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5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薛樂蓉老師製作. 導讀 ( 一 ). 項:脖子. 琵琶演變. 秦琵琶. 直項 唐琵琶. 曲項 唐琵琶. 現代琵琶. 導讀 ( 二 ). 聲音 ── 袁瓊瓊 〈 落雪 〉 (1). 聲音於我不是單獨存在的。 無法去傾聽一個純粹的, 不附加任何場景的聲音。 我的人生裡,沒有那種聲音。. 導讀 ( 二 ). 聲音 ── 袁瓊瓊 〈 落雪 〉 (2). 所有的聲音都附加了情緒, 附加了某種想法,附加了 畫面,某個行為,某張臉, 某個風景。. 聲音 ── 袁瓊瓊 〈 落雪 〉 (3). 導讀 ( 二 ).

Download Presentation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琵琶行并序 白居易 薛樂蓉老師製作

  2. 導讀(一) 項:脖子 琵琶演變 秦琵琶 直項 唐琵琶 曲項 唐琵琶 現代琵琶

  3. 導讀(二) 聲音──袁瓊瓊〈落雪〉(1) 聲音於我不是單獨存在的。 無法去傾聽一個純粹的, 不附加任何場景的聲音。 我的人生裡,沒有那種聲音。

  4. 導讀(二) 聲音──袁瓊瓊〈落雪〉(2) 所有的聲音都附加了情緒, 附加了某種想法,附加了 畫面,某個行為,某張臉, 某個風景。

  5. 聲音──袁瓊瓊〈落雪〉(3) 導讀(二) 總是全畫面。帶著記憶出現。 而在歲月裡,這記憶被不願 悲傷或者不願受傷的機制所 修改。被空無的畫面替代。

  6. 你聽到了嗎?--吳晟<悲憫的聲音>(1) 導讀(三) 大兒子和媳婦剛從醫學院畢業,在彰化基督教醫院當駐院醫師那幾年 ,經常要值夜班,為了上下班方便,在醫院對面一棟大樓,貸款買了一間公寓。在這期間,他們結婚,並生了大女兒,我和妻為了照顧孫女,離開鄉居搬去和他們同住。

  7. 導讀(三) 你聽到了嗎?--吳晟<悲憫的聲音>(2) 這棟大樓背面只隔一條大路, 正對醫院急診處。每天二十四小時,隨時都會聽到救護車急促的鳴叫聲。

  8. 導讀(三) 你聽到了嗎?--吳晟<悲憫的聲音>(3) 你總不能要求救護車不可以鳴叫 ,只好調整自己的接受度去適應。在適應過程中,我逐漸聽出這種聲音傳達了多重的啟示,不斷提醒我生命何其脆弱,何其短暫與無常,悲憫情懷逐漸盈溢心胸……

  9. 導讀(三) 你聽到了嗎?--吳晟<悲憫的聲音>(4) 在這棟大樓住了一年多,我們舉家搬回鄉間,而救護車的聲音,已內化為生命的體會。

  10. 本課結束 目 次 一、知人論世 二、課文提點 三、動動腦 四、寫作練習 五、名作欣賞 六、參考資料

  11. 一、知人論世 (一)白居易個人檔案 (二)命名由來 (三)夙慧勤學、初試啼聲 夙慧—七月識之無 勤學—口舌成瘡、手肘成胝 初試啼聲—長安居大不易 (四)經歷—一生仕途不順,貶謫失意 (五)文學主張—新樂府運動 (六)白居易現象 (七)品評 回目次

  12. 一、知人論世 字號:字樂天,自號香山居士、 醉吟先生。 生卒:唐代宗大曆 七年 ~ 武宗 會昌六年 (西元772 ~846年),年 75 著作:《白氏長慶集》 *與元稹合稱「元白」 (一)白居易 個人檔案

