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5

瞭解學生、檢視教學的工具

瞭解學生、檢視教學的工具. 單兆榮 98.10.21 在懷生國中. 強迫學生讀書?. 重新思考評量的目的 學生如果是學習的主體,那麼評量應該是 … 瞭解學生的工具 老師如果是指導學生的客體,那麼評量應該是 … 檢視教學的工具 歷史有用嗎? 決策者、行政人員、律師、領袖、老師、記者 … 歷史有此用途,我們該怎麼做?. 哪一種評量工具最有效?. 歷史學的核心能力:時序變遷,歷史理解,歷史解釋,史料證據,因果關係,同情的理解( empathy ,神入) 國中生的歷史學習該達到何種程度? 最佳的評量的類型:非選(配合,問答)

nodin
Download Presentation

瞭解學生、檢視教學的工具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瞭解學生、檢視教學的工具 單兆榮 98.10.21 在懷生國中

  2. 強迫學生讀書? • 重新思考評量的目的 • 學生如果是學習的主體,那麼評量應該是… • 瞭解學生的工具 • 老師如果是指導學生的客體,那麼評量應該是… • 檢視教學的工具 • 歷史有用嗎? • 決策者、行政人員、律師、領袖、老師、記者… • 歷史有此用途,我們該怎麼做?

  3. 哪一種評量工具最有效? • 歷史學的核心能力:時序變遷,歷史理解,歷史解釋,史料證據,因果關係,同情的理解(empathy,神入) • 國中生的歷史學習該達到何種程度? • 最佳的評量的類型:非選(配合,問答) • 非選可以達成的能力:閱讀能力,文字書寫,邏輯推理,綜合判斷。

  4. 時序觀念 • 1965詹森總統升高越南戰爭之後,各大學舉辦演講反對,尤其柏克萊大學有2萬多人參加,進行36小時的馬拉松演講,這種戰術經由□迅速蔓延到全美各地,最終促成總統宣布願意結束戰爭。 • 請問空格中填哪一媒體最恰當?(A)報紙(B)廣播(C)電視(D)網際網路 • C • 請問以下哪一標題最能符合題旨?(A)冷戰時代的結束(B)學術自由的重要(C)民族主義的檢討(D)媒體對政治的影響 • D

  5. 時序觀念 • 《紐約時報》抨擊國防部長麥納瑪拉(McNamara),在回憶錄上不該只是說當年無謂的屠殺令自己害怕,而應該問:「為什麼很長一段時間,他一直鼓吹人們應該把越戰視為與美國利益攸關的大事件?」當年為了這件大事,許多團體提出要求:「為了百姓,舉行和平談判」。請問 • 請問:紐約時報的抨擊並未遭受政府的警告或監聽,表示此時已經超越哪一種時代氛圍?(A)民族主義(B)經濟大恐慌(C)冷戰(D)自由主義 • C

  6. 時序觀念 • 以下是派拉蒙新聞片的幾則報導: • 橫濱,最後一批英國公民撤離; • 上海,美軍陸戰隊,奉命離開中國; • 華盛頓,要在美國商船上設大砲。 • 請問這樣的新聞片,最可能發生於何時?(A)1914(B)1917(C)1939(D)1941 • D

  7. 時序觀念 • 一則政治笑話:一位美國歷史學家和一位俄羅斯歷史學家,討論誰領導廿世紀的前半世紀?美國人說「我投票贊成胡佛先生,他嘗試著教導我們美國人停止酗酒!」俄國人說 ,「那個沒什麼了不起!我選擇斯大林,他嘗試教我們俄國人不要吃飯。」請問這則笑話可能廣為流傳於何時何地的網路世界?(A)1871年的巴黎公社(B)1935年的史達林格勒(C)1968年的布拉格(D)1990年的北京 • D

  8. 時序觀念 • 美蘇領袖在冷戰時,建立了彼此緊急溝通的熱線。請問在古巴危機時,他們聯繫的工具最不可能是什麼?(A)情報人員(B)電傳視訊(C)無限電報(D)摩斯密碼 • B • 承上題,當時處理此事件的美國總統甘乃迪,第一次在哪一媒體上辯論,據說對選情頗有幫助?(A)報紙(B)廣播(C)電視(D)視訊 • C

  9. 神入 • 下圖是《風中之葉》一書中的台灣原住民形象(西人稱:「神祕的紅人」),是西方人曾經殖民哪裡的經驗轉換?(A)非洲(B)美洲(C)澳洲(D)大洋洲 • B

