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第 16 课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第 16 课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课标要求:   了解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贡献,认识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精神。. 本课目录. 一、 留法少年 二、 转战千里 三、 建国初期与“文革”岁月 四、拨乱反正 五、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有这样一首民谣:. “ 要翻身,跟定毛主席;  要吃肉,跟定邓小平。”. 有一位网友对毛泽东、邓小平有这样的思考:.   “没有毛泽东,中国可能不能建国;   没有邓小平,中国可能再次被列强侵略甚至被开除地球球籍!

oleg-bass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 16 课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16课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课标要求:   了解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贡献,认识其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精神。

  2. 本课目录 一、留法少年 二、转战千里 三、建国初期与“文革”岁月 四、拨乱反正 五、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3. 有这样一首民谣: “要翻身,跟定毛主席;  要吃肉,跟定邓小平。” 有一位网友对毛泽东、邓小平有这样的思考:   “没有毛泽东,中国可能不能建国;   没有邓小平,中国可能再次被列强侵略甚至被开除地球球籍!   中国需要伟人,但中国更需要一种没有伟人都能继续进步发展和富强的制度!”

  4. 一、留法少年

  5. 一、留法少年 →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和革命家 原名邓希贤,1904.8.22 生于四川广安 1、出生: 邓家老宅子正屋门前的长联上写道:   “扶大厦之将倾,此处地灵生人杰。解危济困,安邦柱国,万民额手寿巨擘。挽狂澜于既倒,斯郡天宝蕴物华。治于秀山,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

  6. 一、留法少年 →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和革命家 2、留法之前的中国与邓小平: 20C初,中国在饱受苦难的同时孕育着巨变。在维新思想风潮下,邓小平接受了新式教育和“西学新书”。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邓小平和同学们参加了声援五四运动和抑制日货的活动。   这一时期,社会动荡、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各派政治势力互相倾轧。   新式教育培育了邓小平的爱国思想,并使之了解了西方近代科技知识;国家的危难激发了邓小平寻求救国真理的决心。

  7. 一、留法少年 →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和革命家 3、留学法国,实现转变 1)1920年,留学法国,是同期留法青年中最小的一个;五个月后,走上了勤工俭学之路 →体验了劳工的生活,逐渐树立了为穷苦大众谋幸福的思想 2)1922年,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改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 3)1923年,被选入旅欧共产主义青年团执行委员会; 4)1924年下半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成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8. 我在法国呆了五年多,其中在工厂劳动了四年,干重体力劳动。……当时工资很低。但也有一个好处。这样的生活,使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我来的时候,便已打定主意,更坚决地把我的身子交给我们的党,交给本阶级。从此以后,我愿意绝对的受党的训练,听党的指挥。始终为无产阶级的利益而争斗。我在法国呆了五年多,其中在工厂劳动了四年,干重体力劳动。……当时工资很低。但也有一个好处。这样的生活,使我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我来的时候,便已打定主意,更坚决地把我的身子交给我们的党,交给本阶级。从此以后,我愿意绝对的受党的训练,听党的指挥。始终为无产阶级的利益而争斗。 ——邓小平 图为1921年邓小平在法国的留影

  9. 一、留法少年 →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和革命家   可以这样说,新式教育(资产阶级启蒙教育)培育了邓小平的爱国思想;   资本主义严酷的社会现实、工厂做苦工的经历、马克思主义在法国的传播使邓小平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和职业革命家。

  10. 二、转战千里

  11. 二、转战千里 1、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1927-1937年 1)1927年,先后在武汉和上海的党中央机关工作; 2)1929年,赴广西领导百色起义、龙州起义,创立了红七军、红八军和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3)1931年在中央苏区任军委总政治部秘书长、红军《红星》报主编等职; 4)1933年,因拥护毛泽东的正确路线,遭到党内“左”倾领导的批判和打击; 5)1935年,以中央委员会秘书长的身份参加了遵义会议,在长征的实践中,逐渐成为一个成熟的领导人;

  12. 二、转战千里 2、抗日战争时期 1937-1945年   担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委员,与师长刘伯承指挥所部八部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创建并巩固发展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

  13. 二、转战千里 3、解放战争时期 1945-1949年 1)1945年,配合重庆谈判,指挥了上党、邯郸等战役,打退了敌人的进攻; 2)1947年6-8月,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 3)1948.9-1949.1,担任总前委书记的邓小平,与总前委一起领导指挥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取得了淮海战役的胜利; 4)建国前后,遵循中央的战略部署,解放大西南;进军西藏并和平解放西藏问题。 

  14. 二、转战千里 1、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1927-1937年 2、抗日战争时期 1937-1945年 1945-1949年 3、解放战争时期   在革命时期,邓小平逐渐成长为务实创新的成熟的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为新中国的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

  15. 三、建国初期与“文革”岁月

  16.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主要经历 1、新中国成立初期: 担任政务院副总理等职务 2、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 1)1956.9,在八大上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 2)八届一中全会上,成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 3)1961年初,与周、陈一起制定了八字方针,力图纠正“大跃进”所犯的“左”倾错误,对出现的包产、分田到户的现象给予了肯定;

