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桃園縣的歷史、地理及人文

桃園縣的歷史、地理及人文. 劉阿榮 ( 元智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 一、前言:從桃仔園到桃花源 二、桃園縣的歷史沿革 三、桃園縣的地理環境 四、桃園縣的人文風物 五、結語:戀戀桃花源. 桃園縣地圖. ﹁ 桃園 ﹂ 縣名的由來.

nigel-white
Download Presentation

桃園縣的歷史、地理及人文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桃園縣的歷史、地理及人文 劉阿榮(元智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2. 一、前言:從桃仔園到桃花源 • 二、桃園縣的歷史沿革 • 三、桃園縣的地理環境 • 四、桃園縣的人文風物 • 五、結語:戀戀桃花源

  3. 桃園縣地圖

  4. ﹁桃園﹂縣名的由來 桃園一帶,在清雍正年間,仍為原住民棲居聚集之所,這一大片草原荒地稱為「虎茅莊」,虎茅莊即「粗劣野草叢生之地」,取其「茅草如虎傷人」之意。乾隆2年(1737年),廣東移民薛啟隆率眾入墾桃園地區,此為大規模屯墾之始。拓墾範圍東自龜崙嶺(龜山),西達崁仔腳,北起南崁,南至霄裡一帶。後有移民於此遍植桃樹,桃花齊開時節,花海如雲,為蒼茫的虎茅莊帶來鮮豔色彩,乃改稱「桃仔園」。(漳州人俗語稱桃為「桃仔」),光緒14年(1888年),劉銘傳實施土地清丈,魚鱗冊上載為「桃園」,日治時代仍繼續沿用至今。

  5. 正式定名為﹁桃園﹂ 「桃仔園街」之名,見於清乾隆29年(1764)出版之《台灣府志》(續修),但同治9年(1870)出版之《淡水廳志》則寫作「桃園」或「桃仔園」。清光緒14年(1888),土地清丈時調製之魚鱗冊則記做「桃園」,日本領台後明治36年(1903)土地查定時,正式為此地定名為「桃園」。

  6. 明清時代台灣移民的原鄉 在明清時代移民台灣的大陸漢人,絕大部分來自福建、廣東兩省,而其中又主要以福建之泉州(三邑、同安和安溪人),漳州和福建籍者,以及廣東之嘉應、惠州和潮州籍者為最。一般以泉、漳、客三籍簡稱之。對於這三種不同祖籍原鄉的漢族移民者,在大量來台人移墾的時間和人數上都有些差異。就全台的漢族先民之地域空間分佈上來看,其主要非是人數比例的差別,而是其居住地區的確具有明顯的空間差異。(施添福,1987《清代在台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頁31)

  7. 康熙至光緖年間台灣地區各省、府、縣、廳之變遷 資料來源:山崎繁樹、野上矯介著,1998:172,《1600-1930台灣史》。

  8. 桃園縣昔今轄屬演變∣明、清

  9. 桃園縣昔今轄屬演變∣日治

  10. 桃園縣昔今轄屬演變∣民國

  11. 桃園縣鄉鎮地名演變表

  12. 桃園縣鄉鎮地名演變表

  13. 日據時期台灣歷年各族系別人口統計

  14. 桃園縣北閩南客的縣長、議長輪流出任表

  15. 桃園縣大專院校

  16. 桃園縣大專院校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