  10. 歷史理解 • 下圖「福爾摩沙與漁翁島地圖」則是根據1636年間詹斯(Pieter Jansz.)的航海圖繪製而成,收錄於《新舊東印度誌 》。台灣橫置,台灣的下方描繪詳細的島嶼是澎湖。說明此期統治者關注的焦點在台灣與何處的關係?(A)日本(B)中國大陸(C)印尼(D)東南亞 • B

  11. 歷史解釋 • 綜合上述兩題所呈現的訊息,下列哪些敘述是比較恰當的總結?(A)早期西人眼中的台灣與今日觀點相同(B)對其他族群的認知通常受限於歷史經驗(C)台灣當時是美國對中共冷戰的棋子(D)倒置的台灣和原住民的想像都呈現帝國主義的意識。(多選) • BD

  12. 因果關係 • 17世紀牛頓原理:__________=19世紀達爾文進化論:19世紀社會達爾文主義。根據a:b=c:d的原則,請依照c、d關係,找出a、b中空格應該填入什麼? • (A)16世紀哥白尼天體運行論(B)18世紀拉瓦澤化學革命(C)18世紀啟蒙運動的自然神論(D)19世紀佛洛伊德精神分析論 • C

  13. 歷史理解 • 美國在二十世紀100年內,有三次機會建立國際秩序:一是1919年的_____10_____,二是1945年的______11_____,三是1991年老布希(George H. Bush)的______12_____。與前兩次不同的是,第三次的國際秩序不是經由戰爭的勝利,而是經由_____13_____的結束。 • 請由提供的資料依序填入代號:(A)世界新秩序(B)雅爾達體制(C)凡爾賽體制(D)冷戰 • 答:10________,11___________,12_____________,13_____________ • 10(C),11(B),12(A),13(D)

  14. 歷史理解 • 梵蒂岡使用衛星行聖餐儀式,耶穌受難裹屍布用輻射碳辨真假,用手機在哭牆旁代傳遠方的思念,賓拉登用錄影帶證明自己的魅力。以上事項,用下列哪一段話說明最合適?(A)科技使宗教不再具有魔力(B)人類使用物質材料,進行心靈活動(C)進化論取代上帝創造宇宙的說法,宗教不再需要(D)人們對科學的疑懼,使宗教趁虛而入。 • B

  15. 歷史解釋 • 綜觀20世紀,學者霍布斯邦給它一個稱呼---「極端的年代」:最先進的科技,最殘酷的戰爭。請問:對史學而言,以下哪一說法比較好?(A)這是個歷史事實,因為20世紀的確如此(B)這是個歷史解釋,因為這是霍布斯邦的觀點(C)這是讓史料自己說話(D)這是預測未來,因為霍布斯邦寫作時20世紀尚未結束。 • B

  16. 歷史理解 • 拿破崙想統一的帝國理想如下:「統一各地的法律、原則、意見、感情、觀點、利益」。但是拿破崙失敗了,為了避免重蹈覆轍,今日歐盟則不碰觸哪些議題?(A)法律(B)觀點(C)經濟利益(D)感情(E)民族。(多選) • BDE

  17. 史料判讀 • 《申報》辦了77年。 • 1906年,由英商安納斯·美查(Ernest Major)等人集資創辦。 • 1912年,轉讓給史量才,先後創辦《自由談》等副刊。 • 1934年,史量才被蔣中正派遣特務暗殺。 • 1937年12月,因日軍檢查新聞,自動停刊。抗戰期間,曾在日偽控制下出版。 • 抗戰勝利後,被國民黨接收,成為CC系(國民黨權力核心)報紙。 • 1949年上海解放時停刊。 • 1983年,上海書店將《申報》影印出版。

  18. 時序觀念,史料證據 • 請問:根據上述《申報》的歷史推測,它歷經上海的哪些時代?(至少寫出3個歷史分期) • 租界,辛亥革命,北伐,抗日戰爭,國共內戰 • 作為一個媒體,《申報》是否發揮言論自由的立場?請提出證據,解釋你的答案。 • 是,辛亥革命成功後的《自由談》,因為對抗蔣中正而受挫。 • 否,上海淪陷時,自動停刊。抗戰勝利後,又成為國民黨的發聲筒。

  19. 時序觀念,史料證據 • 請問:1983年上海書店將《申報》影印出版。這意味中共政權進入哪一階段?A.初建國家,B.大躍進,C.文化大革命,D.改革開放。 • C • 請問:它的出刊,對歷史學者來說有何用途? • 瞭解1906到1949年的上海,包括作為租界的角色,中華民國建國後的立場,對北伐前後政情的呈現,國共內戰期間國民黨的立場…

