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2

中考化学复习的问题和策略

中考化学复习的问题和策略. 西安铁一中学 沙 靖. 一、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 两本书、时间短 任务重、很辛苦 有压力、见效快. 二、当前化学复习存在的问题. 1. 课型特征不够明显 2. 教学理念走入误区 3. 问题设计质量不高 4. 教学语言不太精炼. 三、高效复习的宏观表现. 1. 准备充分(预设与预习) 2. 切合学情(校本与生本) 3. 知识系统(考点与教材) 4. 思维巧妙(过程与方法) 5. 简洁明了(准确与逻辑). 高效复习的基本架构 “三主一核心” 三主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问题主线 一核心

norina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中考化学复习的问题和策略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考化学复习的问题和策略 西安铁一中学 沙 靖

  2. 一、九年级化学教学反思 • 两本书、时间短 • 任务重、很辛苦 • 有压力、见效快

  3. 二、当前化学复习存在的问题 1. 课型特征不够明显 2. 教学理念走入误区 3. 问题设计质量不高 4. 教学语言不太精炼

  4. 三、高效复习的宏观表现 1. 准备充分(预设与预习) 2. 切合学情(校本与生本) 3. 知识系统(考点与教材) 4. 思维巧妙(过程与方法) 5. 简洁明了(准确与逻辑)

  5. 高效复习的基本架构 “三主一核心” 三主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问题主线 一核心 思维核心

  6. 四、高效复习的几点策略 1.开展三读三题,明确备考方法 2.尊重学生主体,注重复习方法 3.提高备考效益,优化复习策略 4.调动学生激情,储备学习正能 5.重视综合模拟,提高备考实力

  7. 读课标 做考题 三读 三题 读说明 研考题 读教材 拟考题 1.开展三读三题,明确备考方法

  8. 1.开展两读三题,明确备考方法 (1)解读中考命题指导思想 1、紧扣教材内容,加强双基考查 2、注重科学探究,强化能力立意 3、密切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 4、关注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思想方法

  9. 1.开展两读三题,明确备考方法 (2)分析研讨中考化学试题 历年试题的特点: 1、突出“基础性” 2、注重“应用性” 3、趋向“情境化” 4 、关注“过程化” 5、体现“开放性” 6、增强“探究性 ”

  10. 2、尊重学生主体,注重复习方法 (1)明确系统复习与专题复习的任务 第一轮是系统复习: 知识梳理,唤醒识记 夯实基础,构建体系 第二轮是专题复习: 知识与技能,实验与探究 质疑与推理,拓展与提高 方法与规律,归纳与总结

  11. 逐步攀升 低坡度 小步子 2、尊重学生主体,注重复习方法 (1)明确系统复习与专题复习的任务

  12. 系统复习和专题复习整合 以粤教版为例

  13. 化学用语的复习

  14. 化学基本用语 物质结构用语 物质变化用语 原子结构示意图 离子结构示意图 方程式 方程式 物质组成用语 化学 电离 元素符号 离子符号 化学式

  15. 2013陕西省中考化学用语部分考点分值统计 学生对化学用语学习的问卷调查

  16. 化学用语的复习策略 (1)将“自主学习”贯穿于复习活动的始终 学好 想学 坚持学 会学

  17. 化学小报

  18. 化学式比赛

  19. 你问我答------微粒构成物质 1、物质可以由哪些微粒构成?请举例说明。请归纳哪些物质一般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3、原子是最小粒子?请从用原子的观点说明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4、请用宏观和微观的观点阐述化学变化的本质。 5、原子为什么不带电?请从数值上说明原子内部几个等量关系。 6、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吗?离子就是带电的原子? 7、请画出分子、原子和离子之间的关系。 8、请用微观观点解释水的三态变化。 9、请写出1、8、9、11、12、13、16、17、19、20号元素的离子符号。

  20. 你问我答------微粒构成物质 10、参看下图回答问题: (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什么? (2)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就是同一种元素?请举例说明。 (3)元素的化学性质由什么决定? (4)如何判断原子和离子?如何判断阳离子和阴离子? (5)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吗?

  21. 概念图 化学用语 化学符号 化学用语的复习策略 (2)利用概念图梳理知识,促进知识的整合

  22. 金属 单质 非金属 物质 有机化合物 化合物 氧化物 酸 无机化合物 碱 盐 化学用语的复习

  23. 化学用语的复习

  24. 化学用语的复习策略 (3)运用合作研究模式 突破化学方程式教学

  25. 章节考点 读 知识框架 知识梳理 知识小结 2、尊重学生主体,注重复习方法 (2)有效促进化学课堂复习的优化模式

  26. 2、尊重学生主体,注重复习方法 (2)有效促进化学课堂复习的优化模式 讲 考点 疑点 重点 难点

  27.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28.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逐渐减弱 金属化学性质的核心

  29.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逐渐减弱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铜 镁 铁 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

  30. 思考: 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化学性质比铁活泼,但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铝制品比铁制品耐用? 铝在常温下发生缓慢氧化:4Al+3O2=2Al2O3; 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从而阻止铝的进一步氧化,因而铝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

  31.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逐渐减弱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我得意的笑,又得意的笑… God Save me!! 无所谓, 我无所谓…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不同金属与稀酸反应的现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2.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逐渐减弱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铁与硫酸铜溶液 铜与硝酸银溶液 是不是一种金属都能与其他金属的盐溶液反应?

