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4

手机射频培训

手机射频培训. 第一部分 GSM. GSM 的发展概述.

neviah
Download Presentation

手机射频培训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手机射频培训

  2. 第一部分GSM

  3. GSM的发展概述 • GSM原意为“移动通信特别小组”(Group Special Mobile),是欧洲邮电主管部门会议(CEPT)为开发第二代数字蜂窝移动系统而在1982年成立的机构,开始制定适用于泛欧各国的一种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技术规范。1987年,欧洲15个国家的电信业务经营者在哥本哈根签署了一项关于在1991年实现泛欧900MHz数字蜂窝移动通信标准的谅解备忘录(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简称MOU)。随着设备的开发和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的建立,GSM逐步成为欧洲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代名词。后来,欧洲的专家们将GSM重新命名为“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即“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的简称。

  4. GSM的系统构成 • GSM系统由以下分系统构成:交换分系统(MSS);基站分系统(BSS);移动台(MS)和操作与维护分系统(OMS)。它包括了从固定用户到移动用户(或相反)所经过的全部设备

  5. GSM系统的无线传输标准 • 国内GSM系统将无线频率定在900MHz范围,第二阶段DCS为1800MHz。指标如下: • 频段: 上行线路 MS发,BTS收的频段为890—915MHz/1710—1785MHz; • 下行线路 BTS发,MS收的频段为935—960MHz/1805—1880MHz ; • 国外有些国家(主要是美洲国家)还支持如下两个频段(850MHz和1900MHz): • 频段: 上行线路 MS发,BTS收的频段为824—848MHz/1850—1909MHz; • 下行线路 BTS发,MS收的频段为869—893MHz/1930—1989MHz ; • 频带宽度:25/75MHz; • 上下行频率间隔:45/95MHz; • 载频间隔:200KHz; • 通信方式:全双工; • 信道分配:每载频8个时隙,包含8个全速信道,16个半速信道; • 每个时隙的信道速率:22.8kbit/s; • 信道总速率:270kbit/s; • 调制方式:GMSK,高斯滤波最小频移键控; • 接入方式:TDMA; • 话音编码:规则脉冲激励线性预测编码RPE—LPC 13kbit/s; • 分集接收:跳频每秒217跳,交错信道编码,自适应均衡。 • 以上均为无线接口(Um 接口)的规范

  6. 语音传输 过程

  7. GSM系统的信道编码与调制解调 • 无线发射经过若干处理才能把原始数据变成最终的发射信号,反之,接收端也要进行一系列这样的逆处理直至恢复原始数据

  8. RF部分的工作 • 射频单元包括从调制器、发信到天线合路器及接收到解调输出部分电路,其主要功能是将基带单元所形成的TDMA帧调制到射频及其相反过程。以GSM900M频段为例,射频单元发射频率为890~915MHz,收信频率为935~960MHz,频道间隔为200kHz。 • 天线开关是将移动台发信和收信组合到一根天线上。在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中,由于收发不在一个时隙(发比收慢3个时隙),因此移动台可以省去用于收发共用的双工器,只需要使用简单的收发合路器(组合)功能,即可将发信和收信信号组合到一根天线上而不会互相干扰。 • 调制将从TDMA帧来的270.833kbit/s数据流信号按GSMK调制方法形成I、Q信号,再送到发信上变频器调制到900MHz频段。解调和均衡将从收信单元接收的模拟I、Q信号进行数字化处理恢复出基带信号。频率合成器为发信和收信单元提供变频所必须的本振信号,它通常从时期电路获得基准频率源,然后采用锁相技术实现频率合成。

  9. 手机RF结构框图

  10. 四个频段的频道号 GSM900(900MHz): 频道号为1~124,共124个频道,中心频道为62 DCS(1800MHz): 频道号为512~885,共374个频道,中心频道为698 PCS(1900MHz): 频道号为512~810,共299个频道,中心频道为661 GSM850(850MHz): 频道号为128~251,共124个频道,中心频道为189

