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4

认识新课程 实施新课程

认识新课程 实施新课程. 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 吴惟粤 E-mail : wuweiyue@21cn.com. 为何改? 一、课程改革的缘起和背景. 背景之一: 人口素质必须提高. 中国 必须提高人口素质,由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 广东 人力资本追赶是经济追赶的先导,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可能。 广东今后发展关键在教育。 —— 张德江. 背景之二: 我国课程严重滞后. 与社会进步发展不适应 科技进步 经济建设 群众生活 与学生成长发展需求不适应 终身学习 可持续发展 难、繁、偏、旧

odelia
Download Presentation

认识新课程 实施新课程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认识新课程 实施新课程 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 吴惟粤 E-mail:wuweiyue@21cn.com

  2. 为何改?一、课程改革的缘起和背景

  3. 背景之一:人口素质必须提高 • 中国必须提高人口素质,由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强国。 • 广东人力资本追赶是经济追赶的先导,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可能。 广东今后发展关键在教育。——张德江

  4. 背景之二:我国课程严重滞后 • 与社会进步发展不适应 科技进步 经济建设 群众生活 • 与学生成长发展需求不适应 终身学习 可持续发展 • 难、繁、偏、旧 联系社会生活 关注兴趣经验

  5. 背景之三:国际课程发展新趋势 谋求课程基础性、多样化和选择性的统一 学术性课程与学生经验及职业发展有机结合 适应时代要求,增设新的课程 赋予学校更多的课程自主权 倡导学生自定学习计划 实行学生选课指导制度 美国、加拿大、瑞典、芬兰、印度、韩国、日本等实行学分制

  6. 义务教育 小学 初中 2001年 2001年 2004年 2004年 普通高中 2004年 广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7. 我省基础教育新课程推进情况 2004年9月,全省初中、小学 将全面实施新课程

  8.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成效 教育观念发生变化 教学方式灵活多样 师生关系得到改善 课堂呈现勃勃生机 评价考试开始改革 教师专业得到发展 促进学校基本建设 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但各方面各地区仍表现出极大的不平衡

  9. 怎样改?校长、教师务必——认识新课程 驾驭新课程 推进新课程——在新课程中实现专业发展

  10. 特点一新课程的教学组织向校长提出了新的要求——校长将如何面对新课程?特点一新课程的教学组织向校长提出了新的要求——校长将如何面对新课程?

  11. 校长面对: 1.教育部制订的课程方案 2.省教育厅制订的实施方案 3.市县教育部门确定的执行方案 据此制订学校的实际操作方案

  12. 校长受到的限制: 学校规模 领导水平 教师状况 学生基础 设施设备 经费收支…… 在有限的条件下实施课程领导

  13. 校长可能的态度及对策: • 完全执行 • 加码执行 • 减量执行 • 变通执行 • 以不变应万变 • 创造性执行…… 不折不扣地执行几乎不可能

  14. 课程实施的检验办法: • 各种考试 • 评估督导检查 • 学区教学测验 • 学生家长反馈 • 社会舆论期望…… 必须探索科学有效的评价和考试办法

  15. 需要提供的行政和学术支持: • 培训校长 • 培训教师 • 全面评估学校 • 科学评价教师、学生 •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 • …… 支持是否得力可决定得失成败

  16. 需要配套的机制: •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 • 校本培训活动开展 • 校本教研制度建立 • …… 学校是保障课程实施的基本组织

  17. 特点二必须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教师、学生将如何面对新课程特点二必须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教师、学生将如何面对新课程

  18. 有较多的动手操作或亲身实践 引发较多的讨论交流 老师讲授为主 自学 大量的书面练习 其他 学生最喜欢的课堂教学方式 86.7%的学生表示喜欢有较多的动手操作或亲身实践、讨论交流或自学等课堂教学方式,12%的学生喜欢以老师讲授为主的方式。

  19. 必须变革教师教学方式 • 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 • 以学生发展为本。 • 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充分应用。 • 组织广泛的课程资源。 • 反思与交流,分析与提高。

  20. 必须变革学生学习方式 • 形成科学的个人修习计划。 • 建立适合于个体的学习策略。 •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亲身体验。 •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学习中的作用。 • 广泛利用学习资源。

  21. 评价教师新要求 • 职业道德 • 了解学生,尊重学生 • 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 交流与反思,专业发展 • 教师必须在新课程中实现专业发展

