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9

鄱阳湖经济区

鄱阳湖经济区. 10 港航 4 班 卢娴君. 区域范围.

Download Presentation

鄱阳湖经济区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鄱阳湖经济区 10港航4班 卢娴君

  2. 区域范围 • 鄱阳湖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江西省北部,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四大淡水湖中唯一没有富营养化的湖泊,同时也是具有世界影响的重要湿地。在未来发展中,鄱阳湖地区既肩负着保护“一湖清水”的重大使命,又承载着引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功能。在新的历史时期,从国家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出发,为积极探索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新模式,建设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为我国大江大湖区域综合开发提供良好示范,特编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规划范围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 ,国土面积5.12万平方公里,200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48亿元,年末总人口2006.6万人

  3. 形成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江西鄱阳湖为核心,以鄱阳湖城市圈为依托,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重要战略构想,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先行区。国务院已于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纳入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对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4. 发展定位 • 根据《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定位是:建设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期为2009年至2015年,远期展望到2020年。2009—2015年的任务是创新体制机制,夯实发展基础,壮大生态经济实力,初步形成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新模式;2016—2020年的任务是构建保障有力的生态安全体系,形成先进高效的生态产业集群,建设生态宜居的新型城市群,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良好基础。

  5. 战略任务 •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 加快产业发展是重中之重的战略任务,要积极培育和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 • 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基础和必要前提 。 • 构建生态文明社会,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应有之义、重要内容。 •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 深化改革开放,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不竭动力和源泉。

  6. 意义 • 有利于探索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 • 有利于探索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的新模式。 • 有利于加快构建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实施的新支点。 • 有利于树立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新形象。

  7. 功能分区 • 湖体核心保护区。范围为鄱阳湖水体和湿地,以1998年7月30日鄱阳湖最高水位线(吴淞高程湖口水位22.48米)为界线,面积5181平方公里。区域功能是:强化生态功能,禁止开发建设。 • 滨湖控制开发带。范围为沿湖岸线邻水区域,以最高水位线为界线,原则上向陆地延伸3公里,核定面积3746平方公里。区域功能是:构建生态屏障,严格控制开发。 • 高效集约发展区。范围为区域其他地区,面积4.22万平方公里。区域功能是:集聚经济人口,高效集约开发。

  8.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整个规划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规划区崛起的步伐催人奋进。仅2011上半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15家,实际利用外资18.15亿美元;全省144个增资扩股外资项目中,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占90%,其中4个项目增资超过3000万美元。

  9. 生态建设 • 绿化——“一大四小”造林绿化工程共投入189.1亿元,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313万亩。全省森林覆盖率由60.05%提高到63.1%,居全国第二位。 • 水质——“五河一湖”水污染治理工程、长江暨鄱阳湖流域水资源保护工程顺利实施。覆盖全流域的水质水量监测监督体系加快完善,水质动态监测站点由21个增加到50个。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由76.3%提高到80.5%。 • 空气——11个设区城市空气环境质量全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 污水处理——85个县(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及截污主干管网全部建成,县市污水处理率由2007年的2.5%大幅提高到2010年的46.8%;102个工业污水处理项目已开工65个,其中统建项目年底前建成20个。 • 农村清洁工程——约13万个自然村和1500个集镇推行了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已建成200多个国家级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 • …..

  10. 水运 •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是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积极探索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新模式。水运具有绿色、生态、环保等诸多优势,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发挥着其他运输方式无法替代的作用。加快水运发展,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即依托鄱阳湖水网优势,建立联系紧密、运行高效、环境优良的生态水运体系,充分发挥水运对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和支撑作用。

  11. “十一五”期间,江西水运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呈现出“发展规模、速度、质量、效益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具备了进一步加快发展的较好基础。5年来,全省水运建设投资总额超过30亿元,新增港口年通过能力达到977万吨,集装箱年吞吐能力达41万标箱。港口、航道和支持保障系统建设加快推进,九江港以物流化、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为发展方向,全面启动了152公里岸线的沿江大开发,南昌港正着力打造以集装箱、能源、原材料及产成品、矿建材料运输为主,兼顾旅游客运的综合性枢纽港口;在航道建设方面,全省三级以上航道突破400公里;应急、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加快跟进,全省港航信息化建设投资突破5000万元,等等,为“十二五”时期江西水运加快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十一五”期间,江西水运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呈现出“发展规模、速度、质量、效益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具备了进一步加快发展的较好基础。5年来,全省水运建设投资总额超过30亿元,新增港口年通过能力达到977万吨,集装箱年吞吐能力达41万标箱。港口、航道和支持保障系统建设加快推进,九江港以物流化、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为发展方向,全面启动了152公里岸线的沿江大开发,南昌港正着力打造以集装箱、能源、原材料及产成品、矿建材料运输为主,兼顾旅游客运的综合性枢纽港口;在航道建设方面,全省三级以上航道突破400公里;应急、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加快跟进,全省港航信息化建设投资突破5000万元,等等,为“十二五”时期江西水运加快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2. 公路 • 2011年9月16日,随着德兴至南昌、永修至武宁(庐山西海)两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实现了高速公路网络化,标志着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公路率先进入高速时代。