  11. 手机中的TDMA 噪声及消除方法 TDMA噪声也叫Burst noise,TDD NOISE。是216.7Hz及其高次谐波的叠加,是手机设计中最头疼的问题之一。 产生: 每个GSM帧分为8个时隙,每个时隙0.577us,分给一个用户。所以每帧0.577*8 = 4.615ms,它对应的频率为216.7HZ。所以在GSM的功放工作时,每4.615ms产生一个冲击,它的包络为216.7HZ。 消除方法: 1. 地和电源: 电源上加22uF钽电容;选用PSRR高的audio PA,增大接地面积,加宽电源线;当心Ground Loop等 2. 线路串扰:音频走线尽量差分走线,包地,远离RF和VBAT线路 3. 空间辐射:屏蔽射频部分,注意天线对mic的影响,串磁珠,滤波,micbias加pai型滤波,reciever和Mic接33p, 10p或更小容值电容滤

  12. 手机电性能测试相关指标的了解 • GSM规范的标准

  13. 载波(发射)功率 定义 发射机载波功率是指在一个突发脉冲的有用信息比特时间上内,基站传送到手机天线或收集及其天线发射的功率的平均值。在测试中发射机输出功率是有用比特(对常规信道为147比特,对允许接入信道为87比特)功率作平均计算得出。这一点与测量其他类型设备时的输出功率(无论是平均功率还是峰值功率)定义都是不同的。(非专业仪器无法辨别有用比特) 测试目的 测量发射机的载波输出功率是否符合GSM规范的指标。如果发射功率在相应的级别达不到指标要求,会造成很难打出电话的毛病,即离基站近时容易打出而离基站远时打出困难,往往表现出发射时总是提示用户重拨号码。如果发射功率在相应的级别超出指标的要求,则会造成邻道干扰。 条件参数 在相同频率及相同测试条件下,两相邻功率控制级的TX载频峰值功率的差值按GSM规范要求为 :不小于0.5 dBm,不大于3.5 dBm ,各个功率等级的指标范围如下表:

  14. GSM900的功率控制

  15. DCS1800的功率控制

  16. 频率误差 定义 发射机的频率误差是指测得的实际频率与理论期望的频率之差。它是通过测量手机的I/Q信号并通过相位误差做线性回归,计算该回归线的斜率即可得到频率误差。频率误差是唯一要求在衰落条件下也要进行测试的发射机指标。 测试目的 通过测量发射信号的频率误差可以检验发射机调制信号的质量和频率稳定度。频率误差小,则表示频率合成器能很快地切换频率,并且产生出来的信号足够稳定。只有信号频率稳定,手机才能与基站保持同步。若频率稳定达不到要求(±0.1PPm),手机将出现信号弱甚至无信号的故障,若基准频率调节范围不够,还会出现在某一地方可以通话但在另一地方不能正常通话的故障。

  17. 频率误差 条件参数 GSM频段的频率误差范围为+90HZ——-90HZ,频率误差小于40HZ时为最好,大于40HZ小于60HZ时为良好,大于60HZ小于90HZ时为一般,大于90HZ时为不合格;DCS频段的频率误差范围为+180HZ——-180HZ,频率误差小于80HZ时为最好,大于80HZ小于100HZ时为良好,大于100HZ小于180HZ时为一般,大于180HZ时为不合格。

  18. 相位误差 定义 发射机的相位误差是指测得的实际相位与理论期望的相位之差。理论上的相位轨迹可根据一个已知的伪随机比特流通过0.3GMSK脉冲成形滤波器得到。相位轨迹可看作与载波相位相比较的相位变化曲线。连续的1将引起连续的90度相位的递减,而连续的0将引起连续的90度相位的递增。 峰值相位误差表示的是单个抽样点相位误差中最恶略的情况,而均方根误差表示的是所有点相位误差的恶略程度,是一个整体性的衡量。 测试目的 通过测试相位误差了解手机发射通路的信号调制准确度及其噪声特性。可以看出调制器是否正常工作,功率放大器是否产生失真,相位误差的大小显示了I、Q数位类比转换器和高斯滤波器性能的好坏。发射机的调制信号质量必须保持一定的指标,才能当存在着各种外界干扰源时保持无线链路上的低误码率,过大的相位误差会影响通话的质量。

