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3

压疮护理新进展

压疮护理新进展. 造口治疗师 赵阳军. 课堂目标. 1. 掌握 2007NPUAP 压疮的新定义; 2. 熟悉 2007NPUAP 压疮的新分期; 3 压疮发生的原因 4. 了解压疮的影响因素、 Braden Scale 评分表 5. 熟悉压疮的评估 6 预防压疮的误处 7. 了解湿性愈合理论. 压疮概况. 有文献报道 , 一般医院压疮的发生率为 2.5% ~ 8.8%, 高达 11.6% 。脊髓损伤患者的发生率在 25% ~ 85% , 且 8% 与死亡有关。 老年住院患者 , 发生率为 10% ~ 25% 。

ovidio
Download Presentation

压疮护理新进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压疮护理新进展 造口治疗师 赵阳军

  2. 课堂目标 • 1.掌握2007NPUAP压疮的新定义; • 2.熟悉2007NPUAP压疮的新分期; • 3 压疮发生的原因 • 4.了解压疮的影响因素、Braden Scale评分表 • 5.熟悉压疮的评估 • 6 预防压疮的误处 • 7.了解湿性愈合理论

  3. 压疮概况 • 有文献报道,一般医院压疮的发生率为2.5%~8.8%,高达11.6%。脊髓损伤患者的发生率在25%~85% ,且8%与死亡有关。 • 老年住院患者,发生率为10%~25%。 • 一直是基础护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也是评价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护理学领域中的难题。

  4. 名称的演变 1950年“褥疮“ (bedsores) “压疮”或“压力性溃疡” Pressure ulcer 9.3kpa压力下持续受压2h以上 组织永久性损伤

  5. 2007NPUAP压疮的新定义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 • 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坏和坏死 。 • 2007NPUAP压疮的新定义: 指皮肤或皮下组织由于压力,或复合有剪切力或/和摩擦力作用而发生在骨隆突处的局限性损伤。

  6. 压疮的特征 • 发生在骨隆突部位 • 由于受压引起 • 深浅不一 • 通常存在坏死组织 • 边缘硬而干燥 • 轮廓常呈圆形或火山口状 • 疼痛不明显 • 分布于溃疡床的肉芽组织常呈灰白色 • 继发感染时有恶臭或脓性分泌物流出,穿入深部组织,使肌腱、骨膜发炎、变厚、硬化,并破坏其骨质及关节。 • 病人往往伴有营养不良 • 可发生于任何的压力源 • 可以在数小时内发生

  7. 压疮的分期 • NPUAP1998压疮分期 • NPUAP2007压疮分期 • 根据伤口的颜色(RYB)分

  8. 压疮的Ⅰ~Ⅳ期

  9. NPUAP1998压疮分期(分四期) Ⅰ期: 皮肤完整且出现发红区,在受压发红区以手指下压,颜色不会变白。 Ⅱ期:皮肤损伤在表皮或真皮,溃疡呈浅表性。 临床上可见表皮擦伤、水泡、浅的火山口状伤口。 Ⅲ期:伤口侵入皮下组织,但尚未侵犯筋膜。 临床上可见深的火山口状伤口,且已侵蚀周围邻近组织。 Ⅳ期:组织完全被破坏或坏死至肌肉层、骨骼及支持性结构(如肌腱、关节囊等)

  10. NPUAP2007压疮分期 • 可疑的深部组织损伤(Subspected Deep Tissue Injury) • Ⅰ期(Stage Ⅰ) • Ⅱ期(Stage Ⅱ ) • Ⅲ期(Stage Ⅲ ) • Ⅳ期(Stage Ⅳ ) • 不明确分期 Unstageable

