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6

个性 (Personality)

个性 (Personality). 一、概述: 1.   个性的概念: 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 稳定 的、具有一定 倾向 性的、 影响 他整个 行为 并使之与他人有所 区别 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2. 个性的主要特征: (1) 独特性 (2) 整体性 (3) 稳定性 (4) 社会性 (5) 深刻性 (6) 倾向性 3. 个性心理结构: 人 人格特征 ( 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气质、性格 )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个性 (Personality)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个性 (Personality) 一、概述: 1.  个性的概念: 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影响他整个行为并使之与他人有所区别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2. 2. 个性的主要特征: (1) 独特性 (2) 整体性 (3) 稳定性 (4) 社会性 (5) 深刻性 (6) 倾向性 3. 个性心理结构: 人 人格特征(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格 人格(个性)倾向性 ︵ (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 个 自我调节系统 性 (以自我意识为核心,通过自我感知、分析、评价、自我 ︶ 观念、自我体验、自尊、自信、自豪、自我监督和控制等 对个性各成分调控)

  3. 4. 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 (1) 遗传或先天的作用(特别是对人格特征); (2) 外界(社会、生活、教育)环境和后天的影响; (3) 个人的实践活动,特别是主观努力程度等。 5. 个性在医学中的意义: (1) 个性特点可成为某些疾病的发病基础; (2)个性特点可影响疾病的发展和预后、某些疾病 如慢性疼痛、更年期综合征等也会对个性产生 某种影响。 (3)个性改变可作为某些疾病的诊断或鉴别诊断的 依据之一。

  4. 6. 人格(个性)理论: (1) 个性 特质理论: ① 特质的概念:特质是对个体行为具有决定性作 用的、一般的及现实焦点的个性基本单元。 ② 卡特尔(Cattell RB)的特质理论: 群集分析法 表面特质(能直接从外部观察到35) 因素 根源(隐藏在背后并制约表面 特质,最重要。16个) A乐群性,B聪慧性,C稳定性,E恃强性, F兴奋性,G有恒性,H敢为性,I敏感性, L怀疑性,M幻想性,N世故性,O忧虑性, Q1激进性,Q2独立性,Q3自律性,Q4紧张性

  5. ③艾森克(Eysenck HJ)个性维度理论: E;N;P: 精神质(倔强)维度;L: 掩饰、假托、隐蔽 N不稳定 忧郁 敏感 焦虑 不安 刻板 攻击 严肃 兴奋 悲观 多变 沉默 冲动 不善交际 抑郁质 胆汁质 乐观 安静 活跃 E内向外向E 被动 善交际 谨慎 粘液质 多血质 开朗 深思 健谈 平静 易共鸣 有节制 随和 可信赖 活泼 性情平和 无忧无虑 镇静 领导力 稳定N

  6. (2) 人格的精神动力说: [现实原则] 自 我 意 识 超 前意识 ----------------------- 我 [至善 原则] 潜意识 本我(伊底) [享乐原则]

  7. (3) 人格的行为主义学习说: 华生认为人格是习惯系统 巴甫洛夫提出按高级神经活动特性兴奋和抑 制过程的强弱度、平衡性和灵活性,来划分 动物与人共有的四种基本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斯金纳-操作条件反射-人格赖以改变的原则

  8. (4) 现象学派的人格理论: ① Rogers: 我 实际的我 (real self)调 (self)理想的我 (ideal self)和 ② Kelly: 感觉现实 人 经验现实 有关于这些现实的构造 (解释世界的方式)

  9. 二、能力 1. 能力(Ability)的概念: 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并使活动的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 2. 智力(Intelligence)的概念: 是指人们运用以往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用以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3. 能力的分类: (1)  一般能力:指一个人在一切活动中所具备的 基本能力。 (2) 特殊能力:指一个人在某专业活动中表现出 来的能力。 (3) 才能:使各种能力最完美结合的能力表现。 (4)天才:主客观条件使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或某 方面杰出的才能。

  11. 4. 能力与知识、技能: 三者都是人保证任务顺利完成的重要条件。 能力≠知识,技能;但又与两者有密切联系。 (1) 区别: 能力—是人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 是知识概括化了的东西。 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是信息在人脑中的储存。 技能—是人在活动中掌握的方式, 是通过训练而巩固了的已经“自动化”了 的动作方式。

  12. (2) 联系: ① 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 ② 能力表现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制约掌 握知识、技能的快、慢、深、浅、难、易、巩 固程度。 ③ 能力是在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发展的,知识、 技能的掌握又进一步导致能力的提高。

  13. 5.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1) 遗传、素质—提供了基础和可能性。 (2) 环境、教育—把可能性变成现实。 (3) 实践活动—是把可能性变成现实的桥梁。 6. 能力的个别差异: (1)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2) 能力表现的年龄差异。 (3) 能力类型的差异。

