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4

管 理 会 计 学

管 理 会 计 学. (一). 自学考试金融管理专业本科. 第一章 管理会计概论. 第一节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 一 . 财务会计 :. 分为. 现代会计.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1. 概念: P45. 2. 现代财务会计与传统财务会计的区别: P45. 3. 现代财务会计的主要目标和工作内容:. 主要目标和工作内容. 遵循会计准则,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和 全面的计量,确认,记录与汇总,定期编制财务报告,为 企业外部有关利益团体提供其据以决策的有关信息,反映 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二 . 管理会计及其演进:. 1. 管理会计 概念: P46.

paiv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管 理 会 计 学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管 理 会 计 学 (一) 自学考试金融管理专业本科

  2. 第一章 管理会计概论 第一节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 一. 财务会计: 分为 现代会计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 1.概念:P45 2.现代财务会计与传统财务会计的区别:P45 3.现代财务会计的主要目标和工作内容:

  3. 主要目标和工作内容 遵循会计准则,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和 全面的计量,确认,记录与汇总,定期编制财务报告,为 企业外部有关利益团体提供其据以决策的有关信息,反映 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二.管理会计及其演进: 1.管理会计概念:P46 2.管理会计演进: 1.)管理会计萌芽:20世纪初 2.)传统管理会计:50年代 3.)现代管理会计:80年代~

  4. 第二节 管理会计的内容和基本特点 1.决策与规划会计; (一)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 2.执行与控制会计。 其中:决策 长期决策 短期决策 短期决策分析 三种类型: 成本与 产量问题 成本与 收人问题 内部资源合 理分配问题

  5. (二)管理会计的特点: (与财务会计比较) 1.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 2.方法灵活多样性; 3.面向未来的时间特征; 4.会计信息不受会计准则约束; 5.重视人的行为问题。

  6. 第三节 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和信息质量 (一)企业目标和管理职能 1.企业的目标: 以盈利为导向,以酬报其投资者并保证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2.企业管理职能: 主要包括: 决策、 计划预算、 组织实施、 评价控制。 P49图

  7. (二)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 1.为决策提供客观可靠信息; 2.制定计划编制预算; 3.实施经营计划,评价业绩实施控制; 4.成本确定和成本计算。

  8. (三)管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准确性; 2.相关性; 3.可理解性; 4.及时性; 5.成本和效益原则。

  9. 第四节 现代企业环境和当代管理会计发展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信息技术与管理会计信息系统设计; • 2.代理人理论; • 3.价值链分析、作业管理和作业成本计算; • 4.目标成本计算和价值分析; • 5.质量成本与全面质量管理; • 6.适时生产(存货)系统; • 7.综合记分卡。

  10. 第二章 成本性态分析与变动成本法

  11. 第一节 成本性态分析 成本性态 是指成本总额与业务 活动之间的依存关系。 其中:业务活动,也称为成本动因。 常见:产品生产量或销售量, 工人工作小时, 机器工作小时…

  12. 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 混和成本 成本按其性态可分为: (一)固定成本: 1.概念:P55 2.特点: 1.)成本总额不变; 2.)单位成本随业务量成反比例变动. 3.成本模型:成本总额 Y=a 单位成本 y=a/x 固定成本 业务量 成本

  13. 成本总额 单位成本 成本 成本 业务量 业务量

  14. 4.进一步分类: 约束性固定成本 酌量性固定成本 概念:P56 如: 折旧费 … 概念:P56 如: 广告、研发费 …

  15. (二)变动成本: 1.概念:P57 2.特点: 1.)成本总额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动; 2.)单位成本不变. 3.成本模型:成本总额 Y=bx 单位成本 y=b 业务量 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

  16. 单位成本 成本总额 业务量 业务量 4.进一步分类: 设计变动成本:概念 P57 酌量性变动成本:概念P57

  17. (三)混合成本 1.混合成本的含义:P58 2.常见的混合成本: 1.) 阶梯成本 2.) 半变动成本

  18. y y=a+bx bx a x 1.特定期间 2.特定业务量水平 (四)相关范围 1.相关范围的概念:P59 2.固定成本相关范围:两方面含义 3.变动成本的相关范围:线性关系 (五)总成本的函数模型

  19. 第二节 混合成本分解和成本预测 一.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 1.工程分析法(又称技术测定法): 概念:P60优缺点:P61 适用范围:缺乏历史数据可供参考的新产品。 2.账户分析法: 概念:P60 优缺点:P61 举例:P61 例2-1 适用范围:会计基础较好的企业。