  11. 可疑的深部组织损伤(Suspected deep tissue injury) • 皮下软组织受到压力或剪切力的损害,局部皮肤完整但可出现颜色改变如紫色或褐红色,或导致充血的水疱。 • 与周围组织比较,这些受损区域的软组织可能有疼痛、硬块、有粘糊状的渗出、潮湿、发热或冰冷。 进一步描述(补充说明) • 在肤色较深的个体中,深部组织损伤可能难以检测。 • 厚壁水疱覆盖的黑色伤口床进展可能更快。 • 足跟部是常见的部位。 • 这样的伤口恶化很快,即使给予积极的处理,病变可迅速发展,致多层皮下组织暴露。

  12. 可疑的深部组织损伤患者照片

  13. 阶段Ⅰ(Stage Ⅰ) • 在骨隆突处的皮肤完整伴有压之不褪色的局限性红斑。 • 深色皮肤可能无明显的苍白改变,但其颜色可能与周围组织不同。 进一步描述(补充说明): • 受损部位与周围相邻组织比较,有疼痛、硬块、表面变软、发热或者冰凉。 • 此阶段对于肤色较深的个体可能难以鉴别。 • 可表明“处于危险状态”。

  14. Ⅰ期压疮剖面图和模型

  15. 阶段Ⅱ(StageⅡ) • 真皮部分缺失 • 表现为一个浅的开放性溃疡 • 伴有粉红色的伤口床(创面) • 无腐肉 • 也可能表现为一个完整的或破裂的血清性水疱 进一步描述(补充说明): • 表现为发亮的或干燥的表浅溃疡 • 无腐肉或瘀伤(bruising) • 此阶段不能描述为皮肤撕裂伤、胶带损伤、会阴皮炎、浸渍或者表皮剥脱 • 瘀伤表明有可疑的深部组织损伤

  16. Ⅱ期压疮组织剖面图和患者照片

  17. 阶段Ⅲ(StageⅢ) • 全层皮肤组织缺失 • 可见皮下脂肪暴露,但骨头、肌腱、肌肉未外露 • 有腐肉存在 • 但组织缺失的深度不明确 • 可能包含有潜行和隧道 进一步描述(补充说明): • 此阶段压疮的深度因解剖位置不同而不同 • 鼻梁、耳朵、枕骨处、踝部因无皮下组织,因此第三阶段压疮可能是表浅溃疡 • 相对而言,脂肪较多的部位此阶段压疮可能形成非常深的溃疡 • 骨头或肌腱不可触及或无外露

  18. Ⅲ期压疮的组织剖面图和患者照片

  19. 阶段Ⅳ(StageⅣ) • 全层组织缺失 • 伴有骨、肌腱或肌肉外露 • 伤口床的某些部位有腐肉或焦痂 • 常常有潜行或隧道 进一步描述(补充说明): • 第四阶段的压疮因解剖位置不同而各异 • 鼻梁、耳朵、枕骨处、踝部因无皮下组织,此阶段压疮可能是表浅溃疡 • 可能扩展到肌肉和/或支持结构(例如筋膜、肌腱或关节囊) • 有可能造成骨髓炎 • 可以直接看见或触及骨头/肌腱

  20. Ⅳ期压疮的组织剖面图和患者照片

  21. 不明确分期(Unstageable) • 全层组织缺失 • 溃疡底部有腐肉覆盖(黄色、黄褐色、灰色、绿色或褐色),或者伤口床有焦痂附着(碳色、褐色或黑色) 进一步描述(补充说明): • 只有去除足够多的腐肉或焦痂,暴露出伤口床的底部,才能准确评估压疮的真正深度、确定分期 • 足跟处稳定的焦痂(干的、黏附紧密的、完整但没有发红或者波动感)可以作为人体自然的(生物学的)覆盖而不被去除

  22. 不明确分期的患者照片

  23. 根据伤口的颜色将压疮的愈合过程分为 • R(Red)-红色伤口 • Y(Yellow)-黄色伤口 • B(Black)-黑色伤口

  24. 压疮的评估 • 压疮的局部情况 • 压疮的影响因素 • 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Risk Assessment Scale,RAS)

