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9

记叙文写作系列训练

记叙文写作系列训练. 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淑女的吃相. 她端起碗,挑了几根菜叶,慢慢地送到嘴边,害羞似的张开嘴巴,又迅速合上,极小幅度地嚼着食物。(原文). 她小心翼翼地端起碗,挑了几缕菜叶,慢慢地送到嘴边,害羞似的张开樱桃小嘴,又迅速合上,极小幅度地嚼着食物, 还不停地用餐巾纸擦拭唇角的余油。(改文). 描写粗汉的吃相. 他见菜齐后,便提起筷,端起碗,对着菜就是一夹,合着饭往嘴里送。又掺和了汤水,撑的两腮鼓鼓的。(原文). 他见菜端齐后,便忙提起筷,端起大碗,对着菜就是一夹,合着饭呼呼地往嘴里送。又掺和了汤水,撑的两腮鼓鼓的, 还有一粒米粒挂在嘴角上。(改文). 感受细节.

Download Presentation

记叙文写作系列训练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记叙文写作系列训练 细节描写

  2. 细节描写淑女的吃相 • 她端起碗,挑了几根菜叶,慢慢地送到嘴边,害羞似的张开嘴巴,又迅速合上,极小幅度地嚼着食物。(原文) 她小心翼翼地端起碗,挑了几缕菜叶,慢慢地送到嘴边,害羞似的张开樱桃小嘴,又迅速合上,极小幅度地嚼着食物,还不停地用餐巾纸擦拭唇角的余油。(改文)

  3. 描写粗汉的吃相 他见菜齐后,便提起筷,端起碗,对着菜就是一夹,合着饭往嘴里送。又掺和了汤水,撑的两腮鼓鼓的。(原文) 他见菜端齐后,便忙提起筷,端起大碗,对着菜就是一夹,合着饭呼呼地往嘴里送。又掺和了汤水,撑的两腮鼓鼓的,还有一粒米粒挂在嘴角上。(改文)

  4. 感受细节 A、这次上去写会是什么结果呢?我坐在椅子上,想了又想,心里很紧张, 犹豫了很久,终于走上了讲台…… B、这次上去写会是什么结果呢?我坐在椅子上,双脚发抖,手也冰凉冰凉的,这使我感到很不舒服,不停地在椅子上挪动……又有两位同学上去改答案了,教室里出奇地安静。到底上不上去呢?我心里像揣了只小兔,怦怦地跳着。我又把脚伸直了压了压,几次想冲上去,可我能对班里权威人物的答案提出异议吗?我再一次在草稿纸上认真地计算了一遍,似乎真的找不出什么错误了。于是,心一横,“呼”地站起来,跺跺脚,对着手哈了几口气,迈离了座位…… ——摘自《脱下自卑的外衣》

  5. 名人谈细节 著名作家赵树理说过:“细致的作用在于给人以真实感,越细致越容易使人觉得像真的,从而使看了以后的印象更深刻。” 江苏高考作文阅卷组长何永康教授说过: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好的细节描写顶得上千言万语。一两个生活细节描写是记叙文中亮点和得分点。

  6. 什么是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 : 是指对文学作品中的人 物、 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细微事实所作的具体、细致、深入的描写。 它是刻画人物性格、推进情节发展、表现生活环境的重要因素。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 细节描写包括: 语言、行为、外貌、神态、心理、环境等细节描写。

  7. 细节描写的作用 • 1细节描写,传神的刻画出人物形象,给人以逼真形象之感。 • 2细节描写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 3可以成功传达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让人物血肉丰满,进而让人感受栩栩如生。 • 4细节描写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运用细节描写,以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睛,感动阅卷老师,容易得到高分。

  8. 细节描写的类型及运用

  9. 一、动作细节描写 原稿:《背影》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艰难地穿过铁道。 修改稿:《背影》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10. 二、肖像细节描写 如《孔乙己》肖像描写:“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评:这段描写,抓住了“长衫”这一典型细节,穿长衫是科举时代读书人的象征,而孔乙己的长衫却“又脏又破”,一个穷困潦倒的迂腐的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形象出现在我们眼前。

