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1

第二章

第二章. 管理思想. 教学目的: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 1. 掌握古典理论与人际关系论的主要思想; 2. 掌握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及最新管理趋势; 3. 了解我国古代管理思想,理解我国当代管理思想的演进; 4. 了解组织文化的构成、功能与类型; 5. 掌握组织文化建设的内容、要求与方法。 教学重点: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 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 ; 管理理论的热带丛林 组织文化建设 教学难点: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 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 教学方法: 讨论法、案例法、练习法、讲授法 教学课时: 12. 第一节 近代管理理论.

patty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二章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 管理思想

  2. 教学目的: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使学生: • 1.掌握古典理论与人际关系论的主要思想; • 2.掌握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思想及最新管理趋势; • 3.了解我国古代管理思想,理解我国当代管理思想的演进; • 4.了解组织文化的构成、功能与类型; • 5.掌握组织文化建设的内容、要求与方法。 • 教学重点: •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管理理论的热带丛林 • 组织文化建设 • 教学难点: •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 • 教学方法:讨论法、案例法、练习法、讲授法 • 教学课时:12

  3. 第一节 近代管理理论 • 引导案例:在一个企业管理经验交流会上,有两个厂的厂长分别论述了他们各自对如何进行有效管理的看法。A厂长认为,企业首要的资产是员工,只有员工们都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都把个人的命运与企业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力量为企业服务。因此,管理者有什么问题,都应该与员工们商量解决;平时要十分注重对员工需求的分析,有针对性地给员工们提供学习、娱乐的机会和条件;每月的黑板报上应公布出当月过生日的员工的姓名,并祝愿他们生日快乐;如果哪位员工生儿育女了,厂里应派车接送,厂长应亲自送上贺礼。在A厂长厂里,员工们都普遍地把企业当作自己的家,全心全意地为企业服务,工厂日益兴旺发达。B厂长则认为,只有实行严格的管理才能保证实现企业目标所必须开展的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企业要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建立严密的控制体系;注重上岗培训;实行计件工资制等。在B厂长厂里,员工们都非常注意遵守规章制度,努力工作以完成任务,工厂发展迅速。问题:这两个厂长谁的观点更有道理,为什么?

  4. 一、古典管理理论的产生(科学管理) • 科学管理阶段 •    在19世纪末、20世紀初,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一阶段的管理思想具有以下特点: • 1.资本所有者和企业管理者的分离 • 2.用科学管理来代替单纯的经验管理 • 3.强调了组织形式而忽视了人的社会性 • 代表人物:泰罗、法约尔、韦伯。

  5. 二、主要学派的观点 • 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 (1)泰罗 • 泰罗(1856—1915),美国人,从工厂学徒干起,先后被提为工长、车间主任,直至总工程师。泰罗结合工厂的实践,致力于研究如何提高劳动效率。1911年,他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奠定了科学管理理论基础,标志着科学管理思想的正式形成,泰罗也因而被西方管理学界称为“科学管理之父”。著作还有《计件工资制》和《车间管理》。 • (2)泰罗制的主要观点 • 管理的根本目的—提高工作效率 • 提高效率的手段—运用科学方法 • 科学管理的实质—劳资双方的一次完全的思想革命(要求工人在对待工作、同伴、雇主在义务上进行一场心理革命,工长在对待工作,同伴,工人在义务上进行一次心理革命。只有这种变革的实现才能使大家把注意力从关注如何分配剩余价值上转到如何增加剩余价值,只有在剩余价值最大化,双方不再为剩余价值如何分配产生分歧时,这种管理才是有效的管理。)

  6. (3)泰罗的主要思想与贡献 • 科学制定工作定额。泰罗提出要用科学的观测分析方法对工人的劳动过程进行分析和研究,从中归纳出标准的操作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工人的“合理日工作量”。 • 合理用人。泰罗认为,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并使工人的能力同工作相配合。主张对工人进行培训,教会他们科学的工作方法,激发他们的劳动热情。 • 推行标准化管理。泰罗主张用科学的方法对工人的操作方法、使用的工具、劳动和休息的时间,以及机器设备的安排和作业环境的布置进行分析,消除各种不合理的因素,将最好的因素结合起来,形成标准化的方法,在工作中加以推广。 • 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即按照工人是否完成其定额而采取不同的工资率。完成或超额完成定额就按高工资率付酬,未完成定额的则按低工资率付酬,从而激励工人的劳动积极性。 • 管理职能和作业职能的分离。泰罗主张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其职责是研究、计划、调查、训练、控制和指导操作者的工作。同时,管理人员也要进行专业分工,每个管理者只承担一两种管理职能。 • 实行“例外原则”。即强调高层管理者应把例行的一般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者去处理,自己只保留对重要事项的决定权和监督权。这种思想对后来的分权管理体制有着积极的影响

