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51

林业产业发展战略

林业产业发展战略. 主要内容. 对林业产业的认识 林业产业发展现状、问题、机遇 林业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1 对林业产业的认识. 三次产业 : 1 、 2 、 3 — 2 、 1 、 3 — 2 、 3 、 1 — 3 、 2 、 1 ; 林业产业 是一个产业群体同时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 我国林业产业正在经历以下变化 : 由过去的以木材生产及木竹采运业为主到现在的林木培育业和木材加工业为主; 由过去集中在林区发展,到现在各地区全面发展;由过去的计划经济到现在的市场经济; 由过去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到现在的多元经济成分并存;

ora-thomas
Download Presentation

林业产业发展战略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林业产业发展战略

  2. 主要内容 • 对林业产业的认识 • 林业产业发展现状、问题、机遇 • 林业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3. 1 对林业产业的认识 • 三次产业: 1、2、3—2、1、3—2、3、1—3、2、1; • 林业产业是一个产业群体同时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 • 我国林业产业正在经历以下变化: • 由过去的以木材生产及木竹采运业为主到现在的林木培育业和木材加工业为主; • 由过去集中在林区发展,到现在各地区全面发展;由过去的计划经济到现在的市场经济; • 由过去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到现在的多元经济成分并存; • 由过去封闭的国内自主生产,到现在的与国外资本、技术、资源及市场相衔接的开放式生产等的转变。

  4. 对林业产业的认识 • 林业产业是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涉及国民经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各个门类,是一个涵盖范围广、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多的复合产业群体(见下表);

  5. 产业层次 亚产业 资源利用方式 产品形态 第一产业 林木种植业 林木实体 木质 经济林培育业 非林非木 非木质 花卉培育业 非林非木 非木质 第二产业 林副产品采集、加工业 非林木资源 非木质 木竹采运业 林木实体 木质 木竹加工业 林木实体 木质 人造板制造业 林木实体 木质 木浆造纸业 林木实体 木质 林化产品加工业 非林木实体 非木质 第三产业 森林旅游业 非消耗性 非物质

  6. 对林业产业的认识 • 林业产业的特征: • 林业产业是以森林资源为基础的资源限制型产业(地域—树种—产量—加工品—资源量平衡); • 林业产业纵跨国民经济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涵盖范围广、产业链条长,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 • 受环境约束(绿色认证制度、市场准入、嘉汉案例、5%的问题); • 国际市场与国际资源的利用(依从度); • 对经济发展及居民收入水平的依从度高(房地产等);

  7. 对林业产业的认识 • 对国民经济的作用(不可替代)和贡献大 • 林业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连锁效果) • 林业产业总产值大幅度增加,到2000年已经达到了3400亿元,比1978年增加了25倍,年均增长超过16% • 为我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了大量木材及林产品 • 木材作为当今四大材料(钢材、水泥、木材及塑料)中唯一可再生的生物资源,具有质量轻、强度高、吸音、绝缘、美观、易于加工、优质纤维含量高等特性,成为国民经济建设的主要生产资料和人民群众不可缺少的生活资料,广泛用于建筑、装饰、交通、能源、军工等国民经济的诸多行业。

  8. 对林业产业的认识 • 林业产业推动国民经济相关产业发展。据统计,我国1997年森林资源利用对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贡献为2124.02亿元(见下表):

  9. 序号 行业 数量 产值 GDP (万立方米) (亿元) (亿元) 1 采伐商品材 14590 364.76 194.48 2 建筑装修 5467 1760.58 490.15 3 家具 378 115.34 28.80 4 文体用品 250 74.12 19.50 5 化工 71 7.02 1.77 6 化纤 38 1.84 0.45 7 煤炭 764 58.14 26.91 8 运输工具 216 64.33 15.70 9 造纸 695 34.84 9.49 10 铁道运输 6398000万吨千米 --- 9.21 11 除商品外森林 资源消耗 17410 --- 522 12 森林资源培育 --- --- 320 13 竹类 --- 150.7 60.28 14 经济林 --- --- 255 15 合计 --- --- 2124.02

  10. 对林业产业的认识 • 林业产业的国际合作及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 截至2000年底,共争取到国际组织和有关国家的无偿援助和低息贷款约25.6亿美元,辐射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及林业系统所属的主要科研、教学机构。引进的外资58%主要用于第一产业的营造林及花卉等,35%用于第二产业的人造板、家具、木制品等,7%用于第三产业。

