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人 机 工 程 学

人 机 工 程 学. Ergonomics. 主讲教师:李 明 13504413507 lim.cn@163.com. 第三章 桌椅设计. 第一节 桌椅设计概述 第二节 坐姿生理解剖基础 第三节 座椅的功能尺寸 第四节 坐垫与靠垫 第五节 办公桌的功能尺寸. 第一节 桌椅设计概述. 一、坐姿工作与座椅 从生理学、解剖学和人体力学几方面分析, 坐姿 有以下 特点 : ① 坐姿解除了上肢、上身重量对两腿的压力,减轻了足踝、膝、髋等关节的压力,也减轻了全身肌肉,尤其是腿部肌肉的负荷,可减少人体能量的消耗。

neve-fry
Download Presentation

人 机 工 程 学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人 机 工 程 学 Ergonomics 主讲教师:李 明 13504413507 lim.cn@163.com

  2. 第三章 桌椅设计 第一节 桌椅设计概述 第二节 坐姿生理解剖基础 第三节 座椅的功能尺寸 第四节 坐垫与靠垫 第五节 办公桌的功能尺寸

  3. 第一节 桌椅设计概述 一、坐姿工作与座椅 • 从生理学、解剖学和人体力学几方面分析,坐姿有以下特点: ①坐姿解除了上肢、上身重量对两腿的压力,减轻了足踝、膝、髋等关节的压力,也减轻了全身肌肉,尤其是腿部肌肉的负荷,可减少人体能量的消耗。 ②使腿部血管内压降低,血液较易于向心脏回流循环,能缓解疲劳。 ③有利于维持身体的稳定,也有利于情绪的安定。 ④坐姿解放了双脚,使腿脚易于参与操作,还能利用靠背发挥腿脚的蹬力。 ⑤不利方面:操作范围、动作幅度小于立姿操作;不能借助体力、腰力,因此双臂操作力小于立姿;增加了人体对于环境振动的敏感性等。

  4. 第一节 桌椅设计概述 图3-1 布劳耶钢管椅(1928) • 瑞典医生阿克布罗姆的《站与坐的姿势》一书1948年问世,奠定解剖学指导座椅功能设计的基础。1954年发表了他的座椅靠背曲线设计。 图3-2 阿克布罗姆靠背曲线 二、桌椅的历史与现状 • 古代桌椅在造型、装饰等审美、文化方面可供今人研究借鉴。但符合人体解剖学要求、能长时间坐着舒适的座椅却鲜如凤毛麟角。 • 德国包豪斯学校的布劳耶(1902-1981)突破木制家具的传统,设计出第一把钢管椅,首开家具新材料使用的先河。

  5. 二、桌椅的历史与现状 合理的桌高=合理的椅面高+合理的“桌椅面高度差” 因此,关键是座椅问题,优先分析。 • 1968年IEA召开第一次座椅国际学术研讨会,掀起研究高潮随后,各国纷纷制定或修订新的座椅技术标准,如学校课桌椅、办公用椅、工作椅、飞机座椅、火车座椅等的工业标准。 • 1974年日本把办公桌高度由740mm改为700mm(男用或男女合用),与670mm(女用)的两种新标准。 • 1980年代以前我国办公桌的通用高度为800mm。……!近年我国市场上的新型办公桌已经降到较为合适的高度。 • 我国已发布了一批家具的技术标准,如:GB/T 3976-1983 《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GB/T 14774-1993《工作座椅一般人类工效学要求》,GB/T 3326~3328-1997(办公桌、文件柜、衣柜等家具尺寸标准等。

  6. 第二节 坐姿生理解剖基础 一、坐姿脊柱形态及其生理效应 图3-3 全身骨骼图 3-4 脊柱的构造 1.脊柱、椎间盘与骨盆结构 • 人体骨骼共有206块,分为中轴骨和四肢骨两大部分。中轴骨包括颅骨29块、椎骨26块、肋骨12对、胸骨1块 • 支撑头颅与全身的骨结构为脊柱、骨盆与下肢。脊柱共24节椎骨分4个区段:上段7节椎骨为颈椎,接下来12节椎骨为胸骨,再下面5节为腰椎;脊柱的下端是骶尾骨,即由5块融合成一体的骶骨和由4块融合成一体的尾骨。 • 脊椎骨间的软组织称椎间盘。全部椎间盘的厚度之和占脊柱总长的1/4。腰椎的椎间盘最厚。

