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7

愛兒 ‘’ 藥 ‘’ 健康

愛兒 ‘’ 藥 ‘’ 健康. 桃園縣政府衛生局. 兒童非成人縮小版. 胃部吸收 胃腸蠕動在新生兒及幼兒較慢 增加部分藥品吸收. 肝臟代謝 新生兒肝臟功能只有大人的 20~40%. 兒童非成人縮小版. 腎臟排除 新生兒的腎功能約只有大人的 30% , 1 歲左右才達到成年人水準。. 皮膚吸收 嬰幼兒皮膚通透性高,對於 外用藥品的吸收較好。. 兒童安全用藥三原則. 藥量不多也不少 專用藥劑安全好 藥袋標示最重要. 兒童是大人的雛形,但不是大人的縮小體 器官未發育成熟

Download Presentation

愛兒 ‘’ 藥 ‘’ 健康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愛兒‘’藥‘’健康 桃園縣政府衛生局

  2. 兒童非成人縮小版 • 胃部吸收 胃腸蠕動在新生兒及幼兒較慢 增加部分藥品吸收 • 肝臟代謝 • 新生兒肝臟功能只有大人的20~40%

  3. 兒童非成人縮小版 • 腎臟排除 新生兒的腎功能約只有大人的30%,1歲左右才達到成年人水準。 • 皮膚吸收 • 嬰幼兒皮膚通透性高,對於 • 外用藥品的吸收較好。

  4. 兒童安全用藥三原則 藥量不多也不少 專用藥劑安全好 藥袋標示最重要

  5. 兒童是大人的雛形,但不是大人的縮小體 器官未發育成熟 (吸收、代謝、排泄、敏感度都與大人迥異) 兒童藥量是依據體重、年齡、身高等來計算 盡量使用小兒專屬製劑 使用精確好用的量具、餵藥器 藥量不多也不少

  6. 專用藥劑安全好

  7. 注意藥袋上之姓名 藥品總筆數及藥品數量 用法用量 (第一次拿藥或有新開立的藥品) 藥袋標示之臨床用途及注意事項 一般之用藥指示 藥品之保存方式 藥袋標示最重要 以上若有疑問或不清楚時,請立即詢問藥師

  8. 兒童常用藥物之注意事項 • 解熱鎮痛製劑 • 口服抗生素製劑 • 止瀉製劑 • 支氣管擴張製劑 • 類固醇製劑

  9. 兒童常用藥物之注意事項 解熱鎮痛製劑 • 若孩童有不明發燒,請先就醫勿自行餵食退燒藥 • 體溫>38.5℃ • 可先給予口服退燒藥,並同溫水擦拭、使用冰枕或水枕降溫 • 服藥後30分鐘燒沒退,可以給予栓劑。 • 一般退燒藥給藥間隔為4-6小時

  10. 兒童常用藥物之注意事項 口服抗生素製劑 • 抗生素須經醫師指示使用,不可任意停藥 • 粉劑抗生素需加水經搖勻溶解至指示刻度 • 稀釋後冷藏保存,依說明未用完應丟棄

  11. 兒童常用藥物之注意事項 止瀉製劑 • 部分止瀉劑需空腹服用 • 懸浮液使用前需搖勻 • 粉狀止瀉劑如需加水使用, • 請用適量的冷開水

  12. 兒童常用藥物之注意事項 支氣管擴張製劑 • 心跳加快、手指顫抖、臉紅熱感等情形 • 為藥物作用勿過於緊張 • 噴霧藥劑應學習正確使用 • 噴霧藥劑為止喘急救用藥, • 應隨時帶在身邊 • 隨時注意藥物之有效期限及餘量

  13. 兒童常用藥物之注意事項 類固醇製劑 • 避免濫用或自行停藥 • 勿空腹服藥 • 長期使用必須注意有無出血傾向 • 噴霧劑使用後應刷牙或漱口, • 以預防口腔黴菌感染

  14. 小孩生病了 我該怎麼辦 ?

  15. 小孩發燒,怎麼辦? • 觀察一下? • 自行到藥局購買退燒藥使用? • 馬上到醫院(診所)看診? • 其他?