  11. 对林业产业的认识 • 据统计,我国林业的对外贸易额连年稳步上升,贸易总额已达182.49亿美元。其中,出口突破76亿美元;进口106.49亿美元。主要出口创汇产品是木材及其制品、松香、竹藤制品、林副特产品、干鲜果品等; •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加强生态建设,木材及其制品进口呈快速增长趋势,年进口量(折合成原木)从1990年的1331万立方米上升到2470万立方米。与此同时,引进了先进的管理经验,培养、引进了人才,并输出了林业科技成果。

  12. 对林业产业的认识 • 林业产业对我国社会发展的作用 • 为解决我国食物安全问题发挥积极作用 • 我国有12亿多人口,用占世界7%的土地,解决了占世界22%的人口的吃饭问题,这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奇迹,这一奇迹的发生,与林业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13. 对林业产业的认识 • 丰富的森林资源是人类营养食品和动物饲料的重要供应基地。我国现有木本粮食种植面积266.7万公顷,年产量17亿公斤。据有关专家测算,我国木本粮油及野生植物淀粉、森林果菜、食用菌等总产量折合成粮食可达200亿公斤,相当于5.3万公顷耕地的产出。森林资源中的树叶、树皮、树根、花、种子等,进行加工处理后的饲料,其营养价值不低于饲料粮,为我国畜牧业提供了大量的优质饲料; • 我国的农田林网,作为农作物的天然屏障,为农业的增产增收做出了重大贡献;

  14. 对林业产业的认识 • 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做出积极贡献 • 我国的贫困人口大部分集中在生态环境相对比较恶劣的地区,特别是山区和沙区。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潜力在山,希望在林。“八七” 扶贫攻坚计划的实施,有力促进了山区林业综合开发,通过对林种、树种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大力发展干鲜果品、木本粮油、花卉、药材、饲料、香料等经济林产品,走出了一条山区脱贫致富的成功之路; • 为社会提供广泛的就业机会

  15. 2林业产业发展现状、问题、机遇 • 我国林业产业的总体情况 • 我国主要林产品生产、消费和贸易情况的国际对比 • 林业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机遇

  16. 2.1我国林业产业的总体情况 林木种植业: • 我国是森林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我国森林面积23.8亿亩,活立木蓄积量124.9亿立方米,森林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五位,但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的1/6,年人均木材消费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 •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木材及其制品的消费量不断增加,必然拉动林木种植业的更大发展。在市场需求特别是国家政策的驱动下,近年来人工造林面积逐年增加,年均人工造林面积达到近8千万亩; • 截止到2000年,我国人工林保存面积达到7亿亩,其中人工用材林面积5亿亩,居世界首位。我国现有6000万公顷宜林地,1400多万公顷可用于发展用材林,其中1/3适合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 • 2000年营林业总产值 1109.96亿元;

  17. 我国林业产业的总体情况 经济林培育业: • 1980年以来,全国每年营造经济林70万公顷以上,2000年营造经济林135.03万公顷,约占当年人工造林总面积的31.1%。现共有经济林2022万公顷。 • 经济林建设的主要特点: • 一是基地规模化。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经济林开发模式,各地新建了一批千亩以上的高标准名特优经济林基地,基地面积占同期经济林面积的70%以上; • 二是加大结构调整力度,适当压缩常规水果规模,增加干果比重,引进和推广了一大批名特优新品种,淘汰了老化品种;

  18. 年份 总产量 产值 1994 4000(万吨) 500(亿元) 1999 6500(万吨) 1000(亿元) 期间增长 62% 100%

  19. 我国林业产业的总体情况 花卉培育业: • 到2000年,我国花卉种植面积已达14.75万公顷,产值260亿元(见表)鲜切花产量32.20亿支,盆栽810亿盆,分别比1995年增长了136.4%、 294.1%和110.4%;

  20. 1984 1998 1999 2000 种植面积(h㎡)万 1.4 8.69 12.24 14.75 产值(亿元) 6 107.4 540 260 出口额(亿美元) 0.8 2.6 0.28

  21. 我国林业产业的总体情况 木竹采运业: • 经过多年开发和建设,在我国形成了东北和内蒙古国有林区、西南西北国有林区和南方集体林区三大木材生产基地,我国在国有林区先后建成了135个林业局,在南方集体林区重点建设了158个产材县,木材年产量达到6000多万立方米; • 1998年和1999年在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和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开展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天然林采伐大幅调减,2000年木材产量4723.97万立方米,竹材产量56183万根。木竹采运业在我国林业产业中,长期占有主导地位,形成了巨大的木竹采运生产能力,现在面临着巨大的产业调整压力;