  7. 1.脊柱、椎间盘与骨盆结构 a)坐着b)站着 图3-5 上身体重在骨盆处的传承情况 骨盆由脊柱下端的骶尾段与髋骨构成,上接脊柱,下连下肢。 骶尾骨嵌插在髋骨腔孔内,人的体重经骶尾骨传压在髋骨上。 人坐着,体重由坐骨作用于椅面,腿脚不受力。 人站着,体重通过腿脚作用于脚底支承面上。

  8. 一、坐姿脊柱形态及其生理效应 a)站着,腰椎前凸   b)坐着腰椎凸向后 图3-6  坐姿脊柱形态的变化 2.坐姿脊柱形态的变化及其生理效应 • 人直立时脊柱为正常生理弯曲状态,椎间盘受压均匀且较小;形态特征是腰椎段为向前凸出,且曲度较大。 • 坐姿引起脊柱形态改变腰椎段由前凸变直甚至略向后凸,不利腰间盘受压均匀,因此坐姿下腰椎易感不适。

  9. 2.坐姿脊柱形态的变化及其生理效应 图3-7 靠背仰角、支承对第三腰椎椎间盘压力的影响 可见坐姿脊柱形态的解剖学分析对于座椅设计很重要。 这种不利影响因靠背形式不同而明显不同。

  10. 第二节 坐姿生理解剖基础 • 1.椅面软硬与椅面体压 • 硬椅面上加薄软的垫子,坐骨下压力峰值大幅度下降,可改善体压分布。 • 坐垫太软、太厚,使体压分布过于均匀,则有害无利。 图3-8 椅面上适宜的体压分布(10²Pa) 二、坐姿下的体压 (一)椅面上臀部与大腿的体压 • 两坐骨粗大坚壮,皮肤厚实,适宜承受坐姿的大部分体压。但压力过于集中,则因对微血管局部神经末梢压力过重而有碍。 • 影响椅面上体压的因素:椅面软硬、椅面高度、椅面倾角及坐姿等。

  11. (一)椅面上臀部与大腿的体压 2.座高与椅面体压 图3-9 三种座高下椅面体压等压线图(10²Pa) 3.座面倾角与椅面体压 图3-13 前倾工作时座面倾角与椅面体压的关系

  12. 二、坐姿下的体压 (二)腘窝的压力 腘窝对压力很敏感,应避免受压。 a)座面过高b)座面过深 图3-10 造成腘窝受压的两种原因

  13. 第二节 坐姿生理解剖基础 三、坐姿下的股骨、肩部、小腿与背肌 1.股骨与座面形状 • 椅面在冠状面内成较大的弧凹形,使股骨两侧往上推移,髋部肌肉受压,造成不适。 2.肩部与扶手高度 适宜 不适宜 图3-11 椅面形状和扶手高度的解剖学分析 3.小腿的支承与背肌 • 小腿支承在地面,大腿体压降低、背肌紧张缓解,上身平衡稳定而轻松。

  14. 第二节 坐姿生理解剖基础 大猩猩也翘二郎腿? 四、平衡调节理论 • 适时活动身体,使骨骼肌肉和体压状态得到调节变更,才符合生理要求。 • “翘二郎腿”,是生理学的“不良姿 势”,但在不知不觉中……

  15. 第二节 坐姿生理解剖基础 五、工作座椅的一般人类工效学要求 • GB/T 14774-1993 《工作座椅一般人类工效学要求》的要点如下: • 结构形式使操作者身体舒适、稳定,能准确进行操作。 • 座高和腰靠高方便于调节,并能进行可靠的紧固。 • 调节范围:从女子5百分位数到男子95百分位数 • 座高:360~480mm,无级或20mm一挡的有级调节; • 腰靠高: 165~210mm,无级调节。 • 外露部分没有易伤人的尖角、锐边、突头。 • 结构材料无毒、阻燃、耐用;座垫、腰靠、扶手的覆盖层材料柔软、防滑、透气、吸汗、不导电。

