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理智面对学习压力

理智面对学习压力. 3. 2. 1.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理想的实现要靠脚踏实地的努力。而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即为理想的实现打基础。学习生活中总会有压力的存在,这是正常的。. 面对学习压力,有的人逃避,有的人担心、紧张,有的人从容应对,那么,学习压力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适度的学习压力可以激发我们的干劲和潜能,使我们表现得更积极; (积极的一面). 如何看待学习压力. 过度的学习压力则会使焦虑不断增加,影响学习效率和已有水平的正常发挥。 (消极的一面).

Download Presentation

理智面对学习压力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理智面对学习压力

  2. 3 2 1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理想的实现要靠脚踏实地的努力。而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即为理想的实现打基础。学习生活中总会有压力的存在,这是正常的。 面对学习压力,有的人逃避,有的人担心、紧张,有的人从容应对,那么,学习压力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影响呢?

  3. 适度的学习压力可以激发我们的干劲和潜能,使我们表现得更积极;(积极的一面)适度的学习压力可以激发我们的干劲和潜能,使我们表现得更积极;(积极的一面) 如何看待学习压力 过度的学习压力则会使焦虑不断增加,影响学习效率和已有水平的正常发挥。(消极的一面)

  4. 2009年4月28日凌晨,在武汉大学某教工宿舍内,寒窗苦读十余载的34岁博士杨志高,用一根电线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知情者称,杨志高自杀疑与博士论文无法通过、压力过大有关。    8月15日晚9点,正在参加学校暑期补课的湖北省云梦县第一中学高三学生朱某,被 人发现吊死在家中,经公安机关鉴定系上吊自杀身亡。其在遗书中声称生活太累,而更值得关注的是,此时他正在进行着正在参加学校暑期补课。 某大学正在读研究生的男生刘某从四层水房跳下当场死亡。他在遗书中说,硕士毕业论文的开题做得不理想,学习压力太大,所以自杀。

  5. 适度的学习压力可以激发我们的干劲和潜能,使我们表现得更积极;(积极的一面)适度的学习压力可以激发我们的干劲和潜能,使我们表现得更积极;(积极的一面) 如何看待学习压力 过度的学习压力则会使焦虑不断增加,影响学习效率和已有水平的正常发挥。(消极的一面) 学习压力过低甚至没有,可能会使我们觉得学习非常轻松,也有可能使我们失去动力,止步不前。

  6. 学习 结论:学习需要适度的压力,一部分同学要在现有的基础上给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自觉适度加压,增加学习动力,另外一部分同学则要适当减压。 明确学习的意义,培养学习的兴趣,是我们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方法。学会正确对待压力,学会将压力 动力。

  7. 二、从容面对考试 我们所感受到的学习压力,常常与考试联系在一起。 俗话说: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

  8. 二、从容面对考试 如果面临的考试很重要、考试的难度过大、对考试分数要求过高、仅以考试成绩来评价个人等,都容易导致我们陷入考试焦虑。

  9. 心理小知识 考试焦虑 当个体置身于考试情境刺激之下时,最初的反应包括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如肌肉紧张、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出汗、手足发冷的;也包括一系列的心理反应,如苦恼、无助、担忧等情绪体验等,有时也可能产生自我否定和胆怯心理。最初的反应个体间表现的差异很大,主要受个体遗传素质、人格倾向等多种因素制约。焦虑反应加剧的表现多种多样,例如坐立不安,头痛脑昏,注意力无法集中,思维处于僵滞状态等等。强烈的焦虑反应和逃避行为,会在应试中发挥消极作用,如此恶性循环,久而久之,对个体的人格也会产生负面影响。

  10. 每回大规模考试,大约有10%-15%的学生进了考场后,会出现烦躁、不能集中精力等症状,严重者还会产生失眠、神经衰弱、腹泻等不适反应。过分紧张会使学生发挥失常,多次应试状态不佳会对心理产生巨大压力,影响身心健康,形成“考试焦虑症”。一些患有“考试焦虑症”的学生,即使到了成年,也时常被考试的噩梦惊醒。

  11. 那么,考试焦虑的出现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过度的焦虑,则会干扰我们的学习,对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适度的焦虑,体现了我们对考试积极认真的态度。

  12. 1、在进行考试时,我有信心,并且感到轻松。1、在进行考试时,我有信心,并且感到轻松。 2、在考试时,我感到心烦意乱。 3、考虑到考试的分数,妨碍了我进行测验。 4、遇到重要的考试时,我会发呆、愣住。 5、考试时,我发觉自己净想着我能否升入理想高中。 测一测:你有“考试焦虑症”吗? 评分方法: 第1题的四种选择是:从不=4分,有时=3分,经常=2分,总是=1分。第2-20题的四种选择是:从不=1分,有时=2分,经常=3分,总是=4分。依次将每题得分相加,即为总分。

