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客家話:接觸與變遷

客家話:接觸與變遷. 鍾榮富 南台科技大學 rfchung@mail.nsysu.edu.tw. 導讀大綱:. 何謂「客家話」 ? 客家話的種類。 語言接觸與語言變遷 客家話的接觸個案:詔安、東勢、南塘 結語. 1. 何謂「客家話」 ?. 客家族群的來源。 客家人與客家話的分布。. 客家話的通性:傳統的看法. (1) 古全濁聲母今讀送氣塞音或擦音(與湘語同)如「婆」 [p h  ] 「地」 [t h i] (2) 有些方言泥母來母混用:「南」 = 「藍」 (3) 稱「我」為 [ N ai] ,又稱為「涯話」

omar-welch
Download Presentation

客家話:接觸與變遷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客家話:接觸與變遷 鍾榮富 南台科技大學 rfchung@mail.nsysu.edu.tw

  2. 導讀大綱: • 何謂「客家話」? • 客家話的種類。 • 語言接觸與語言變遷 • 客家話的接觸個案:詔安、東勢、南塘 • 結語

  3. 1. 何謂「客家話」? • 客家族群的來源。 • 客家人與客家話的分布。

  4. 客家話的通性:傳統的看法 (1)古全濁聲母今讀送氣塞音或擦音(與湘語同)如「婆」[ph]「地」[thi] (2)有些方言泥母來母混用:「南」=「藍」 (3)稱「我」為[Nai],又稱為「涯話」 (4)影母開口讀[N],如「安」[NaN] (5)入聲全,-p,-t,-k。 (6)六個聲調:陰平[44](高) 陽平[11](人) 上聲[31](省) 去[52](做) 陰入[5](濕) 陽入[21](合)

  5. 語言接觸: • 理論與看法 • 經驗的論證

  6. 語言接觸(1) • 語言和語言之間有一條只存在於理想之中的分界線(isogloss),跨過了這條幾乎不存在的分界線,就會有語言接觸的現象,例如美國境內各方言之間的界線就不很清楚,而台灣境內的語言也可說沒有分界線,每個角落都有客家人、原住民以及閩南人。不過,語言學上認為兩種語言(A和B)接觸之時,該語言環境稱為雙語區(bilingualism):

  7. 語言接觸(2) • 語言接觸的可能環境: A B A B

  8. 語言接觸(3)台灣受日本統治時的語言影響

  9. 語言接觸(4)

  10. 語言接觸(5)

  11. 語言接觸的客家話案例: • 詔安客家話 • 南塘客家話 • 台灣東勢客家話

  12. 個案一:語 言 接 觸 下 的 方 言 變 遷 -以台灣的詔安客家話為例- 陳秀琪 (2006)

  13. 歷史背景: • 清代來台的移民中,來自漳州的詔安客,主要分布在宜蘭、桃園、台中、雲林等地區。 • 目前只剩雲林縣的二崙鄉和崙背鄉擁有較多且較集中的詔安話人口,其次是桃園縣大溪鎮南興村的黃姓家族

  14. 語音滲透: 崙背話的b-聲母 : 應該是借自閩南話

  15. [b] vs. [v]

  16. 詔安客家話的[v]與[b]的競爭:「屋」 b u v u h a

  17. 詔安客家話的[v]與[b]的競爭:「胃病」 bu i ph i a ng v ui ph i a ng

  18. [u]音的變異 • 客家話止攝開口字普遍念-i或-元音。崙背話的精、莊組字與眾不同,念成-u元音,所以崙背話的止攝字有-i、-、-u三種元音。這種情況恰與閩南話相同,若非與閩南話的接觸,很難解釋此類特殊的音變。

  19. [, u] vs. [, i]

  20. 詔安:「四」也念[si]

  21. 崙背話效攝的-io

  22. 崙背:「笑」也讀[sieu] s i e u

  23. [i, u] vs. [, i]

  24. 原有對立音位的合併 • 客家話中古精莊知章組聲母的歸併,可以分成三種類型,詔安客家話有ts- ts’- s-和t, th, 兩套聲母,閩南話和四縣客家話都合併成一套ts- ts’- s-。崙背話和南興話原屬於詔安話類型,由於受語言接觸的影響,當地實際的語言狀況有兩種:老年人所說的詔安話有兩套滋絲音,年輕一代正處在[t, th, ]向[ts- ts’- s-]合併的過程。

  25. 個案研究2:南塘客家話 • 林倫倫(2000),廣東方言語文化論稿,中國語文出版社。 • 六:廣東南塘客家話的歷時演變

  26. 南塘客家人與客家話 ˙1. 南塘的六個「自然村」: 湯湖,沙溪,清湖 ----鍾姓客家人 新豐,新民,徑新 -----魏姓客家人 2. 乾隆二十三年(1768) 首度遷移自普寧市的鮜溪村 ---約四百年,主要落腳在四池村(村民目前只講閩南話) 第二次遷徙:嘉靖十九年(1818),主要是湯湖,沙溪兩村

  27. 南塘客家人與客家話(2) 3. 1960年,由於普寧要建水壩,把居民遷入今天的清湖(鍾姓)與新豐(魏姓)

  28. 南塘地圖:

  29. 南塘客家話的閩音成分: • 沒有[f]音,如「非,風」(非),「副,芬」(敷),「浮,佛」(奉),「花,荒」(曉),均讀[hu]的音 • 有[b],如「萬,文,聞,烏,溫」 • [ts, tsh, s] [ts, tsh, s] [t, th, ] 4. /i/之前的零聲母讀[z],如「醫,有,夜,煙」

  30. 南塘湯湖村的「文」[vun]

  31. 南塘湯湖村的「碗」[vong] V o ng

  32. 南塘湯湖村的「藥」[ziok]  i o k

  33. 南塘客家話的閩音成分: 湯湖:入聲韻尾只有[p]與[/] 其中喉塞音韻尾有14個: a/, ia/, us/, o/, io/, e/, ie/, ue/, i/, ui/, ai/, uai/, oi/, iu/

  34. 個案3:台中東勢客家話 • 有[],但是[]之後不能接任何韻尾 • 聲母基本上與大埔,苗栗沒有區別,只是多了[t, th, ] • 但是韻母卻像苗栗,而不類大埔 • 有些語音現象應該從整體音節來比較分析 • 人稱代名詞

  35. 大埔的語言環境:(google)

  36. 大埔內部的語言與鄉鎮(取自吉川雅之 ˙1998)

  37. 韻母比較:

  38. iau/ieu

  39. 人稱代名詞之比較

  40. 結語: 1. 語言接觸會帶來語音的改變,這是我們的焦點。當然,詞彙通常會是明顯的展現。 2. 語言的接觸並不是立刻成形的,有許多現象存在著新舊語音的競爭。 3. 漢語語言特性的觀察,有必要從整個音節結構來著眼,不能單靠傳統的聲、韻、調。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