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0

第一节 海域环境 一、海域划分:

第一节 海域环境 一、海域划分:. 中国近海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以东海域。面积 473 万平方千米。 渤海 — 黄海: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经庙岛列岛至山东半岛北端蓬莱角的连线。 黄海 — 东海:长江口岸启东角,与济州岛西南角的连线。 东海 — 南海:福建东山岛南端沿台湾浅滩南侧至台湾南端鹅銮鼻之间的连线。. 海底地势. 二、海底地势. 中国近海海域的海底地势大体由西北向东南渐趋加深。

nov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一节 海域环境 一、海域划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节 海域环境一、海域划分: • 中国近海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以东海域。面积473万平方千米。 • 渤海—黄海: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经庙岛列岛至山东半岛北端蓬莱角的连线。 • 黄海—东海:长江口岸启东角,与济州岛西南角的连线。 • 东海—南海:福建东山岛南端沿台湾浅滩南侧至台湾南端鹅銮鼻之间的连线。 海底地势

  2. 二、海底地势 • 中国近海海域的海底地势大体由西北向东南渐趋加深。 • 大陆架:中国近海海域的大陆架是世界上最宽广的大陆架区之一,渤海,黄海全部位于大陆架上。东海约有2/3在大陆架上,南海的大陆架面积也占1/2以上,台湾岛以东大陆架狭窄,最宽处仅十几公里。 • 大陆坡: 东海、台湾以东海域与南海东部的陡窄的阶梯状大陆坡与海槽、海沟相伴存在。南海的大陆坡多呈阶梯状,坡底水深范围在800—4200米,坡度为2º40ˊ,最大坡度达4º。 • 海槽与陆缘盆地:东海和南海分布有若干海槽。南海有西沙海槽、中沙西 海槽、南沙海槽、礼乐西海槽等,大多是南海扩张而产生的裂谷。陆缘海盆分布在南海中部,深海平原长1500公里,宽处820公里北部海底平坦,水深3400—4000米,向南缓倾斜,中部水深4000—4300米,向西南倾斜,南部水深4300—4400米,其间有一系列近东西向或北东向的海山、海山群。黄岩岛为出露水面的海山。组成物多为玄武岩。

  3. 三、海洋水文(一)海水温度 1、影响因素:中国近海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受纬度、海岸与海区形态、海流与潮汐、气象变化等因素影响,变化比较复杂。 2、分布情况:海域水文的年平均值,渤海约为12℃,黄海约16℃,东海22℃上下,南海26℃左右。 1)渤海水温状况受大陆影响大,冬季各层水温呈均匀状态。沿岸浅水区每年均有短期结冰现象。 2)黄海冬季水温垂直分布均匀。 3)东海东部深水区终年受黑潮影响,冬季水温可达20℃。 4)南海位于热带,水温高,年变化小,夏季可达29℃,冬季大部分达23℃,北部也在16℃以上。

  4. 海水温度(2月、8月)

  5. 海水温度(5月、11月)

  6. (二)海水盐度 • 影响因素:海水盐度的分布和变化主要取决于人海河川径流量的大小、海流的性质和强弱,其次还受蒸发量的影响, • 分布情况:中国近海各海区盐度年平均值由北向南逐渐升高,渤海约为30‰,黄海约31.3‰,东海约33‰—34‰,南海在34‰以上。

  7. 海水盐度(2月、8月)

  8. 海水盐度(5月、11月)

  9. (三)海流 中国近海海域的海流可以分为两大系统: 一、是外来的黑潮暖流; 二、是海域内生成的沿岸流和季风漂流。

  10. 海流(2月、8月)

  11. 海流(5月、11月)

  12. (四)海域环境评价 海域环境优势: 1)区位优势:20世纪70年代以来,环太平洋40多个国家与地区先后进入经济繁荣期,经济发展速度高出世界平均水平,全球经济重心逐步向东亚转移。我国位于太平洋西侧中部,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2)近海水体活跃,海况总体较好,利于海洋开发利用。 3)海水营养丰富,水质肥沃。 4)海洋环境类型多样,为海洋全方位开发创造了条件。 5)浅海、滩涂广阔 海域利用的不利因素: 1)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威胁海上作业活动。中国近海海域出现较多的自然灾害有台风、风暴潮、海冰、大风、大浪等。 2)海平面上升的威胁。据联合国组织专门研究的预测,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全球海平面将持续上升。 3)海岸侵蚀和海水倒灌。 4)赤潮。80年代以来,我国近海赤潮时有发生,外海也有发现,平均每年都有一二十起。