  20. 高低点法 散布图法 最小平方法 3.合同确认法: 概念:P60 优缺点:P61 适用范围:水、电…等公用事业费。 4.历史成本分析法: 概念:P62 要求:历史资料齐全;成本业务量具相关性 适用范围:生产条件较稳定、成本水平波动不大、 历史资料较完备的企业。 常见:

  21. (1),高低点法: y高-y低 X高-x低 b= a=y高-bx高 或 a=y低-bx低 优缺点: 适用范围:P63

  22. (2),散布图法: 从坐标图中找出a,再求: Y-a x b= 优缺点:P63

  23. (3),最小平方法:(回归直线法) 据 y=a+bx 得 a= b= ∑y-b∑x n n∑XY-∑X∑Y n ∑X2- (∑X)2 优缺点: 适用范围:P63-64

  24. 首先,对有关因素进行调整,建立 成本函数模型: Y=a+bx 然后,进行预测. 例:P64 (二)成本预测:

  25. 第三节 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 一 .完全成本法(又称“吸收成本法”): 1.完全成本法的含义:P65 2.采用完全成本法的原因: 1.) 存货计价; 2.)评估盈利能力; 3.)定价决策。 二.变动成本法: 1.变动成本法的含义:P65 2.变动成本法的理论依据: P65

  26. 三.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区别: 1.成本划分的标准、类别 及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标准: 类别: 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制造费用 完全法 经济用途 成本性态 变动法 产品成本 期间费用 完全法 产品成本 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完全法 变动法 期间费用 变动法

  27. 2.存货计价及成本流程不同: 存货计价: 完全法存货成本> 变动法存货成本 成本流程: 变动法 直接计入 固定制造费 损 益 产品成本 销售后 计 入 完全法

  28. 第四节 两种成本计算法下的损益表 (一)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编制的损益表: 职能式损益表 (毛利)完全成本法 贡献式损益表 (边际贡献)变动成本法 P68 表 (二)完全法和变动法对利润计算的影响: 1. 影响: P68-70例

  29. 2.两种成本计算法下营业利润差额: 计算公式: 营业利润差额=完全法营业利润-变动法营业利润 =完全法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 -完全法期初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 =固定制造费分配率×期末存货量 -固定制造费分配率×期初存货量 3.两种成本法下营业利润差额的变动规律: 1.)完全法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 =完全法期初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 营业利润差额=0

  30. 2.)完全法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 >完全法期初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 营业利润差额> 0 即,完全法利润>变动法利润 3.)完全法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 <完全法期初存货吸收的固定制造费: 营业利润差额<0 即,完全法利润<变动法利润 另外,特殊条件下: 产=销,完全法利润=变动法利润 产>销,完全法利润>变动法利润 产<销,完全法利润<变动法利润 前后期固定制造费和产量均不变

  31. (三)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 1.变动成本法的优点: 1.)防止盲目生产; 2.)提供预测决策有用信息; 3.)有利成本控制和业绩评价; 4.)简化成本计算。 2.变动成本法的缺点: 1.)不符合财务会计的产品成本概念及对外报 告要求; 2.)不能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

  32. 第三章 本量利分析

  33. 第一节 本量利关系概述 本量利关系: 就是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之间的关系。 (一)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假定: 1.销售价格固定; 2.成本是线性的; 3.产销平衡; 4.销售组合固定。 本量利分析: 就是成本,业务量和利润 三者之间的依存关系的分析。

  34. (二)本量利关系的基本公式 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P=px-bx-a=(p-b)x-a (三)边际贡献及相关指标的计算: 单位边际贡献 cm = p-b 销售量 固定成本 利润 单位 变动成本 销售价格

  35. 边际贡献 Tcm = px-bx=(p-b)x=cm·x 边际贡献率 cmR=Tcm/px=cm/p=1-bR 变动成本率 bR=bx/px=b/p=1-cmR 第二节 本量利分析 一. 盈亏平衡分析: 1.盈亏平衡和盈亏平衡分析 的概念:P78

  36. 2.盈亏平衡点的确定 1.)盈亏平衡点的概念:P78 2.)盈亏平衡点的表现形式: 盈亏平衡点销售量、 盈亏平衡点销售额。 3.)计算方法: A.基本等式法: 盈亏平衡点销售量=a/(p-b) 盈亏平衡点销售额=盈亏平衡点销售量 ·p