  22. 必须认识课程改革涉及的领域 • 理念 含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质量观等,如创新 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知识、技能、方 法等 • 内容 精选与生活社会关联,关注经验,终身必备 • 方法 有效,有用,互动、合作、研究性学习 • 管理 科学、客观,适应新课程,保障改革实施 • 评价 注重过程,形式多样,以学生发展为目标

  23. 教育理念必须转变 • 谁来决定学校的课程?——学生、生活 • 学校需要怎样的课程?——弹性、动态 • 教师教学应该教什么?——探究、创新 • 对教师有什么要求? ——人性化 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

  24. 树立新课程教育理念 • 教育目标观——学生要全面发展 • 教师角色观——必须为学生服务 • 课程观——要思考、研制、开发 • 教学观——要以学生为本 • 教材观——要为教学服务 • 评价观——要重过程、多样化

  25. 需要在若干方面建立机制 • 教师专业发展 • 教育教学内容 • 课程管理制度 • 评价和考试制度 • 教学研究制度 • ……

  26. 教师专业发展新要求 • 更新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学生 • 提高教育能力——善于发现学生 • 转变教育行为——与学生平等交往 • 反思教育过程——从中获得新体验 • 提升专业水准——能研制开发课程 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决定课程发展水平

  27.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学历要求(2003年) 一类地区 二类地区 三类地区 穗、深、珠、莞、中 其他地区 16个贫困县 小学大专 80% 50% 40% 初中本科 50% 25% 20% 高中本科 90% 75% 65% 中小幼新教师 100% 县级主要领导干部负责,考核每缺 1 人扣 1 分。 (资料来源:《广东省县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实绩考核指标体系》)

  28. 广东省2005年目标 • 85%以上中学教师、60%以上小学教师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 50%以上中学教师、20%以上小学教师能基本用英语会话和阅读。 • 全省高校教师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教学,40岁以下教师英语基本达到六级以上水平,部分非英语专业用英语教学。

  29. 教师培训的新要求 • 多途径——培训机构、信息网络、校本培训 • 多形式——技能型、实践型、研究型、评价型 • 全过程——边实验、边培训、边总结、边提高 • 分责任——职前培养,在职培训,岗位研训 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在校本研训

  30. 教育教学内容改革 •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 小学 初中 •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

  31. 新课程将转变课程的功能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传授知识原课程 新课程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32. 课程改革目标 课程目标 课程结构 课程内容 教学过程 课程评价 课程管理

  33. 课 程 目 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结构、内容、教学、评价、管理

  34. 教学目的: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 获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 同时学会学习、形成正确价值观

  35. 课程结构: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课程结构: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 • 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 •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6. 课程内容:改变内容“难、繁、偏、旧”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课程内容:改变内容“难、繁、偏、旧”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 加强课程内容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生活的联系 •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 • 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37. 4 教学方法:改变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 倡导学生 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8. 5 教学评价:改变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 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提高 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39. 课程管理:改变课程过于集中的情况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40. 体育与健康 数 学 科 学 技 术 艺 术 语言与文学 人文与社会 综合实践活动 体育与健康 语 文 物 理 化 学 生 物 通用技术 信息技术 美 术 音 乐 艺 术 外 语 综合实践活动 数 学 政 治 历 史 地 理 (略) 普通高中课程结构 学习领域 科目 模块

  41. 难点一课程管理必须进行改革——局长、校长、教师 将如何面对新课程

  42. 课程管理改革涉及方方面面 • 新概念: 学段、领域、模块、综合实践活动 • 新机制: 学分管理、分级管理、走班 • 新任务: 选修课开设、选课指导、学习记录

  43. 从“教材”到“课程资源” • 教材的功能由“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教师可以调整、筛选和补充。 • 课程内容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 “课程资源”是对课程内容的深化和拓展,学生学习的内容变得丰富多彩了。 •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重点难点在于研究学生,而不是知识系统的建立及其演绎。 • 教材是基本的但不是惟一的课程资源。

  44.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 课程资源包括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 • 努力开发,丰富多样,校际合作,社区共享。 • 学校网络资源、图书馆、实验楼、计算机房、实验室和专用教室以及体育场馆都要全面向教师、学生开放。

  45. 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 鼓励学校独立或联校(也包括职业学校、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发部分选修课程,实现优势互补。 • 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建立广泛有效的课程资源网络。

  46. 难点二评价与考试改革——局长、校长、教师 将如何实施和面对课程评价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