  13. 一、海洋生物资源(一)鱼类资源 第二节 海洋资源及其评价 我国近海海域鱼类1694种,其中150多种属重要经济鱼类。黄海、渤海区的鱼类约291种,主要经济鱼类约50种,以暖温带性种类为主。东海大陆架鱼区的鱼类有727种,外海有346种,重要的鱼类有大 黄鱼、小黄鱼、带鱼、马面鱼屯银鲳、鲐鱼、鳗鱼、海鳗、鲽鱼等。南海北部大陆架海域的鱼类有1064种,其中经济鱼类有125种。南海大陆坡海域的鱼类有200多种,南海诸岛海域的鱼类有520多种,主要有金枪鱼、鲣鱼、箭鱼、鲨鱼等。

  14. (二)虾蟹资源 我国近海海域的虾类有300多种、鳞虾类42种、蟹类600多种,产量最多的是对虾、毛虾、鹰爪虾、白虾、龙虾及三疣梭子蟹、青蟹等。渤海是主要捕捞对虾的场所。

  15. (三)主要渔场 • 我国海域共有70多个渔场。 • 主要渔场有: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舟山、珠江口等渔场。 • (四)海洋生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 • 捕鱼业捕捞过度,海水养殖管理不善。 • 海洋环境污染。 • 围垦、水利、海洋工程的不良影响。 • 珍稀海洋生物濒危。

  16. 二、海水化学资源(一)海盐 海盐是我国盐业资源的重点,5 000多年前(仰韶时期)就已从海水中生产食盐。我国海盐产量居世界首位。 北方沿海滩涂,由于受季风气候的影响,高温、少雨、强日照、多风同期集中在4—5月,成为我国盐田的集中分布区和海盐生产基地。 北方海盐生产分为辽宁、长芦、山东和江苏四盐区。 地下卤水资源是渗漏到地下的浓缩海水,其浓度一般比海水高 2~6倍,从中不仅可提取氯化钠、氯化钾、芒硝等,而且含有溴、碘、铀、锶、铜等多种元素。据调查,莱州湾沿海、河北、天津、辽宁沿海地区均有地下卤水发现。

  17. (二)海水其他化学元素的提取 海水中溶存着80多种元素,其中不少元素可以提取利用,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据计算,每立方千米海水中含有3 750×104 t固体物质,其中除氯化钠约3 000×104 t外,镁约450×104 t,钾、溴、碘、钍、钼、铀等元素也不少。 钾在海水中的总量为500 ×1012 t以上。海水中所含钾的储量远远超过钾盐矿物储量。 碘在海水中的浓度只有0.06× 10-6,属于微量元素。 铀海水中的总量非常可观,达45×108 t,相当于陆地储量的4500倍。 镁在海水中含量很高,仅次于氯和钠,居第3位。 溴的浓度较高,平均为67×10-3 mL/L,地球上99%以上的溴都储存在海水里,故溴有“海洋元素”之称。 重水核聚变反应可释放出相当能量,海水中约有200×108 t重水。 提取 中 国 海 域

  18. (三)海水资源的利用 • 1、水淡化现有20多种技术方法。 • 目前技术纯熟、经济效益较好的是蒸馏法、电渗析法和反渗透法。 • 2、 海水直接利用。 • 包括沿海工业冷却用水、生活用水和耐盐植物灌溉。

  19. 三、海底矿产资源 • 1、渤海油盆地 地质储量在4×108—10×108t间。 • 2、南黄海油气盆地 南黄海含油气盆地面积约10×104km2。 • 3、东海含油气盆地 据估计,油气地质储量为40×108—60×108t。 • 4、珠江口油气盆地 石油的地质储量约40×108—45×108t。 • 5、莺歌海含油气盆地 石油资源约27×108t,天然气约2.3×1012m3。 • 6、北部湾含油气盆地 石油资源量约21×108t,天然气5900×108m3。 • 7、台湾浅滩盆地 • 8.、深海区含油气盆地 石油资源量约243×108t,天然气约8.3×1012m3。

  20. 海底矿产资源

  21. 第三节 海岸 我国海岸线曲折、漫长,大陆岸线和岛屿岸线总记32 000多千米。其中大陆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口,全长18 000多千米。我国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由于我国海岸线漫长和平原海岸比例较大,所以海岸带面积宽阔,达到35×104km2,其中潮上带面积约10×104km2,滩涂2×104km2。0~5m等深线区域2.7×104km2,其余为5m等深线以下海域。