  22. 我国林业产业的总体情况 木竹加工业: • 我国已形成比较完整的木材加工体系。2000年锯材、木片加工产值81.29亿元,木制品加工151.09亿元,竹、藤、棕草制品业63.7亿元; • 近年来,我国家具业一直保持着15%左右的平均增长速度,2000年总产值达1200亿元,比1999年增长了20%。家具出口成为全国4个出口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1999年取代了加拿大成为出口美国市场的第一大国;

  23. 年份 件数(万件) 金额(万$) 1993 1863.7 345434.7 1994 2670.1 49347.2 1995 3402.9 59790.5 1996 3956.0 69790.2 1997 5374.1 95913.8 1998 6808.1 108466.2 1999 7837.5 130954.0 2000 9134.1 166849.0

  24. 我国林业产业的总体情况 人造板制造业: • 我国人造板制造业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全国人造板产量达到2001.66万立方米,比1999年增长33.2%,达历史最高水平。其中胶合板产量992.54万立方米,增长36.4%,纤维板产量514.43万立方米,增长31.7%,刨花板产量286.77万立方米,增长19%。形成了以胶合板、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为主的人造板工业构架,并保持继续增长的趋势; • 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我国可利用的森林资源将逐步过渡到以人工林资源为主,人造板制造业须进行品种结构调整;

  25. 我国林业产业的总体情况 林化产品加工业: • 林化产品是轻工、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材料。建国以来,林化产品从四大类21个品种增加到现在的120多个品种,到目前为止基本形成了以松香为主,以活性炭、栲胶、紫胶、松节油、樟脑等为辅的工业体系; •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松香厂300家,生产能力100万吨;栲胶厂35家,生产能力6万吨;紫胶厂22家,生产能力7800吨;活性炭厂257家,生产能力12万吨; • 我国林化产品的基本现状是: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某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但由于企业小而分散、设备落后、深加工不够、发展不平稳;

  26. 年份 松香 栲胶 紫胶 活性炭 松节油 樟脑 1992 419503 26141 732 21738 53602 5716 1993 503681 26176 931 25040 61627 6021 1994 437269 18177 1001 22857 52910 8839 1995 481264 19662 1393 77870 80294 12373 1996 501221 23766 1450 35391 68767 10170 1997 675758 19814 579 77769 84412 9438 1998 416016 14081 255 20350 40856 12882 1999 434528 10972 294 20111 42469 8559 2000 368760 7510 778 32746 34867 12501

  27. 我国林业产业的总体情况 木浆及纸制品业: • 据国家轻工业局的统计,我国有1100多个造纸企业,1981-1997年期间,我国纸浆产量已由406.3万吨扩大到1147.8万吨,平均增长6.7%;全国纸和纸板产量由540.2万吨上升到2733.2万吨,年增长10.7%,在世界所居位次不断提高; • 造纸工业纸浆消耗总量中,木浆消耗量占20%(其中国产木浆仅占8%); • 铜版纸、高级复印纸等高档纸主要由木纤维制成,麦草制浆所产生的黑液对环境危害极大,而且治理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对此我国关闭了大量年产1.7万吨以下的麦草制浆造纸厂,对制浆造纸产业结构进行了调整; •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木浆需求将持续增长。

  28. 我国林业产业的总体情况 林副产品采集加工业: • 2000年,食用菌产量达到79.5万吨,山野菜产量达到8.4万吨,人参等中药材产量达到30.8万吨; • 林副特产品采集加工业的发展,逐步改变了林区“独木支撑”的经济格局,为实现高效、优质和高产林业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29. 我国林业产业的总体情况 森林旅游业: • 到2000年底,全国已建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区1276处,总面积1.23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2.4%,各类森林公园1078处,总经营面积982万公顷;2000年全国森林公园共接待旅游人数7182万人次,森林旅游直接收入达到12.93亿元,森林旅游综合社会产值306.4亿元。 • 森林旅游业处于林业产业体系的较高层次,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提高,回归自然的要求也日益增加,我国森林旅游业将会加速发展,成为我国林业产业的支柱产业。

  30. 2.2我国主要林产品生产、消费和贸易情况的国际对比2.2我国主要林产品生产、消费和贸易情况的国际对比 木材: • 当今世界人均木材消耗量为0.68立方米,美国和俄罗斯在1立方米以上,瑞典高达6立方米,而中国只有0.2立方米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木材消费水平还很低; • 国内木材供给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尚有消费缺口2700—3400万立方米; • 由于国内木材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我国木材贸易基本以进口为主,出口仅限少量珍贵树种;