  19. 相位误差 条件参数 GSM和DCS的相位峰值误差均小于20度,平均误差均小于5度。实际测试中相位峰值误差小于7度时为最好,大于7度小于10度时为良好,大于10度小于20度时为一般,大于20度时为不合格;相位平均误差小于2.5度时为最好,大于2.5度小于4度时为良好,大于4度小于5度时为一般,大于5度时为不合格。

  20. 发射功率/时间特性 定义 发射功率时间特性是指发射功率与发射时间之间的关系。由于GSM系统是一个TDMA的系统,八个用户共用一个频点,手机只在分配给它的时间内打开,然后必须及时关闭,以免影响相邻时隙的用户。由于这一原因,GSM规范对一个时隙中的RF突发的幅度包络作了规定,对于时隙中间有用信号的平坦度也作了相应的规定,这个幅度包络在577us的一个时隙内,其动态范围大于70dB,而时隙有用部分平坦度应小于±1dB。 测试目的 用于检查手机的TDMA突发脉冲的上升、下降及平坦部分与模板的吻合程度。手机发射突发信号的上升与下降部分应在+4dM——-30dB模板范围之内,顶部起伏部分应在±1dB模板范围之内。若突发信号超出模板范围,将会对临近时隙的用户产生干扰。

  21. 发射功率/时间特性 条件参数 对功率/时间关系的测量可以看作两部分。一部分是对上升、下降沿的测量,对上升、下降沿的要求是为了保证两个相邻突发之间不产生干扰。因为前一个突发的下降沿和后一个突发的上升沿各有一部分处于一个相同的时段,即前一个突发最后的8.25比特时间的保护段。另一部分是对突发有用部分的幅度平坦度的测量,对幅度平坦度的要求是为了保证不出现有用部分的某个或几个比特的码元功率过大,从而造成对其它比特的干扰

  22. 调制频谱 定义 调制频谱指数字比特流信息经GMSK调变后在临近频带上所产生的频谱。由于GSM调制信号的突发特性,因此输出射频频谱应考虑由于调制和射频功率电平切换而引起的对相邻信道的干扰。在时间上,连续调制频谱和功率切换频谱不是同时发生的,因而输出射频频谱可分为连续调制频谱和切换瞬态频谱。连续调制频谱是由GSM调制而产生的在其标称载频的不同频偏处(主要是在相邻频道)的射频功率。 测试目的 防止带外频谱辐射,以免引起邻道干扰(指本频道对邻频道产生的干扰)。

  23. GSM900调制频谱

  24. DCS1800调制频谱

  25. 开关频谱 定义 开关频谱是指由于功率切换而在标称载频的临近频带上产生的射频频谱。即由于调制突发的上升和下降沿而产生的在其标称载频的不同频偏处(主要是在相邻频道)的射频功率。 测试目的 防止频段切换时的开关脉冲对邻频道产生干扰(指本频道对邻频道产生的干扰)。

