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6

第四章 佛文化与中医学

第四章 佛文化与中医学. 第一节 佛文化择要 一、佛文化的传入及其中国化 佛教源于古印度,其创始人为释迦牟尼(公元前 565—— 公元前 485 年)。东汉明帝期间(公元 58——75 年),佛教经西域传入中原。. 自此,佛教逐渐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成为对中国民众的思想意识产生重要影响的一门宗教。我国汉族地区流行的主要是大乘佛教,佛教徒们经过一千多年的不断努力,使佛教逐渐中国化和地方化,从而形成了中国所特有的宗派体系。.

nigel-lang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四章 佛文化与中医学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章 佛文化与中医学 第一节 佛文化择要 • 一、佛文化的传入及其中国化 佛教源于古印度,其创始人为释迦牟尼(公元前565——公元前485年)。东汉明帝期间(公元58——75年),佛教经西域传入中原。

  2. 自此,佛教逐渐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成为对中国民众的思想意识产生重要影响的一门宗教。我国汉族地区流行的主要是大乘佛教,佛教徒们经过一千多年的不断努力,使佛教逐渐中国化和地方化,从而形成了中国所特有的宗派体系。自此,佛教逐渐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成为对中国民众的思想意识产生重要影响的一门宗教。我国汉族地区流行的主要是大乘佛教,佛教徒们经过一千多年的不断努力,使佛教逐渐中国化和地方化,从而形成了中国所特有的宗派体系。

  3. 古往今来,佛教广泛渗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在文学、音乐、绘画、舞蹈、建筑和医学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由于佛教早已被我国的固有文化融合与吸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很有必要从文化的角度来探讨佛教对中医学的影响。古往今来,佛教广泛渗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在文学、音乐、绘画、舞蹈、建筑和医学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由于佛教早已被我国的固有文化融合与吸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很有必要从文化的角度来探讨佛教对中医学的影响。

  4. 1、佛教的最初传入:东汉时期 • 东汉时的中国人知道西方有佛,一般是通过西方僧人翻译介绍的。魏晋以后,译述介绍佛教经典增多,并逐渐有了中国人自己的著述,其中包括对佛经的注解和阐明佛教的专著。今存的汉文佛教经典,绝大部分是东汉到唐中期这一段时期翻译撰写的,唐以后仅有些零星译述,多为旧译经的补充。

  5. 2、佛教在中国的早期发展:魏晋南北朝 • 佛教经过汉代的初传时期,进入魏、晋,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 首先,译经数量增大,质量提高;其次创立了中国的传戒制度,从此以后有了华籍僧民;再次,除了佛经的翻译之外已有佛经的注疏,这标志着佛教“中国化”的开始;再其次,这一时期,不仅各地都有佛教寺院的修建,而且还出现了寺院经济,僧尼人数有很大发展。据唐法琳《辨正论》卷三的记载;西晋两京,合寺180所,僧尼3700余人;东晋104载,

  6. 合寺1768所,僧尼24000人。这标志着佛教的迅速发展。合寺1768所,僧尼24000人。这标志着佛教的迅速发展。 • 3、佛教的鼎盛与中国化的完成:隋唐时期; • 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盛世,佛教在隋唐也进入鼎盛时期。 • 隋唐两代皇帝除唐武宗(公元841~846年在位)反佛外,其余都是崇佛的,致使隋唐佛教达到了鼎盛期,也是它的成熟期。在隋代,佛教完成了它的“中国化”进程,各派思想均达到了成熟的程度,佛教的各种宗派应运而生。

