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七子之歌》

《七子之歌》. 《七子之歌》. 一、作者:闻一多 二、七子之歌是指:《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 三、《澳门》歌词是:你可知 “ 妈港 ” 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梦寐不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 “ 澳门 ”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香港全景. 澳门. 宝岛台湾. “ 一国两制 ” 构想 与国家统一战略. 政治系:陈书奇. 导 论.

Download Presentation

《七子之歌》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七子之歌》

  2. 《七子之歌》 • 一、作者:闻一多 • 二、七子之歌是指:《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顺、大连》 • 三、《澳门》歌词是: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着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梦寐不变的生母啊!请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3. 香港全景

  4. 澳门

  5. 宝岛台湾

  6. “一国两制”构想 与国家统一战略 政治系:陈书奇

  7. 导 论 1、“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理论中最具特色、最具创造性的内容之一。 2、“一国两制”是我们和平统一、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8. 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两种制度。香港问题也是这样” 。

  9. 一、“一国两制”构想 的科学含义 “一国两制”概括地说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10. 二、“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过程 (一)“一国两制”构想提出前 我党曾经实施过的“一国两制”

  11. 1、抗日战争时期的“一国”“两制” 1)边区政府接受国民政府的领导。 2)八路军、新四军接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指导。 3)中央政府没有派官员去边区,但军队官员任命须征得国民政府的同意。 4)边区政府高度自治。 抗日救国 一个中国、一个中央政府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陕甘宁边区政府 两种制度 主体 部分 国民党领导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独裁专制 共产党领导下的几个阶级的联合专政,建立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

  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和平解决 西藏问 题实行类似“一国两制”的政策 改变西藏自辛亥革命以来的半独立状态,完全与祖国实现统一 1)中央管理国防和外交。 2)西藏现行的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制度暂时不变。 3)达赖、班禅的原有地位和职权不变。 4)西藏地方政府有权管理地方的一切事务。 中央人民政府 主体 西 藏 新民主主义制度并走向社会主义 封建农奴制,高度自治

  13. (二)毛泽东、周恩来对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探索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关于香港、澳门问题的主张 (1)香港、澳门自古是中国的领土。 (2)英国、葡萄牙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 等条约无效。 (3)中国政府将在适当时机通过谈判方式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 (4)长期打算,充分利用。

  14. 1950年10月美泰军事条约 1951年8月美菲共同防御条约 1951年9月美澳新安全条约1951年9月美日安全条约 1953年美韩共同防御协定 1954年美台共同防御协定 1954年9月东南亚防务集团国家 1955年巴格达条约集团国家

  15.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关于台湾问题的政策 (1)20世纪50年代中期前,武力解放台湾 朝鲜战争爆发前,存在解放台湾的良 好国际条件,但大陆缺 乏 解 放 的力量。 朝 鲜 战争爆 发 后,美 国 武 装 介 入 阻 挡了解放台湾政策的实施。

  16.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关于台湾问题的政策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政府关于台湾问题的政策 (2)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后,和平解放为主,武力解决为辅 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多次向台湾当局提出结束海 峡军事 对 峙的办法,建议举行 谈 判,和 平 解 决。

  17. “国共已经合作了两次,我们还准备进行第三次合作 ” 。 “爱国一家”、 “爱国不分先后”。

  18. 周恩来提出 『一纲四目』

  19. “一纲” 台湾必须回归祖国

  20. 四 目 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政大 权人事安排由蒋介石决定 军政及建设经费不足之数由中央拨付 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协商解决 双方互约不派人进行破坏对方团结之事

  21. (三)邓小平“一国两制”战略构想 的形成和发展 1、“一国两制”战略构想提出的国际国内条件 • 中美关系改善并建交,解决台湾问题面临新机遇。 • 国内粉碎“四人邦”,拨乱反正,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 解决香港、澳门问题的条件已经成熟,不允许再拖了。

  22. 2、“一国两制”战略构想的提出 1)1979年1月1日,《告台湾同胞书》发表。 2)1981年9月30日,叶九条发表。 3)1982年1月,邓小平首次提出“一国两制”的概念。 4)1984年5月,“一国两制”构想被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成为具有法律效率的基本国策。

  23. 三、“一国两制”的主要内容 (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以和平方式实 现祖国统一 (二)“一国两制”的实质是一个国家

  24. 三、“一国两制”的主要内容 (三)“一国两制”中的主体是社会主义 (四)“一国两制”的实现形式是设立高度 自治的特别行政区 (五)法律保障、两种制度长期和平共存

  25. 四、“一国两制”理论的成功实践 (一)香港顺利回归 1)香港问题的由来 2)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

  26. 第一阶段、从1982年9月撒切尔夫人访华至1983年6月,双方斗争的焦点是收回香港的主权问题。 第二个阶段,从19 8 3年1 2 月开始至1985年5月中英联合声明生效,主要是解决中国政府收回香港后采取的方针政策问题。 第三个阶段,从1985年6月至1997年7月1日是中国政府与英方“三违反”行为进行谈判和斗争。

  27. 3)香港的回归: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到祖国怀抱 3)香港的回归: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到祖国怀抱 中英联合声明

  28. (二)澳门问题圆满解决 1)1986年6月至1987年3月,中葡关于澳门问题进行谈判。 2)1987年4月,中葡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3)1993年3月,《澳门基本法》通过。 4)1999年12月20日,澳门顺利回归。

  29. 中葡政权交接

  30.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理论意义 丰富了党的统一战线理论 赋予“和平共处”以新的含义 五、“一国两制”战略构想的理论意义

  31. 开辟了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新的历史进程 实践意义 有利于大陆和港、澳、台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范例 六、“一国两制”战略构想的实践意义

  32. 中国的统一势不可挡!中国人民的团结势不可阻!中国的统一势不可挡!中国人民的团结势不可阻!

  33. 作 业 题 1、“一国两制”构想的含义和基本内容是什么? 2、如何正确认识“一国两制”构想的战略意义?

  34. 参考文献 1、邓小平: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时的讲话》 2、十四大报告、十五大报告、 十六大报告(有关部分)

  35. 谢 谢 各 位 !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