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狂犬病防制 愛滋病防 制 勤 洗手預防腸病毒、流感等疾病 健康促進 85210 五大核心能力

新北市中和國民小學 102 學年度期初衛教宣導. 狂犬病防制 愛滋病防 制 勤 洗手預防腸病毒、流感等疾病 健康促進 85210 五大核心能力. 狂犬病防制宣導. 什麼是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這種病毒可以感染所有的哺乳類動物。 人類可能經由遭狂犬病感染動物抓咬傷或黏膜(如眼睛、口)接觸到狂犬病動物而感染。 人類若遭狂犬病動物抓咬傷,如及時適當處理並進行暴露後預防注射,可預防狂犬病發病。 如果動物有足夠數量接種動物狂犬病疫苗,可成功防止狂犬病擴散。. 犬狂犬病 臨床症狀.

neve-wagner
Download Presentation

狂犬病防制 愛滋病防 制 勤 洗手預防腸病毒、流感等疾病 健康促進 85210 五大核心能力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新北市中和國民小學 102學年度期初衛教宣導 狂犬病防制 愛滋病防制 勤洗手預防腸病毒、流感等疾病 健康促進85210五大核心能力

  2. 狂犬病防制宣導

  3. 什麼是狂犬病? •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這種病毒可以感染所有的哺乳類動物。 • 人類可能經由遭狂犬病感染動物抓咬傷或黏膜(如眼睛、口)接觸到狂犬病動物而感染。 • 人類若遭狂犬病動物抓咬傷,如及時適當處理並進行暴露後預防注射,可預防狂犬病發病。 • 如果動物有足夠數量接種動物狂犬病疫苗,可成功防止狂犬病擴散。

  4. 犬狂犬病臨床症狀 • 出現行為改變、停止吃喝,喜歡獨處、頻尿、不安、畏光、神經質具攻擊性,無目的亂叫及咬東西、全身痙攣與走路不穩。流口水及害怕喝水的症狀,最後會全身麻痺,昏迷死亡。

  5. 人狂犬病臨床症狀 • 患者出現不安、發燒、倦怠、咬傷部位疼痛或搔癢感。持續數天後,出現興奮及恐懼的現象。然後發展至麻痺、吞嚥困難,咽喉部肌肉之痙攣,以至於引起恐水之現象(故又稱恐水症)。隨後並有精神錯亂及抽蓄等現象。最後,昏迷死亡。

  6. 狂犬病「二不一要」原則 • 不棄養家中寵物 • 不接觸野生動物 • 要每年主動為家中飼養犬貓施打動物狂犬病疫苗

  7. 咬傷處理 • 如被野生動物咬傷,應立即以肥皂及大量清水,徹底清洗傷口15分鐘,再以優碘或70%酒精消毒,並迅速就醫,以維護自身安全。 • 由醫護人員進行傷口的消毒,並由臨床醫師評估接種狂犬病疫苗的必要性。

  8. 防疫無須過度擔心 • 狂犬病係藉由抓咬傳播,且依據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資料,狂犬病疫苗施打為目前最有效防治狂犬病的方式,故每年攜帶家中犬貓施打狂犬病疫苗,不與野生動物接觸,感染狂犬病風險即低,無須過度擔心。 • 寵物登記時已進行狂犬病之基礎免疫,每年須再補強一劑(一劑約200元) ,就可預防狂犬病。

  9. 愛滋病防制宣導

  10. 什麼是愛滋病? 愛滋病是由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所引起的疾病。 會侵犯人體免疫系統,使人失去抵抗病菌的能力,最後導致死亡。 • 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愛滋病毒)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 • 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

  11. 名詞定義 • HIV infected 感染者: • 泛指被愛滋病毒感染的個案 • AIDS patient 愛滋病患: • 被愛滋病毒感染,並隨病程發展,呈現免疫力下降,或有伺機性感染疾病 HIV infected HIV infected AIDS patient AIDS patient

  12. 愛滋傳染途徑 1.性行為傳染: • 不安全的性行為。 • 與感染者的性接觸,如口腔、肛門、陰道等方式之性交或其他體液交換時,均有受感染的可能。

  13. 愛滋傳染途徑 2.血液傳染(含血液製劑) • 輸進或接觸被愛滋病毒污染的血液、血液製劑 • 共用針筒針頭,如毒癮者 • 刺傷皮膚、黏膜,如穿耳洞、刺青污染到血液 • 接受愛滋病毒感染者之器官、精子、血液等捐贈

  14. 愛滋傳染途徑 3.母子垂直感染 • 愛滋病毒會透過母親懷孕胎盤、分娩過程、或因哺餵母乳而傳染給嬰兒

  15. HIV感染者,是不是就是一副很虛弱病奄奄的樣子,一眼就有辦法分辨出來?HIV感染者,是不是就是一副很虛弱病奄奄的樣子,一眼就有辦法分辨出來? • 初期的HIV感染者大多無症狀,既然無症狀,他們外表就像你像我,像周圍的親朋好友,像學生們一樣健康 • 許多時候重感冒更是病奄奄的,所以HIV感染者是無法從外觀判斷的,外表看來健康不能當作排除是HIV感染者的標準。 觀念澄清

