银行 是开展存贷款业务、结算业务,为客户办理支付清算,从而实现货币的周转,并起着创造存款货币作用的银行。 存款货币银行(deposit money banks):以吸收存款为主要负债,以发放贷款为主要资产,以办理转帐结算为主要中间业务,具有创造存款货币功能的银行。商业银行是典型的存款货币银行.

  12. (三)专业银行 是集中经营指定范围内的业务并提供专门性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

  13. (四)投资银行 投资银行是承销发行债券、股票和参加向投资者销售证券的金融机构。

  14. (五)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一方面通过出售保单吸收资金,另一方面又通过各种途径将其运用出去,因此具有了一定的信用中介功能。

  15. (六)非银行金融机构 不是以吸收存款为主要负债,而是以某种特殊方式吸收资金并运用资金,能够提供特色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

  16. (七) 养老基金 是一种向加入基金计划的人们提供养老金的金融机构。养老金的资产与保险公司类似。

  17. (八)投资基金 主要是将自己的资本投资于其他公司的形式。它的作用在于:集中大量小额投资者的资金,由专家将其分散投资以降低风险,使收益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18. (九)政策性金融机构 • 农业发展银行 • 国家开发银行 • 中国进出口银行

  19. 四、金融机构的功能作用 • (一)信用中介 • (二)提高融资效率 • (三)给社会提供支付机制 • (四)信用创造 • (五)调节经济 • (六)金融服务

  20. 任务二 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 一、新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 • (一)合并解放区银行,组建中国人民银行, 标志新中国金融体系诞生 • (二)改造旧中国金融机构 • (三)取消外资银行在华的特权 • (四)建立农村信用合作社

  21. 二、“大一统”模式的金融机构体系 “大一统”金融体系:新中国成立后在50年代中期形成至改革开放前的金融机构体系。主要特点是: 与计划经济体制高度统一 组织结构上高度统一 业务经营与管理高度统一 金融行政管理机关与业务经营实为统一体。

  22. 三、1979年以来金融机构体系的改革 • (一)第一阶段(1979—1993年), 突破高度集中型的金融机构体系向多元化体系方向改革 • (二)第二阶段(1994—至金),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机构体系

  23. 四、我国金融改革进程的理论解释 • 众多的参与主体,引入竞争机制 • 要求微观金融机构真正按商业化的机制运作,建立成本-收益-风险的内在约束和激励机制。 • 要求对市场失灵现象有所考虑,在制度安排上成立政策性金融机构

  24. 五、 我国现行金融机构体系运行 • (一)中国人民银行 我国的中央银行,是国务院领导下的负责全国金融管理的机关。

  25. (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 • 中国工商银行 • 中国农业银行 • 中国银行 • 中国建设银行

  26. (三)股份制银行 • 交通银行是我国首家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 发展银行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区域股份制商业银行。

  27. (四)农村信用社及城市商业银行 • 是存在于广大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的合作金融组织。 • 是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各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需要而兴办的区域性金融机构。

  28. (五)保险公司 是我国近年来迅速崛起、前景极为看好的非存款性金融机构。 (六)信托投资公司 是接受他人委托,代为经营、管理和处理经济业务的金融机构。 (七)政策性银行 是专营政策性贷款及投资业务的金融机构。 (八)证券公司

  29. 任务三 政策性金融机构 一、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概念及种类 (一)政策性金融机构是指那些由政府创立、参股或保证的不以盈利为目的,专门从事政策性金融活动、支持政府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配合宏观经济调控的金融机构。

  30. (二)按照业务范围划分 • 1.开发性金融机构 • 2.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 • 3.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机构 • 4.住房政策性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政策 性金融机构。

  31. 二、我国的政策性银行 • (一)国家开发银行 • (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 (三)中国进出口银行

  32. 三、政策性银行的经营特点 • 经营目的非盈利性 • 筹资方式特殊 • 资金运用具有一定的政策性目的

  33. 任务四 非银行金融机构 • 一、保险公司 • 二、信托投资公司 • 三、金融租赁公司 • 四、证券公司(投资银行) • 五、投资基金 • 六、信用合作社

  34. 总 结 • 健全完善的金融机构体系是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已建立中央银行为核心、商业银行为主体、各类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机构体系。 • 在金融市场上,在做出决策时,市场的某一方并不了解另一方的状况,这种不平等叫做信息不对称。 • 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存在具有客观必然性 • 成功的金融中介机构在甄别贷款风险、防范逆向选择等的经验和办法丰富得多。他们在监督贷款者从而减少道德风险造成的损失方面也有专长。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