  26. GSM900开关频谱

  27. DCS1800开关频谱

  28. 接收报告电平和接受质量 定义 接收报告电平和接收报告质量是指手机在业务信道(TCH)上不同功率级别时接收信号的强度。它是由移动台产生的对接收信号质量的评价,在移动通信中作为射频功率控制和切换依据。 测试目的 检验手机的接收性能。当手机在小区移动时,由于传播路径衰耗的影响,手机接收下行连链路的信号电平也将发生变化,基站将利用手机的RX Lev 报告了解手机接收信号的强度。如果报告显示TCH信道的RXLeV(接收信号功率)偏低,基站就会在相应时隙中加大功率进行补偿。如果临近小区的RXLEV比当前的RXLEV高,则预示着手机将越区切换到另一个信号更强的相邻小区,以便得到更好的通信质量。如果RXQUAL很低,但RXLEV却不低的话,则预示着可能存在着一个外来干扰信号影响正常通信。此时基站需要给手机分配一个新的频点或启用跳频模式。如果手机汇报的RXLEV和RX QUAL不准确,则网络有可能会对手机发出一些错误的指令。过低的RXLEV值将产生不必要的越区切换,而过高的RX LEV值则会推迟越区切换的时间,甚至造成通话中断。

  29. 接收报告电平和接受质量 条件参数 GSM频段选1、124两个频道,功率级别选最小LEVEL19,RX Amplitude分别设置为-52.5dBm,-72.5dBm,-102.5dBm;DCS频段选512、885两个频道,功率级别选最小LEVEL15, RX Amplitude分别设置为-52.5dBm,-72.5dBm,-102.5dBM进行测试;测试出来的结果应该在±4范围内。

  30. 接收误码率 定义 接收误码率是指基站发送给手机一定电平的数据信号,手机接收到这个数据信号后对它进行解调还原,然后再发送给基站,基站接收解调后的数据和原来的比较,两者之差即为误码,用百分比表示为误码率。衡量接收误码性能主要有帧擦除率(FER)、参考比特误码率(RBER)、比特误码率(BER)三个参数。 测试目的 测量接收机的接收灵敏度是为了检验接收机射频电路,中频电路及解调、解码电路的性能。 条件参数 GSM频段选1、62、124三个频道,功率级别选最大LEVEL5,RX Amplitude设置为-102dBm;DCS频段选512、698、885三个频道,功率级别选最大LEVEL0, RX Amplitude设置为-100dBm进行测试。Ⅱ类残余比特误码率指标为小于2.439%。

  31. 接收灵敏度指标的衡量 GSM900接收灵敏度要求:当RF输入电平为一102dBm时,RBER不超过2%。测量时可测试实际灵敏度指标。根据多款移动电话的测试结果来看:当RBER=2%时,若RF输入电平为-l09一l07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优;若RF输入电平为-l07一l05dBm,则接收灵敏度为良好;若RF输入电平为-105一l02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一般;若RF输入电平>-l02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不合格。 DCS1800接收灵敏度要求:当RF输入电平为-l00dBm,RBER不超过2%。测量时可测试实际灵敏度指标。根据多款移动电话的测试结果来看:当RBER=2%时,若RF输入电平为一l08一 -105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优;若RF输入电平为一105-- -l03dBm,则接收灵敏度为良好;若RF输入电平为-l03一 -100dBm,则接收灵敏度为一般;若RF输入电平为>-l00 dB mm,则接收灵敏度为不合格。

  32. 带外测试 1)发射杂散辐射 定义 杂散辐射是指用标准测试信号调制时在除载频和由于正常调制和切换瞬态引起的边带及邻道以外离散频率上的辐射(即远端辐射)。 杂散辐射按其来源可分为传导型和辐射型两种。传导型杂散辐射是指在天线的插头处50Ω负载上测得的任意离散信号的电平功率。 测试目的 检验手机天线端的离散辐射功率是否符合GSM规范及国家行业标准。以防止杂散辐射功率超标时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它是在一个特定负载上杂散辐射的功率电平。 测试方法 通常情况下选最大功率级别,在上、中、下三个频点上进行测试,分发射和空闲两种测试状态。发射状态下要求手机与基站在TCH信道建立通信,手机工作于加密模式并且关闭DTX功能,工作于最大功率控制级。空闲状态下基站设置在BCCH信道,手机与基站相连锁定于BCCH信道并处在空闲状态。不同的频段需设置不同的带宽滤波器(Filter bandwidth),即频谱分析仪的分辨率带