  20. 史料證據 • 資料一:1922-1945,某些科學家奔往美國 • 資料二:1945以後,科學家大量前往美國 • 資料三:1946以來,亞洲諾貝爾獎得主10人以上,但多為美籍身份 • 以上三則資料,共同呈現哪一事實?(A)科學越來越普及(B)美國沒有人才(C)科學需要高度投資(D)冷戰是促成的推手。 • D

  21. 史料證據~做報告 • 1967新左派雜誌《壁壘》刊出越南兒童遭燃燒彈傷殘的彩色照片。 • 同年,《紐約客》撰文談論平定Ben Suc村之事,說明美軍撤離村民,剷除所留遺物。 • 1968年美軍在My Lai村屠殺村民,盡人皆知。 • 以上數則資料,請為他們定一做報告的主題。(不超過10字) • 美軍在越南的暴行 • 美國何以退出越戰 • 1960年代的反越戰 • 媒體在越戰扮演的角色

  22. 香港,也是個島;廣州,也是華人 •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http://www.hkeaa.edu.hk/tc/ • 歷史科提問用語手冊(UK$43):教邏輯 • 歷史不能問:如果…、是否可以避免 • 矛盾:X是Y的成因,X非Y的成因,二者不可並存。 • 三段論:大前提,小前提,結論 • 偶然性與必然性:第一次大戰無可避免會發生? • 事件與觀點:義軍與匪徒

  23. 歷史理解:名詞定義 • 「尼古拉二世的統治標誌著一個反動而非改革的年代」 • 問:評論此說能否成立。 • 問:試加以闡述。

  24. 辨別問語1 • 討論:19世紀英國自由主義成長與政治發展的關係。 • 評論:此說能否成立? • 比較(compare):異同 • 成效如何?有多成功?

  25. 辨別問語2 • 態度:感覺與情緒。 • 看法:意見。 • 許地山對1911革命運動的看法是:底子薄,準備不足。 • 許地山對1911革命運動的態度是:漠不關心、否定。

  26. 用語中的偏見或立場 • 大學士倭仁說: • 數,是一藝之末 • 夷人(西人)頗為詭譎 • 若有聰明雋秀者習夷人之學,正氣為之不伸,邪氣因而彌熾。 • 國家不可恃術數而衰振弱。 • 中國人才遍地。 • 以上哪些詞彙對西方有貶抑? • 以上哪些詞彙有誇大之嫌?

  27. 偶然性與必然性 • 必然嗎?偶然嗎? • 歷史不可預測 • 第一次世界大戰無可避免? • 文革發展成道德上的喪心病狂 • 美國911的意外 • 香港71遊行與政治冷感

  28. 歷史理解:特徵(characteristic)和本質(nature)(性質)歷史理解:特徵(characteristic)和本質(nature)(性質) • 辛亥革命的本質:反王朝 • 辛亥革命的特徵: • 一次城市動亂 • 起事者主要來自會黨和新軍 • 得益於頗為完善的革命理論 • 導致革命成功的力量,來自立憲派、黎元洪、袁世凱等清政府官員多於革命黨人。 • 本質可作為特徵的答案 之一,但特徵不能作為本質的答案,因為離核心太遠。

  29. 時序觀念:轉捩點 • 1949年在哪些方面可以視為中國現代史上的一個轉捩點?(香港高級程度會考2000) • 若A為轉捩點,B為之前,C為之後,寫作時的分配:B寫1/3,C寫2/3。

  30. 史料證據:史料的用處與侷限 • 假設你是一名於1908年剛抵達中國的外國記者,計畫寫一篇有關當時中國政治的特稿。剛巧你在街上看到有人貼了一張海報,上面寫著「打倒滿清!」這海報對於你寫這篇報導有何用處?

  31. 史料證據:史料的用處與侷限 • 用處: • 顯示中國的反清勢力,滿清是革命黨貶抑大清的用語,用意是將當時的合法政府邊緣化成少數民族的種族主義政權。 • 表示中國存在反政府的宣傳活動。 • 侷限: • 不能 知道是否反清勢力已傳遍中國? • 不清楚什麼階層的人構成此運動的主力? • 不清楚當時中國人或政府的態度?

  32. 挑戰史觀1 • 「太平天國起事是一場叛亂而不是革命。」你是否同意此說?試提出理據支持你的答案。(2000年香港高級程度會考歷史科卷二) • 你是否同意「加富爾阻礙了義大利統一的進程。」這一觀點?試解釋你的答案。(1999年香港高級程度會考歷史科卷一)

  33. 挑戰史觀2 • 「雖然中國在現代化方面取得了進展,但大體上,它仍然是一個傳統國家。」試救1928-1937年間的史實,評論此一觀點是否成立?( 1993年香港高級程度會考歷史科卷二)

  34. 歷史敘述:非選題作答不全1 • 學生:由於1991年以前的殖民地時代香港沒有直接選舉,它的本質是不民主的。 • 大前提:政府要達到民主,就需有選舉權。(沒有說明的大前提) • 小前提: 1991年以前的殖民地時代香港沒有直接選舉 • 結論:它並不民主。

  35. 歷史敘述:非選題作答不全2 • 答非所問: 問:帝國主義是否為19世紀的亞洲帶來好處? 甲答:否,因為主權受到侵犯。 乙答:是,帶來現代化的浪潮。 誰答非所問?