  7. 到了唐朝较有影响的就有天台宗、三论宗、三阶教、唯识宗、华严宗、禅宗、律宗、净土宗、密宗等。其中最有代表性、影响最大的要算禅宗。这时是儒、道、佛鼎立时期,佛教势力有更大增强。到了唐朝较有影响的就有天台宗、三论宗、三阶教、唯识宗、华严宗、禅宗、律宗、净土宗、密宗等。其中最有代表性、影响最大的要算禅宗。这时是儒、道、佛鼎立时期,佛教势力有更大增强。 • 4、佛教的融入与逐渐式微:宋元明时期 • 逮及宋元明清,封建社会进入衰退期,佛教的总趋势亦每况愈下,但由于统治者的扶持,仍在不同历史条件下演进着。隋唐时期形成我国的三教鼎立之势,到宋明以后走向三教会同,形成以儒家为中心的儒教,佛、道两教形式上走向衰微,但其宗教精神渗透到儒教内部,成为封建社会思想支柱的一部分。

  8. 二、佛文化概览 • 1、“佛”的含义 • 我们通常所说“佛”,是佛陀二字的简称。佛陀是梵文Buddha的音译。佛的意义很广泛: • (1)佛是觉悟。《后汉纪》云:“浮屠,佛也。西域天竺国有佛道焉。佛者,汉言觉也,将以觉悟群生也。其教以修善慈心为主,不杀生,专务清静。”浮屠即佛佗。 • (2)佛是修行圆满者。《阅微草堂笔记》:“夫佛法广大,容人忏悔,一切

  9. 恶业,应念皆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汝不闻之乎?”恶业,应念皆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汝不闻之乎?” • (3)佛是佛像。俗语云:佛要金装,人要衣装。 • (4)佛是佛祖。佛教称开创宗派的祖师为佛,又称神化的各种偶像为弥勒佛、如来佛等。 • (5)佛,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指释迦牟尼。“释迦”意为“能”,“牟尼”意为“仁、德、忍、寂”。释迦牟尼姓乔达摩,名悉达多。他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与我国孔子同时。幼时受过婆罗门教育,

  10. 又学过禅定,后又单独修行,创立佛教。释迦牟尼有弟子五百,其中有十大弟子。释迦牟尼死后火化,遗骨舍利被教徒供奉。现在,佛寺在大雄宝殿立释迦牟尼佛像,顶礼朝释。又学过禅定,后又单独修行,创立佛教。释迦牟尼有弟子五百,其中有十大弟子。释迦牟尼死后火化,遗骨舍利被教徒供奉。现在,佛寺在大雄宝殿立释迦牟尼佛像,顶礼朝释。 • 2、“斋”的含义 • 佛教的“斋”有多种意思: • (1)过中午不食为斋。如果过中午而食,称之为非食。白居易《长庆集》有诗云:“斋时往往闻钟笑,一食如何不食闲。” • (2)素食为斋。《广弘明集》十:“头陀蔬食,至好长斋。”

  11. (3)施舍之物为斋。《唐六典·祠部郎中》:“凡国忌日,两京定大观寺各二,散斋,诸道士女道士及僧尼皆集于斋所。”(3)施舍之物为斋。《唐六典·祠部郎中》:“凡国忌日,两京定大观寺各二,散斋,诸道士女道士及僧尼皆集于斋所。” • (4)佛教经常以“斋”喻事: 施舍之人为斋主; 供神的物品为斋供; 遵守教规为持斋; 佛教有斋日,逢斋日不吃荤,迎日中而食; 丧礼有斋七,人死后每七天设斋会追荐一次,超度亡灵,至第七个七天。

  12. 3、佛文化的图腾及吉祥标志 • (1)佛教的图腾标志是盛开的莲花,充满和平祥瑞之意。 • (2)佛教的吉祥标志 • 读作Wàn(万)音。古代的一种符咒、护符或宗教标志,被认为是太阳或火的象征。它源于梵文,原意为胸部的吉祥标志。古印度、波斯、希腊等国都采用过。 • 佛教也以此为吉祥标志,一般写成右旋,偶尔写成左旋。