  13. 6、我越尽力想如何答题,我越是慌乱。 7、怕考得不好的念头,干扰我专心答题。 8、参加重要的考试时,我感到心神不安,神经过敏。 9、即使对考试有了充分准备,还是紧张。 10、发卷之前,开始感到极为不安。 测一测:你有“考试焦虑症”吗? 评分方法: 第1题的四种选择是:从不=4分,有时=3分,经常=2分,总是=1分。第2-20题的四种选择是:从不=1分,有时=2分,经常=3分,总是=4分。依次将每题得分相加,即为总分。

  14. 11、在考试中,我感到非常紧张。 12、我希望考试不要如此厉害地烦扰我。 13、在重要的考试中,我紧张得连胃也不舒服了。 14、当进行重要的考试时,我似乎被自己击倒了。 15、当我参加重要的考试时,一直感到非常恐慌。 测一测:你有“考试焦虑症”吗? 评分方法: 第1题的四种选择是:从不=4分,有时=3分,经常=2分,总是=1分。第2-20题的四种选择是:从不=1分,有时=2分,经常=3分,总是=4分。依次将每题得分相加,即为总分。

  15. 16、在参加重要的考试之前,我非常担忧。 17、在考试之中,我发觉自己想着失败的结果。 18、在重要的考试中,我感到自己的心跳得特别快。 19、在考试之后,我试图不再担忧它,但是做不到。 20、考试中,我很紧张,甚至把知道的内容也忘记了。 测一测:你有“考试焦虑症”吗? 评分方法: 第1题的四种选择是:从不=4分,有时=3分,经常=2分,总是=1分。第2-20题的四种选择是:从不=1分,有时=2分,经常=3分,总是=4分。依次将每题得分相加,即为总分。

  16. 测一测:你有“考试焦虑症”吗? 测试结果: 男生总分30分以下正常,30-35分有轻度焦虑,36-45分焦虑明显,46分以上有较严重的焦虑。 女生总分在26分以下正常,27-32分有轻度焦虑,33-41分焦虑明显,42分以上有较严重的焦虑。

  17. 我们要克服过度的考试焦虑,从容地面对考试。 克服过度的考试焦虑,可以采用哪些策略和方法呢?

  18. 1、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 考试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督促我们总结学习收获的手段,是检查我们已有学习效果的一把尺子,也是选拔学生的较公平的标准。 但是考试具有偶然性、局限性、一次考试并不能得出对学业的完整评价,更不应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19. 2、实事求是地调整自我期望 两次考试 俗话说: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如果对考试的结果期望过高, 远远超过了自己的实际能力,就应该进行适当调整,以减轻心理负担,使自己的水平得以正常发挥。

  20. 3、增强自身实力 考试不仅检验我们的知识、能力水平,也考验着我们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而增强自身实力,是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

  21. 关于考试减压的几点建议: • 第一、培养思维方法,避免机械重复,系统把握每科的知识点很重要。对每科知识内容在大脑逐一扫描,尽可能细化各项考查要求,挑选你做过的代表性的试卷,居高临下审视其中的得失,每天做几道符合自己实际的热身题,避免回生,保持答题熟练程度。 • 第二、有了不良情绪时,不要将其积压在心里,应通过各种方式适当宣泄。将心中的烦恼向知心朋友、老师、家长尽情地诉说出来。 • 第三、可暂时采取“合理化”的心理防御方式 。所谓“合理化”,就是寻求一些合乎自己需要的理由来为自己辩护,安慰自己。如遇到模拟考试失利,为摆脱内心的苦恼,可这样想:“这次考试老师出题太难太偏,考不好的不会只有我一个人”、“人也有偶尔失误,并不是自己的能力差”、“现在一时考不好,不等于将来升学考试也考不好等。 • 第四、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相信我一定能做出,如果我不会别人也不会。”通过暗示,减轻心理压力,消除紧张的情绪,达到鼓舞斗志的目的。 • 第五、给自己制定合理的目标,以努力后能达到为标准,不要给自己下达“硬性指标”。不要打疲劳战术,保持睡眠充足。考试除了凭实力外,还要凭情绪。如果心情紧张,不要怕耽误时间,拿出几分钟时间调节自己的心情,可以做几次深呼吸,放松一下自己的情绪。

  22. 第四、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相信我一定能做出,如果我不会别人也不会。”通过暗示,减轻心理压力,消除紧张的情绪,达到鼓舞斗志的目的。 • 第五、给自己制定合理的目标,以努力后能达到为标准,不要给自己下达“硬性指标”。不要打疲劳战术,保持睡眠充足。考试除了凭实力外,还要凭情绪。如果心情紧张,不要怕耽误时间,拿出几分钟时间调节自己的心情,可以做几次深呼吸,放松一下自己的情绪。

  23. 结束语: 在成长的过程中,承受学习和考试方面的压力是我们必经的考验,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