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7

第七章 糖代谢 - Metabolism

第七章 糖代谢 - Metabolism. 教学要求. 教学目的: 1 、掌握糖分解代谢的 5 条途径和糖异生途径; 2 、了解糖的合成代谢。 教学重点和难点 : 糖酵解途径和有氧氧化途径与糖异生途径;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时数: 8 学时。 教 具 :板图、课件。. 概述 糖代谢包括 分解代谢 和 合成代谢 。 动物和大多数微生物所需的能量,主要是由糖的分解代谢提供的。另方面,糖分解的中间产物,又为生物体合成其它类型的生物分子,如氨基酸、核苷酸和脂肪酸等,提供碳源或碳链骨架。

oriole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七章 糖代谢 - Metabolism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七章 糖代谢 - Metabolism

  2. 教学要求 • 教学目的: • 1、掌握糖分解代谢的5条途径和糖异生途径; • 2、了解糖的合成代谢。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糖酵解途径和有氧氧化途径与糖异生途径; • 教学方法:讲授法。 • 教学时数:8学时。 • 教 具:板图、课件。

  3. 概述 • 糖代谢包括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 • 动物和大多数微生物所需的能量,主要是由糖的分解代谢提供的。另方面,糖分解的中间产物,又为生物体合成其它类型的生物分子,如氨基酸、核苷酸和脂肪酸等,提供碳源或碳链骨架。 • 植物和某些藻类能够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化合物,即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主要是糖类化合物),是自然界规模最大的一种能量转换过程。

  4. 一、多糖和寡聚糖的酶促降解 多糖和寡聚糖只有分解成小分子后才能被吸收利用,生产中常称为糖化。 1.淀粉水解 人和动物体内多糖降解 淀粉 糊精 寡糖 麦芽糖 G

  5. (一)淀粉的酶促水解 • 水解淀粉的淀粉酶有α与β淀粉酶,二者只能水解淀粉中的α-1,4糖苷键,水解产物为麦芽糖。 • 1、α-淀粉酶可以水解淀粉(或糖原)中任何部位的α-1,4糖键。 • 2、β淀粉酶只能从非还原端开始水解。 • 3、水解淀粉中的α-1,6糖苷键的酶是α-1,6糖苷键酶。 • 淀粉水解的产物为糊精和麦芽糖的混合物。

  6. 还原末端 非还原末端 α-1,4糖苷键 α-1,6糖苷键

  7. (二)糖原在细胞内的降解 • 酶类: • 磷酸化酶 • 寡聚1,4转1,4葡聚糖转移酶 • 脱支酶

  8. (三)纤维素的酶促水解 • 人类和高等哺乳类 • 反刍动物 • 微生物 • 植物

  9. (四)双糖的酶促水解 • 麦芽糖-----葡萄糖+葡萄糖 • 蔗糖--------葡萄糖+果糖 • 纤维二糖--葡萄糖+葡萄糖 • 乳糖--------葡萄糖+半乳糖

  10. 二、糖的分解代谢 • 细胞内葡萄糖的代谢途径有五条: • 无氧分解或糖酵解 • 生醇发酵 • 有氧氧化 • 磷酸五糖途径 • 乙醛酸循环

  11. (一)糖的无氧酵解及生醇发酵 (一)糖酵解途径(glycolysis) (Embden Meyerhof Parnas EMP) 1.定义:在无氧的条件下,葡萄糖或糖原分解成丙酮酸,并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称为糖的无氧分解。这一过程与酵母菌使糖发酵的过程相似,又称为糖酵解。 1897年发现酵母提取液可以使蔗糖发酵生成乙醇,打开了现代生物化学的大门…直到1940年,糖酵解的全过程才被全面揭示,在这项研究中,有许多科学家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德国生物化学家G.Embden O.Meyerhof的贡献最大,因此糖酵解途径又叫Embden-Meyerhof(EMP途径)。 2.反应部位:细胞液(胞浆)

  12. 3.EMP途径的生化历程—三个阶段

  13. (1)葡萄糖的磷酸化 第一阶段: P P ATP ATP ADP ADP ATP 葡萄糖 6-磷酸葡萄糖 己糖激酶是糖酵解途径的第一个关键酶

  14. (2)磷酸己糖异构化

  15. (3)1,6-二磷酸果糖的生成 P P ATP ATP ADP 磷酸果糖激酶是糖酵解途径的第二个关键酶,并且是限速酶

  16. 1,6-二磷酸果糖 6-磷酸葡萄糖 6-磷酸果糖 葡萄糖 磷酸己糖异 构 酶 磷酸果糖激酶 磷酸果糖激酶 己糖激酶 己糖激酶 ATP ADP ATP ATP ATP 磷酸果糖 变 位 酶 磷酸化酶 糖 原 1-磷酸葡萄糖 ADP