  16. 第三节 座椅的功能尺寸 • 座椅功能尺寸和形态随目的要求而异,可分为: ①工作椅 ② 休息椅 ③办公室用椅、会议室用椅等。 本节着重分析工作椅的功能尺寸,兼及其他座椅。 一、座面(前缘的)高度 1.工作椅 座高的设计要点是: ①大腿基本水平,小腿铅垂支撑于地面; ②腘窝不受压; ③臀部边缘及腘窝后部的大腿在椅面获得“弹性支承”。

  17. 一、座面(前缘的)高度

  18. 一、座面(前缘的)高度 太高啦!! 2. 其他椅子 • 为了舒适,非工作椅座高宜于比工作椅低,从会议室椅、影剧院椅、候车室椅、公园休闲椅、沙发、安乐椅、……,到躺椅,座高依次降低。

  19. 第三节 座椅的功能尺寸 a)平衡椅b)云椅 图3-14 附设软垫膝靠的椅子 二、座面倾角α 1.工作座椅 • 常见工作椅的α可为正值(前缘翘起),但用于读、写、打字、精细操作等身躯前倾工作的,α取正值使腘窝处体压加大,则不合适,图3-13a、b 。 • 图3-13c、d中α为负值,体压相对集中在坐骨骨尖位置,分布合理。 • 工作椅座面倾角问题可归结为3条: ①一般办公椅可取α=0°~5°,推荐α=3°~4°。 ②前倾工作椅α取负值;前倾度大,加大负值,如“平衡椅”和“云椅”。 ③新式办公椅可在一定范围内自动调节α和靠背倾角,使不同状态下都能较为舒适。

  20. 二、座面倾角α 图3-15 座面和靠背倾角可自动调节的工作椅 2.休息椅 多为椅面前缘翘起、α为正值,躯干稳定舒适。越是以休息放松为主的座椅,α越应取较大数值。 表3-1 几种非工作椅的座面倾角参考值

  21. 第三节 座椅的功能尺寸 三、靠背的形式及倾角 (一)不同座椅的靠背功能 1.工作椅 • 工作椅的靠背主要是腰靠,在第三、四腰椎的位置上。 2.休息椅 • 休息椅靠背后仰,功能转向支承躯干、放松背肌,位置在第八胸椎骨。安乐椅、躺椅等长时间休息用椅,为缓解颈椎负担,宜提供头枕。 3.办公椅 • 介于工作椅和休息椅之间,可采用以支承躯干体重为主的靠背。

  22. 三、靠背的形式及倾角 表3-2 四种座椅靠背形式及其适用条件 图3-17 不同座椅部分功能尺寸的变化与对比 (二)四种座椅靠背形式

  23. 第三节 座椅的功能尺寸 图3-18 座深过深,起立困难 四、其他功能尺寸 1.座深 ①臀部边缘及大腿在椅面获得“弹性支承”,使上身稳定,减轻背肌负担。 ②在腘窝不受压的条件下,腰背部能获得腰靠的支托。 • 符合上述要求的工作椅座深为:略小于坐姿人体尺寸“3.9坐深”。 • 中国成年人“坐深”:P5女 =401mm,P95男=494mm。 • 工作椅座深一般应“宁浅勿深”。 • GB/T 14774-1993给出的座深数值为 360~390mm,推荐值380mm。 • 办公椅座深同于或稍大于工作椅座深。休息椅座深可以再大一些,但座深过大,使腰椎在座面和靠背交接处造成生理不适,也让老年人起站起困难。

  24. 四、其他功能尺寸 图3-19 座宽过小与过大 2.座宽 • 单人椅的座宽,略大于“4.6 坐姿臀宽”(男女公用者,取女性尺寸为设计依据)。 • 中国人“ 坐姿臀宽”:P95女=382mm。 • 因此,GB/T 14774-1993给出座宽范围 370~420mm,推荐值 400mm。 • 扶手椅座宽不够或过宽,坐着都不舒服。 • 排椅的单人座宽应大于 “4.7 坐姿两肘间宽”,并考虑穿衣引起的尺寸修正量。 • 中国人“ 坐姿两肘间宽”:P95男=489mm,考虑穿衣修正量,排椅的单人座宽宜不小于500mm。