  13. 一、知人論世 (二)命名由來 「居易」 《禮記》:「君子居易以俟命, 小人行險以僥倖。」 「樂天」 《易經》:「樂天知命故不憂」

  14. 一、知人論世 (三)夙慧勤學、初試啼聲 1.夙慧—七月識之無; 2.勤學—口舌成瘡、手肘成胝; 3.初試啼聲—長安居大不易。

  15. 一、知人論世 我是神童! 1.七月識之無 僕始生六七月時,乳母抱弄於書屏下。有指「無」字、「之」字示僕者,僕雖口未能言,心已默識。後有問此二字者,雖百十其試,而指之不差。       *白居易《與元九書》

  16. 一、知人論世 *成語大補帖 • 不識之無:指不識字。 • 略識之無:謙稱學識不豐。 • 默識之無:指幼年早慧。

  17. 一、知人論世 比喻極為用功! 2.口舌成瘡、手肘成胝 (ㄔㄨㄤ)(ㄓ) 十五六,始知有進士,苦節讀書。二十已來,晝課賦,夜課書,間又課詩,不遑寢息矣,以至口舌成瘡 、手肘成胝。 *白居易《與元九書》

  18. 一、知人論世 3.長安居,大不易 弱冠,名未振,觀光上國,謁顧況。況,吳人,恃人,少所推可,(見其名)因謔之曰:「長安百物皆貴,居大不易!」 及覽詩卷,至「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乃歎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難。老夫前言戲之耳。」   *元辛文房《唐才子傳》〈白居易傳〉

  19. 一、知人論世 (四)經歷 一生仕途不順,貶謫失意。

  20. 一、知人論世

  21. 一、知人論世

  22. 一、知人論世 (五)文學主張─新樂府運動 唐代以詩賦取士,使文人專為功名 而寫詩歌,歌功頌德。 白居易認為詩歌應該反映社會、諷刺 現實 「文章合為時而作,詩歌合為事而作」 「惟歌生民病,願得天子知。」

  23. 一、知人論世──新樂府運動

  24. 一、知人論世──新樂府運動 【淺白易懂,老嫗能解】 例1〈草〉 離離原上草, 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25. 例1〈草〉語譯 古原的野草多麼繁茂, 一年一度枯萎又蓬勃生長。 野火燒不絕它的生機, 春風吹拂又把新芽绽放。

  26. 一、知人論世──新樂府運動 【後宮女子悲慘的命運】 例2〈上陽白髮人〉 小頭鞋履窄衣裳, 青黛點眉眉細長。 外人不見見應笑, 天寶末年時世粧。 上陽人,苦最多。 少亦苦,老亦苦。

  27. 例2〈上陽白髮人〉語譯 鞋履狹小頭兒尖,緊身的衣裳穿身上, 青黛畫的眉毛細又長。 宮外的人看到應該會譏笑, 還是天寶年間流行的老式樣。 上陽的宮人痛苦最多, 年少時候苦,老年還是苦。

  28. 一、知人論世 (六)白居易現象 上至王公貴族, 下至庶民百姓, 雅俗共賞。

  29. 一、知人論世 元稹在《白氏長慶集》序文寫道:「二十 年間,禁省、觀寺、郵候、牆壁之上無不 書,王公、妾婦、馬走之口無不道。繕寫 模勒,炫賣於市井中,或持之以交酒茗者,處處皆是。」 自述:「自長安抵江西三四千里,凡鄉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往往有題僕詩者。 士庶、僧徒、孀婦、處女之口,每每有詠 僕詩者。」

  30. 一、知人論世 (七)品評 唐宣宗悼白居易詩: 「綴玉連珠六十年,誰叫冥路作詩仙。 浮名不繫名居易,造化無為字樂天。 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滿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愴然。」

  31. 「唐宣宗悼白居易詩」語譯: 「在六十年裡您把字詞連接成如寶玉和珍珠一般優美的詩文,誰叫您去冥道做詩仙了?飄浮在天空中的雲彩沒有辦法挽留住名叫居易的人,天地造化也沒有回天之力來挽留字叫樂天的人。連小孩子都能夠朗誦您作的長恨歌,外國人也能唱琵琶行。您的文章已經讓天下的人都聽聞了,我只要想到您,就會感到哀傷啊。 」

