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8

霍布斯 ( 利維坦 )

霍布斯 ( 利維坦 ). 指導老師 : 邵維慶 班級 : 電子一甲 組長 : 王緒傑 組員 : 李振霆 黃聖傑 蔡永年 談鈺惟

nicki
Download Presentation

霍布斯 ( 利維坦 )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霍布斯(利維坦) 指導老師:邵維慶 班級:電子一甲 組長:王緒傑 組員:李振霆 黃聖傑 蔡永年 談鈺惟 陳邑昊 吳冠德

  2. 組員分配 • 一 人物背景介紹: 王緒傑 • 二 主要著作介紹:李振霆 • 三 主要思想介紹:談鈺惟 • 四 重要之學說與理論探討:黃聖傑 • 五 人物思想對當世與後世之影響:陳邑昊 • 六 批評與檢討:蔡永年 • 七 結論:吳冠德

  3. 一、人物背景介紹 王緒傑

  4. 清教徒革命 在霍布斯出生以前,英國就是由伊麗莎白一來進行統治,由於伊麗莎白一世終身未嫁,其後並沒有子嗣,在1603年伊莉莎白逝世後就由距離最親的外甥蘇格蘭國王詹姆士六世兼任英格蘭國王(詹姆士一世)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5. 清教徒革命 詹姆士一世信仰蘇格蘭天主教,主張「君權神授」,無法適應英格蘭所信仰的英國國教,想要把在蘇格蘭的專制統治應用到英國,不經國會就任意行事。而這種專橫態度,使得國王與議會之間的衝突擴大。 1624年詹姆士一世逝世,由其子查理一世(1625-1649)繼位。 查理一世與父親一樣迷信君權神授,又一再的課徵重稅,又加劇了國王與議會之間的抗爭

  6. 清教徒革命 1628年,因國庫資金不足,查理一世想跟人民收稅,國會便與他協定,通過了限制王權的「權利請願書」,規定不得任意向人民收稅,不得亂判刑。查理一世被情勢所逼因而簽訂了,但事後卻不願意遵守,隔年將國會關閉,且11年間不再召開國會,此期間稱為「殘酷統治」。

  7. 清教徒革命 1638年,因為查理一世企圖在蘇格蘭(Scotland)推行英國國教,使已改信喀爾文教派的蘇格蘭人因宗教問題起來叛變,並擊敗查理一世的軍隊。 查理一世為了籌措軍費,於1640年4月13日召開新的國會。遭到了資產階級和新貴族議員的抵制,他們要求進一步限制王權。但遭查理一世拒絕,於是於5月5日又解散了議會。史稱短期議會。

  8. 清教徒革命 隨著蘇格蘭起義軍又大舉進攻,查理一世被迫於11月3日重開議會,議會一直存在到1653年4月20日,史稱長期議會。一般把這個議會的召開視為革命開始的標誌。 長期議會召開後,通過《三年法令》,規定議會應定期召集,不經議會同意不得將其解散;廢除了皇室法庭。

  9. 清教徒革命 經過多次的戰爭,查理一世無計可施,於1642年1月離開倫敦到英國北部約克郡。 8月間在諾丁漢升起王家軍旗,宣布討伐國會,挑起了內戰。 初期議會軍在對戰中節節敗退,在面對國王軍的進逼下,尋求清教徒的援助,清教徒的領袖為克倫威爾。

  10. 清教徒革命 1646年6月攻克國王的大本營牛津。第一次內戰以議會的勝利而結束,國王也成了議會的階下囚。 1648年春,地王黨暴動,並與蘇格蘭軍隊同盟,發動了第二次內戰。克倫威爾在8月的普勒斯頓戰役中擊潰蘇格蘭軍隊,並將蘇格蘭併入英國,第二次內戰結束。

  11. 清教徒革命 內戰結束後,1648年12月軍隊第二次開進倫敦,佔領了議會,將長老會派議員清洗出去,餘下議員約200餘人。此後,長期議會就稱為殘餘議會。這個議會設立審判查理一世的最高法庭。

  12. 清教徒革命 克倫威爾逼迫查理一世簽下「權力讓渡書」,查理一世不同意最高法庭判決查理一世被當眾處決。隨後,議會又先後通過取消上院和廢除君主制的決議。5月19日正式宣佈英國為「沒有國王和上院」的共和國和自由邦。