  13. 德国纳粹党也曾以此为党徽,有人以为这是希特勒的发明,其实是借用了古代的宗教吉祥标志。“法轮功”邪教也借用了这一标志。德国纳粹党也曾以此为党徽,有人以为这是希特勒的发明,其实是借用了古代的宗教吉祥标志。“法轮功”邪教也借用了这一标志。 • 4、舍利和塔 • (1)佛教僧人“圆寂”后采用火化的方式,最后会产生“舍利子”,其实是骨灰碳化的结晶;一般称得道高僧才有,但其实平民百姓也会有,只是数量很少而已,个中原因较为复杂。 • (2)塔是佛教高僧“舍利子”的安葬场所。

  14. 一般放在地底的地宫中,供人朝奉。我国东汉时就开始建塔。一般放在地底的地宫中,供人朝奉。我国东汉时就开始建塔。 • 5、佛教汉化 (1)自从东汉传入佛教后,其系统性、神秘性令我国的原始宗教自叹不如。但是,国人没有盲目地接受佛教,而是部份地吸收佛教,改造佛教,使佛教成为中国特色的佛教。 成书于东汉顺帝时的《太平清领书》对佛教采取了批判的接受态度。一方面借用佛教教义装饰老子,武装太平道。

  15. 另一方面又指责佛教不讲孝,弃其亲。 (2)经魏晋至隋唐,佛教完成中国化,尤以禅宗为首,其宗旨为“以心传心,不立文字”。 • 禅宗祖师为达摩,据称在少林寺面壁十年觉悟成佛。传至五祖弘忍,弘忍将死,欲将衣钵传给两弟子之一:神秀或慧能。条件是各作一“偈”,看谁作得更好。 • 神秀作偈曰: 身如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16. 针对此偈,慧能作偈云: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可见,其对佛教“色空”思想理解更为深透,令弘忍大喜,遂指定慧能为继承人,成为禅宗六祖,主张“顿悟”,使其成为禅宗后世的真正祖师。 (3)宋明以降,佛教的宗派逐渐融合,或者衰落。仅净土宗、禅宗还保存本身宗派的特点。佛教和道教互渗,佛教徒往往去朝拜道教的关帝庙。门户之见、门户排斥的现象减少。

  17. (4)明清时佛教的迷信色彩加重,所举行的活动主要是水陆道场,用以超度鬼魂亡灵。有钱人办丧事,往往请佛僧做道场,耗费巨大。(4)明清时佛教的迷信色彩加重,所举行的活动主要是水陆道场,用以超度鬼魂亡灵。有钱人办丧事,往往请佛僧做道场,耗费巨大。 6、中外佛文化的差异 (1)印度男子出家称比丘,女子出家称比丘尼。中国男子出家称和尚,女子出家称尼姑,合称为僧尼。 (2)东南亚国家,习俗为人人都出家一次,修行者可娶妻生子。中国的佛教徒出家后必须恪守十戒,如不淫、不蓄金银财宝等。

  18. 中国不是人人都可以出家,只有受戒律才能取得僧尼资格,并且还要在头上烧香疤。中国不是人人都可以出家,只有受戒律才能取得僧尼资格,并且还要在头上烧香疤。 (3)穿着上,印度佛教规定袈裟必须用不正色(杂色)制成,即只能用青、泥、木兰三色。中国佛教僧服颜色有变化,僧人说法和举行仪式时,多穿用金缕织成的袈裟。 (4)饮食上,印度佛教规定午后不食,中国佛教徒晚上仍然要进食。印度佛教徒可以吃肉,中国僧尼坚持吃素。

  19. (5)外出上,印度佛教认为在雨季的三个月中容易伤害草木小虫,僧尼应当定居坐禅。中国佛教却明确规定夏历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5)外出上,印度佛教认为在雨季的三个月中容易伤害草木小虫,僧尼应当定居坐禅。中国佛教却明确规定夏历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 (6)建筑上,中国佛教的建筑多是院落式,一般坐北面南,以山门为中轴线,依次设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或藏经楼。两旁是斋堂、客房等东西向建筑。有些寺院还建有佛塔。印度佛教以佛塔为佛寺的中心,中国佛教则以佛塔为佛寺的附加景观。印度的佛塔用于存入舍利和经书,中国的佛塔与楼阁建筑结合,形成楼阁式佛塔。

