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5

國民小學學校經營混沌現象敏銳度及組織權力關係重建之相關研究

國民小學學校經營混沌現象敏銳度及組織權力關係重建之相關研究. 指導教授:陳木金博士. 研究生:蔡文杰.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內容 1.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2.研究待答問題 3.重要名詞釋義 4.研究實施計畫 5.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內容 1. 混沌理論的要義發展與主要論點 2. 國民小學組織權力之內涵 3. 學校組織權力重建的理論基礎 4. 學校組織權力重建之背景 5. 學校組織權力重建的相關研究.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本章內容 1. 研究架構 2. 研究對象

Download Presentation

國民小學學校經營混沌現象敏銳度及組織權力關係重建之相關研究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國民小學學校經營混沌現象敏銳度及組織權力關係重建之相關研究國民小學學校經營混沌現象敏銳度及組織權力關係重建之相關研究 指導教授:陳木金博士 研究生:蔡文杰

  2. 第一章緒論 本章內容 1.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 2.研究待答問題 3.重要名詞釋義 4.研究實施計畫 5.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3. 第二章文獻探討 本章內容 1.混沌理論的要義發展與主要論點 2.國民小學組織權力之內涵 3.學校組織權力重建的理論基礎 4.學校組織權力重建之背景 5.學校組織權力重建的相關研究

  4. 第三章研究設計與實施 本章內容 1.研究架構 2.研究對象 3. 研究工具 4.實施程序與研究進度 5.資料處理

  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學校混沌現象知覺 組織權力關係重建 1.性別 2.年齡 3.最高學歷 4.服務年資 5.現任職務 6.學校規模 7.創校歷史 1.非線性敏銳度 2.蝴蝶效應敏銳度 3.奇異吸子敏銳度 4.複雜的形式敏銳度 5.遞迴對稱敏銳度 6.回饋機制敏銳度 1.運作的主體 2.互動的方式 3.運作的結構 背景變項 歷 程 變 項 結 果 變 項 圖3-1 國民小學學校權力關係重建混沌現象研究之理論架構圖

  6. 第二節 研究對象 表3-1:預試問卷調查樣本回收率統計表 縣市別 台北縣 台北市 桃園縣 基隆市 總 計 抽樣學校 7 3 5 2 17 發出問卷 70 30 50 20 170 回收問卷 64 28 48 19 159 93.5% 可用問卷 63 27 47 19 156 91.8%

  7. 表3-2:正式問卷抽樣學校規模分配表 縣市別 台北縣 台北市 桃園縣 基隆市 總 計 12班以下 10 2 8 2 22 13-24班 3 3 5 1 12 25-36班 2 4 4 1 11 37-48班 1 6 3 1 11 49班以上 15 8 6 1 30 總 計 (所) 31 23 26 6 86

  8. 第三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之研究工具有二,一為「國民小學學校經營混沌現象敏銳度調查問卷」,一為「學校組織權力關係重建調查問卷」,上述二種研究工具,係透過文獻探討建構研究向度,並訪問現任國小校長、教師兼主任、教師兼組長、科任教師、級任教師等,兼具理論與實務編製而成,之後即進行預試、項目分析、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等工作,以考驗研究工具的信度與效度,修訂編製成正式研究問卷。

  9. 第四節 實施程序與研究進度

  10. 第五節 資料處理 壹、問卷填答方式 貳、統計分析方法 一、次數分配與百分比 二、t 考驗 三、變異數分析與事後多重比較 四、積差相關分析 五、多元迴歸分析

  11.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本章內容 1.國民小學學校經營知覺敏銳度及學 校組織權力關係重建之現況分析 2.不同背景變項的國民小學教師在知 覺學校經營敏銳度的差異情 形之現 況分析 3.不同背景變項的國民小學教師在學 校組織權力關係重建的差異情形之 現況分析

  12. 4.國民小學教師知覺不同程度之學校 經營敏銳度在學校組織權力關係重 建的差異分析 5.國民小學學校經營知覺敏銳度與學 校組織權力關係重建之相關分析 6.國民小學學校經營知覺敏銳度對權 力關係重建之預測情形 7.綜合討論