  13. 清教徒革命 1653年4月20日,克倫威爾解散了殘餘的長期議會,另組小議會因其中部分激進的議員不斷提出改革要求,小議會又被迫解散 。接著克倫威爾於1653年12月16日被宣佈為護國公,共和制被推翻,建立了護國政體。

  14. 清教徒革命 1658年9月克倫威爾去世。國內政局動蕩, 駐紮在蘇格蘭的蒙克將軍率軍回到倫敦,並與亡命法國的查理·斯圖亞特達成復辟協議。1660年5月查理回到倫敦登位,即查理二世,。

  15. 湯瑪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 霍布斯1588年4月5日生於英格蘭威爾特郡的馬姆斯伯里 1603年,霍布斯進入牛津大學的摩德林學院就讀。當時摩德林學院的校長是嚴格的清教徒,年輕的霍布斯受到他的影響。 1608年取得學位後,由院長的推薦,擔任卡文狄許男爵之子威廉的家庭教師(亦即後來的德芬郡伯爵)。

  16. 霍布斯的生平 1610年,霍布斯陪威廉遊歷法國、義大利,學會法文和義大利文。並得知克卜勒(行星運動規律的學說 )與伽利略(望遠鏡觀察了月亮的面貌,發現了木星的衛星 )的新科學成果。 霍布斯擔任弗蘭西斯·培根的秘書,並和當時曾與一些文藝人士如本·瓊森交往甚密,並和笛卡爾、伽利略等的科學家有來往。

  17. 霍布斯的生平 他的贊助人——德文郡公爵卡文迪許在1628年6月以三十五歲壯年據說因過度放縱去世,公爵夫人不再僱請他。一直到1631年卡文迪許家族又再次僱請他。 霍布斯在1637年回到了祖國英國,當時英國的政治和社會局勢動盪不安。

  18. 霍布斯的生平 1640年11月,英國長期國會取代了短期國會,國會與國王間的衝突迅速惡化,霍布斯覺得他的著作可能會招致政治的迫害,因此很快便逃至法國巴黎,在接下來11年內都沒有再返回英國。

  19. 霍布斯的生平 • 1642年爆發英國內戰 ,當保王派的局面於1644年中旬開始惡化後,許多國王的支持者開始流亡歐洲。當中許多逃至巴黎的人都與霍布斯相識,這使得霍布斯開始對政治產生興趣。

  20. 霍布斯的生平 在1647年經卡文狄許家族的介紹而成為了威爾斯親王查理斯(查理一世之子)的數學教師,在這段期間,霍布斯同情查理二世的遭遇,決定撰寫《利維坦》來替查理一世翻案。

  21. 霍布斯的生平 • 在撰寫利維坦的期間霍布斯一直留在巴黎。1647年霍布斯染上了一場大病,使他臥倒在床長達6個月。在病況恢復後他又再度開始撰, 1650年才完成全書。

  22. 霍布斯的生平 • 《利維坦》裡面的思想激怒了當時流亡在法國的保王派,,當時保王派試圖殺掉他,因為書中的現實主義內容不但震怒了信仰聖公會的保王派、也震怒了信仰天主教的法國人。霍布斯逃回了英國,在1651年冬天抵達倫敦。在他向英國革命派政府(克倫威爾)表示歸順後,他被允許在倫敦的福特巷過著隱居的生活。

  23. 霍布斯的生平 1660年英國王政復辟後,查理王子返回英國即位,成為查理二世。有一天,查理二世遇到霍布斯,問了他的近況,並給他自由進出皇宮的權力。 1666年倫敦連續發生一次大瘟疫及一次大火災,教會及國會將歸因於無神論者,對霍布斯加以責難,於倉惶中將文稿焚燒,幸免於難。

  24. 霍布斯的生平 霍布斯在當時國王查理二世和卡文迪許的庇護下,免於教會和貴族方面的攻擊和迫害。 霍布斯在1679年染上了膀胱疾病,並且死於接踵而來的中風發作,享年九十二歲。他被葬在德貝郡一座教堂的墓地裡。

  25. 二、重要著作介紹 報告人:李振霆

  26. 重要著作介紹 • 1629年:翻譯修昔底德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 • 1642年:De Cive(拉丁文) • 1650年:Human Nature 人性論 • 1650年:Decorpore Politico 政體論 • 1651年:De Cive(英文譯本) • 1651年:利維坦,或教會國家和市民國家的實質、形式和權力 • 1655年:De Corpor 物體論 • 1658年:De Homine 論人