  7. (4)对泰罗制的评价 • 它是科学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法 • 它是加强企业基础性管理的科学方法 • 它只解决企业内部工作效率问题,未能解决企业与外部环境适应问题。 • 它把工人当作机器附属物,忽视人的其它方面,未能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

  8. 今天,我们也把他的标准化管理思想引用到教育中,实行教师资格证管理。今天,我们也把他的标准化管理思想引用到教育中,实行教师资格证管理。 • 必须指出,泰罗把工人视为经济人,并把经济刺激作为调动工人积极性主要手段之一,但并不是唯一的手段,也不像有人所说的,泰罗不关心工人,事实上,经济人假设有其合理的一面,经济激励是基础性手段。泰罗也提出了一些人本管理的初步思想,但在那个时代并不能实现。

  9. 案例讨论:联合邮包服务公司的科学管理 • 联合邮包服务公司(UPS)雇佣了15万员工,平均每天将900万个包裹发送到美国各地和180个国家。为了实现他们的宗旨,“在邮运业中办理最快捷的运送”,UPS的管理当局系统地培训他们的员工,使他们以尽可能高的效率从事工作。让我们以送货司机的工作为例,介绍一下他们的管理风格。 • UPS的工业工程师们对每一位司机的行驶路线进行了时间研究,并对每种送货、暂停和取货活动都设立了标准。这些工程师们记录了红灯、通行、按门铃、穿院子、上楼梯、中间休息喝咖啡时间,甚至上厕所时间,将这些数据输入计算机中,从而给出每一位发动机每天中工作的详细时间标准。 • 为了完成每天取送130件包裹的目标,司机们必须严格遵循工程师设定的程序。当他们接近发送站时,他们松开安全带,按喇叭,关发动机,拉起紧急制动,把变速器推到1档上,为送货车完毕的启动离开作好准备,这一系列动作严丝合缝。然后,司机从驾驶室 出溜到地面上,右臂夹着文件夹,左手拿着包裹,右手拿着车钥匙。他们看一眼包裹上的地址把他记在脑子里,然后以每秒3英尺的速度快步跑到顾客的门前,先敲一下门以免浪费时间找门铃。送完货后,他们回到卡车上的路途中完成登录工作。 • 这种刻板的时间表是不是看起来有点繁琐?也许是,它真能带来高效率吗?毫无疑问!生产率专家公认,UPS是世界上效率最高的公司之一。举例来说吧,联邦捷运公司平均每人每天不过取送80件包裹,而UPS却是130件。在提高效率方面的不懈努力,看来对UPS的净利润产生发积极的影响。虽然这是一家未上市的公司,但人们普遍认为它是一家获利丰厚的公司。 • 联合邮包服务公司(UPS)为获得最佳效率所采用的程序并不是UPS创造的,他们实际上是科学管理的成果。 • 问题:这种管理方式在这家企业是很有效的,为什么?

  10. 2、法约尔的一般管理思想 • (1)法约尔(管理过程之父、现代经营管理之父 • 法约尔(1841—1925),法国人,曾长期在企业中担任高级管理职务。1916年,法约尔发表了《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一书,提出了他的一般管理理论。 • 法约尔对管理理论的突出贡献是:法约尔对管理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他对管理职能的划分和管理原则的归纳上。集中体现在他的名著《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 • (2)法约尔的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 • (1)管理是企业六种基本活动之一: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管理。 • (2)管理五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11. (3)管理的一般原则(14) • 劳动分工;权力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合理的报酬;适度的集权与分权;跳板原则;秩序;公平;人员的稳定;首创精神;团结 • 管理者的素质与训练。法约尔认为对管理者素质的要求,在身体方面应包括健康、精力、风度;在智力方面应包括理解与学习的能力、判断力、思想活跃、适应能力;在精神方面应包括干劲、坚定、乐于负责、首创精神、忠诚、机智、庄严;在教育方面应包括对不属于职责范围内的事情的一般了解。此外,还包括经验等内容。