  13. 次序 向度名稱 題數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排序 1 非線性敏銳度 7 630 4.16 0.71 6 2 蝴蝶效應敏銳度 7 630 4.37 0.90 5 3 奇異吸子敏銳度 7 630 4.55 0.96 4 4 複雜形式敏銳度 7 630 4.83 0.86 1 5 遞迴對稱敏銳度 7 630 4.55 0.83 3 6 回饋機制敏銳度 7 630 4.58 0.82 2 學校經營總體敏銳度 42 630 4.51 0.68 表4-1國民小學學校經營知覺敏銳度問卷六個向度平均數、標準差摘要表

  14. 次序 向度名稱 題數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排序 1 運作主體 6 630 4.34 0.75 2 2 互動方式 5 630 3.72 0.82 3 3 運作結構 10 630 4.76 0.78 1 學校組織權力關係重建 21 630 4.27 0.67 表4-8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權力關係重建問卷三個向度平均數、標準差摘要表

  15. 向度 組別 性別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t值 差異情形 整體學校經營敏銳度 1 男 238 4.85 0.62 10.901** 1>2 2 女 392 4.29 0.56 表4-12不同性別之教師在整體學校經營敏銳度差異的t考驗

  16. 向度 向度 變異來源 組別 年齡 d f 人數 S S 平均數 M S 標準差 F 差異組別 整體學校 經營敏銳度 1 30歲以下 157 4.42 0.68 N.S. 整體學校 經營敏銳度 組間 4 5.420 1.355 3.06* 2 31~40歲 212 4.48 0.68 組內 625 276.980 .443 全體 629 282.399 3 41~50歲 205 4.53 0.65 4 51~60歲 51 4.71 0.62 5 61歲以上 5 5.15 0.32 表4-14不同年齡之教師在整體學校經營敏銳度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表4-15不同年齡之教師在整體學校經營敏銳度之平均數、標準差及事後比較

  17. 向度 向度 變異來源 組別 d f 學歷 S S 人數 M S 平均數 F 標準差 差異組別 整體學校 經營敏銳度 整體學校 經營敏銳度 組間 1 4 專科大學 10.656 123 2.664 4.51 6.127*** .60 5>1 5>2 5>3 5>4 組內 2 625 學士學分班 271.743 101 .435 4.414 .66 全體 629 282.399 3 師專師範 87 4.36 .61 4 師大師院 215 4.48 .69 5 研究所以上 104 4.78 .69 表4-17不同學歷之教師在整體學校經營敏銳度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表4-18不同學歷之教師在整體學校經營敏銳度之平均數、標準差及事後比較

  18. 向度 向度 變異來源 組別 服務年資 d f 人數 S S 平均數 M S 標準差 F 差異組別 整體學校 經營敏銳度 整體學校 經營敏銳度 組間 1 5年以下 3 181 2.130 4.49 .710 .64 1.59 組內 2 6~15年 626 179 280.269 4.47 .448 .70 全體 629 282.399 3 16~25年 177 4.48 .70 4 26年以上 93 4.65 .60 表4-20不同服務年資之教師在整體學校經營敏銳度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表4-21不同服務年資教師在整體學校經營敏銳度之平均數、標準差及事後比較

  19. 向度 向度 變異來源 組別 職務 d f 人數 S S 平均數 M S 標準差 F 差異組別 整體學校 經營敏銳度 組間 4 29.428 7.357 18.18*** 整體學校 經營敏銳度 1 校長 54 4.99 .45 1>3 1>4 1>5 2>3 2>4 2>5 組內 625 252.971 .405 2 教師兼主任 115 4.77 .53 全體 629 282.399 3 教師兼組長 122 4.48 .64 4 科任教師 87 4.39 .75 5 級任教師 252 4.33 .67 表4-23不同職務之教師在整體學校經營敏銳度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表4-24不同職務之教師在整體學校經營敏銳度之平均數、標準差及事後比較