  36. 歷史敘述:非選題作答不全3 • 指出以色列與阿拉伯人衝突的兩種形式。(2007香港中學會考) • 答:戰爭,武裝衝突。 • 問題何在?

  37. 歷史敘述:非選題作答不全4 • 比較香港與中國的政治和社會特徵。 • 香港是個資本主義社會,中國是個社會主義社會。 • 不足處:意識型態 • 還有什麼可以比較?有效的比較 • 政治制度:政黨政治、一黨專政 • 人口結構:農村人口、都是人口

  38. 評分等級 • 當代世界在何種程度上是以男性為中心? • Level:由低至高 • 只集中討論「男性中心」,沒有其他。 • 集中討論「男性中心」,附加一些女性角色的內容,但沒有相互比較。 • 聯繫男性中心主義和女權主義兩種力量。 • 就兩種力量做出深入討論和論述歷史發展,並提出證據解釋當代是何種程度的男性中心。

  39. 史料證據1 • 資料A:1871年義大利國王維克多‧伊曼鈕二世在義大利國會的一次演說: • 資料B:1881年德國首相俾斯麥在德國國會的一次演說。 • 1.問:指出資料A中三項主要憂慮。 • 2.問:俾斯麥提供了什麼理據以證明他「從來不是教條主義者」這個說法?參考資料B,解釋你的答案。(2008香港高級程度會考課程甲)

  40. 史料證據2 • 資料C:1898年德國首相伯恩哈德‧馮‧比洛在德國國會的一次演說。 • 資料D:1906年一則英國漫畫。(德國姪兒跟英國舅舅說:在打造更大的船,舅舅勸他打消) • 3問:提出資料C中,比洛提出支持德國擴張的三項理據。 • 4問:漫畫家對德國參與海軍持什麼態度? • 5問: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英德兩國關係惡化,德國在哪些方面要對此負責?參考資料C,D,並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

  41. 史料證據3 • 資料E:奧匈帝國皇帝法蘭西斯‧約瑟夫於1914年7月2日寫給德皇威廉二世的一封信。 • 資料F:塞爾維亞攝政王亞歷山大於1914年7月24日發給沙皇尼古拉二世的一封電報。 • 6問:就有助理解塞拉耶佛危機演變成一場塞爾維亞和奧匈之間的戰爭而言,資料E與F 有多大用處? • 7問:「1870-1914年間,民族主義在歐洲是一股破壞力量。」試參考資料,並就你所知,討論此說能否成立。

  42. 眾志成城1 • 希臘城邦科林斯建造船艦,從伯羅奔尼撒半島召募槳手,引起另一希臘城邦科西拉的恐慌。公元前434年,雙方派代表到雅典民眾會議上辯論: • 科西拉代表發言:我們是希臘最大的海軍勢力,自願參加你們的陣容。你們恐怕違背了和斯巴達所訂的休戰和約,這樣想的人應該知道:如果我們加入,你們的勢力一定會加強,這樣會使你們的敵人慎重考慮。如果科林斯人說你們沒有權利接受他們的一個殖民地加入你們的同盟的話,你可以告訴他們:如果一個殖民地受到良好的待遇,它是尊重他的母邦的,只有它遭到虐待時,它才會對母邦疏遠。

  43. 眾志成城2 • 科林斯代表接著發言:雖然他們是我們的移民,但他們從來不忠實。我們建立殖民地的目的不是來受他們侮辱的,而是要保持我們的領導權。 在波斯人入侵前,你們缺少船艦,當時我們把20條船艦給你們。 不要因為他們向你們提出強大的海軍同盟而受他們影響,公平地對待一個平等的國家。當初大家在斯巴達討論時,我們定下一個原則:每個國家應當有權利處罰他自己的同盟國。

  44. 眾志成城3 • 雅典人聽了雙方發言後,開了兩次民眾會議:第一次會議上贊成科林斯人的論點,第二次會議上議決和科西拉人訂立同盟。 • 你會怎麼問?

  45. 繼續討論的可能 • 青史:http://203.64.52.1/~sunny/index.htm • 郵址:sunny@fg.tp.edu.tw • 丹楓小筑 :http://sunnyshan45.pixnet.net/blog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