  31. 原木 锯材 年份 数量 万m 金额 万美圆 数量 金额 1995 258.3 36837 85.1 14913 1996 318.6 45778 93.3 18009 1997 447.1 67779 132.5 26811 1998 482.3 59909 169.0 34826 1999 1013 124863 217.8 66194 2000 1361.2 166000 363.6 98000

  32. 我国主要林产品生产、消费和贸易情况的国际对比我国主要林产品生产、消费和贸易情况的国际对比 • 我国进口原木的最大来源国为俄罗斯,2000年从俄罗斯进口原木593.09万立方米,占进口总量的43.6%; • 其次为马来西亚、加蓬、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印度尼西亚;

  33. 我国主要林产品生产、消费和贸易情况的国际对比我国主要林产品生产、消费和贸易情况的国际对比 人造板: • 随着我国房地产和家装市场的迅速发展,我国人造板消费量大幅度提高,但与世界相比人均消费量还很低。世界人造板人均消费量为0.024立方米,我国人均消费量为0.014 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8%; • 从人造板消费结构看,当前我国人造板用途大体是:家具占70%;建筑业的门窗及内装修等占15%-20%;车船制造业占2%-3%;其它占7%-13%。而国际上用于建筑的人造板占40%-50%,家具占30%,其它占20%-30%; • 随着我国家具业的迅速发展,建筑业、装饰装修业中人造板应用的扩大,人造板的需求日益增加; • 由于人造板工业还不发达,我国的人造板贸易基本以进口为主,出口量很小,约为进口的1/4,因而我国每年需花费大量外汇用于进口各种高档人造板(见表);

  34. 胶合板 纤维板 刨花板 年份 数量(m3) 金额(万美元) 数量(万㎏) 金额(万美元) 数量(万㎏) 金额(万美元) 1993 2228628 76216.5 11923 4303.2 5558 1334.6 1994 2108870 81625.0 16585 5405.0 3618 977.8 1995 2082925 77367.8 19141 5951.7 3590 1157.6 1996 1175110 64383.5 23809 7000.48 6995 1996.7 1997 1488439 60548.9 32398 10593.3 9611 2848.3 1998 1691113 54536.0 40757 13389.3 10161.4 2967.9 1999 1042430 41583.7 55641.6 20684.1 16129.5 5064.7 2000 1001808 43678.4 76088.5 28288.2 24295.3 6559.5

  35. 我国主要林产品生产、消费和贸易情况的国际对比我国主要林产品生产、消费和贸易情况的国际对比 纸和纸浆: •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纸和纸板人均年消费量很低,1998年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50%; • 由于我国造纸工业基础薄弱,为满足国内需求,需要每年从国外进口大量纸和纸浆(见表)。1999年进口量为1252.7万吨。

  36. 年份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出口 133.4 328.8 1924.3 797.9 864.8 734.2 100.2 进口 20082.4 39195.8 63949.0 76816.7 74083.0 91234.0 140342.7

  37. 我国主要林产品生产、消费和贸易情况的国际对比我国主要林产品生产、消费和贸易情况的国际对比 • 由表可见,我国纸和纸浆贸易主要是进口,且进口量逐年增加,纸和纸浆的进口总额占林产品进口额的50%左右。要改变这种局面,我国造纸工业必须扩大企业规模,引进先进设备,提高科技含量。

  38. 我国主要林产品生产、消费和贸易情况的国际对比我国主要林产品生产、消费和贸易情况的国际对比 经济林产品: • 我国是果品大国,无论是果品产量,还是果树栽培面积都居世界首位,但我国水果人均占有量只有43.7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60%; • 2000年果类贸易总额11.30亿美元,超过林化产品居各类非木质林产品进口贸易之首,其中出口8.75亿美元,进口2.55亿美元,贸易顺差扩大,但进口增长远快于出口增长。

  39. 我国主要林产品生产、消费和贸易情况的国际对比我国主要林产品生产、消费和贸易情况的国际对比 其他林产品: • 竹和竹产品每年出口创汇数亿美元,如果能进一步提高利用率,增加产品附加值,我国竹和竹产品不仅能大量代替木材还能增加出口创汇; • 我国的花卉产业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恢复和发展,已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产业; • 当前,我国花卉产业还处于高速低效扩张阶段,花卉的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 我国花卉生产面积是日本的2倍,美国的3倍,荷兰的10倍,但我国的花卉产值却远远低于这些国家;