  33. 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越前越活泼) 位于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前面的金属能把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除K、Ca、Na)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前置后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逐渐减弱

  34.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一 判断金属跟酸能否发生置换反应及其反应的快慢。 1 、反应条件: (1) 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酸中的氢 (2) 酸指盐酸和稀硫酸,不能用浓流酸,硝酸

  35.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二 、判断金属跟盐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 1.反应条件: 1.单质金属要排在金属化合物中金属元素前面。 (前置后) 2.反应物之一金属化合物必须是可溶的。 3.K Ca Na除外。

  36. 例题讲解 1、X、Y、Z三种金属,将X投入到Y的盐溶液中,X表面覆盖有Y;将X和Z分别投入到盐酸中,Z溶解并有氢气放出,而X不溶解。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 X>Y Z>H H>X Z>X>Y

  37. 例题讲解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2.下列在金属化合物溶液里的置换反应能发生的是( ) A.Na+CuSO4 B.Fe+AgCl C.Cu+FeCl2 D.Cu+Hg(NO3)2 D

  38.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成员为了验证锌、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 A、Cu、 Zn(NO3)2溶液、 Ag B、稀硫酸、 Zn、Cu、AgNO3溶液 C、稀盐酸、 Zn 、Cu(NO3)2溶液 D、Zn、稀硫酸、 Cu、Ag B Zn>Ag Zn>Cu (H)>Cu Cu>Ag Zn>(H) Zn>Ag 多余 Zn>Cu Zn>(H) (H)>Cu (H)>Ag Zn>(H)

  39. 解决问题: 据“都市快报”报道:有犯罪分子用黄铜(金黄色的Cu-Zn合金)铸成“金元宝”、“金佛像”等假黄金制品诈骗群众,他们最终被绳之以法。你能利用所学知识鉴别真假黄金吗? 1、测密度 2、加热 3、加稀硫酸(或稀盐酸) 4、加硝酸银溶液 ·······

  40. 利用课本插图,抓住主干知识。 掌握常见金属(Mg、Al、Zn、Fe、Cu、Hg、Ag)的物理特性和化学性质。 会比较多种金属的活动性 1)与酸反应的难易程度 2)与金属盐溶液是否能反应 熟练掌握有明显实验现象(颜色、气体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复习策略

  41. 金属化学性质的拓展练习

  42. 将四种等质量金属投入到相同且足量的盐酸中 Zn Fe Cu Mg 盐酸溶液 产生H2 质量 甲 ( ) 乙 ( ) 丙 ( ) 反应时间 0 问题一:金属与酸反应图像 反应快慢程度 Mg > Zn > Fe Mg Fe Zn

  43. 氢气的质量/g B A D C 0 T1 反应时间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等质量铝、镁、铁、锌四种金属与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稀硫酸反应(如图所示),用A、B、C、D代表这四种金属,则A、B、C、D分别是: 铝: 镁: 铁:锌: 镁 铝 反应快慢程度 锌 Mg > Al>Zn > Fe 铁

  44. mA x= —— 克 导出: 化合价绝对值 消耗1克金属所产生的H2质量 = —————————— 金属原子量 以此比值作为基础,进行判断。 问题二:如何计算氢气的质量? 通式:设金属R相对原子量为A,化合价为 +m,与足量盐酸反应,消耗1克金属产生的氢气质量为X; 则: 2R + 2mHCl = 2RClm + mH2 2A r(R) 2m 1克x 2A r(R) ∶ 2m= 1克∶ x

  45. 产生氢气的质量 A B C D 0 反应时间 问题一:金属与酸反应图像 足量的铝、镁、铁、锌分别与质量相同,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硫酸充分反应放出氢气的情况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Mg Al Zn Fe ⑴则A、B、C、D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 Mg、Al、Zn、Fe t1

  46. 问题三:金属跟混合盐溶液反应的次序 反应的先后次序是: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排在越后面的金属,越易从它们的盐溶液里被置换出来。 或者说: 金属活动性相差越大(距离越远),置换反应越易发生。

  47. 问题三:金属跟混合盐溶液反应的次序 1.将一定质量的铁粉放入足量相同质量分数的Cu(NO3)2和AgNO3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测得滤渣中只含一种金属,该金属是( ) A. Fe B. Cu C. Ag C 2.向含有CuCl2,ZnCl2,HCl的溶液中撒入过量的铁粉,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 ) A. ZnCl2,HCl B. FeCl2,CuCl2 C. CuCl2,HCl D. ZnCl2,FeCl2 D

  48. 问题三:金属跟混合盐溶液反应的次序 3、在Cu(NO3)2和AgNO3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可能有下列情况: (1)若反应后锌有剩余,则溶液中所含物质是。 (2)若将反应后的溶液过滤,向所得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固体物质中一定有,可能有。

  49. 问题四:质量变化问题 将铁片投入下列化合物溶液反应后,使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 A.HCl B.CuSO4 C.Zn(NO3)2 D.Al(NO3)3 A

  50. 问题四:质量变化问题 下图所示,在一根等臂金属棒的两端,用细线(不与烧杯中溶液反应)分别吊住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铁块,并使之浸入甲、乙烧杯的溶液中。请问一段时间后,你能观察到哪些现象?如何解释? a b 甲 乙 稀H2SO4 Hg(NO3)2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