  20. (7)印度佛教没有关羽。关羽是三国时蜀国大将,道教称关羽为关帝圣君。佛教为了迎合民众心理,以关羽为伽兰神(护法神)。《佛祖传记》卷六记载,天台宗创始人智 到玉泉寺传教,遇到暴风骤雨,有关羽显灵护法,于是天台宗以关羽为神。 (8)汉化的佛教是有特色的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有许多差别,它适合中国国情,所以能够生存和发展下来。而印度佛教则中断,被印度教取代。

  21. 三、佛教的基本教义 • 佛教的基本教义有:三科、十二缘起、四圣谛、八正道、三学、三法印等。 • 1、三科: • 佛教把具有质的规定性,并为人们所认识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称为“法”。一切诸法可分为蕴、处、界三类,称为“三科”,并有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之说。 (1)五蕴:这是构成一切法的身与心(个人方面的一切法),或物质与精神(内外的一切法)的五种要素的聚集,这五蕴是色、受、想、行、识。

  22. (2)十二处:它是从感觉与知觉的认识上考察一切法,是六种感觉器官(六根)及其相对的客观对象(六境)的概括,六根的每一根与六境的每一境分别相对应。(2)十二处:它是从感觉与知觉的认识上考察一切法,是六种感觉器官(六根)及其相对的客观对象(六境)的概括,六根的每一根与六境的每一境分别相对应。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 六境:色、声、香、味、触、法; (3)十八界:是指六根、六境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六识的合称。“识”就是认识。六识包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23. 三科与人体生理及心理活动相联系,也是人体生理心理活动的反映。当然,“三科”的内涵与之相比却要广泛而深刻得多,它不完全是人体生理学的内涵,却又与之有着重要的联系。三科的分类法其意图是要求佛教徒从这三个方面来观察人和人所面对的客观世界,以破除“我执”的谬见,认识“无我”的道理。三科与人体生理及心理活动相联系,也是人体生理心理活动的反映。当然,“三科”的内涵与之相比却要广泛而深刻得多,它不完全是人体生理学的内涵,却又与之有着重要的联系。三科的分类法其意图是要求佛教徒从这三个方面来观察人和人所面对的客观世界,以破除“我执”的谬见,认识“无我”的道理。 2、十二缘起:三世二重因果及其图示。 “缘起”,即“依缘而起”,是指借着各种条件而产生现象的原理。佛教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皆因具备种种因(事物生灭的主要条件)、缘(事物生灭的辅助

  24. 条件)才得生起或坏灭,因缘和合则生,因缘分散则灭,并没有独立实在的自体。人为万物之一,也是因缘和合的表现。整个人生可以分为十二个彼此互为条件或因果联系的环节,即“十二缘起”,它们构成三世二重因果业报轮回(见图)条件)才得生起或坏灭,因缘和合则生,因缘分散则灭,并没有独立实在的自体。人为万物之一,也是因缘和合的表现。整个人生可以分为十二个彼此互为条件或因果联系的环节,即“十二缘起”,它们构成三世二重因果业报轮回(见图)

  25. 无 名 六 老 行 识 触 受 爱 取 有 生 明 色 处 死 二 过 五 现 三 现 二 未 去 在 在 来 因 世 果 世 因 世 果 世 因 一 因 一 果 重 果 重 三世二重因果