  20. 向度 向度 變異來源 組別 學校規模 d f 人數 S S 平均數 M S 標準差 F 差異組別 整體學校 經營敏銳度 1 12班以下 156 4.80 .53 1>4 1>5 2>4 2>5 整體學校 經營敏銳度 組間 4 25.353 6.338 15.41*** 2 13~24班 90 4.62 .58 組內 625 257.046 .411 全體 629 282.399 3 25~36班 58 4.52 .65 4 37~48班 56 4.24 .90 5 49班以上 270 4.35 .66 表4-26不同學校規模之教師在整體學校經營敏銳度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表4-27不同學校規模教師在整體學校經營敏銳度之平均數、標準差及事後比較

  21. 向度 向度 變異來源 組別 創校歷史 d f 人數 S S 平均數 M S 標準差 F 差異組別 整體學校 經營敏銳度 整體學校 經營敏銳度 組間 1 10年以下 4 78 13.605 4.68 3.401 .56 7.91*** 1>2 5>2 組內 2 11~20年 625 84 268.794 4.23 .430 .80 全體 629 282.399 3 21~30年 113 4.41 .59 4 31~40年 120 4.44 .70 5 41年以上 235 4.62 .64 表4-29不同學校創校歷史教師在整體學校經營敏銳度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表4-30不同學校創校歷史教師在整體學校經營敏銳度平均數、標準差及事後比較

  22. 向度 組別 性別 人數 平均數 標準差 t值 差異情形 整體權力關係重建 1 男 238 4.77 .51 18.39*** 1>2 2 女 392 3.96 .55 表4-32不同性別之教師在整體權力關係重建差異的t考驗

  23. 向度 向度 變異來源 組別 年齡 d f 人數 S S 平均數 M S 標準差 F 差異組別 整體權力 關係重建 1 30歲以下 157 4.21 .61 5>2 整體權力 關係重建 組間 4 7.381 1.845 4.21* 2 31~40歲 212 4.20 .65 組內 625 273.462 .438 全體 629 280.843 3 41~50歲 205 4.32 .67 4 51~60歲 51 4.44 .79 5 61歲以上 5 5.13 .37 表4-34不同年齡之教師在整體權力關係重建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表4-35不同年齡教師在整體權力關係重建之平均數、標準差及事後比較

  24. 向度 向度 變異來源 組別 d f 學歷 S S 人數 M S 平均數 標準差 F 差異組別 整體權力 關係重建 1 專科大學 123 4.27 .61 5>1 5>2 5>3 5>4 整體權力 關係重建 組間 4 23.868 5.967 14.51*** 2 學士後學分班 101 4.12 .64 組內 625 256.975 .411 全體 629 280.843 3 師專師範 87 4.05 .61 4 師大師院 215 4.23 .66 5 研究所以上 104 4.67 .62 表4-37不同學歷之教師在整體權力關係重建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表4-38不同學歷教師在整體權力關係重建之平均數、標準差及事後比較

  25. 向度 向度 變異來源 組別 服務年資 d f 人數 S S 平均數 M S 標準差 F 差異組別 整體權力 關係重建 整體權力 關係重建 組間 1 5年以下 3 181 6.792 4.24 2.264 .59 5.17** 4>1 4>2 組內 2 6~15年 626 179 274.051 4.15 .438 .65 全體 629 280.843 3 16~25年 177 4.30 .70 4 26年以上 93 4.47 .71 表4-40不同服務年資之教師在整體權力關係重建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表4-41不同服務年資教師在整體權力關係重建之平均數、標準差及事後比較

