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5

探討口腔衛生教育 方案 對 5-6 歲幼兒口腔保健知識和行為之影響

探討口腔衛生教育 方案 對 5-6 歲幼兒口腔保健知識和行為之影響. 指導老師:倪麗娟教授 口腔衛生教育小組: 9523011 蔡淑娟 9523097 陳柔安 9523021 鄒翔婷 9523118 呂佳容 9523027 吳含君 9523119 陳姿庭 9523071 羅玉婷. 目 錄. 緒論 文獻查證 研究方法與過程 研究結果與討論 結果與建議 參考文獻. 緒 論. 研究背景與動機. 齲齒是人類口腔最常見的疾病,幼童的齲齒狀況

neron
Download Presentation

探討口腔衛生教育 方案 對 5-6 歲幼兒口腔保健知識和行為之影響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探討口腔衛生教育方案對5-6歲幼兒口腔保健知識和行為之影響探討口腔衛生教育方案對5-6歲幼兒口腔保健知識和行為之影響 指導老師:倪麗娟教授 口腔衛生教育小組: 9523011蔡淑娟 9523097陳柔安 9523021鄒翔婷 9523118呂佳容 9523027吳含君 9523119陳姿庭 9523071羅玉婷

  2. 目 錄 • 緒論 • 文獻查證 • 研究方法與過程 • 研究結果與討論 • 結果與建議 • 參考文獻

  3. 緒 論 研究背景與動機 • 齲齒是人類口腔最常見的疾病,幼童的齲齒狀況 • 已成為評估全民口腔健康狀態的重要指標。 • WHO世界衛生組織 期望於2010年之口腔保健目標 • 為90%5-6歲幼童的無齲齒情況。 • 台灣學齡前階段幼兒口腔保健的情況?

  4. 5-6歲幼童齲齒70%↑ WHO希望零齲齒率 台灣學齡前階段幼兒口腔保健調查 • 高宛珍(1981) • 台中市3-6歲幼兒調查其口腔衛生狀況 • 蔡蔭玲、項佳蘭、李隆安與齊力(1997) • 調查台灣地區6歲以下幼兒口腔衛生狀況 • 江益村(2003) • 高雄縣燕巢鄉3-6歲幼兒進行齲齒狀況調查。

  5. 緒 論 研究目的 一、瞭解5-6歲幼兒口腔衛生知識及行為之現況。 二、探討『口腔衛生教育』方案對5-6歲幼兒的口 腔衛生知識與行為的影響改變。

  6. 緒 論 名詞界定 5-6歲幼兒 民國92年9月2日至民國93年9月3日出生之幼兒 ,實足年齡滿五歲以上就讀幼托機構大班。 口腔衛生教育方案 涵蓋口腔衛生知識與技能、培養正確的態度並養 成良好口腔衛生之主題課程、衛教單張、環境佈置 行為改變技術之逐步養成法。

  7. 緒 論 名詞界定 口腔衛生保健知識 牙齒的構造、牙齒重要性、定期檢查、氟化物預防蛀牙、減少攝取甜食、個人專屬幼童三排六束牙刷、個人專屬杯子 口腔保健刷牙行為 正確刷牙時機、刷牙方法、刷牙步驟

  8. 文獻查證 口腔衛生教育方案介入策略 邱清華、謝天渝、姚振華、王宜斌、陳振漢、黃智勇(2000)口腔疾病與保健 姚振華(2001)牙科公共衛生學 增加知識與技能、培養正確態度及養成良好口腔衛生習慣 (口腔衛生教育對象為社會大眾,涵蓋各年齡層面)

  9. 文獻查證 口腔衛生教育方案介入策略 口腔衛生教育 學齡前幼兒、國小學童 、國中學生、機構保育員 成效提升、影響 資料來源: 姚振華、陳時中(1993)‧郭秋勳與汪令娟(2006) 蘇若蘭、楊奕馨(2006)‧吳妮蓉、黃淳德(2007)

  10. 研究方法與過程

  11. 研究方法與過程 教育方案介入內容與流程 主題課程+環境+衛教單張 行為改變技術之逐步養成 前測 後測 實驗組 對照組 前測 後測 環境+衛教單張 ※粗線框為介入措施─口腔衛生教育方案

  12. 研究方法與過程 研究工具 • 口腔保健認知檢核表 • 口腔保健刷牙行為檢核表 • 牙菌斑顯示紀錄表

  13. 研究方法與過程 口腔保健認知檢核表

  14. 研究方法與過程 口腔保健刷牙行為檢核表

  15. 研究方法與過程 牙菌斑顯示紀錄表

  16. 研究方法與過程 口腔衛生教育方案 • 主題課程 • 行為改變技術之逐步養成法 • 環境海報佈置 • 衛教單張宣導

  17. 研究方法與過程 課程主題網 (4)遊戲 (1)語文 蛀牙蟲不要來 牙齒保健小尖兵 牙齒保健,我最棒 (2)健康 (3)工作 牙齒小博士 小小潔牙手

  18. 研究方法與過程 語文領域-蛀牙蟲不要來

  19. 研究方法與過程 健康領域-牙齒小博士

  20. 研究方法與過程 工作領域-小小潔牙手

  21. 研究方法與過程 遊戲領域-牙齒保健小尖兵

  22. 研究方法與過程 幼兒午餐刷牙自我檢核表 行為改變技術之逐步養成法

  23. 研究方法與過程 環境佈置

  24. 研究方法與過程 衛教單張

  25. 研究結果與討論

  26. 結論與建議

  27. 結論與建議 結論 • 口腔衛生保健知識↑ • 口腔衛生保健刷牙行為↑ • 牙菌斑指數↓ 口腔衛生教育方案 • 口腔衛生教育,向下延伸的重要性

  28. 結論與建議 研究限制 • 研究樣本數之限制 人數總額30名幼兒,研究樣本數有限,未能有大量對照探討及分析。

  29. 結論與建議 研究限制 • 研究結果分析之限制 1.整體研究為主,個別差異成果較無法掌握。 2.因人力、時間、場地、物力與其它因素, 使結果探討分析較無法完整性。

  30. 結論與建議 建議 • 教保人員 1.適宜的課程,以多元的方式及教材輔助 2.家庭與學校的溝通者 • 家庭生活與主要照顧者 幼兒熟悉刷牙工具認識並接觸,產生對刷牙行為 的興趣。

  31. 結論與建議 建議 • 教保方式與教材教法 故事繪本及戲劇、動畫,音樂律動,增強幼兒 學習的印象。

  32. 謝謝聆聽 ~Thank you~ Dental Care ECDE

  33. 資料分析與統計方法 資料建檔使用Excel 2007 Spss17.0軟體 次數分析 實驗組與對照組比較 單一組前後比較 費式精確檢定 (Fisher’s exact test ) Wilcoxon Rank Sun test檢定 McNemar改變測驗檢定 Wilcoxon Signed Rank test檢定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