  26. (1)无明——愚迷疾妄,不明佛理;(2)行——由无明而产生的善恶行为;(3)识——托胎之时的心识;(4)名色——胎中的精神和物质状态;(5)六处——眼、耳、鼻、舌、身、意的感觉;(6)触——出胎后开始接触事物;(7)受——感受苦、乐等;(8)爱——贪等欲望;(9)取——追求取著;(10)有——各种生存环境和条件;(11)生——生命意识产生;(12)老死——最大烦恼与痛苦。(1)无明——愚迷疾妄,不明佛理;(2)行——由无明而产生的善恶行为;(3)识——托胎之时的心识;(4)名色——胎中的精神和物质状态;(5)六处——眼、耳、鼻、舌、身、意的感觉;(6)触——出胎后开始接触事物;(7)受——感受苦、乐等;(8)爱——贪等欲望;(9)取——追求取著;(10)有——各种生存环境和条件;(11)生——生命意识产生;(12)老死——最大烦恼与痛苦。 这十二因缘依此有则彼有、此无则彼无的法则,流转不息。

  27. 人生之苦皆源于无明所引起的造业受果,只有消除无明,皈依佛法,才能求得解脱,断绝轮回,达到“涅槃”的理想境界。人生之苦皆源于无明所引起的造业受果,只有消除无明,皈依佛法,才能求得解脱,断绝轮回,达到“涅槃”的理想境界。 • 3、四圣谛 • “谛”,是实在或真理的意思,它在佛教哲学里,是一般通用的概念和方法。“四圣谛”则是早期佛教理论的基本要点,也是佛学的基础,这四谛为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其核心是宣扬整个世界和全部人生皆为无边之苦海。

  28. (1)苦谛——人之受苦,总为有身(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五蕴盛苦);(1)苦谛——人之受苦,总为有身(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五蕴盛苦); • (2)集谛——因贪念心招集众苦;是为苦之原因。 • (3)灭谛——除灭苦因,达致寂乐;即舍苦得乐的解脱目标。 • (4)道谛——欲达致寂乐而灭众苦,须有办法,即所谓道谛,也就是下面的八正道。

  29. 4、八正道 • (1)正见——见苦集灭道四谛之理;(2)正思维——既见四谛之理,再加思维而使真智长;(3)正语——以真智修口业,不作一切无礼之语;(4)正业——以真智除身之一切邪业行为,住于清净之身业;(5)正命——清净身口意三业,顺于正法而活命;(6)正精进——发用真智而强修涅槃之道;(7)正念——以真智忆念正道而无邪道;(8)正定——以真智入手无漏清净之禅定。 • 佛教认为,若能依此八正道,则可令“苦”、“集”永尽,达到“涅槃”境界。也可由“凡”入“圣”,从迷界通向悟界。

  30. 因此,八正道是每个欲求解脱的佛教徒必须首先做到的。据说,释迦牟尼对他的五个初传弟子讲法时,也讲“八正道”,再宣“四圣谛”,而“四圣谛”又是释迦受古印度治病四诀(善知病、善知病源、善知病对治、善知治病)的启发而作。所以,“四圣谛”、“八正道”可以认为是释迦为解释生命现象而提出的最基本理论,反映了佛教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其中他对人类生命与健康的思考,对于后人来说不乏指导作用。因此,八正道是每个欲求解脱的佛教徒必须首先做到的。据说,释迦牟尼对他的五个初传弟子讲法时,也讲“八正道”,再宣“四圣谛”,而“四圣谛”又是释迦受古印度治病四诀(善知病、善知病源、善知病对治、善知治病)的启发而作。所以,“四圣谛”、“八正道”可以认为是释迦为解释生命现象而提出的最基本理论,反映了佛教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其中他对人类生命与健康的思考,对于后人来说不乏指导作用。

  31. 5、三学 • (1)“戒”:约束身心,防止作恶。 • 我们所熟悉的某些戒律为: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等五戒,这是出家和在家弟子共持的戒律。“十戒”是出家沙弥所受的戒律,它在五戒的基础上,加上不涂饰香髻、不视听歌舞、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蓄金银财宝等五戒,共计十戒。此外,无贪、无嗔、无痴等也是戒学的内容。

