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第四章 特殊教育的体系与模式

第四章 特殊教育的体系与模式. 第一节 特殊教育的体系 第二节 特殊儿童的早期教育的模式 第三节 特殊儿童学校教育的模式. 第一节 特殊教育的体系. 一、特殊儿童的早期教育 1 、概念 广义的早期教育主张及早地(从出生到入小学前)对儿童进行教育和培养。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主要指对学龄前缺陷儿童提供治疗、补偿性教育和功能康复训练,使残障儿童在学前期能与普通儿童一样,得到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和对特殊教育需要的满足,是特殊教育体系的基础。. 2 、教学形式 由受过培训的家长或巡回教师在幼儿家庭中进行辅导和训练; 在普通幼儿园附设特殊幼儿班;

neveah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四章 特殊教育的体系与模式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章 特殊教育的体系与模式 第一节 特殊教育的体系 第二节 特殊儿童的早期教育的模式 第三节 特殊儿童学校教育的模式

  2. 第一节 特殊教育的体系 一、特殊儿童的早期教育 1、概念 • 广义的早期教育主张及早地(从出生到入小学前)对儿童进行教育和培养。 •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主要指对学龄前缺陷儿童提供治疗、补偿性教育和功能康复训练,使残障儿童在学前期能与普通儿童一样,得到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和对特殊教育需要的满足,是特殊教育体系的基础。

  3. 2、教学形式 • 由受过培训的家长或巡回教师在幼儿家庭中进行辅导和训练; • 在普通幼儿园附设特殊幼儿班; • 在特殊学校,如条件较好的盲校、聋校开设特殊幼儿班; • 成立以检查、鉴定为主的培训中心、康复中心、测查中心,协同多方面专业人士对特殊儿童进行早期教育; • 专门的特殊儿童幼儿园。

  4. 3、现状介绍 • 新的教育理念—早期融合教育,要求打破以往的隔离式教育,在正常学习环境中接纳特殊儿童。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学前教育逐渐向一体化方向发展。所谓一体化教育,就是在同一个教育机构或教育环境中,对正常儿童和特殊儿童共同进行的教育。 • 这种教育一方面提供适应正常儿童和特殊儿童需要的共同性教育,另一方面则为特殊儿童提供满足他们特殊需要的支持和帮助。

  5. 、特殊儿童基础教育 1、定义 • 基础教育是对受教育者实施最初阶段的文化科学知识教育。 • 基础教育的年限,多是指小学和初中阶段。《义务教育法》规定,中国的基础教育就是指从小学到初中的九年义务制教育。 • 从另一种角度来看,所谓基础教育是指为今后的专业教育、职业教育打好基础的教育阶段。它是与高等教育、专业教育、职业教育相对而言的教育。因此,有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把高中教育也列入基础教育的范畴。

  6. 2、特殊儿童接受基础教育的途径 • 在普通学校就学,利用普通学校的资源教室接受特殊教育方面的辅助和帮助; • 在普通学校的特殊班中学习; • 在各种形式的特殊学校就读; • 在专为残疾儿童开设的职业学校学习,着重培养劳动就业能力。

  7. 三、 残疾青年的高等教育 1、残疾青年的自身愿望 • 随着教育民主化思想的发展,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残疾人越来越强烈地要求接受高等教育。 2、法律规定 • 《残疾人保障法》:高等院校必须招收符合国家规定的录取标准的残疾考生入学,不能因其残疾而拒绝招收。

  8. 3、形式(途径) • 考入专门为残疾青年举办的高等特殊教育院校(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或专门为残疾青年人开设的系或专业(山东滨州医学院医疗二系) • 通过高考进入普通高等院校合适的专业中接受高等教育; • 通过国家认可的夜大、电大、函大、自学考试等方式学习高等教育课程,经过统一考试获得合格的大专或本科学历。 • 更高层次的硕士、博士教育,在我国仍属罕见

  9. 第二节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的模式 特殊儿童的早期教育是指特殊儿童的婴儿教育和幼儿教育。婴、幼儿时期是儿童身心迅速发展的阶段,对不同类型的特殊儿童来讲,早期教育有不同的意义和内容。

  10. 残疾儿童的早期教育是通过早期诊断来进行早期的抢救、干预和补偿,最大限度地减少损伤和恢复损伤器官的功能;残疾儿童的早期教育是通过早期诊断来进行早期的抢救、干预和补偿,最大限度地减少损伤和恢复损伤器官的功能; • 天资优异儿童的早期教育是强调早期的智力开发和启蒙; • 问题儿童的早期教育旨在进行早期干预和防治。