  12. 案例:三令五申 • 春秋时代的后期,有一位著名的军事学家,名叫孙武。他写的一本军事学著作《孙子兵法》至今仍扬名世界,被奉为经典。 •   孙武本是齐国人,因避战乱到了吴国,他把自己写的《孙子兵法》十三篇献给吴王阖闾,阖闾召见了他,对他说:“你写的兵法,所说的运筹韬略、行军机谋,都很有见地,能不能实地试一试,操演一下士兵呢?”孙武回答说:“当然可以。”阖闾又笑着问:“用妇女来试验也可以吗?”孙武毫不犹豫地说:“可以。”于是阖闾就召集了一百八十名宫女,交给孙武训练。 •   孙武把这些宫女编成两队,派阖闾最宠爱的两位姬妾担任队长,并叫他们每个人都拿着一支戟(古代的一种武器)站成队伍。然后,孙武问她们说:“你们都知道自己的心、背、和左右手的位置吗?”宫女们都说:“知道”。孙武又说:“心正对的方向就是前方,左手所对的方向是左方,右手所对的方向是右方,背所对的方向就是后方,大家都明白吗?”她们都说“明白”。孙武又把条例、纪律都讲清楚,设立了行军执法的刑具斧钺之类,并从军营中选请了一人担任执法,二人担任传令的军吏和几个执斧钺的力士。然后孙武再三交待要注意的事项。那些宫女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场面,只是觉得新鲜好玩。孙武下令擂起战鼓,命令宫女们左队向右前进,右队向左前进。那些宫女们却嘻嘻哈哈地笑起来。孙武严肃地说:“纪律没有交待清楚,口令没有解释明白,这是我做将军的过错。”

  13. 然后,他又“三令五申”(三番五次地交待清楚),再擂鼓下达命令,叫两队宫女分别向左、向右前进。那些宫女们还是满不当一回事,又嘻嘻哈哈地笑起来。这时孙武严厉地说:“交待不清,解释不明,责任在将军;但交待清楚,却仍不执行命令,这就是队长和士兵的罪过了。”于是,他下令把两个队长推出斩首示众。吴王正坐在高台上兴致勃勃地看热闹,忽然看见那两个庞姬被押出去斩首,大吃一惊。他做梦也想不到孙武会这样认真,就马上派人跑去对孙武求情说:“我已经知道将军是很能用兵的了。但是,要是没有这两个女姬,我吃东西都没味了,请不要杀她们。”孙武说:“将军统兵在外,即使是君王的命令,有时也可以不听从。”他坚决把两个姬妾斩了。这时,宫女们吓得心惊胆战,谁也不敢再然后,他又“三令五申”(三番五次地交待清楚),再擂鼓下达命令,叫两队宫女分别向左、向右前进。那些宫女们还是满不当一回事,又嘻嘻哈哈地笑起来。这时孙武严厉地说:“交待不清,解释不明,责任在将军;但交待清楚,却仍不执行命令,这就是队长和士兵的罪过了。”于是,他下令把两个队长推出斩首示众。吴王正坐在高台上兴致勃勃地看热闹,忽然看见那两个庞姬被押出去斩首,大吃一惊。他做梦也想不到孙武会这样认真,就马上派人跑去对孙武求情说:“我已经知道将军是很能用兵的了。但是,要是没有这两个女姬,我吃东西都没味了,请不要杀她们。”孙武说:“将军统兵在外,即使是君王的命令,有时也可以不听从。”他坚决把两个姬妾斩了。这时,宫女们吓得心惊胆战,谁也不敢再

  14.  嘻笑玩闹了,孙武叫两个排头的做队长,再次下令击鼓操练。这次情况可大不相同了,操场上鸦雀无声,宫女们认真地遵照命令左右进退,回旋往来,队伍整齐,动作统一,迅速准确地按照将军的指挥行动了。孙武向吴王报告说:“军队已经操练完毕,请大王检阅。您可以随心所欲地指挥她们,即使是命令他们赴汤蹈火也不会违抗命令了。”吴王因为失去两个庞姬,正在痛心后悔,就没好气地说:“你回宾馆休息吧,我不想检阅了。”孙武有些不满,叹口气说:“大王只是欣赏我的兵法理论,却不支持我实行啊!” 嘻笑玩闹了,孙武叫两个排头的做队长,再次下令击鼓操练。这次情况可大不相同了,操场上鸦雀无声,宫女们认真地遵照命令左右进退,回旋往来,队伍整齐,动作统一,迅速准确地按照将军的指挥行动了。孙武向吴王报告说:“军队已经操练完毕,请大王检阅。您可以随心所欲地指挥她们,即使是命令他们赴汤蹈火也不会违抗命令了。”吴王因为失去两个庞姬,正在痛心后悔,就没好气地说:“你回宾馆休息吧,我不想检阅了。”孙武有些不满,叹口气说:“大王只是欣赏我的兵法理论,却不支持我实行啊!” • 但是吴王也终究赏识孙武的卓越的军事才能,后来还是任命了他做大将,统率吴军大破楚军,一直攻入楚国的郢都;吴国威震中原,成为崛起的东方的霸主,连晋、齐等大国也甘拜下风。 • 思考:1、孙武为什么能将一群宫女训练成士兵? • 2、从本案例中可以总结出管理的哪些基本原则?