  40. 我国主要林产品生产、消费和贸易情况的国际对比我国主要林产品生产、消费和贸易情况的国际对比 • 荷兰花卉生产面积不足我国的1/10,但花卉的产量却是我国的2倍; • 我国温室切花月季花每平方米不到100支,而荷兰却能到300支; • 我国花卉消费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也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如1994年我国人均鲜切花只有0.6支,人均花卉消费额3元左右,而荷兰人均150支,法国人均80支,英国人均50支,美国人均30支; • 花卉在我国还属于新兴消费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花卉消费市场潜力巨大是显而易见的; • 花卉产业如果能提高单产,增加科技含量,提高专业化水平,将成为林业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 其它林产品如银杏、杜仲、五倍子、紫胶等资源丰富,其中不少是名特优产品。如果能加大科技、资金投入,提高集约化水平,我国的林产品将极具国际市场竞争力。

  41. 2.3林业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 林业产业资源基础支撑能力弱 • 我国现有林业用地面积26329.5万公顷,人均森林面积占有量仅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0.6公顷的21.3%;活立木人均蓄积量仅为世界人均蓄积72立方米的1/8; • 虽然我国是世界上人工林面积最大的国家,但成熟人工林每公顷蓄积量仅为71.55立方米,为成熟天然林的41%; • 我国林业用地有效利用率只有52%,而美国为95%,瑞典为98%,日本为96%; • 我国木材综合利用率只有40%,不及世界发达国家的一半。在全球森林综合利用率中,北欧为96.8%,美国为88.6%,日本为87.9%;

  42. 林业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 造成资源支撑能力弱的原因很多,但从整体情况来看,主要有: • 与我国森林资源的特点有关。我国森林资源中天然次生林比重较大,疏林地多,平均蓄积量不高,供材能力有限,天保工程釜底抽薪,增加了森林资源却削弱了林业产业发展基础; • 与我国林业的科技水平有关; • 体制及转型过程中的政策导向,未能形成有效的拉动森林培育业的机制。

  43. 林业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 林业主导产业严重滞后 • 在木竹加工方面,深加工能力明显不足; • 木制家具,尤其是中低档家具,质量和售后服务普遍较差。缺少知名品牌,很少独特设计; • 近年来家具生产达到了12%的增长率,但这种增长主要靠增加投入,包括资金、设备、和人员、而不是靠生产效率的提高来实现; • 与发达国家相比,家具出口比重明显偏低,意大利家具出口占生产总量的43.6%,而我国只有5%;

  44. 林业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 竹材加工直接利用率低,企业生产规模小,多而乱,缺乏开拓新市场的能力,品种杂、应用面小,缺乏统一的行业管理; • 近几年来,我国的人造板工业发展很快,但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即便我国人均消费量很低,尚须进口大量的人造板; •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造板功能型产品少,深加工比例小,从规模上看,小作坊式生产占有相当比重。 • 多年来,我国纸浆大量依赖进口。造纸原料长期以非木材纤维为主,木浆比重仅占10%左右,而林业发达国家木浆比重达95%以上。

  45. 林业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 主要原因 • 企业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我国现有人造板企业规模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见表); • 技术和装备落后,管理不到位;

  46. 产品 我国平均规模 世界平均规模 胶合板 0.334 8.000 刨花板 0.649 15.000 中密度纤维板 3.500 10.000 硬质纤维板 0.373 5.000

  47. 林业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 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素质较低 • 我国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 产业素质低

  48. 林业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 造成我国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素质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 • 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动力不足; • 林业经济体制的改革滞后,制约林业企业的技术创新,特别是林业企业产权不清晰造成林业企业技术创新内在动力不足,市场机制空缺又使林业企业技术创新缺乏外在的市场压力; • 由林业产业特点所决定,技术创新周期相对过长、效果不明显、风险性较大,使林业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 从业人员的素质偏低,管理水平不高。

  49. 林业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 宏观调控薄弱、管理水平不高 • 林业产业是一个跨部门的边缘产业,产品分别归林业、轻工、二轻、外贸、乡镇等部门分管。在管理上漏洞较多,条块与部门分割,难以进行全行业统一规划和管理,造成了一些地方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资源和资金的浪费; • 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政府从对微观经济活动的过多干预转向加强宏观调控上来。但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一方面宏观调控的秩序尚未完全建立,宏观调控薄弱,管理体制仍然面临艰巨的转型改革;另一方面条块分割、部门分管的矛盾冲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虽然有所淡化,但市场经济的有序性组织机制还不到位。 • 由于林业产业兼具公益性,宏观调控更有必要性,难度更大,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出现偏差。历史上曾相继出现过无视生态,经济与生态对立,过重生态而忽视经济的政策误导。另外,林业企业离现代企业制度相去很远,组织管理水平处于各行业企业低水平之列。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