  32. (2)“定”:即禅定。调身、调息、调心,达到身心安和。(2)“定”:即禅定。调身、调息、调心,达到身心安和。 • (3)“慧”:即智慧。开动脑筋,领悟佛法,摒除烦恼,证悟真理。 • “三学”彻底转变修行者的世俗欲望和原来的错误认识,以达到超脱生死轮回的境界。可以说,戒定慧三学概括了全部佛教教义,也包含六度(即布施、守戒、忍辱、精进、坐禅、智慧六波罗密)等全部修行法门。在三学中,以慧最为重要,戒和定都是获得慧的手段。只有获得慧,才可完全超脱生死轮回,而达到“涅槃”境界。

  33. 6、三法印: • “法印”是佛教用来鉴别佛法真伪的标准。凡符合法印的是佛法,违背法印的是不正确的佛法。佛教教义在发展中曾被概括为不能移易的根本教义——“三法印”。这三法印为: •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通俗地讲,就是世象无常,色空为本;贪欲无尽,超然解脱。 • 其核心是释迦关于人生的三大命题,其 教义也建立于“一切皆苦”之上,一个人要从苦海中解脱,就必须消除“无明”,打破

  34. “我执”,归于“涅槃”。在这三大命题的召唤下,使不少宗教需要者以一种虔诚的心理需要,从佛教信仰和仪式中,从习禅修定中激发出特殊的情感体验,获得内心的安宁和解脱,在客观上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生命长寿。“我执”,归于“涅槃”。在这三大命题的召唤下,使不少宗教需要者以一种虔诚的心理需要,从佛教信仰和仪式中,从习禅修定中激发出特殊的情感体验,获得内心的安宁和解脱,在客观上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生命长寿。

  35. 第二节 佛文化对中医学的 渗透性影响 • 医学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结晶。中国古代文化在与古代印度佛教文化交流过程中相互影响、渗透、融合,因此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作为它的副产品,即中国的佛医学,它对中医学具有渗透性影响,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医药学。

  36. 一、佛文化中佛法、佛经、佛事对医学与健康的影响一、佛文化中佛法、佛经、佛事对医学与健康的影响 • 1、佛法教义对中医学的影响 • 从上述所讲的佛法中可以看出,佛教十分注重精神上和肉体上的解脱,通过自我修养来达到“遁入空门”的目的。意念的纯化、肉体的超度能促进健康长寿,达到超脱世俗的境界。总的来说,佛教教义对医学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

  37. (1)医德:佛教提倡“大慈大悲”、“普救众生”,著名医家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大医精诚》、喻嘉言的《医门法律》有关医德的精辟论述能传诵千古,跟佛家思想的影响是分不开的,许多佛教的语言被引入医德的篇章,丰富了中医伦理学的内容。(1)医德:佛教提倡“大慈大悲”、“普救众生”,著名医家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大医精诚》、喻嘉言的《医门法律》有关医德的精辟论述能传诵千古,跟佛家思想的影响是分不开的,许多佛教的语言被引入医德的篇章,丰富了中医伦理学的内容。

  38. (2)心理治疗:佛家的思想能使人解脱世俗的苦恼,改变过于悲观的思想状态,治愈精神上的创伤。同时,佛教教义劝恶从善,强调精神境界的修养,能使人养成健康的精神状态,有利于身心的健康,故大凡佛徒或佛教崇拜者多有长寿。(2)心理治疗:佛家的思想能使人解脱世俗的苦恼,改变过于悲观的思想状态,治愈精神上的创伤。同时,佛教教义劝恶从善,强调精神境界的修养,能使人养成健康的精神状态,有利于身心的健康,故大凡佛徒或佛教崇拜者多有长寿。