  11. 三、心理活动细节描写 原稿:“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修改稿: 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录音机,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有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

  12. 四、环境的细节描写 习作《在阅览室里》: “刚走到阅览室的门口,一股热气就迎面扑来。踏进阅览室一瞧,嗬,人真多啊!坐的坐,站的站,还有挤来挤去找位子的、觅书报的……然而却静得出奇,只有日光灯发出‘吱——’的声响。我不禁屏息静气,插身进去。” 评:如果没有这一段场面描写,不仅后文显得干瘪、突然,也使后文详写的典型事例显得孤立,失去了一定的代表性,淡化了主题。

  13. 运用细节描写应注意 一、要真实,要符合生活实际; 二、要有选择,为表现中心服务; 三、要新颖,切忌一般化。

  14. 方法探究 • 一、选用典型细节,真实细致描绘 •   抓住人和物的典型特征,运用美术笔法,精工细笔,描画出人物的细部相貌和事件的细微进程。这是细节描写最常见常用的方法之一。

  15.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偷……”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偷……” 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

  16. (2)尽管是冬天,罗庚依然在帐台上看他的数学书。鼻涕流下时,他用左手在鼻子上一抹,往旁边一甩,没有甩掉,右手还在不停地写……(2)尽管是冬天,罗庚依然在帐台上看他的数学书。鼻涕流下时,他用左手在鼻子上一抹,往旁边一甩,没有甩掉,右手还在不停地写…… 流 抹 甩 写 痴迷数学,浑然不知

  17. 主席也举起手来,举起他那顶深灰色的盔式帽,举得很慢很慢,像是在举一件十分沉重的东西,一点一点的,一点一点的,等到举过头顶,忽然用力一挥,便停在空中,一动不动。主席也举起手来,举起他那顶深灰色的盔式帽,举得很慢很慢,像是在举一件十分沉重的东西,一点一点的,一点一点的,等到举过头顶,忽然用力一挥,便停在空中,一动不动。

  18. 主席也举起手来,举起他那顶深灰色的盔式帽,举得很慢很慢,像是在举一件十分沉重的东西,一点一点的,一点一点的,等到举过头顶,忽然用力一挥,便停在空中,一动不动。这像是表明了一种思索的过程,作出了断然的决定。主席完全明白当时人们的心情,而用自己的动作把这种心情表达出来。这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性的 动作,概括了历史转折时期领袖、同志、战友和广大革命群众之间的无间的亲密,他们无比的决心和无上的英勇.           (《挥手之间》)

  19. 二、精心锤炼词语,巧妙运用修辞 为了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细节描写中也常常采用 浓墨重彩、绘形绘色的手法,以增强表达效果。作家采用较多的是夸张、比喻和反复等修辞手法。 A、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藤野先生》) B、(掌柜)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掌柜伸出头来,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到了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         《孔乙己》

  20. 三、扩展句子补充细节 • ●她骂他混蛋。 • 展开你的想象,恰当地添加动作、表情、神态、语言、心理等将这句话的内容充实起来。 (添加语言) A她骂他道:“你真是一个混蛋!” B她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混蛋!” (添加动作) C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怒目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混蛋!” (添加神态) D其实,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但她还是在不断地告诫自己:不要失态!不要骂人!最终她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混蛋!” (添加心理)