  14. 三、气质 1.  气质(Temperament)的概念: 气质是主体对外界事物一种惯性心理反应,是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特点在行为方式上的表现。 2. 构成气质类型的特性: (1) 感受性 (2) 耐受性 (3) 反应的敏捷性(4) 可塑性 (5) 情绪兴奋性 (6) 外倾性与内倾性

  15. 3.气质类型及其特征: 气质类型 高级神经 神经过程的基本特征 行 为 (体液说) 活动类型 强度 均衡性 灵活性 特 点 胆汁质 兴奋型 强 不均衡 攻击性强, 易兴奋, 不易约束, 不可抑制 多血质 活泼型 强 均衡 灵活 活泼好动, 反应灵活 好交际 粘液质 安静型 强 均衡 不灵活 安静,坚定 迟缓,节制 不好交际 抑郁质 抑郁型 弱 胆小畏缩, 消极防御强

  16. 4. 气质与职业活动 (1)要使个人的气质特性适应于工作和活动的客观要求。 (2) 在选拔人才和安排工作时,要考虑个人的气质特点。

  17. 四、性格 1. 性格(Character)的概念: 性格是一个人在现实环境中对各种事物表现出比较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 2. 性格的特征: (1) 对客观态度方面; (2) 意志特征; (3) 情绪特征; (4) 理智特征。

  18. 3. 性格的分型: (1)机能类型学说:(培因Bain A) 按理智、意志、情绪三者何者占优势分型— 理智、意志、情绪、理智-意志、理智-情绪、 情绪-意志型。 (2)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学说:(威特金Witkin HA) 按个体独立性的程度分型。 (3) 按个性心理活动倾向分型:内、外倾型。 (4) 行为类型学说:A、B、中间型、C型。

  19. A型行为: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 ① 时间紧迫感,行动急促、做事匆忙、说话快; ② 脾气暴躁、容易激动; ③ 争强好胜、雄心勃勃; ④ 对人抱有敌意等。 B型行为:与A型行为相反 ① 无时间紧迫感,悠然自得,从容不迫,言动缓慢; ② 安静、松弛; ③ 与世无争; ④ 温和等。

  20. C型行为类型:与肿瘤的发生有关 ① 童年时期遭受过挫折、经历坎坷; ② 性格克制、追求完美、情绪不稳、压抑情绪 和愤怒,不善于疏泄; ③ 焦虑、抑郁; ④ 谦虚、过分谨慎、细心、过分合作及调和行 为。

  21. 4.性格、能力与气质的关系: (1) 性格与气质的区别: 性格 气质 性质 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他的 表现在人的心理 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 过程和行为中的 个性心理特征。 动力特点。 形成 后天社会生活环境形成 先天的 机制 人行为、举止为核心 从属意义 有好坏之分 无好坏之分 表现 形成较晚,表现在后 形成早,表现先 可塑性大 可塑性小 变化快 变化慢

  22. (2) 性格与气质的联系: ① 气质可按自己的动力方式,渲染性格特征,从 而使性格特征具有独特的色彩。 ② 气质可以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速度。 ③ 性格也可影响气质,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和改造 着气质。同一性格可有不同气质表现。 (3)性格与能力的区别和联系: ① 性格可补偿能力某方面的弱点。 ② 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受性格的制约。

  23. (4)气质和能力: ① 气质不直接决定人的活动效率;它具有人更一 般的特性。 ② 气质某些动力特点,如强度、速度及灵活性等, 是发展能力的重要前提。 五、兴趣: 1. 概念:是人力求认知、接近、参与某事物, 并表现肯定情绪的积极态度,与愉快 情绪相联系。 2. 产生基础:需要。

  24. 3.分类: (1) 对象:直接、间接; (2) 维持时间:持久、暂时; (3) 社会意义:高级、低级。 4. 意义: (1) 开阔眼界; (3) 练习技巧; (2) 获取知识; (4) 增长本领。 5. 兴趣的品质: (1) 广泛性; (3) 稳定性; (2) 中心性; (4) 效能。

  25. 心 认知过程 理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等) 心 过 情感过程(喜、怒、忧、思、悲、恐、惊) 程 意志过程 (有意识确定目的、克服困难、 理 调节和支配自身的行动等) 现 人 人格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格 人格倾向性 象 ︵ (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 个 自我调节系统 性 (以自我意识为核心,通过自我感知、分析、 ︶ 评价、自我观念、自我体验、自尊、自信、自 豪、自我监督和控制等对个性各成分调控)

  26. 重 点 一、人格: 1.人格、能力、智力的定义 2. 能力的分类 3. 气质的概念、特征与分型 4. 人格的理论 5. 人格与健康 二、行为: 1. 定义 2. 本能行为与社会行为 3. A型行为与心血管疾病 4. C型行为与癌瘤的发生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