  11. 特殊儿童早期教育多和医疗养护结合起来,其主要的教育模式:特殊儿童早期教育多和医疗养护结合起来,其主要的教育模式: • (1) 家庭教育模式 家庭教育模式是将家庭作为教育基地,由接受过最基本训练的特殊儿童的父母来承担主要教育任务的一种教育模式。 • 优点:保持儿童情绪的稳定,促进积极行为的巩固;容易密切亲子关系,对自己的子女提出适当的期望值;全体家庭成员都有参与的机会;比较经济。 • 缺点:家长缺乏系统的特殊教育知识,影响教育的效果;儿童长期生活在小圈子里,有碍其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没有参照对比,家长不易发现儿童的进步;家长互不见面,影响家长间的交流;教养态度不同,教育效果也不同。

  12. (2)训练中心模式 训练中心一般是按地域由政府或民间集资建造,有固定的活动场所、专职或兼职的特殊教育专业人员以及比较齐全的特殊教育设备。 • 优点:集中了特殊教育专家,教育效果更为理想;教育设备齐全;专家可解答疑题,家长可以交流;有助于发展特殊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交往能力。 缺点:费用高;距离远;居住分散,交通不便。

  13. (3)综合训练模式 • (4)医疗康复模式等。 • (5)这些早期教育的模式也可以交叉使用。

  14. 第三节 特殊儿童学校教育的模式 一、资源教室模式 资源教室模式是回归主流运动中一种比较有效的教育模式,那些被安置到普通班学习的特殊儿童用部分时间到资源教室接受补救或强化的特殊教育。即由资源教师为障碍儿童提供直接服务和由资源教师与普通教师合作为障碍学生提供间接服务之间的最佳平衡点。资源教室是对轻、中度障碍儿童较为常用的安置方式。

  15. 哈里斯和斯库兹(Harris和Schutz,1986)将其定义为“由资源教师为障碍儿童提供直接服务和由资源教师与普通教师合作为障碍学生提供间接服务之间的最佳平衡点”。哈里斯和斯库兹(Harris和Schutz,1986)将其定义为“由资源教师为障碍儿童提供直接服务和由资源教师与普通教师合作为障碍学生提供间接服务之间的最佳平衡点”。

  16. (一)资源的功能 1、“资源”代表充分运用教学资源 2、资源教室是学校的教学资源中心 3、资源教师本身是学校的资源人士

  17. (二)资源教室方案的特点(性质) • 支持性(有助于回到普通班学习); • 个别性(以个别需要为主); • 统合性(以学生的整体发展为主;制定计划是多方人员协商); • 暂时性(到资源教室的学习是暂时的)

  18. (三)资源教室方案的功能 1、评量 2、教学 资源教室教学辅导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基础学科;语言沟通技能;社会与情感发展。 3、咨询 为普通教师与特殊儿童的家长提供咨询。 4、在职训练 帮助普通教师接除专业障碍。

  19. (四)资源教室方案的类型 1、直接服务模式:以辅助教学为核心。形式有个别教导形式、资源专家形式、辅助教师形式和巡回教师形式。 2、间接服务模式:一般称为咨询教师的模式,其主要的目的是透过具有高度专业训练的教学专家,为普通班教师提供咨询与在职训练,期望能提高普通班教师处理特殊学习或行为问题的能力。形式有无拒绝形式、失败—救援形式、诊疗教师形式。

  20. (五)资源教室的实施 资源教室 • 面积比一般的教室要大一些,根据需要隔成几个教学角 • 配置教学的基本设备,如黑板、桌椅 • 配置专为特殊教育服务的专用设备 • 资源教室由专人管理,通过课表安排不同类型的特殊儿童来此接受特殊教育

  21. 资源教师 • 在资源教室模式中,资源教师是教学方案的主要实施者,也是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沟通的桥梁,负责对特殊儿童进行个别辅导、补救教学,对普通班教师和家长提供咨询与支援服务。

  22. 1.建立、实施与协调全校特殊学生的转介与鉴定工作;1.建立、实施与协调全校特殊学生的转介与鉴定工作; 2.负责制定、检查与协调本校特殊教育的有关规定的实施; 3.评估、获取、运用并解释各种诊断工具与策略; 4.普通班教师、家长一起编拟个别教育计划,并对其执行效果进行评估; 5.为特殊学生提供直接教学; 6.与普通班教师共同研究特殊学生在普通班的学习障碍和行为问题;

  23. 7.与特殊学生家长一起商量学生的学习进步及提供相关服务的措施及如何相互支援的方式;7.与特殊学生家长一起商量学生的学习进步及提供相关服务的措施及如何相互支援的方式; 8.与可能为特殊学生及家庭提供服务与协助的社区、学校、医院等有关机构保持联系; 9.从各方面获取为特殊学生可能提供服务的各项支援的信息,并尽力在必要时利用之; 10.为本校教师、行政管理者和家长提供特殊学生所需要的在职专业培训。