  17.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主要经历 3、十年文革时期 1)被扣上“中国第二号走资派”的帽子; 2)1969年,被下放到江西省新建县劳动,并未停止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思索; 3)1973.3,经毛和周提议,中央决定正式恢复邓小平的职务; 4)1975年,周恩来病重,主持中央的日常工作; 5)1975.11,毛泽东发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

  18.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主要经历 3、十年文革时期 6)1976年4月5日,“天安门事件”后,邓小平被诬指为该事件的总后台,被错误地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

  19. 邓小平的三起三落: 1933年2月,因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被党内“左倾”领导人斗争、撤职、下放 一落: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邓小平平反,邓小平得到了晋升,被正式任命为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 一起: 二落: “文革”初期,被扣上“中国第二号走资派”的帽子,1969年被下放 二起: 1975年周恩来病重,复出代周主持中央日常工作 三落: 全面整顿文革错误,为毛泽东所不容;“天安门事件”后,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 三起: “四人帮”倒台后再次复出

  20. 邓小平一生经受了众多磨难,在三次大落之后,又能三次重新崛起,最后走向成功,这主要是因为他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有临危不惧和善于斗争的智慧,有不屈不挠的坚韧意志,有毫不妥协和顽强进取的奋斗精神。邓小平一生经受了众多磨难,在三次大落之后,又能三次重新崛起,最后走向成功,这主要是因为他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有临危不惧和善于斗争的智慧,有不屈不挠的坚韧意志,有毫不妥协和顽强进取的奋斗精神。

  21. 四、拨乱反正

  22. 四、拨乱反正 4、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1)旗帜鲜明地反对“两个凡是”,提出科学理解毛泽东思想,从而推动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1977年秋,主持恢复高考,开始了科教领域的拨乱反正; 3)1978年5月,积极支持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4)1978年11月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成为中国开辟改革开放新道路的宣言书; 5)1978年12月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邓实际成为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6)1992年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这是将中国的改革开放推向新阶段的宣言书; 7)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23. 五、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24. 世纪伟人邓小平溘然离去。第二天凌晨,全世界都知道了。播音员在电台和电视上哀声宣告,一遍又一遍,上千个城市里哀乐一刻不停,公共汽车全都披着白花和黑色丝带。一列火车从香港九龙出发驶往广州,忽然汽笛长鸣。噩耗传出,神州震惊,世界震撼。大江南北哀思不尽,长城内外万民同悲。一个伟大的人物,推动了一个伟大的时代。邓小平,这是一个改变了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的名字,一个让世界瞩目的名字。世纪伟人邓小平溘然离去。第二天凌晨,全世界都知道了。播音员在电台和电视上哀声宣告,一遍又一遍,上千个城市里哀乐一刻不停,公共汽车全都披着白花和黑色丝带。一列火车从香港九龙出发驶往广州,忽然汽笛长鸣。噩耗传出,神州震惊,世界震撼。大江南北哀思不尽,长城内外万民同悲。一个伟大的人物,推动了一个伟大的时代。邓小平,这是一个改变了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的名字,一个让世界瞩目的名字。 1997年2月19日,正当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蒸蒸日上,香港也即将回到中国人民怀抱的时候,邓小平同志却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享年93岁。他的角膜也贡献出来了,遗体也捐作医学研究,最后,骨灰也撒到祖国的大海里去。他什么都没有留下。   邓小平曾经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他把毕生心血和精力都献给了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他的英名、业绩、思想、风范永载史册,他将永远为中国人民所怀念。

  25. 邓小平理论形成过程 回顾: 科学把握了社会主义 的本质,第一次比较 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 这样经济落后的国家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 主义等重要问题。 十二大 最早提出理论 形 成 十三大 第一次系统概括 南方谈话 成熟形成体系 深刻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比较 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构成一个科学体系。 深 化 十 四 大 比较完整体系 十 五 大 成为指导思想

  26. 重点: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发展道路: 2、发展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根本任务(本质):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4、改革外部条件: 和平与发展 5、政治保证: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6、战略步骤: 三步走战略 7、党的领导: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 必须依靠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必须依靠各族人民的团结,必须依靠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8、依靠力量: 9、祖国统一: 一国两制

  27.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984年1月26日,邓小平视察深圳特区时的题词

  28.   在日常生活中,小平同志对情感婚姻的赤诚与坚贞,对家庭责任的承担,对继母夏伯根老人的孝顺与尊敬,对子女家人的至性至情等等,既有对传统价值的坚守,也不乏对现代理念的融汇,同时也表征着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

  29. 中共几代领导核心平稳过渡 中共十六大上胡锦涛当选为总书记

  30. 2002年的中共十六大上胡锦涛当选为总书记。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将引领中华民族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上续写新的篇章!2002年的中共十六大上胡锦涛当选为总书记。新一届领导集体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将引领中华民族在实现民族复兴的征程上续写新的篇章!

  31. 四、对邓小平的客观评价   邓小平为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一生,充分展现了一位伟大领袖的崇高品德、博大胸怀、卓越胆识和革命风格。   邓小平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

  32. 横扫阴霾千万里,力挽狂澜出神奇, 科学春天任普照,实事求是治妖邪。 香港回归整十年,祖国统一告慰您, 科学发展继旗帜,富强和谐铸固基。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