  39. 2、佛经中的医学内容 • 自东汉后叶以来,中国佛学界翻译和编著了五千多种的佛教著作。其中集佛教典籍之大成者,当首推《大藏经》。这是一部佛教丛书,南北朝时称《一切经》,隋代以后才有此称。《大藏经》历经增修,所收佛教经籍今达四千二百余种,共二万三千余卷。 • 在《大藏经》中,专论医理或涉论医理的经书约400部,既有医药卫生、生理病理之记录,也有心理幻术、修心养性的载述,内容博异丰盈、独具释家之特色,很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如佛家的眼科、

  40. 静坐等方面的论著,对中医都很有影响。不少的医书、方药托名出自大乘佛教中的龙树、耆婆两位宗师,千百年来在中医界广为流传运用。静坐等方面的论著,对中医都很有影响。不少的医书、方药托名出自大乘佛教中的龙树、耆婆两位宗师,千百年来在中医界广为流传运用。 • 佛经中共出现了医药卫生方面的名词术语达4600多条,既有生理解剖、脏腑经络方面的名词,也有医疗、药学、心理、病名和医事杂论方面的术语,内容涉猎之广,就是一般的医学词典也望尘莫及,由此也可看出佛教对医学影响之一斑。

  41. 3、佛事活动对健康的影响 • 佛教徒的宗教活动与医学的关系较为密切,这里分作如下几点论述: • (1)佛门寺院的位置优势: • 佛教寺院多建在山丛野岭或郊外山庄,故僧侣多持医药以自护。同时,出家人以“慈悲为怀”,故对病苦之人也常施之医药。因此,古代寺院之中常设有收容救治病人的场所或给予施治开方。尽管僧侣主观上是为了积德以修后世,但客观上确起了救治民疾的作用。

  42. (2)佛家坐禅的修身优势 • 佛家提倡坐禅,主张“四大皆空”。坐禅既是宗教修养形式,也是内功的修练方法。静坐的禅功,古往今来享有盛誉,在中国气功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 • (3)佛僧传教的伦理优势 • 僧侣在传播佛学、弘扬内典之术的过程中,也常兼有普及和传播医学。佛家的目的是“超度众生脱离苦海”,而疾病是人类最“苦”之处,故救人先救其“苦”,使人们能够摆脱疾病的纠缠。所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是佛家用于教育

  43. 人们的一句名言。 • (4)佛徒生活的卫生优势 • 佛教要求僧侣要修禅,而修禅前必须沐浴、刷齿、搽油、整洁服饰,修禅时要焚香、敲木鱼,平时佛殿要清扫、禁吐痰。佛家这些有关个人卫生与环境卫生颇有可取之处,对养身也很有益处。 • (5)佛教寺院的环境优势:寺院建筑面积大,通风条件好,空气新鲜,环境优美。同时,僧侣与世俗相对隔离,终日以事佛为务。这样既有利于长寿,又可摆脱尘俗之苦。 • (6)佛僧人士的饮食优势:

  44. 佛家主张吃素食,鼓励僧侣苦修行。斋食虽艰苦,但有利于健康。现代科学也证明,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可以延佛家主张吃素食,鼓励僧侣苦修行。斋食虽艰苦,但有利于健康。现代科学也证明,少食动物脂肪类食物,可以延 • 缓衰老和减低老年血管硬化的发病率。 • (7)佛门弟子的作业优势:佛家要求早起诵经,不少寺院自古以来还有尚武的习惯,这些活动于健康也十分有利,如《达摩易筋经》就是静坐与练武相互结合的产物。 • (8)佛家信徒的丧葬优势:佛家主张“死后火葬”,这种习惯在民间延续至今,对人们从思想上接受现代火葬有一定的影响。对环境健康大有帮助。

  45. 二、佛家与医家的汇通及其影响 • 1、佛文化与中医学汇通的简要历程 • (1)传入初期,佛似道术 • 佛教的教义本来和当时中国的方术、道士的思想信仰相去甚远,但在传入过程中,为了能够站住脚,先要与中国本土的宗教迷信特别是道教融合,中国人也以看待道教的眼光接受佛教,所以东汉时期的佛教属于道、佛融合时期,它依附于方术、道士。自佛教传入我国之后,佛教徒多习