  16. 小孩發燒,什麼時候要看醫師? • 發燒小孩的年齡在3個月以下 • 發燒併有以下症狀時: 呼吸急促、呼吸困難、吞嚥困難、脫水、耳朵疼痛、排尿不適。 • 發燒同時有嘔吐、嚴重頭痛、嗜睡、倦怠、脖子僵硬等疑似腦炎或腦膜炎症狀的時候。 • 熱性痙攣 這時候來找我就對了!

  17. 如何正確使用藥品

  18. 兒童的藥品,您希望如何處理? • 請醫師開兒童專用劑型的藥品 • 請藥師將藥品磨粉分包 • 自行磨粉 • 其他 × 兒童藥品的使用應以專用製劑為原則,若治療藥物無專用製劑,則應事先詢問藥師是否可以磨粉、壓碎後給藥。

  19. 磨粉分包的缺失 • 藥品易受汙染 • 藥品安定性變差,容易潮解 • 藥品劑量不精確 • 多種藥物混合

  20. 餵兒童吃藥,您會如何處理? • 加入果汁、牛奶、茶中 • 加入糖水中 • 加入溫開水中 • 其他

  21. 藥物的使用 • 口服錠劑及膠囊 • 選擇兒童專用藥劑(如:咀嚼錠) • 儘量以原劑型整粒併用溫開水吞服為原則 • 小技巧 • 可用湯匙將藥物壓碎(可事先加水於湯匙使藥物軟化) • 事先詢問藥師需注意事項

  22. 藥物的使用 • 口服液劑 • 每次使用前都應先搖勻(特別是懸液劑)。 • 量取藥品應使用適當量器 • 服藥量小於5毫升者可使用口服注入筒或滴管,若服用量大於5毫升,則可以小量杯量取。 • 注意藥品保存方式

  23. 藥物的使用 • 外用藥 • 不宜塗抹過厚、過於頻繁 • ㄧ歲以下幼兒使用需特別謹慎 • 清除不慎沾染部位,避免誤食 • 小技巧 • 可先在大人乾淨的手上塗開抹勻後,再輕拍覆蓋在幼兒的皮膚上 • 挑選嬰兒入睡時使用

  24. 1 2 餵服兒童藥物要領 • 嬰兒 • 以毛巾或衣物包裹固定 • 使用吸管或口服注入筒 • 少量、多次給予(避免嗆到) • 幼兒 • 給予選擇權 (服藥姿勢、場所、藥丸先後順序) • 鼓勵幼兒合作 • 服藥後給予糖果或飲料去味

  25. 兒童吃藥後卻吐藥,如何處理? • 再吃半包藥? • 再餵一包藥? • 不再補藥? • 其他

  26. 家裡的藥品如何儲存? • 放在小孩拿不到的地方? • 全都放在冰箱中? • 隨便放? • 其他

  27. 藥品儲存要領 • 使用兒童安全包裝藥品 • 放在兒童或寵物看不到且碰不到的地方 • 儲藥櫃加裝兒童防開裝置 • 定期檢查儲藥櫃,清除過期藥品 • ㄧ般家用品、食品、藥品、清潔 劑等化學物品應分開儲放

  28. 藥品儲存條件 • 個別藥品儲存條件 ㄧ般藥品: 陰涼、乾燥、室溫、避光 特殊藥品: 冷藏 (另有標示)

  29. 家中的剩藥,請問您都如何處理? • 留到下次有同樣症狀時吃? • 直接丟垃圾桶? • 送給親友服用? • 其他

  30. 藥品安全效期 • 原包裝藥品 ㄧ般以6個月為原則 磨粉分包效期較短 • 特殊藥品 部分懸浮液劑冷藏可放置約7~14天

  31. 還有什麼是我應該注意的? • 避免在兒童面前服用藥物,因為小孩子會模仿大人的行為。 • 避免在餵食兒童藥物時,哄騙小孩藥品是糖果。 • 餵食兒童藥物時,請詳閱藥袋指示,重覆確認拿取的藥物及藥量是否正確。 在說我嗎?