  16. 男同志真的比較容易感染HIV嗎? • 不會的。 • HIV主要傳染途徑為:不安全的性行為、血液傳染及母子垂直感染,因此只要發生以上狀況,都有感染的可能,與性傾向無關。 • 並非同志容易感染,而是每一個發生不安全性行為的人,都有感染的風險,因此應該強調降低危險行為的發生。 觀念澄清

  17. 預防感染 感染者防治 未感染的學生 已感染的學生 UNICEF 2008 report

  18. 愛滋病防治與教育我們可以為孩子做什麼? • 從日常生活中融入性教育及愛滋防治教育,降低愛滋對學校和教育的影響 • 透過教育體系去預防愛滋感染 • 老師已做好充分準備和支持透過學校體系進行愛滋病防治教育 • 教材準備 • 鼓勵生活技能和同儕教育 • 以人權的觀點降低標籤和歧視 • 融入健康促進學校的一環

  19. 若有使用藥物(K他命、搖頭丸、安非他命…)的狀況下,較難去維持安全性行為,感染風險也會相對提高喔!若有使用藥物(K他命、搖頭丸、安非他命…)的狀況下,較難去維持安全性行為,感染風險也會相對提高喔! 哪些人需要做愛滋篩檢? • 有關愛滋病毒的篩檢對象,主要是針對愛滋病毒感染的高危險群,如: 1.曾經從事不安全性行為 2.共用針具、稀釋液 3.經常反覆感染性病的人 以上情況都會建議每三個月定期接受愛滋病毒的篩檢,希望盡量降低不安全行為導致的傷害。

  20. 新北市哪裡可以做「具名」或「匿名」篩檢呢?新北市哪裡可以做「具名」或「匿名」篩檢呢? • 新北市醫療單位:亞東紀念醫院 0955-831622 • 新北市民間機構:大台北同學會 02-22505110 • 新北市29區衛生所

  21. 相關資源 • 愛滋病資源及諮詢 • 新北市政府衛生局愛滋諮詢02-22585362 • http://www.health.ntpc.gov.tw/ 愛滋專區 • 未婚懷孕諮詢 • 新北市青少年健康促進諮詢服務網 • 青少年性教育資源網站 • 心理衛生諮詢

  22. 可否拒絕愛滋病毒感染者入學? • 感染者之人格與合法權益應受到尊重及保障,不得歧視,拒絕其就學、就業、安養、居住等不公平待遇,故不得拒絕感染者入學 • 違反者處30萬至150萬元罰鍰 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第4條及23條

  23. 可否將學生感染事實告知他人? • 家長在某些情況,基於特定需要,向導師及學校社工透露學生感染訊息,應抱持諒解態度,並需將相關資料保密 • 因業務知悉感染者資料,除法律規定或基於防治需要,不得洩漏 • 違反者處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 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第13及23條

  24. 校園中有無相關處理要點? • 各級學校防治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處理要點(九十三年十二月九日台體字第0930166116號函) • 各級學校應保護感染人類免疫缺乏病毒者之隱私,因業務或其他管道知悉相關事宜時,應予保密。 • 當事人已成年,學校非經當事人同意,不得通知學生家長、監護人及其他第三人;如當事人尚未成年,學校應於輔導人員協助下告知家長或其監護人 。 • 不得要求經確認或疑似受感染者:退學、轉學、休學、記過、取消學生實習資格、取消當事人住宿資格、要求當事人提出未感染人類免疫缺乏病毒之證明、限制及影響學生就學權益。

  25. 正確洗手宣導

  26. 洗手是預防疾病 避免交互感染 最簡單有效的方法

  27. 民眾洗手五時機 • 吃東西 前 • 上廁所 後 • 擤鼻涕 後 • 看病 前後 • 跟小寶寶玩 前

  28. 洗手的方式 • 濕洗手 • 乾洗手

  29. 濕洗手 1 2 搓揉口訣 內外夾弓大立

  30. 內 共搓揉約20秒 立 弓 大 夾

  31. 3 4 5

  32. 酒精性乾洗手 至醫院時,可多利用壁式乾洗手機執行酒精性乾洗手。

  33. 酒精乾洗手注意事項 • 當雙手沒有明顯髒污或血液、體液污染時,可使用以乾式洗手液做為常規的手部清潔 • 若手上沾有污染物不可使用乾式洗手液洗手 • 酒精無法殺死腸道病毒及腺病毒,接觸此類病患前後請採濕洗手

  34. 肥皂及清水洗手:40-60 秒 酒精乾洗手: 20–30 秒 手部衛生=洗手時間

  35. 85210健促宣導

  36. 85210健康體位五大核心能力 (一) 每天睡滿8小時 (二) 天天五蔬果 (三) 四電少於二 (四) 天天運動30分 (五) 喝足白開水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