  17. H CH2O P C O H HO CH HO C COH CH2O P 第二阶段: (4)1,6-二磷酸果糖的裂解 3-磷酸甘油醛 磷酸二羟丙酮 1,6-二磷酸果糖

  18. (5)磷酸丙糖的同分异构化 相当于1,6-二磷酸果糖裂解为两分子的3-磷酸甘油醛。

  19. COO~ CHO CHOH CHOH H H CH2O CH2O P P 第三阶段: (6)3-磷酸甘油醛氧化为1,3-二磷酸甘油酸 P +NAD++Pi +NADH+H+ 1,3-二磷酸甘油酸 3-磷酸甘油醛 这是糖酵解过程中唯一一步脱氢反应

  20. (7)高能磷酸基团的转移 + ATP ATP + ADP 糖酵解中第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1分子葡萄糖产生2分子ATP。

  21. (8)3-磷酸甘油酸异构为2-磷酸甘油酸

  22. (9)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的生成 ~

  23. (10)丙酮酸的生成 ~ ATP ATP ADP 糖酵解中第二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丙酮酸激酶是第三个关键酶, 1分子葡萄糖产生2分子ATP。

  24. 自发反应

  25. 1,3-二磷酸甘油酸 3-磷酸甘油醛 3-磷酸甘油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2-磷酸甘油酸 磷酸甘油 酸脱氢 酶 磷酸甘油 酸 激 酶 烯醇化酶 磷酸甘油 酸变位酶 NAD++Pi 2ADP 2ATP 2ATP NADH+H+ 丙酮酸激酶 丙酮酸激酶 烯醇式丙酮酸 丙 酮 酸 2ADP 2ATP 2ATP

  26. 糖酵解分为三个阶段 3步 1,6-二磷酸果糖 第二阶段:糖的裂解阶段 第一阶段:葡萄糖的磷酸化 葡萄糖 2步 两分子的磷酸丙糖 1,6-二磷酸果糖 第三阶段:产能阶段 5步 两分子丙酮酸 两分子的3-磷酸甘油醛

  27. 小结 糖酵解的反应特点 总反应式: G+2NAD+2ADP+2Pi  2丙酮酸+2NADH+2H +2ATP +2H2O 1、整个过程无氧参加; 2、三个关键酶; 3、从葡萄糖开始净生成2分子ATP, 从糖原开始净生成3分子ATP; 4、一次脱氢,辅酶为NAD+,生成NADH+H+。

  28. 糖酵解途径 乳酸 乳酸 葡萄糖 葡萄糖 丙酮酸 丙酮酸 (有氧或无氧) (有氧或无氧) 乙醇 乙醇 乙酰 CoA 乙酰 CoA 三羧酸循环 三羧酸循环 丙酮酸的去路 (无氧) (有氧)

  29. (1) 乳酸发酵(lactic fermation) 动物,藻类、乳酸菌 G +2ADP+ 2Pi 2乳酸 +2ATP+2H2O NAD 丙酮酸的无氧还原

  30. O H (2)酒精发酵(alcoholic fermation) 酵母菌 焦磷酸硫胺素 ( TPP )

  31. NAD+ NADH+H+ ATP ATP ATP ATP UTP PPi ADP ADP ADP ADP ADP ATP 其它糖进入单糖分解的途径 半乳糖 甘油 半乳糖-1-P 3-磷酸甘油 葡萄糖 UDP-半乳糖 果糖 葡萄糖 磷酸二羟丙酮 UDP-葡萄糖 PPi UTP 葡萄糖-6-磷酸 果糖-1、6-磷酸 果糖-6-磷酸 葡萄糖-1-磷酸 ADP ATP 3-磷酸甘油醛 甘露糖-6-磷酸 Pi 糖原或淀粉 进入糖酵解 甘露糖

  32. 糖的无氧降解及厌氧发酵总图

  33. 4、生理意义 (1)机体在缺氧的情况下,获取能量的有效方式;即应急供能的途径。 (2)在某些正常组织中,有氧的情况下,也是一条重要的供能途径。 红细胞没有线粒体,完全依赖糖酵解供能; 神经、白细胞、骨髓等代谢极为活跃,也常由糖酵解提供部分能量。 (3)提供碳源物质,参与蛋白质、脂肪酸的生物合成。 (4)制作青贮饲料。

  34. (二)葡萄糖的有氧分解代谢 定义:葡萄糖在有氧的条件下彻底氧化生成CO2、H2O和大量ATP的代谢过程,称为糖的有氧氧化。 反应部位:胞浆和线粒体基质 生化过程: 分三个阶段 1.葡萄糖-----丙酮酸(与糖酵解相同,略) 2.丙酮酸-----乙酰辅酶A 3.乙酰辅酶A----CO2+H2O