  33. GSM:880---915MHZ DCS:1710---1785MHZ RF频谱 分析仪 HP8594 综测试仪 MU200 信 号 分 配 器 陷 波 器 手 机 RF 衰减器 宽。在某些测试频段,指标要求较高,如:935----960MHz,指标为≤-79dBm,这在频谱分析仪上很难读出,如果要在这些频段商进行杂散发射的测量,就必须加上相应的带阻滤波器,滤掉载频,实际上就是提高频谱分析仪的动态范围,这样就可以得到满意的测连结果。 条件参数 GSM频段选1、62、124三个频道,功率级别选最大LEVEL5;DCS频段选512 698、885三个频道,功率级别选最大LEVEL0进行测试 测量仪器的连接

  34. 1)同频干扰抑制 定义 同频干扰抑制是指手机接收部分抵制来自同一信道的干扰信号的能力。即接收机在其标称频率上存在一个无用调制信号的情况下,接收一个有用调制信号时其性能不低于给定指标(RBER=2%)的能力。指标为:< 9dBm 测量目的 检验手机接收电路抵抗同信道干扰信号的能力。(有用信号和干扰信号都是已调信号,且在同一个频率和时隙上发送到接收机的输入端,然后测量接收机抑制干扰信号的能力)。 测量原理 干扰信号可能来源于远处一个小区中手机与基站的信号。如果二者所分配的频点和时隙都相同,则来自远端小区手机的干扰信号就会和来自本小区手机的正常信号混合,影响手机的正常接收。测试时是通过在下行信道加入各种干扰信号来测试手机的误码率情况来检验手机抗同频干扰的能力的。 测量方法 a)基站与手机在TCH信道上建立通信。基站发起呼叫,手机应答。绝对射频频道号(ARFCN)在GSM频段选62,在DCS频段选698。有用信号为标准测试信号(标准调制电平为-85dBm),频率为RX的标称频率。

  35. b)用射频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无用(干扰)信号,信号频率为各频段相应频道的标称频率,信号电平设置为-102dBm/-100dBm。该信号为连续的GMSK调制信号,其调制数据为随机数据,与有用信号的比特转换没有固定的关系。并通过信号分配器连接到手机RF头处。b)用射频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无用(干扰)信号,信号频率为各频段相应频道的标称频率,信号电平设置为-102dBm/-100dBm。该信号为连续的GMSK调制信号,其调制数据为随机数据,与有用信号的比特转换没有固定的关系。并通过信号分配器连接到手机RF头处。 c)调节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平,使Ⅱ类比特误码率为2%。并记下此时高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平。 e)有用信号电平减干扰信号电平所得值即为同频干扰抑制比。同频干扰抑制比应<9dBm。 条件参数 GSM频段选1、62、124三个信道,功率级别选最大LEVEL5;DCS频段选512、698、885三个 信道,功率级别选最大LEVEL0进行测试。

  36. 综合测试仪 手机 高频信号发生器 信号分配器 RF衰减器 2)邻频干扰抑制 定义 邻频干扰抑制是指手机接收部分抵制来自相邻频道的干扰信号的能力。即接收机在邻信道存在无用信号的情况下,接收一个有用调制信号时,其接收性能不低于给定指标(RBER=2%)的能力。指标为:±200KHZ:<-9dBm;±400KHZ:<-41dBm。 测试目的 检验手机接收电路的邻道选择。

  37. 测试方法 a)基站与手机在TCH信道上建立通信。基站发起呼叫,手机应答。绝对射频频道号(ARFCN)在GSM频段选62,在DCS频段选698。有用信号为标准测试信号(标准调制电平为-85dBm),频率为RX的标称频率。 b)用射频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无用(干扰)信号,信号频率分别为标称频率的±200KHZ和±400KHZ,信号电平设置为-102dBm/-100dBm。该信号为连续的GMSK调制信号,其调制数据为随机数据,与有用信号的比特转换没有固定的关系。并通过信号分配器连接到手机RF头处。 c)调节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平,使Ⅱ类比特误码率为2%。并记下此时高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电平。 d)有用信号电平减干扰信号电平所得值即为邻频干扰抑制比。测试的原理是通过在下行信道加入各种干扰信号来测试手机的误码率情况来检验手机抗邻频干扰的能力的。 条件参数 GSM频段选1、62、124三个信道,功率级别选最大LEVEL5;DCS频段选512、698、885三个信道,功率级别选最大LEVEL0进行测试。有用信号为标准的调制信号,其功率电平为-85dBm;无用信号(干扰信号)为连续的GMSK调制信号。