  21. 课堂训练

  22. 1改写下文使之更突出“父爱”的主题 《回望》(原稿) 父爱是不易被察觉的。   一天下棋时,父亲借口悔棋,我不快,便与父亲闹翻了。从那以后,我尽量避免和父亲说话。那天,母亲出差,去辅导班的路途遥远,父亲就决定送我。   公共汽车上,父亲站在离我不远不近的地方。我两眼望着窗外,略微侧头,发觉父亲在注视着我。   到站后,我一声不响地下了车,快步走着。虽然身后并没有随行的脚步声,但在拐弯处,我还是与刚过了马路的父亲的目光碰撞到了一起。我眼睛一热,心也跟着热了起来。父亲仍然注视着我,目光是那样温暖。我顿了顿,假装提鞋。站起来时,心中的暖意更深了。 从此,我发觉父亲的爱无处不在,却不易察觉。

  23. 回望(修改稿)   父爱是不易被察觉的,但又是实实在在的。   一天下棋,父亲借口悔棋,我不快,便与父亲闹翻了。从那以后,我尽量避免和父亲说话。那天,母亲出差,去辅导班的路途遥远,“护送”我的重担便落在了父亲的肩上。   上了公共汽车,我故意与父亲背对着,沉默不语。我漫无目的地望着窗外,偶一侧头:竟发现父亲在不远处静静地注视着我,眼里充满了关切,似乎并不在意我俩目前正处在“僵持阶段”。   到站后,我一声不响地下了车,快步走着。身后似乎并没有父亲跟随的脚步声,但在拐弯处:我回头一望,正好与刚过马路的父亲的目光相碰。我不禁眼睛一热,心也跟着热了起来。虽然看不清父亲回望我的眼神,但我分明感觉到那目光是暖的。我顿了顿,假装蹲身提鞋,又朝父亲回望我的方向看去,发觉父亲仍在看着我。我站起身来,心中的暖意又加深了,心潮澎湃地走上了通向教室的路。   从此,我发觉父亲的爱就像回望一样无处不在,只不过需要用感受爱的眼睛去观察,用体谅父亲的心去感受。

  24. 2.比方说,遇到一个场面挤。 A哎呀,挤极了、挤得要命、特挤. B有的同学好一点,都快把我挤成一张相片了

  25. 赏析: 公共汽车擦着人群的边缘,驶了过来,没等到停稳,人们便一起涌向前门、中门、后门,于是,青年的潇洒大度、教授的温文尔雅、姑娘的矜持恬静,便一齐被抛在那空落落的车牌下,只有那一个个黑发的头、白发的头、长发的头、短发的头和戴帽子、包围巾的头,一样地在车门口攒动,那一双双白皙的手、粗糙的手、青筋暴露的手和戴手套的手,一齐向上挥舞着,努力向前伸——企图抓住车门,此时人们之间便无了高低贵贱,紧紧“团结”在一起:笔挺的西装和肮脏的工作服挨在一起,白亮的高跟皮鞋胡乱地踏在黑亮的大头皮鞋上,人们之间也没有了礼貌谦让:身体高大的在尽情发挥高空优势,身体瘦小的也在巧妙地利用低层空间,上的人气急败坏,下的人败坏气急,满眼扭曲的面孔、暴怒的目光,满耳叫声、喊声、骂声和小孩的哭声。”

  26. 细节描写注意:1、细致观察事物。要使得描写生动形象,在观察事物过程中,我们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对事物作非常细致的观察。2、选用典型细节。细节描写要能抓住典型细节,这样才更具有广泛性,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从而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3、精心锤炼词语。在细节描写中,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词语,以期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4、巧妙运用修辞。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格,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细节描写注意:1、细致观察事物。要使得描写生动形象,在观察事物过程中,我们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对事物作非常细致的观察。2、选用典型细节。细节描写要能抓住典型细节,这样才更具有广泛性,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从而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3、精心锤炼词语。在细节描写中,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词语,以期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4、巧妙运用修辞。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格,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

  27. 细节描写的技巧 • ①仔细观察生活,捕捉生活瞬间 • ②选用典型细节,真实再现情景 • ③精心锤炼词语,巧妙运用修辞 • ④运用联想想象,揣摩人物情感

  28. 课外作文训练 以《站在----的门口》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 要求: 1、只写一件事,有细节描写;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800字以上。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