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7

LCD 與 CRT

LCD 與 CRT. 報告者 : 劉育丞 陳嘉榮. 传统的 CRT 显示器就经历了从黑白到彩色,从球面到柱面再到平面直角,直至纯平的发展。在这段加速度前进的历程中,显示器的视觉效果在不断得到提高,色彩、分辨率、画质、带宽和刷新率等各项指标均有大幅度的提升。目前成为主流的纯平显示器画面清晰、色彩真实,图像无扭曲、视角更广阔,而且在设计上还充分考虑了人类视觉构造的原理,好的纯平显示器具有长时间使用,眼睛不感到疲劳等一系列优势。 . 什 麽是 CRT ?. CRT = Cathode Ray Tube 又稱:顯像管 或布勞恩管

nieve
Download Presentation

LCD 與 CRT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LCD與CRT 報告者:劉育丞 陳嘉榮

  2. 传统的CRT显示器就经历了从黑白到彩色,从球面到柱面再到平面直角,直至纯平的发展。在这段加速度前进的历程中,显示器的视觉效果在不断得到提高,色彩、分辨率、画质、带宽和刷新率等各项指标均有大幅度的提升。目前成为主流的纯平显示器画面清晰、色彩真实,图像无扭曲、视角更广阔,而且在设计上还充分考虑了人类视觉构造的原理,好的纯平显示器具有长时间使用,眼睛不感到疲劳等一系列优势。

  3. 什麽是CRT?

  4. CRT = Cathode Ray Tube又稱:顯像管 或布勞恩管 • 是一種用於顯示系統的一種物理儀器,廣泛的用於示波儀器,電視機和顯示器。 • 基本工作原理是依靠高電壓激發的遊離電子轟出顯示屏幕而產生各種圖像的技術。

  5. 爲什麽有顏色? • CRT投影機把輸入的信號源分解到三個CRT管的螢光屏幕,在一高壓下做出發光信號放大,會聚,然後才在大屏幕上顯示出彩色圖像。

  6. CRT显示器的特点是什么? • CRT管的聚焦性能-会聚焦性能 - 会聚是指红绿蓝三种颜色在屏幕上的重合 • 像素越小,圖形分辨越高

  7. CRT 管聚焦機制-電聚焦 -磁聚焦 -電磁複合聚焦 • 高亮度下會散焦,且聚焦精度高。可進行分區域焦,边缘聚焦,四角聚焦,从而可以做到画面上每一点都很清晰

  8. 結尾 • 傳統CRT顯示器在體積、重量、功耗等方面露出自己的劣勢,然而其自身的優勢也同樣非常明顯,清晰逼真的色彩還原、高畫質大視角、快速顯示無抖動、長壽命結實耐用,體現環保健康的人文科技

  9. LCD

  10. LCD簡史 • 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對於許多的用戶而言可能是一個已經很普通的名詞,不過這種技術存在的歷史可能遠遠超過了我們的想像 - 在1888年,一位奧地利的植物學家F. Renitzer便發現了液晶特殊的物理特性。 • 第一台可操作的LCD基於動態散射模式(Dynamic Scattering Mode,DSM),RCA公司喬治•海爾曼帶領的小組開發了這種LCD。海爾曼創建了奧普泰公司,這個公司開發了一系列基於這種技術的的LCD。 1970年12月,液晶的旋轉向列場效應在瑞士被仙特和赫爾弗里希霍夫曼-勒羅克中央實驗室註冊為專利。 1969年,詹姆士•福格森在美國俄亥俄州肯特州立大學(Ohio University)發現了液晶的旋轉向列場效應並於1971年2月在美國註冊了相同的專利。1971年他的公司(ILIXCO)生產了第一台基於這種特性的LCD,很快取代了性能較差的DSM型LCD。 • 在1985年之後,這一發現才產生了商業價值,1973年日本的夏普公司首次將它運用於製作電子計算器的數位顯示。現在,LCD是筆記型電腦和掌上電腦的主要顯示設備,在投影機中,它也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且它開始逐漸滲入到桌面顯示器市場中。

  11. 液晶 • 為一種介於固態與液態間的有機化合物,也是一種具有規格性分子排列的化合物,將其加熱會成透名液態,將其冷卻會成結晶的混濁固態,正因其此特性故稱液晶。液晶本身依分子構造可分為三種:黏土狀的Smectic液晶、細長棒狀的Nematic液晶、類似膽固醇狀的Cholestic液晶,三種液晶的物理特性不盡相同。目前市面上的液晶顯示器的則是使用細長棒狀(Nematic)液晶。由於其基本特性,因此,液晶顯示器的基本原理為,將液晶封在玻璃箱中,施以電極使之產生冷熱變化,影響它的透光性,來達到明滅的效應。

  12. LCD顯示器製作原理 • 在兩片平行的玻璃平面當中放置液態的晶體,而在這兩片玻璃中間則有許多垂直和水平的細小電線,透過通電與不通電的動作,來控制桿狀水晶分子改變方向將光線折射來產生並顯示的畫面

  13. END • 因為CRT產品體積大,用電輻射都比LCD高所以漸漸被LCD取代LCD沒有輻射,畫質較好,範圍應用較廣且耗功率較小,價格卻更為便宜,市面上大多已採用LCD顯示器。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