  38. 综合测试仪 手机 高频信号发生器 信号分配器 RF衰减器 3)互调抑制 定义 互调抑制是指当存在2个或多个与有用信号存在特定频率关系的无用信号时,接收机接收有用调制信号时,其性能不低于给定指标(RBER=2.439%)能力。一般为三阶互调。指标为:<-51dBm 测试目的 检验手机接收机抑制因信号的相互作用在接收机输出端造成干扰的能力。在下行信道加入干扰信号检查接收误码,判断接收机性能

  39. 测试方法 a)基站与手机在TCH信道上建立通信。基站发起呼叫,手机应答。绝对射频频道号(ARFCN)在GSM频段选62,在DCS频段选698。有用信号为标准测试信号(标准调制电平为-85dBm),频率为RX的标称频率。 b)用射频信号发生器1产生一个无用(干扰)信号,信号频率分别为标称频率的±800KHZ,信号电平设置为-102dBm/-100dBm(未调制的信号),并通过信号分配器连接到手机RF头处。 c)用射频信号发生器2产生一个无用(干扰)信号,信号频率分别为标称频率的±1600KHZ,信号电平设置为-102dBm/-100dBm,该信号为连续的GMSK调制信号,其调制数据为随机数据,与有用信号的比特转换没有固定的关系,并通过信号分配器连接到手机RF头处。 d)分别调节频信号发生器1和2的输出电平,使Ⅱ类比特误码率为2.439%。并分别记下此时高频信号发生器1和2的输出电平值。取高频信号发生器1和2的输出电平值中较小的一个作为干扰信号电平。 e)有用信号电平减干扰信号电平所得值即为互调干扰抑制比。测试的原理是通过在下行信道加入各种干扰信号来测试手机的误码率情况来检验手机抗互调干扰的能力的。

  40. 高频信号发生器1 综合测试仪 手机 高频信号发生器2 信号分配器 RF衰减器 条件参数 GSM频段选1、62、124三个信道,功率级别选最大LEVEL5;DCS频段选512、698、885三个信道,功率级别选最大LEVEL0进行测试。有用信号为标准的调制信号,其功率电平为-85dBm;无用信号(干扰信号)为连续的GMSK调制信号。 4)阻塞 定义 阻塞是指在有用信号频率附近的一定范围内存在未调制的干扰信号,此干扰信号将使接收机的灵敏度降低或使音频输出功率减小。即在非杂散响应或邻频道的频率上,存在一个强无用信号的条件下,接收机接收有用调制信号时,其性能不低于给定指标(RBER=2%)的能力。指标为:<-43dBm。

  41. 测试目的 检验手机接收电路抗干扰的能力。 测试方法 a)基站与手机在TCH信道上建立通信。基站发起呼叫,手机应答。绝对射频频道号(ARFCN)在GSM频段选62,在DCS频段选698。有用信号为标准测试信号(标准调制电平为-85dBm),频率为RX的标称频率。 b)用射频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无用(干扰)信号,信号频率分别为有用信号频率加有用信号频率乘1%和有用信号频率减有用信号频率乘1%。信号电平设置为-102dBm/-100dBm(未调制信号)。并通过信号分配器连接到手机RF头处。 c)调节高频信号发生器在不同信号频率下的输出电平,使Ⅱ类比特误码率为2%。并记下此时高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的两种电平值,取电平值较小的一个作为干扰信号电平。 d)有用信号电平减干扰信号电平所得值即为阻塞。测试的原理是通过在下行信道加入各种干扰信号来测试手机的误码率情况来检验手机抗干扰能力的。