  22. 一、我国海岸带的基本格局 海岸的变化和发育,主要取决于地质条件、河流、波浪、潮汐和海面变化,以及生物运动等因素。宏观上,岸线的基本格局受地质构造控制。中国大陆岸线的走向基本上遵循两个方向:北东向和北西向。冀东—辽西、山东—辽东半岛以及长江以南的海岸线基本上呈北东向延伸;渤海湾、及苏北海岸线的走向以北西向为主。北东向的海岸,陆上的山地和丘陵濒海分布,山脉及其主要构造线的走向与岸线平行,海岸港湾曲折多岛屿。我国大小6000多个岛屿大都散布在这类海岸的外缘。北西向的海岸大多分布在广阔平原的边缘,都有大河入海,岸线平直。

  23. (一)基岩海岸 1、类型: 海蚀地貌 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穴、岸滩等 海积地貌 沙堤、沙嘴、连岛沙洲等。 2、成因:基岩海岸由于岩性和水动力条件的不同。 分布: 1)辽东半岛突出于渤海峡处 2)山东半岛岸线曲折 3)杭州湾以南大陆岸线异常曲折 4)台湾东部海岸亦属基岩海岸

  24. (二)平原海岸 平原海岸系在河流、海流、波浪等动力作用下,由泥沙堆积而成。平原海岸地势平坦(坡度一般为几千分之一),岸线平直,一般缺乏天然港湾。 1. 三角洲海岸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2.淤泥质海岸 主要分布在渤海的辽东湾、渤海湾和莱洲湾,以及长江三角洲以北的苏北平原。 3.沙砾质海岸 由颗粒较粗的沙砾组成的平原海岸。大陆沙砾质海岸多呈零星分布,其中辽宁、河北、山东、福建、广东、海南和广西分布较多。

  25. (三)生物海岸 1、类型: 我国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生物对海岸的塑造有时起着重要作用,形成特殊的海岸类型,即珊瑚海岸和红树林海岸。 2、分布: 1)我国红树林海岸的分布,北部大约可到27°左右的福建鼎海一带,以海南岛的铺前岛和清澜一带比较典型。 2)我国珊瑚海岸的分布基本上限于北回归线以南。澎湖列岛,台湾东南海岸及其附近的火烧岛、岛屿等都有岸礁或堡礁发育。

  26. 二、海湾和港口资源 • (一)、海湾 • 我国沿海大于10 km2的海湾有160多个。 • (二)、港口 • 1、条件: 我国可供建设中级泊位以上的港址有160多处。 • 2、主要港口: 上海港、秦皇岛港、大连港、广州港、青岛港、 宁波港、天津港、湛江港、连云港等。 • 3、海港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港口的码头泊位少,深水泊位明显不足港口基础设施薄弱,专业化程度低,吞吐能力不大, 2)海港布局不够合理,从港口功能看,尚未形成枢纽港、干线港、支线港的合理布局。

  27. 三、滩涂资源 我国现有滩涂面积约217×104km2。 我国沿海人口稠密,土地面积少,围垦滩涂是扩大耕地面积的有效途径。

  28. 四、海岸带开发中面临的问题 1、海岸带资源的日益短缺,其中特别突出的是北方沿海水资源短缺,全国沿海优质耕地不断减少以及近海生物资源日趋枯竭,将成为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2、陆源性污染物及海上倾废排放造成沿海地区污染现象日益严重,已严重影响海岸带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群体的健康。 3、宏观调控能力不足,导致海岸带资源的浪费。 4、由于沿海经济的迅速发展,一旦重大自然灾害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更为严重。 5、人口的趋向海岸带移动,以及沿海地区与世界经济的密切联系,造成这一地区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和港口压力的增大,城市及港口压力的增大,城市及港口占用岸线、土地的面积成倍增加,沿海城市链的形成,将增加对生态环境压力的程度。

  29. 第四节 海岛 • 海岛按成因可划分为大陆岛、海洋岛和冲积岛三类。 • 1、大陆岛 • 大陆岛是大陆地块延伸到海中并出露水面的岛屿,其地质特征与相临的大陆基本相似,如庙岛群岛、舟山群岛等。 • 2、冲积岛 • 我国许多河流的河口都有冲积岛,以长江河口段和苏北沿岸的沙岛最多。 • 3、海洋岛 • 海洋岛分为火山岛和珊瑚岛两种。前者如澎湖列岛,后者如南海诸岛东沙、中沙、西沙、南沙四群岛。 • (1)、火山岛 是海底喷发物质堆积而成的岛。我国的火山岛主要分布在台湾的四周。如澎湖列岛、赤尾岛、火烧岛、兰屿等。 • (2)、珊瑚岛 由珊瑚虫的骨骸所构成,主要发育于南海。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