  26. 向度 向度 變異來源 組別 職務 d f S S 人數 平均數 M S 標準差 F 差異組別 整體權力 關係重建 整體權力 關係重建 組間 1 校長 4 66.033 54 4.98 16.508 .46 48.03*** 1>2 1>3 1>4 1>5 2>3 2>4 2>5 3>4 3>5 組內 2 教師兼主任 625 214.810 115 4.61 .344 .54 全體 629 280.843 3 教師兼組長 122 4.36 .56 4 科任教師 87 4.09 .65 5 級任教師 252 3.97 .60 表4-43不同職務之教師在整體權力關係重建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表4-44不同職務教師在整體權力關係重建之平均數、標準差及事後比較

  27. 向度 向度 變異來源 組別 學校規模 d f 人數 S S 平均數 M S 標準差 F 差異組別 整體權力 關係重建 1 12班以下 156 4.70 .54 1>2 1>3 1>4 1>5 2>5 整體權力 關係重建 組間 4 45.010 11.252 29.82*** 2 13~24班 90 4.34 .59 組內 625 235.833 .377 全體 629 280.843 3 25~36班 58 4.17 .57 4 37~48班 56 4.13 .68 5 49班以上 270 4.04 .64 表4-46不同學校規模之教師在整體權力關係重建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表4-47不同學校規模教師在整體權力關係重建之平均數、標準差及事後比較

  28. 向度 向度 變異來源 組別 創校歷史 d f 人數 S S 平均數 M S 標準差 F 差異組別 整體權力 關係重建 整體權力 關係重建 組間 1 10年以下 4 78 37.448 4.61 9.362 .59 24.04*** 1>2 1>3 1>4 5>2 5>3 5>4 組內 2 11~20年 625 84 243.395 3.93 .389 .63 全體 629 280.843 3 21~30年 113 4.01 .54 4 31~40年 120 4.14 .75 5 41年以上 235 4.46 .59 表4-49不同學校創校歷史教師在整體權力關係重建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表4-50不同學校創校歷史教師在整體權力關係重建平均數、標準差及事後比較

  29. 向度 向度 變異來源 組別 整體學校經營敏銳度 d f S S 人數 平均數 M S 標準差 F 差異組別 整體權力 關係重建 組間 2 113.966 56.983 214.09*** 整體權力 關係重建 1 高分組 166 4.82 .50 1>2 1>3 2>3 組內 627 166.878 .266 2 中分組 289 4.31 .51 全體 629 280.843 3 低分組 175 3.67 .53 表4-52知覺不同學校經營敏銳度程度之教師在整體權力關係重建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表4-53知覺不同學校經營敏銳度程度教師在整體權力關係重建之平均數、標準差及事後比較

  30. 向度 向度 變異來源 組別 D f 非線性 敏銳度 S S 人數 M S 平均數 標準差 F 差異組別 整體權力 關係重建 整體權力 關係重建 組間 1 2 高分組 23.028 158 11.514 4.61 .67 28.01** 1>2 1>3 組內 2 627 中分組 257.815 318 .411 4.23 .61 全體 3 629 低分組 280.843 154 4.13 .73 表4-55知覺不同非線性敏銳度程度教師在整體權力關係重建之變異數分析表 表4-56知覺不同非線性敏銳度程度之教師在整體權力關係重建之平均數、標準差及事後比較

  31. 向度 向度 變異來源 組別 蝴蝶效應敏銳度 d f S S 人數 平均數 M S 標準差 F 差異組別 整體權力 關係重建 整體權力 關係重建 組間 1 高分組 2 115.760 160 4.92 57.880 .49 219.83*** 1>2 1>3 2>3 組內 2 中分組 627 165.084 288 4.35 .263 .50 全體 3 低分組 629 280.843 182 3.68 .54 表4-58知覺不同蝴蝶效應敏銳度程度教師在整體權力關係重建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表4-59知覺不同蝴蝶效應敏銳度程度教師在整體權力關係重建平均數、標準差及事後比較

  32. 向度 向度 變異來源 組別 奇異吸子敏銳度 D f S S 人數 平均數 M S 標準差 F 差異組別 整體權力 關係重建 整體權力 關係重建 組間 1 高分組 2 115.923 177 4.82 57.962 .51 220.36*** 1>2 1>3 2>3 組內 2 中分組 627 164.920 260 4.31 .263 .50 全體 3 低分組 629 280.843 193 3.70 .51 表4-61知覺不同奇異吸子敏銳度程度教師在整體權力關係重建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表4-62知覺不同奇異吸子敏銳度程度教師在整體權力關係重建之平均數、標準差及事後比較