  35. 线粒体内膜 三羧酸循环 丙酮酸 葡萄糖 (或糖原、淀粉) 乙酰辅酶A CO2+H2O 乳酸 糖的无氧氧化与有氧氧化的关系 线粒体基质 细胞液

  36. TPP, FAD, 硫辛酸, Mg2+ 2.丙酮酸的氧化脱羧—乙酰CoA的生成 基本反应: 糖酵解生成的丙酮酸可穿过线粒体膜进入线粒体基质,在丙酮酸脱氢酶系的催化下,生成乙酰辅酶A。 细胞呼吸最早释放的CO2

  37. E1-丙酮酸脱羧酶(也叫丙酮酸脱氢酶) E2-二氢硫辛酸乙酰基转移酶 E3-二氢硫辛酸脱氢酶。 三种酶 丙酮酸脱氢酶系 焦磷酸硫胺素(TPP) 硫辛酸 COASH FAD NAD+ Mg2+ 六种辅助因子 丙酮酸脱氢酶系: 具线粒体的生物,这一多酶复合体位于线粒体内膜上; 原核细胞则在胞液中。

  38. 3.三羧酸循环的反应过程 反应从乙酰辅酶A与草酰乙酸缩合成含有三个羧基的柠檬酸开始,所以称为柠檬酸循环,又称为TCA循环。此循环是1937年Krebs提出的,又称为Krebs循环。 包括(1)缩合反应 (2)柠檬酸异构化生成异柠檬酸 (3)异柠檬酸氧化脱羧生成α-酮戊二酸 (4)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生成琥珀酰CoA (5)琥珀酰CoA生成琥珀酸 (6)琥珀酸脱氢生成延胡索酸 (7)延胡索酸加水生成苹果酸 (8)草酰乙酸的再生

  39. O CH3-C-SCoA CoASH H2O 草酰乙酸 H2O TCA第一阶段:柠檬酸生成 顺乌头酸酶 柠檬酸合成酶

  40. (1)缩 合 反 应 —C~SCoA+ CH2COOH O 柠檬酸合成酶 C—COOH O HO— C—COOH CH3 CH2COOH H2O H2O HSCoA CH2COOH HSCoA 乙酰CoA 草酰乙酸 柠檬酸 柠檬酸合酶是三羧酸循环的第一个限速酶

  41. (2)柠檬酸异构化为异柠檬酸 CH2COOH CH2COOH CHCOOH H2O H2O H2O H2O HO —C—COOH HO— H CHCOOH C—COOH 顺乌头酸酶 顺乌头酸酶 HO HO CH2COOH H H CHCOOH CHCOOH 顺乌头酸 异柠檬酸 柠檬酸

  42. NAD+ NADH+H+ NAD+ NADH+H+ CO2 CO2 异柠檬酸脱氢酶 -酮戊二酸脱氢酶 琥珀酸硫激酶 GDP+Pi GTP CoASH TCA第二阶段:氧化脱羧

  43. H H (3)异柠檬酸氧化生成α-酮戊二酸 CH2COOH CH2COOH CH2COOH NAD+ NADH+H+ CO2 CO2 COO CHCOOH CH2 CCOOH H 异柠檬酸脱氢酶 异柠檬酸脱氢酶 异柠檬酸脱氢酶 CHCOOH CHCOOH O O HO HO CHCOOH H H 草酰琥珀酸 α-酮戊二酸 异柠檬酸 这是三羧酸循环的第一次氧化脱羧反应, 异柠檬酸脱氢酶是第二个限速酶。

  44. H H (4)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反应 COOH CH2COOH CH2 NAD+ NADH+H+ CO2 CO2 + HSCoA CH2 H 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 CH2 COO H CCOOH O CO~SCoA 琥珀酰CoA α-酮戊二酸 这是三羧酸循环的第二次氧化脱羧反应, 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是第三个限速酶。

  45. GTP + ADP ATP (5)琥珀酸的生成 COOH CH2COOH GTP CoASH GDP+Pi+ GTP CH2 CH2 琥珀酰CoA合成酶 CH2COOH ~ CO~SCoA 琥珀酸 琥珀酰CoA 这是三羧酸循环的唯一1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46. FAD FADH2 H2O 草酰乙酸 NAD+ NADH+H+ TCA第三阶段:草酰乙酸再生 琥珀酸脱氢酶 延胡索酸酶 苹果酸脱氢酶

  47. H H (6)延胡索酸的生成 CHCOOH CHCOOH H H 琥珀酸脱氢酶 + FAD + FADH2 H2 CHCOOH CHCOOH H H 琥珀酸 延胡索酸

  48. HO H (7)苹果酸的生成 CHCOOH CHCOOH HO + H2O H2O 延胡索酸酶 CHCOOH CHCOOH H 延胡索酸 苹果酸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