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终日劳作的农民

终日劳作的农民. 普通农民的贫苦之家. 为了生活 , 年逾八旬的老婆婆依然辛苦背柴. 观刈麦. 白居易. 荷 hè. 秉 Bǐng. 食 Shí. 曾 c é ng. 饷 Xiǎng. 石 Shí. 灼 Zhuó. 晏 yàn.

nibaw
Download Presentation

终日劳作的农民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终日劳作的农民

  2. 普通农民的贫苦之家

  3. 为了生活, 年逾八旬的老婆婆依然辛苦背柴

  4. 观刈麦 白居易

  5. 荷 hè 秉 Bǐng 食 Shí 曾 céng 饷 Xiǎng 石 Shí 灼 Zhuó 晏 yàn

  6. 白居易,是继杜甫之后的又一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著有《白氏长庆集》。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其中的《长恨歌》《琵琶行》两首长诗是他留给后人的无价之宝。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闲适、感伤、杂律。其中价值最高的是讽喻诗。这类诗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反映人民的苦难。二是揭露统治阶级的罪恶。《观刈麦》就是一首著名的叙事讽喻诗。他的诗歌语言通俗易懂, “老妪能解”。

  7. 白居易16岁时,已经写出不少可以传世的好诗,其中最有名的是五言律诗《赋得古原草送别》。据说白居易初到长安,去拜见老诗人顾况。顾况闻他名居易,便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恐不易。”及读到这首诗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大为赞赏,说有这样的文笔,居长安不难。这首诗,确见白居易才情非凡。白居易16岁时,已经写出不少可以传世的好诗,其中最有名的是五言律诗《赋得古原草送别》。据说白居易初到长安,去拜见老诗人顾况。顾况闻他名居易,便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恐不易。”及读到这首诗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大为赞赏,说有这样的文笔,居长安不难。这首诗,确见白居易才情非凡。

  8.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9. 示: 诗分“古体诗”和“近体诗”。 泛指古人所作的诗;特指与唐代格律诗不同的、不讲究格律的古人诗歌。 古体诗 七律 诗 律诗 五律 八句 指唐代形成的 近体诗: 长律 讲究平仄押韵对仗的有严格格律要求的诗歌。 七绝 四句 绝句 五绝

  10. 题目解说 • 《观刈麦》是唐宪宗元和元年白居易任周至县(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县尉时写的。县尉官职不高,需要到民间查访。在查访中,作者亲眼看到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和悲惨生活,大有感触,从而写出了这首反映当时农村实际的好诗篇。 • 观刈麦,就是看割麦。

  11. 学习诗歌方法 读 诗 释 诗 品 诗 背 诗

  12. 一、割麦场景

  13. 割麦场景 品诗探究 1、表现割麦时农家忙碌情景的诗句 2、最能体现割麦辛苦的诗句 3、表现农民割麦心情的诗句

  14. 一望无际、此起彼伏、汗流浃背、筋疲力尽、腰酸背疼一望无际、此起彼伏、汗流浃背、筋疲力尽、腰酸背疼

  15. 二、拾麦场景

  16. 拾麦场景·品诗探究 你认为这幅场景中,哪个字或哪句话最能打动你,请说出理由来? 赋税在历史上一直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而它正是造成农民一无所有的根源。历史上的农民起义都与农民负担过重有关,因此,柳宗元在《捕蛇者说》中这样写道: 苛政猛于虎也

  17. 《拾穗者》(法国 米勒)

  18. 诗人为什么要把割麦与拾麦情景放在一起表现呢?诗人为什么要把割麦与拾麦情景放在一起表现呢? 繁重的赋税既然已经使贫妇人失掉田地,那么也会使这一家 正在割麦的农民失掉田地。今天的拾麦者就是昨天的割麦者, 而今天的割麦者也有可能成为明天的拾麦者。诗人深刻地告 诉我们,只要有繁重的捐税在,劳动人民的生活就困苦不堪。

  19. 三、诗人情感 诗人看到此情此景,心中有何感触?

  20. 拓展迁移 你还读过哪些描写劳动场面或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疾苦的诗句?你从中受到了什么感染?

  21. 《悯农诗 》 —李绅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22. 《陶 者》 —梅尧臣 淘尽门前土, 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 粼粼居大厦。

  23. 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白居易《卖炭翁》

  24. 26省区免征农业税 7.3亿农民告别皇粮国税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