  25. 四、其他功能尺寸 图3-20 扶手过高与过低 3.扶手 • 扶手功能主要有: ①用手臂支撑起座、调节体位,尤其对躺椅、安乐椅; ②支承手臂重量,减轻肩部负担; ③对座位相邻者形成身体和心理上的隔离。 • 扶手过高,使肩部被耸起; • 扶手过低,起不到支承大小臂的作用,均使肩部肌肉受力紧张,应避免。 • 扶手高度宜略小于 “3.5 坐姿肘高”。 • 中国人“坐姿肘高”: P50男=263mm, P50女 =251mm。平均值257mm,GB/T 14774-1993对公用座椅的扶手高度推荐值为 (230±20)mm。

  26. 第三节 座椅的功能尺寸 五、GB/T 14774-1993的推荐值

  27. 五、GB/T 14774-1993的推荐值 *课堂讨论 你体验过、考虑过不同坐姿的不同感受吗? a) b) 图3-22 两种坐姿,不同感受 你的新椅子 试试! 谁?? 这是啥?

  28. 第四节 坐垫与靠垫 图3-23 椅垫的软硬性能 一、椅垫的生理学评价要素 ①椅垫的软硬(即力学或机械性能); ②椅垫材质对于体肤的生理舒适性。 二、椅垫的软硬性能 • 硬椅面 局部体压过大,让人难受。 • 椅垫过厚过软 体压太均匀,不利于理调节,不舒适,使人无精打采。 • 硬座面加薄软垫子 软硬适中。

  29. 第四节 坐垫与靠垫 图3-24 椅垫与人体接触面上的湿度状况 三、椅垫材质的生理舒适性 1、椅垫材质的皮肤触感 柔软、暖和、粗糙而不是硬挺、僵冷、光滑。 2、椅垫的微气候条件 ①透气性好,使皮肤的干爽; ②保温性适当,不过强或过弱; ③表面触感好,不过于光滑。

  30. 第五节 办公桌的功能尺寸 一、桌面高度(桌椅配合) • 桌面过高 使人难受,还是引起青少年近视的原因之一。 • 桌面过低 工作时脊柱曲度加大,腹部受压,妨碍呼吸和有关部位的血液循环,颈椎弯曲尤其厉害。 • 桌高的确定方法: 桌高=座高+合理的桌椅高度差 • 合理的桌椅高度差(Czy)可依据坐姿的“3.1坐高”确定, • 书写用的桌子 :Czy=(坐高/3)-(20~30)mm , • 学生用的课桌: Czy=(坐高/3)-10mm 。

  31. 一、桌面高度(桌椅配合) • 据此,推算中等身材男子、女子书写用桌的桌高如下: • 书写用桌高=座高+Czy=座高+(坐高/3)-20mm • 对50百分位数身高的男子,座高50男=422mm,坐高50男=908mm, • 由此可得,书写用桌高50男=[422+(908/3)-20]mm=705mm; • 对50百分位数身高的女子,座高50女=386mm,坐高50女=852mm, • 由此可得 ,书写用桌高50女=[386+(852/3)-25]mm=655mm; • 办公桌与书写专用桌略有区别,难以区别男用或女用。GB/T 3326-1982规定:办公桌桌高范围为 H=700~760mm,级差ΔS=20mm。 • 我国中等身材者办公桌的适宜尺寸。

  32. 第五节 办公桌的功能尺寸 二、中屉深度 • 桌高降到700~760mm,中屉得减浅,否则大腿位置局促,甚至放不进去。 • 桌椅高度差的尺寸组成为:a=b+x+c+d +e+f • 式中a ——桌椅高度差 b ——桌子面板的厚度 x ——中屉的深度 c ——中屉底板的厚度 d ——坐姿人体尺寸“3.6 坐姿大腿厚” e ——穿衣修正量 f ——中屉下面大腿的(小幅度)活动空间 • 对中等身材的男子:a=[(908/3)-20]mm=283mm,d=130mm,设取b=20mm,c=10mm,e=(2×6mm)=12mm,f=30mm,于是得到 , x=[283-20-10-12-130-30]mm=81mm 。 • 可见新式办公桌的中屉深度仅80mm左右,相当浅。

  33. 工业设计教研室 南湖校区教学主楼(机电)1385室 欢迎访问设计·工大网design.dept.ccut.edu.cn 请继续关注下一章 设计·工大网:http://design.dept.ccut.edu.cn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