  33. 向度 向度 變異來源 組別 複雜形式敏銳度 d f S S 人數 平均數 M S 標準差 F 差異組別 整體權力 關係重建 整體權力 關係重建 組間 1 高分組 2 107.338 158 4.84 53.669 .49 193.94*** 1>2 1>3 2>3 組內 2 中分組 627 173.505 293 4.30 .277 .50 全體 3 低分組 629 280.843 179 3.71 .57 表4-64知覺不同複雜形式敏銳度程度教師在整體權力關係重建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表4-65知覺不同複雜形式敏銳度程度教師在整體權力關係重建之平均數、標準差及事後比較

  34. 向度 向度 變異來源 組別 遞迴對稱敏銳度 d f S S 人數 平均數 M S 標準差 F 差異組別 整體權力 關係重建 整體權力 關係重建 組間 1 高分組 2 98.779 169 4.81 49.390 .48 170.09*** 1>2 1>3 2>3 組內 2 中分組 627 182.064 334 4.22 .290 .53 全體 3 低分組 629 280.843 127 3.66 .62 表4-67知覺不同遞迴對稱敏銳度程度教師在整體權力關係重建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表4-68知覺不同遞迴對稱敏銳度程度教師在整體權力關係重建之平均數、標準差及事後比較

  35. 向度 向度 變異來源 組別 d f 回饋機制敏銳度 S S 人數 M S 平均數 標準差 F 差異組別 整體權力 關係重建 整體權力 關係重建 組間 1 2 高分組 101.230 166 50.615 4.78 .53 176.68*** 1>2 1>3 2>3 組內 2 627 中分組 179.613 291 .286 4.35 .54 全體 3 629 低分組 280.843 173 3.68 .51 表4-70知覺不同回饋機制敏銳度程度之教師在整體權力關係重建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表4-71知覺不同回饋機制敏銳度程度教師在整體權力關係重建之平均數、標準差及事後比較

  36. 項 目 運作主體 互動方式 運作結構 整體權力 關係重建 整體 學校 經營 敏銳度 積差相關係數 .646*** .546*** .642*** .714*** 顯著性考驗 .000 .000 .000 .000 人數 630 630 630 630 表4-73整體學校經營敏銳度與教師整體權力關係重建及其各向度相關係數摘要表

  37. 項 目 運作主體 互動 方式 運作結構 整體權力 關係重建 非線性敏銳度 積差相關係數 .164* .251*** .090 .191** 顯著性考驗 .004 .000 .026 .003 人數 630 630 630 630 表4-74非線性敏銳度與教師整體權力關係重建及其各向度之相關係數摘要表

  38. 項 目 運作主體 互動方式 運作結構 整體權力 關係重建 蝴蝶效應敏銳度 積差相關係數 .586*** .580*** .600*** .689*** 顯著性考驗 .000 .000 .000 .000 人數 630 630 630 630 表4-75蝴蝶效應敏銳度與教師整體權力關係重建及其各向度之相關係數摘要表

  39. 項 目 運作主體 互動方式 運作結構 整體權力 關係重建 奇異吸子敏銳度 積差相關係數 .604*** .584*** .641*** .714*** 顯著性考驗 .000 .000 .000 .000 人數 630 630 630 630 表4-76奇異吸子敏銳度與教師整體權力關係重建及其各向度之相關係數摘要表

  40. 項 目 運作主體 互動方式 運作結構 整體權力 關係重建 複雜 形式 敏銳度 積差相關係數 .572*** .545*** .558*** .687*** 顯著性考驗 .000 .000 .000 .000 人數 630 630 630 630 表4-77複雜形式敏銳度與教師整體權力關係重建及其各向度之相關係數摘要表