  37. 收入 总成本 盈亏平衡点 盈利区 收入成本 · 亏损区 销量 B.边际贡献法: 盈亏平衡点销售量=a/cm 盈亏平衡点销售额=a/cmR C.本量利分析图: 本量利之间的规律:P80

  38. 3.多品种产品盈亏平衡点分析: 多品种产品盈亏平衡点的计算方法有多种。 最常用,加权平均法: 步骤: 第一步: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 第二步:各种产品的销售比重; 第三步: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 第四步:综合盈亏平衡点销售额; 第五步:各产品盈亏平衡点销售额。 例 P81

  39. 3.安全边际分析: 1.)安全边际概念: P83 2.)安全边际的作用: 反映企业的安全程度。 3.)安全边际指标的计算: 安全边际量 =预算(或实际)销售量-盈亏平衡点销售量 安全边际额 =预算(或实际)销售额-盈亏平衡点销售额 安全边际率 =安全边际量(或额)/预算(或实际)销售量(或额) 营业利润=安全边际量· cm 营业利润=安全边际额· cmR 例3-6 P83

  40. (二)保利分析 1.目标利润的确定: 目标利润的概念:P84 目标利润 =预计资产平均占用额×投资报酬率 2.保利量(额): 保利量=(a+P)/cm 保利额=(a+P)/cmR 目标利润

  41. 影响保利量的因素: 3.因素变动对现实目标利润销售量的影响: 若p,b,a发生变动, 保利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动。 例3-9 P85 p, b , a . 4.实现目标利润的其他因素的确定: (即销量一定,保利的p,b,a) 保利价格=b+(a+P)/x 保利单位变动成本=p-(a+P)/x 保利固定成本=(p-b)x-P 例3-10 P86

  42. 第三节 本量利与相关因素变动分析 即,相关因素变动对盈亏平衡点、营业利润的影响。 (一)销售价格变动的影响; (二)单位变动成本变动的影响; (三)固定成本变动的影响; (四)多因素同时变动的影响。 分别计算因素变动情况下, 新的盈亏平衡点、营业利润。 例P86-89 相关因素: 销售价格、 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43. 第四节 本量利分析的应用 一.经营杠杆在利润预测中的应用: 1.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的概念:P89 利润敏感性分析的概念:P90 影响利润的因素: p 、 b、 a 、 x 2.经营杠杆: 1.)经营杠杆作用: 产销量较小幅度的变动引起 利润较大幅度的变动的现象。

  44. 2.)经营杠杆的计量: 经营杠杆系数=利润变动百分比/销售变动百分比 实际工作中,简化: 经营杠杆系数=预算边际贡献/预算利润总额 =tcm / P例P90 经营杠杆系数的经济含义: 利润变动百分比与销售变动百分比的倍数。 即,利润变动百分比=销售变动百分比×经营杠杆系数

  45. 3.)经营杠杆与经营风险: A.经营风险的概念:P91 B.导致经营风险的原因: 市场需求、 行业内部竞争… C.经营杠杆与经营风险的关系: 经营杠杆系数越大,利润波动幅度越大,经营风险越大; 经营杠杆系数越小,利润波动幅度越小,经营风险越小。 一般:销售量不稳定的企业,保持较低的经营杠杆系数有利。 影响经营杠杆系数的因素: • 固定成本:越高,杠杆系数越大,越低,杠杆系数越小; • 销 量:上升,杠杆系数越小,下降,杠杆系数越大。

  46. 经营决策方案有三种类型: 既涉及收入,又涉及成本:既比较收入,又比较成本; 不涉及成本,只涉及收入: 比较收入; 不涉及收入,只涉及成本: 比较成本。 二.本量利分析在经营决策中的应用 通常 决策方法:成本无差别点法 成本无差别点的概念:P92 应用条件:1.)A方案固定成本 > B方案固定成本; 2.)B方案单位变动成本 > A方案单位变动成本。 即,成本结构相反。 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 =两方案固定成本之差/方案单位变动成本之差 在经营决策中的应用: 例 P93

  47. 第四章 经营决策分析

  48. 第一节 决策分析概述 一.决策及决策分析的含义 决策的概念:P95 决策分析的概念:P95

  49. 二.决策的特征: 1.决策总是面向未来; 2.决策要有明确的目标; 3.决策要考虑人的因素.

  50. 三.决策的分类: 1.按决策对经营活动影响期的长短分: 短期决策、长期决策 2.按决策方案之间的关系分: 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不确定性决策 3.按决策方案之间的关系分: 接受或拒绝决策、互斥决策、组合决策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