  13. 德昌、永武高速公路于2009年7月16日同时开建。德昌高速公路上全长9178.5米的金溪湖特大桥,是目前江西高速公路最长的桥梁;永武项目红岩潭大桥是江西迄今为止桥梁基础施工水位最深的桥梁,水深达30米。德昌高速公路首次在全线推行风光电一体化、橡胶管止浆等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有效节约了项目建设成本;永武项目是全国“十二五”第一条交通科技示范路,推广运用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安全保障等方面40多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两个项目对于完善江西高速公路网特别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路网结构意义重大,德昌高速公路大大拉近了江西与长三角的距离,使省会南昌到杭州、上海的路程缩短近80公里;永武高速公路对于庐山西海风景区的发展至关重要。德昌、永武高速公路于2009年7月16日同时开建。德昌高速公路上全长9178.5米的金溪湖特大桥,是目前江西高速公路最长的桥梁;永武项目红岩潭大桥是江西迄今为止桥梁基础施工水位最深的桥梁,水深达30米。德昌高速公路首次在全线推行风光电一体化、橡胶管止浆等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有效节约了项目建设成本;永武项目是全国“十二五”第一条交通科技示范路,推广运用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安全保障等方面40多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两个项目对于完善江西高速公路网特别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路网结构意义重大,德昌高速公路大大拉近了江西与长三角的距离,使省会南昌到杭州、上海的路程缩短近80公里;永武高速公路对于庐山西海风景区的发展至关重要。

  14. 永武高速:穿越庐山西海风景区,是江西第一条旅游高速公路。项目概算总投资约41.852亿元,线路全长104.487公里。为加强旅游、生态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永武高速公路集中推广应用了40多项交通安全保障、绿色交通新技术,其中很多都是在全国首次应用。如建成了全国第一个低碳服务区、全国第一个三维动态交通安全监控系统、全国最长的排水降噪沥青路面、全国最长的振动隆声带等。16日,全国“十二五”首条科技示范路――江西永修至武宁高速公路将正式建成通车。永武高速:穿越庐山西海风景区,是江西第一条旅游高速公路。项目概算总投资约41.852亿元,线路全长104.487公里。为加强旅游、生态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永武高速公路集中推广应用了40多项交通安全保障、绿色交通新技术,其中很多都是在全国首次应用。如建成了全国第一个低碳服务区、全国第一个三维动态交通安全监控系统、全国最长的排水降噪沥青路面、全国最长的振动隆声带等。16日,全国“十二五”首条科技示范路――江西永修至武宁高速公路将正式建成通车。 德昌高速:全力推广技术含量高应用排水路面、低温冰冻雨雪灾害防治、新型防撞护栏、新型交通标志、标线、车速预警、防雾闪灯,在金溪湖特大桥上增加投入500万安装风光互补照明系统,减少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

  15. 国家发改委6月批复新建九景衢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这意味着该项目离实质性开工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根据批复文件内容,该铁路横跨江西、浙江两省四市十(区)县,建成后除开行普通旅客列车和货物列车外,还可开行时速200公里级别的动车组列车。这也意味着我省都昌、鄱阳等县将结束没有火车的历史。国家发改委6月批复新建九景衢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这意味着该项目离实质性开工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根据批复文件内容,该铁路横跨江西、浙江两省四市十(区)县,建成后除开行普通旅客列车和货物列车外,还可开行时速200公里级别的动车组列车。这也意味着我省都昌、鄱阳等县将结束没有火车的历史。 线路自九江枢纽九江站引出,经景德镇、婺源、常山,至沪昆铁路衢州站,正线全长343公里,其中湖口至常山段新建双线271公里,利用既有铜九、衢常铁路并增建二线72公里。全线共设九江、琵琶湖、湖口、都昌、油墩街、鄱阳、景德镇南、景德镇、赋春、婺源、新岗山、开化、辉埠、常山、衢州等15个车站,其中新建车站7个、利用既有车站8个。建成后除开行普通旅客列车和货物列车外,还可开行时速200公里级别的动车组列车。 鄱阳湖湖区首次建设铁路(2010.6)

  16. 候鸟大军 • 鄱阳湖区除都昌保护区和南矶山保护区以外的1100平方公里湖区进行了调查,共调查到候鸟31种,总数量38101只。其中,白鹤231只,主要分布在沙湖、蚌湖;白枕鹤391只,主要分布在大汊湖等处;灰鹤337只,主要分布在大汊湖及余干县;白琵鹭4554只,主要分布在大湖池、沙湖;数量较多的候鸟有鸿雁10121只,在鄱阳湖的南部和西部多个湖泊集中分布;白额雁7452只,主要分布在鄱阳湖保护区范围内。(2011.11)

  17. 3200余只白鹤将现身鄱阳湖 • 鄱阳湖候鸟种类繁多,身为世界珍稀濒危物种的白鹤属于“贵宾中的贵宾”,尤为引人注目。根据中国鹤类研究保护网络和国际鹤类基金会提供的信息,本月5日以前,绝大部分白鹤分布在吉林莫莫格保护区、沈阳的一处湿地和黄河三角洲,总数达3200余只。专家估计,这些白鹤也将于本月中下旬全部抵达鄱阳湖越冬。(2011.10)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