  27. 伯羅奔尼撒戰爭史 • 記述古希臘斯巴達領導的伯羅奔尼撒同盟與雅典領導的提洛同盟間的伯羅奔尼撒戰爭。作者為曾在戰爭中服役的雅典將軍修昔底德。該書被廣泛認為是一部經典作品和最早的學者式歷史作品。該書由後來的編輯者分為八卷。

  28. 伯羅奔尼撒戰爭史 • 霍布斯是第一個將其從希臘文原稿翻譯為英文的人。霍布斯認為修昔底德對伯羅奔尼撒戰爭的紀錄清楚顯示了民主政府是無法打勝戰爭和維持長期穩定的,也因此他認為民主制度並不可取。

  29. 利維坦 利維坦(Leviathan) 原為舊約聖經裡記載的一隻大海怪,本書用來比喻強勢的國家及隱喻王權。 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30. 封面介紹 • 初版的封面卷頭插畫描繪出一個戴著王冠的利維坦巨人,一手持劍、一手持仗,巨人的身體則由無數的人民所構成 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31. 初版封面介紹 皇冠(王權) non est potestas super terram quae comparetur ei 地球上沒有能與他相比的力量 利劍(武力) 權杖 (宗教) 人民 土地 城堡

  32. 初版封面介紹 教堂 城堡 皇冠 冠冕 大砲 宗教法 武器 宗教處罰 戰爭 宗教法庭

  33. 著作背景與目的 背景: • 寫於英國內戰(清教徒革命)進行之時。 目的: • 為查理一世翻案,以科學家的角度去解釋殺王是不對的行為。 • 霍布斯陳述他對社會基礎與政府合法性的看法。

  34. 內容 全書分為四部分: • 論人 • 論國家 • 論基督教國家 • 論黑暗王國

  35. 論人 • 為全書提供論點之基礎,霍布斯提出在自然狀態下人性本惡,人類只為自身利益及慾望,時常發生戰爭,為了結束戰爭,脫離自然狀態,人與人以契約約束彼此。

  36. 論國家 • 全書重點所在,辯論國家起源及其發生意義,並以契約論確立統治者權力。談論人生而平等且渴望和平安定的生活,因此組成國家,也就是利維坦如何產生,及其產生的必要性。

  37. 論基督教國家 • 主張教會必須臣服於世俗政權,否認自成一統的教會,抨擊教皇掌有超越世俗政權的大權。提出的理論卻不悖於聖經,而是和於聖經。

  38. 論黑暗王國 • 針對羅馬教會,大量揭發了羅馬教會的腐敗黑暗、剝削的種種醜行劣跡,導致神的聖潔尊崇,教會的威嚴神秘,已經在霍布斯的筆下黯然失色,批評當時教會權利過於強大。

  39. 小結 • 霍布斯以科學家的角度假設自然狀態的存在,並且否定「君權神授」的學說,架構絕對王權─利維坦,更深討了社會的結構,其中的人性論、契約論,以及國家的本質和作用等思想在西方產生了深遠影響,是西方最著名和有影響力的政治哲學著作之一。

  40. 三、思想介紹 介紹人 : 談鈺惟

  41. 小前言 • 為什麼霍布斯要寫利維坦? • 為了替查理一世翻案 • 說明殺王是不對 • 王權不可侵犯

  42. 霍布斯的基本假設 • 人性本惡 • 原始狀態無法律 • 查理一世的王位何來?

  43. 一、自然狀態

  44. 人類最原始的狀態 • 隨時要攻擊別人 • 也要預防別人攻擊 • 戰爭的開始

  45. 二、自然權利

  46. 每個人擁有自保的權力 • 反之,也有侵犯他人的權利 • 他人也有保護自己的權利 • 為了生存,彼此之間衝突開始

  47. 三、自然律

  48. 永久的衝突 • 人對於死亡的恐懼 • 追求安全 • 簽訂契約

  49. 四、契約論

  50. 契約需要生效 • 需要有第三者的監督 • 為何要有第三者監督? • 人性本惡 • 需要強而有力的監督者 • 利維坦出現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