  25. 1.压疮的大小、潜行 2.分期 3.形状 4.部位 5.渗出液的量 6. 感染? 7.疼痛? 压疮的局部评估

  26. 压疮的部位,大小,分度,组织形态,气味,渗出液量,潜行隧道,有无存在感染。周围皮肤情况,病人一般情况及基础疾病都需要做记录.压疮的部位,大小,分度,组织形态,气味,渗出液量,潜行隧道,有无存在感染。周围皮肤情况,病人一般情况及基础疾病都需要做记录.      __ Bergstrom et al 1994; JBI 1997 记录

  27. 压疮的影响因素 内在因素 营养不良、运动障碍、感觉障碍、急性病、年龄、 体重、血管病变、脱水等 外在因素 压力、剪切力和摩擦力、潮湿等 诱发因素 坐、卧的姿势,移动病人的技术, 大小便失禁,个体的社会状态和吸烟等

  28. 压疮的危险因素—1.压力 • Braden & Bergstrom (1987)认为:压疮形成的关键是压力的强度和持续时间,皮肤及其支持结构对压力的耐受力。 • 压力经皮肤由浅入深扩散呈圆锥形分布,最大压力在骨突出的周围。 • 压力与时间关系的研究显示:低压长时间的压迫造成的组织危害>高压短时间的压迫。 • 皮肤毛细血管最大承受压力为16-33mmHg(2.01-4.4KPa),最长承受时间为2h。 • 肌肉及脂肪组织比皮肤对压力更敏感,最早出现变形坏死,萎缩的、疤痕化的、感染的组织增加对压力的敏感性。

  29. 压疮的危险因素—2.剪切力 • 引起压疮的第2位原因,是施加于相邻物体的表面,引起相反方向的进行性平滑移动的力量。 • 当身体同一部位受到不同方向的作用力时,就会产生,比压力更易致压疮。 • 作用于深层,引起组织的相对移位,能切断较大区域的小血管供应,导致组织氧张力下降,因此它比垂直方向的压力更具危害。 • 与体位关系密切,发生在深部组织中。 • 有实验证明,剪切力只要持续存在>30min,即可造成深部组织的不可逆损害。 • 如果将受压部位的血管比喻为水管的话,压力是将水管挤扁,而剪切力是将水管折弯,所以剪切力更易阻断血流。

  30. 压疮的危险因素—3.摩擦力 • 摩擦力作用于皮肤,易损害皮肤的角质层,增加皮肤的敏感性。 • 可使局部皮肤温度增高,温度升高1℃,能加快组织代谢并增加氧的需要量10%。 • 摩擦力大小可被皮肤的潮湿程度所改变,少量出汗的摩擦力>干燥皮肤,大量出汗则可降低摩擦力。 • 床铺皱褶不平、有渣屑、皮肤潮湿或搬动时拖、拽、扯、拉病人均产生较大摩擦力。

  31. 垂直 压力 垂直 压力 剪切力 剪切力 摩擦力 摩擦力 压疮的三力作用 损伤深层的皮肤 造成皮肤缺血性损害 损伤表皮

  32. 压疮的危险因素—4.潮湿 • Reuler等报道湿润皮肤使组织产生压疮的可能性比干燥皮肤高5倍。 • 潮湿→皮肤的酸碱度改变→皮肤角质层的屏障功能↓→表皮损伤,细菌增殖↑ • 常见因素:大小便失禁、大汗或多汗、伤口大量渗液等。 • 正常皮肤偏酸性,PH4.0-5.5,尿和粪均为碱性。

  33. 压疮的危险因素评估 • 如果事先做一个PU发生危险因素评估,凡认为存在危险因素而不采取措施的病人100%会发生PU;采取措施的只有38.2%会发生PU。 • Hibbs:已发生的PU中95%是可以预防的,而5%则属于不可避免的。 • 研究表明,应用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RAS) RAS是简便的最具预测能力的方法。

  34. 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RAS)的应用 • Braden Scale评分表 • Norton Scale评分表 • Waterlow Scale评分表

  35. Norton Scale评分表(1962年) 分数:5-20分,中度危险:12-14分;高度危险:12分以下

  36. Waterlow Scale评分表(1988年)

  37. 什么是 Braden Scale?