  24. (六)应用 • 目前,在一些特殊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资源教室模式是广泛运用的特殊教育模式。有的学校还利用资源教室进行特殊儿童的评估鉴定工作和帮助儿童的家长掌握特殊教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25. 二、特殊教育班模式 1、概念 • 是指残疾少年、儿童可作为普通小学或中学的学生,固定在某一个小学或中学中同年级的某一个班,作为这个班的一名成员,参加这个班的集体活动和某些科目的学习。但某些科目的学习必须到学校所设立的特殊教育班去,由特殊教育班的老师讲授这些知识。

  26. 2、实施 • 通常由10~15个学生组成 • 特殊教育班的教师必须受过特殊教育专业训练 • 特殊教育班的教学多采用个别教学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

  27. 3、优点 • 残疾儿童、少年增加了与正常儿童、少年的日常交往,有利于互相了解 • 教师可以进行有效的个别教学 • 为残疾儿童、少年创造了适合他们的学习环境和可以达到最大可能发展的环境 • 有利于全校同学正确地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为特殊教育学的研究提供了场所。

  28. 三 、特殊教育学校模式 1、对象:不同类型的特殊儿童,尤其是较严重的残疾儿童。 2、形式:有半日制、全日制、寄宿制等多种形式。 3、配备:经过系统培训的特殊教育师资;比较齐全的教学设施,适合重度残疾儿童的教育。 4、不足:由于学生长期生活与学习在相对隔离的环境中,有碍他们的社会化和正常化,毕业后,很难适应社会生活和与普通人进行交往。

  29. (一)一体化、全纳教育 一体化教育模式改变了以往将特殊儿童隔离在特殊学校或特殊班的教育形式。 全纳学校要兼顾学生之间的不同需要,顺应不同的学习类型和学习速度,通过适宜的课程、学校组织、教学策略、资源利用即社区合作,确保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质量。 四 一体化、全纳和随班就读模式

  30. (二)随班就读 1、定义 随班就读是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对特殊学生实施教育的一种形式。教师们根据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给予特别的教学和辅导,使他们学有所得,与大多数同龄同学一起成长。随班就读是我国特殊教育的重要办学形式。

  31. 2、目的和任务 • 目的:是特殊儿童少年在最少限制的环境中接受教育,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的劳动技能,并使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发展,为今后自立、平等的参与社会生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基础。 • 任务:一方面是对随班就读的学生进行与普通教育一致的基本要求的教育,另一方面又要针对特殊学生的特殊教育需要提供特别设计的教育方案和服务,以实现康复、补偿以及潜能和人格的充分发展。

  32. 3、作用 • 投资少,见效快,有利于普及残疾儿童教育; • 体现了“一体化”教育; • 引导现有学校迈向全纳性教育的一种策略。

  33. 4、对象 • 残疾儿童少年(视力残疾、听力残疾、智力残疾); • 暂时不具备筛查、鉴定条件的农村地区,但被怀疑有智力问题的学生; • 地方政府文件规定的对象 上海市规定了8类特殊儿童为随班就读对象:低视力、重听、轻度智力障碍、肢体残疾、学习障碍、言语和语言障碍、情绪和行为障碍、病孩; • 一般这些对象来自未入学的适龄特殊儿童、经过一段时间的特殊教育后具备随班就读条件的残疾儿童和以近中小学的各类轻度残疾儿童和学习有困难的儿童。

  34. 5、随班就读学生的入学考虑 父母或儿童监护人同意;年龄与普通儿童相同;残余能力;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交往能力;社会成熟性;其他。

  35. 6、随班就读学生的安置 • 每班1-2人,最多不超过3人 • 原则:就近入学;区(县)教育部门负责规划;学校接收服务区的儿童入学;撤除随班就读的资格;改选适合的安置。

  36. 7、随班就读成功的关键 教师 随班就读学生应以注册班级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负主要责任。有特殊教育教师或专业人员参与的各自承担规定的责任。目前,在普通学校里即使开展了随班就读工作的中小学,特殊教育教师还很少。 管理 特殊教育康复指导中心:指导本地区随班就读工作的开展;特殊儿童的鉴定;提出特殊教育资源合理利用和调配的建议;为基层学校提供巡回指导以及提供部分师资培训、情报信息、家长学校指导等服务。

  37. 五 职业教育模式 • 职业教育是贯穿特殊儿童学校教育全过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尤其是少年期和青年期特殊教育的目标和方向。 • 这种定向型的职业训练一般由学校和社会来共同承担。 • 职业教育的模式是从职业训练入手来发展青少年的智力和体力,增强他们对社会的适应性,使之掌握一门或几门劳动技能并达到社会就业的水平。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