  42. 综合测试仪 手机 高频信号发生器 信号分配器 RF衰减器 条件参数 GSM频段选1、62、124三个信道,功率级别选最大LEVEL5;DCS频段选512、698、885三个信道,功率级别选最大LEVEL0进行测试。有用信号为标准的调制信号,其功率电平为-85dBm;无用信号(干扰信号)为未调制信号。 5)杂散响应抑制 定义 指接收机阻止单个频率的无用信号在接收机输出端产生不良影响的能力。在空中信号非常拥挤的环境下,接收机只响应有用信号而不响应无数的无用信号。指标为:<-43dBm。

  43. 测试目的 检验接收机不响应无用信号的能力。该测试通过产生一个频率从100KHZ到12.75GHZ为步级的无用信号与有用信号同时输入到接收机,监视接收机的误码率,确保其降低不会超过一定限度(RBER=2.439%。 测试方法 a)基站与手机在TCH信道上建立通信。基站发起呼叫,手机应答。绝对射频频道号(ARFCN)在GSM频段选62,在DCS频段选698。有用信号为标准测试信号(标准调制电平为-85dBm),频率为RX的标称频率。 b)用射频信号发生器产生一个无用(干扰)信号,信号频率分别为标称频率±600KHZ以外的频率,频点选择在100KHZ到12.75GHZ范围内,且每个频点相隔200KHZ。信号电平设置为-102dBm/-100dBm。并通过信号分配器连接到手机RF头处。

  44. c)在误码率最差的几个频点上调节频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信号电平,使Ⅱ类比特误码率为2.439%。并记下此时高频信号发生器输出的几种电平值,取电平值较小的一个作为干扰信号电平。 d)有用信号电平减干扰信号电平所得值即为杂散响应抑制比。测试的原理是通过在下行信道加入各种干扰信号来测试手机的误码率情况来检验手机抗干扰能力的 条件参数 GSM频段选1、62、124三个信道,功率级别选最大LEVEL5;DCS频段选512、698、885三个信道,功率级别选最大LEVEL0进行测试。有用信号为标准的调制信号,其功率电平为-85dBm;无用信号(干扰信号)为未调制信号。

  45. 综合测试仪 手机 高频信号发生器 信号分配器 RF衰减器 6)接收杂散辐射 接收机杂散辐射是指手机在不发射功率时由接收电路引起的辐射。即发射机空闲状态下的辐射,测试方法参考TX杂散辐射。

  46. 第二部分WCDMA

  47. WCDMA系统原理 • WCDMA系统概述 3G:第三代移动通信 3G系统性能特征: • 信息传输速率: 144 kbps 高速移动(120km/h) • 384 kbps 步行速度(3km/h) • 2 Mbps 室内 • 业务性能: 综合(混合)业务 • 可变速率传输 • 永远在线上网

  48. 频率 频率 时间 时间 FDMA TDMA 频率 时间 CDMA 码字 WCDMA系统原理 CDMA:码分多址,WCDMA:宽带码分多址。

  49. WCDMA系统原理 为什么需要3G? 频谱效率、新业务和业务质量需要3G! • TDMA频谱效率(系统容量)是FDMA的5倍左右。 • CDMA频谱效率(系统容量)是TDMA的4倍左右。 • CDMA频谱效率(系统容量)是FDMA的20倍左右。

  50. WCDMA系统原理 WCDMA系统的技术特点 WCDMA系统最根本的实质是功率,资源是动态统计复用的,是一个自干扰系统,任何不需要的功率不能发射!有以下特点: • 双向采用快速闭环功率控制技术补偿衰落,抗快衰落效果好。 • 双向采用导频进行相干解调,解调增益高。 • 采用发射、接收分集技术,大大提高抗衰落效果。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