  38. Braden评分表(1988年)

  39. Braden Scale评分简表 分数6-23分,越低越危险。轻度危险:15-18分;中度危险:13-14分;高度危险:10-12分;极度危险:9分以下。

  40. Braden Scale评分法 • 美国临床研究显示,使用此法对高危病人采取措施后,压疮的发生率下降了50%-60%。 • 国内,谢小燕等人在内外科、老人院、ICU中对Braden Scale进行了广泛的信度与效度检验,认为其是信度和效度较好的压疮RAS。 • 将护理工作重点从事后处理转移到事前预防 ,提高了预防压疮的有效性 。

  41. 应用Braden计分表预测及预防压疮的护理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3年第19卷第11期总第231期蒋琪霞应用Braden计分表预测及预防压疮的护理研究《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3年第19卷第11期总第231期蒋琪霞 • Braden计分结果显示,高、中危者必须给予有效减压的措施,加强皮肤护理和营养护理,有所侧重给予预防教育,才能降低PU发生率。 • 对低危者和无危者重点是加强预防教育,教会病人及其家属自理/自护技巧,特别是在卧床期间要加强翻身和皮肤清洁护理,同时加强预防性监测。

  42. Who What When Where Why Which How How much 对压疮高危患者的评估钱瑞莲.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期 八个“W”

  43. 美国皮肤护理规程 • ①评估压疮危险因素 • ②评估皮肤是否完整及其皮肤动态变化 • ③每2h翻身1次 • ④保持床头低于30度角 • ⑤降低身体与床和椅之间接触表面的压力 • ⑥将肢体放置于特殊位置以支撑身体不移动或滑动 • ⑦保持皮肤清洁、光滑、干爽 • ⑧避免骨突出处受压

  44. 传统的伤口处理方式 • 消毒清洁,自然愈合 伤口变干,伤口愈合时间长

  45. 传统的伤口处理方式 缺 点?

  46. 湿性愈合理论基本原理 • 无痂皮形成 • 湿润和低氧环境→毛细血管的生成,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的生长,角质细胞的增殖。 • 发挥了渗液的重要作用,不粘连创面,避免再次机械性损伤,减轻了疼痛,为创面的愈合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 保留在创面中的渗液→释放并激活多种酶和酶的活化因子, 渗液还能有效地维持细胞的存活,促进多种生长因子的释放,刺激细胞增殖。 • 密闭状态下的微酸环境→抑制细菌生长,有利于白细胞繁殖及发挥功能

  47. 湿性愈合的优点 • 调节创面氧张力,促进毛细血管的形成。 • 有利于坏死组织和纤维蛋白的溶解。 • 促进多种生长因子释放。 • 保持创面恒温,利于组织生长。 • 无结痂形成,避免新生肉芽组织的再次机械性损伤。 • 保护创面神经末梢,减轻疼痛。

  48. 现代敷料的种类 • 透明薄膜敷料:如3m薄膜、IV3000等 • 水胶体敷料:如康惠尔透明贴、溃疡贴/粉、安普贴、多爱肤、德湿可等 • 水凝胶:清创胶、清得佳、得湿舒等 • 藻酸盐敷料:优赛、液超妥、藻酸钙钠盐、德湿康等 • 泡沫类敷料:如渗液吸收贴、痊愈妥、得湿舒等 • 亲水性纤维:如爱康肤 • 银离子敷料:如徳湿银、爱康肤银、泡沫银、优拓SSD等 • 岛状敷料 • 油纱敷料

  49. 新型伤口敷料及产品 伤口愈合的过程需要选择多种伤口产品, 不同时期的伤口需要选择不同的产品。 使用中,重点是看敷料能从伤口中带走什么。

  50. 压疮伤口护理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