  32. 二、課文提點 (一)題解 ‧七言樂府 ‧課文綱要 ‧詩前小序 (二)段落分析 回目次

  33. 二、課文提點 (一)題解  貶謫失意的白居易遇見 淪落天涯的琵琶女  對著秋夜、月色、琵琶聲, 白居易寫下七言樂府─〈琵琶行〉

  34. 二、課文提點 (一)題解─七言樂府  多長短句  可入樂  多述事  可換韻  不重平仄

  35. 二、課文提點 (一)題解─課文綱要

  36. 二、課文提點 (一)題解─詩前小序 Q:「序」有什麼作用呢? A:交代時間、地點、人物和故事概況, 說明寫作的背景動機,並為全詩定 下淒切的感情基調。

  37. 二、課文提點 (二)段落分析─首段 1.你看到了什麼景色? 帶給你的感 受是開心還是悲傷? 2.從無聲到有聲,情緒的轉變為何? 離愁的感受增濃還是變淡? 1.江水+楓葉+荻花+月亮

  38. 二、課文提點 (二)段落分析─第二段 1.聽到琵琶聲──人物登場了!

  39. 二、課文提點 2.作者如何描寫聲音?你可以感受到音樂的 起伏嗎?請動筆畫出曲線圖!並將下一段 琵琶女的境遇一併考慮!

  40. 二、課文提點 3.聽完樂音後,觀眾的反應可用 文中哪兩句話表示? A: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4.請猜猜看觀眾當時的心情是什麼? 為何作者要特別提到江和月呢?

  41. 二、課文提點 (二)段落分析─第三段 1.請問這一段運用何種筆法來描寫 琵琶女的身世變化?

  42. 二、課文提點 (二)段落分析─第四段 1.是什麼讓素不相識的白居易和琵琶 女連結在一起? 琵琶聲 琵琶女 白居易

  43. 二、課文提點 2.本詩的詩眼是: 「同是天涯淪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識。」 為何作者說他們同是天涯淪落人? 他們有何相同的遭遇?請同學發言。

  44. 二、課文提點 3.白居易聞琵琶後,與之前的感受有何差異?

  45. 二、課文提點 (二)段落分析─第五段 1.琵琶女臨別一曲,讓「同是天涯淪落人」 一句引起共鳴。情緒達到最高點,你會 有怎樣的反應?白居易和其他人不由自主 產生怎樣的情緒發洩?

  46. 三、動動腦 Q1.找找看,詩中出現幾次「江月」呢? 對情感和意境有何作用呢?

  47. 三、動動腦 1.「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烘托出惜別時悲傷的心情。 2.「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以萬籟俱寂反襯琵琶旋律的引人入勝。 3.「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 →烘托琵琶女的孤寂與淒苦。 4.「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以良辰美景反照孤獨愁苦。 以江水月色作烘托,前後照應,哀傷情調貫串其中!

  48. 三、動動腦 Q2.為什麼一開始為友送行時, 那種別離惆悵的氛圍,無法 感染到白居易,反而是聽到 琵琶女的樂音而掉淚?

  49. 三、動動腦 A:因為同情共感!由琵琶女的遭遇而感嘆自己 的不遇。(藉賓顯主) 藉其高超技藝卻嫁作商人婦的淒涼身世喻自 己忠君愛國卻被貶,故同是「淪落人」 。 而別離惆悵只是一時的,而人生痛苦卻是無 可承受的,所以才會不禁掉淚。 回目次

  50. 四、寫作練習 〈琵琶行〉一詩描摹聲音極其突出,如何以形象化語言描摹音樂,白居易做得十分成功! 試試看,以一段文字描摹自己曾聆聽過的旋律,用比喻的修辭將音樂的節奏、高低、音色描摹出來,並加上感情色彩,使其聲情並重! 回目次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