  46. “五明”之学,其中之一为“医方明”,即有关医药学知识。他们既可凭医术养身自疗,又可借行医以弘扬佛法。故此后均有僧人事佛而兼医,谓之僧医。“五明”之学,其中之一为“医方明”,即有关医药学知识。他们既可凭医术养身自疗,又可借行医以弘扬佛法。故此后均有僧人事佛而兼医,谓之僧医。 • (2)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医形成 • 自魏晋之后,寺院经济出现,标志着佛教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真正扎下了根。这时,来我国传教的精通医学的僧侣和我国部分通晓医术的僧尼,一边传教,一边行医,一边著书。西晋末年,支法存、仰道人、竺潜等,在传教同时为人治病,尤其善治脚气病。

  47. 于法开“祖述耆婆,妙通医术”,擅治妇科病,著《议论备豫方》一卷;支法存著《申苏方》五卷;竺潜著《深师方》,惜其原书皆佚。于法开“祖述耆婆,妙通医术”,擅治妇科病,著《议论备豫方》一卷;支法存著《申苏方》五卷;竺潜著《深师方》,惜其原书皆佚。 • (3)隋唐时期,佛医兴盛并渗入中医 • 这一时期佛学对中医学的影响也最大,佛医学的发展也达到了顶峰。除僧医治病外,一些中国信佛医家接受佛医学的理论,把佛教中四大说、五蕴说、缘起论引入中医理论中,并试图与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相结合,虽然不太成功,但在中医学史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期间把佛教引入医学理论的有巢元方、孙思邈、王焘等著名医家。

  48. 著名的鉴真大师东渡日本,创建了唐招提寺,建坛受戒,广传戒律,为日本律宗始祖。鉴真亦精通医药,帮助日本人鉴别药物真伪。由于目盲,仅凭鼻嗅、口尝、手摸辨别,一一品定,毫无错失。日本光明皇太后得病,鉴真治疗有验,被任命为大僧医;圣武天皇患病,鉴真参与诊治有功,特别受到优待。寂化前留下《鉴上人秘方》,对日本医药影响较大。14世纪之前,日本一直尊他为医药始祖。著名的鉴真大师东渡日本,创建了唐招提寺,建坛受戒,广传戒律,为日本律宗始祖。鉴真亦精通医药,帮助日本人鉴别药物真伪。由于目盲,仅凭鼻嗅、口尝、手摸辨别,一一品定,毫无错失。日本光明皇太后得病,鉴真治疗有验,被任命为大僧医;圣武天皇患病,鉴真参与诊治有功,特别受到优待。寂化前留下《鉴上人秘方》,对日本医药影响较大。14世纪之前,日本一直尊他为医药始祖。

  49. (4)宋元明清时期,佛医衰退,并汇通进中医。(4)宋元明清时期,佛医衰退,并汇通进中医。 • 此时佛医学整体上走向衰退,但佛医学理论已渗透到中医学中,佛医术如金针拨障术等已广泛为中医界接受。印度医药也被中医方药吸收,如牛黄清心丸、莲子草膏等。更重要的是僧医医德对医学界影响很大,象张杲、徐春甫、龚廷贤、陈实功、喻昌等一大批医家均有佛教的慈悲普渡、积善修德、善恶报应等思想,对中医药学的繁荣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50. 2、佛医队伍的构成 • 佛医是古代东方文化的产物。古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僧人在传教过程中,援佛入医,以医弘教,借医成佛,把印度医学与中国传统医学相结合,形成了中国的佛医学,产生了一批僧人医家。既是僧人,又是医家;既是医家,又相信佛教,形成独特的僧医群体。在中医学发展史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 所谓僧医,又称医僧,有广狭两义。如从广义上讲,每个僧尼及信奉佛教者都是养生保健医生,他们均通过信仰道德修持来解决思想、行为、心理的问题。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