  41. 項 目 運作主體 互動方式 運作結構 整體權力關係重建 遞迴 對稱 敏銳度 積差相關係數 .573*** .505*** .558*** .637*** 顯著性考驗 .000 .000 .000 .000 人數 630 630 630 630 表4-78遞迴對稱敏銳度與教師整體權力關係重建及其各向度之相關係數摘要表

  42. 項 目 運作主體 互動方式 運作 結構 整體權力 關係重建 回饋 機制 敏銳度 積差相關係數 .603*** .509*** .575*** .657*** 顯著性考驗 .000 .000 .000 .000 人數 630 630 630 630 表4-79回饋機制敏銳度與教師整體權力關係重建及其各向度之相關係數摘要表

  43. 投入預測變項順序 多元相關係數R 決定係數R2 累積解釋量 決定係數R2 增加解釋量 F值 奇異吸子敏銳度 .714 .509 ─ 651.916*** 複雜形式敏銳度 .739 .547 .038 378.259*** 蝴蝶效應敏銳度 .749 .561 .014 266.602*** 非線性敏銳度 .753 .566 .005 204.057*** 回饋機制敏銳度 .755 .570 .004 165.688*** 表4-80學校經營敏銳度各向度預測整體權力關係重建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44. 投入預測變項順序 多元相關係數R 決定係數R2 累積解釋量 決定係數R2 增加解釋量 F值 奇異吸子敏銳度 .604 .365 ─ 360.632*** 回饋機制敏銳度 .637 .406 .041 213.855*** 複雜形式敏銳度 .642 .412 .005 146.477*** 非線性敏銳度 .647 .419 .007 112.458*** 蝴蝶效應敏銳度 .651 .424 .005 91.787*** 表4-81學校經營敏銳度各向度預測運作主體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45. 投入預測變項順序 多元相關係數R 決定係數R2 累積解釋量 決定係數R2 增加解釋量 F值 奇異吸子敏銳度 .584 .341 ─ 325.399*** 非線性敏銳度 .625 .391 .050 201.414*** 蝴蝶效應敏銳度 .643 .414 .025 147.365*** 複雜形式敏銳度 .654 .428 .014 116.714*** 表4-82學校經營敏銳度各向度預測互動方式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46. 投入預測變項順序 多元相關係數R 決定係數R2 累積解釋量 決定係數R2 增加解釋量 F值 複雜形式敏銳度 .644 .414 ─ 444.213*** 奇異吸子敏銳度 .677 .459 .045 265.570*** 蝴蝶效應敏銳度 .680 .462 .003 179.526*** 表4-83學校經營敏銳度各向度預測運作結構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47.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本章內容 1.結論 2.建議 (1)對教育行政機關 (2)對學校行政團隊 (3)對未來相關研究

  48. 第一節 結論 一、從混沌理論知覺敏銳度的觀點可 以有效增進學校組織關係的重建 二、學校組織特性適合運用混沌理論 知覺敏銳度理念來增進學校經營 效能 三、學校組織權力關係重建是提高學 校效能的主要因素之一,但影響 組織權力關係重建的因素很多

  49. 四、國民小學運用學校經營知覺敏銳 度的實際情形尚佳 五、整體而言,國民小學教師的學校 組織權力關係重建尚有進步的空 間 六、教師人口變項及學校背景變項中 ,性別、年齡、最高學歷、現任 職務、學校規模、創校歷史對知 覺學校經營敏銳度的差異達顯著 水準,僅服務年資沒有達到顯著 差異。

  50. 七、教師人口變項與學校背景變項中, 性別、年齡、學歷、服務年資、 職務、學校規模及創校歷史在學 校組織權力關係重建上有顯著差 異。 八、教師知覺不同程度之學校經營知 覺敏銳度在學校組織權力關係重 建上有顯著差異 九、運用學校經營知覺敏銳度,能夠 提高學校組織權力關係重建 十、學校經營知覺敏銳度對學校組織 權力關係重建具有預測作用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