  32. 案例 • 家中兩個孩子同時感冒 糊塗的媽媽將大寶的藥拿給小寶吃, 小寶的藥給大寶吃。

  33. 案例 • 一位外籍年輕媽媽電話詢問藥師, 為什麼ㄧ包ㄧ包的藥還剩好幾包, 藥瓶子內的藥沒有了? • 原來她把抗生素的乾粉製劑, 沒有加水泡製成糖漿, 直接以量杯量取乾粉餵食。

  34. 案例 • 兒子流鼻涕了,怎麼辦? 啊!想起來了, 幾天前自己流鼻涕有剩下藥, 體重約四分之ㄧ, 那麼四分之ㄧ藥量給他吃。

  35. 案例 • 有ㄧ個小女孩 看到阿媽每天晚上吃飽飯後 會在餐桌上拿出一包東西來吃, 小女孩心想「ㄧ定很好吃」, 所以有ㄧ天小女孩就把阿媽剩下的 整包糖果吃下去 其實阿媽每天吃的是『安眠藥』

  36. 案例 • 哥哥把妹妹的乾杯了! • 兒童糖漿有多種水果口味, 提高兒童接受度; 但卻增加其不安全性!

  37. 結語 • 兒童用藥需特別注意 • 藥即是毒 • 切勿未經專業人員指導自行購藥 • 依指示餵食小孩藥品 若病情未改善請詢問醫療人員 • 若有任何用藥問題可詢問社區藥局或醫院藥師 • 小孩發燒勿驚慌

  38. 腸病毒防治衛教重點及衛生局可提供之資源

  39. 校園腸病毒防治衛教重點 • 腸病毒傳染途徑及防治重點 • 正確洗手五步驟 • 校園環境清潔 • 腸病毒疫情停課建議標準 • 本局可提供之資源

  40. 腸病毒傳染途徑 • 腸病毒是經由接觸、飛沫或吃進被含有病毒之糞便所污染的食物而傳染。 • 玩具常成為幼兒間傳染的媒介,尤其是帶毛的玩具。潛伏期是三到五天。

  41. 可能傳播模式 較大小孩或大人 接觸腸病毒71型患者 ↓ 可能有手足口症/咽峽炎或無病症 傳播 較小小孩 輕症或有併發症甚至死亡

  42. 我的小孩沒出門過,為什麼在家中也會感染腸病毒?我的小孩沒出門過,為什麼在家中也會感染腸病毒? • Ans: • 因嬰幼童本身無足夠能力管理自身衛生,容易經由大人摟抱、親吻,或與其他孩童遊戲互動時感染腸病毒,因此,不論大人或較年長的小孩,自外面回家時,在摟抱、餵食幼兒前,務必更換衣物及正確洗手「濕、搓、沖、捧、擦」,已降低嬰幼童感染腸病毒的機會

  43. 我的小孩前兩個月才感染腸病毒,為什麼這個月醫師又說是腸病毒,您的回答是?我的小孩前兩個月才感染腸病毒,為什麼這個月醫師又說是腸病毒,您的回答是? Ans: 因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的總稱,包括23型A群克沙奇 病毒、6型B群克沙奇病毒、3型小兒麻痺病毒、30 型伊科病毒及68至71型腸病毒,後面又陸續發現有 心腸病毒型別,共計有上百種,所以感染過腸病毒 的小朋友還是有機會被另一種腸病毒感染

  44. 正確洗手五步驟

  45. 消毒 • 環境消毒 • 常接觸物體表面:門把、課桌椅、餐桌、樓梯扶把、玩具、遊樂設施、寢具及書本 • 泡製200ppm含氯漂白水 • 取巿售家庭用漂白水(濃度一般在6到7%)1匙(一般喝湯用的湯匙,約15至20cc) • 加入5公升的自來水中(大寶特瓶每瓶容量1,250cc,4瓶即等於5公升),攪拌均勻即可

  46. 兒童用藥安全 大家一起來守護 社區藥事健康照護營造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