  15. 3、韦伯与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科层制、官僚制)3、韦伯与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科层制、官僚制) • (1)韦伯 • 韦伯(1864—1920),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对社会学、宗教学、经济学和政治学有广泛的兴趣,并发表过著作《社会和经济理论》,书中提出了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理论,由此被人们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 他发现:在组织中为什么许多人甘心接受他人分配?一个组织中组织成员的行为为什么产生一致性?所以开始关注组织的管理问题。 • 韦伯认为“官僚制”是当时最有效最合理的一种组织管理体制。他发现组织中核心问题是权力。等级权威和行政制是一切社会组织的基础。权威有三种类型:个人崇拜式、传统式和理性—合法的权威。他认为,只有理性—合法的权威才是理想组织形式的基础。 • (2)韦伯的管理思想 • 权力与权威是一切社会组织形成的基础。韦伯认为组织中存在三种纯粹形式的权力与权威:一是法定的权力与权威,是依靠组织内部各级领导职位所具有的正式权力而建立的;二是传统的权力,是由于古老传统的不可侵犯性和执行这种权力的人的地位的正统性形成的;三是超凡的权力,是凭借对管理者个人的特殊的、神圣英雄主义或模范品德的崇拜而形成的。在这三者之中,韦伯最强调的是组织必须以法定的权力与权威作为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

  16. 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 • 建立明确的职能分工:对组织的全部分工要进行专业化的分工,并要确定明确的职责,且适合所有的人。 • 建立明确的等级制度,强调组织的职位应自上而下顺序排列并且共同服从一个指挥人,同时要对上级实行监督。 • 建立有关职权和职责的规章,把组织的各项任务纳入组织法规,各项活动按规章执行,规范行为,减少了随意性的判断,从而保证各项事务处理的统一性。 • 业务的处理和传递均以书面文件为准,以使所有的指示更规范化,精确性。 • 一切职业的管理人员都是根据一定标准聘用的:要求每个职位的人都应有相应的能力,通过实习考核来决定有能力的人的录用,以保证组织高效运行,强调用人标准化。 • 组织的每个人都必须恪尽职守。 • 组织内人员之间的关系是工作与职位关系,不受个人感情影响。 • 韦伯的这种科层制是金字塔结构的,以权力分配为依据,权力的划分是垂直的,决策人少,执行人多,强调权力要集中,实行步调统一,强调只有这样才符合工业社会的发展。

  17. 有人说:泰罗制过时了,应当抛弃! •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 该理论的局限性: • 带来官僚主义盛行问题:如形式主义,过分强调按章办事,而限制了人的行动,长期而形成墨守成规;本位主义:强调分工的明确性,造成部门之间协调的缺乏,从而形成个人本位主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文渎主义:各项规则、规章越来越多;科室设置多,人员多。繁琐主义:办事盖章多,造成效率低下。 • 忽视了人性的东西 • 与今天社会的民主化潮流相背,它等级严格,下属很少参与管理。 • 学生讨论我国运作科层制存在的问题:权力过分集中,机构内部责权不分,党政不分,组织行为缺少很多理性。 • 因此,韦伯认为这种高度结构化的、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是一种合理的、高效率的最有效形式,且优于其它形式,适用于各种行政管理工作。这一理论,是对泰罗、法约尔理论一种补充。对后人有很大影响。 • 思考与讨论:

  18. 4、人际关系学说 • (1)“霍桑试验”与梅奥。 • 梅奥(1880—1949),美国人,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1927年,梅奥应邀参加并指导在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霍桑工厂进行有关科学管理的试验,研究工作环境、物质条件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通常称“霍桑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生产率提高的原因不在于工作条件的变化,而在于人的因素;生产不仅受物理、生理因素的影响,而却受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梅奥的代表作为《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他总结了亲身参与并指导的霍桑试验及其他几个试验的成果,并阐述了他的人群关系理论的主要思想,从而为提高生产效率开辟了新途径。 • 试验:第1阶段:变换车间照明条件试验 • 第2阶段:继电器装配室试验 • 第3阶段:大规模的访问与调查 • 第4阶段: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

  19. 霍桑研究结论: • 行为和情绪是密切相关的; • 群体对个人的行为有巨大影响; • 群体工作标准规定了单个工人的产量;(虽然有计件工资,但达到一定量后仍然会慢下来。因为,有默契) • 在决定产量方面,金钱因素比群体标准、群体情绪和安全感的作用要小。

  20. 5、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的主要观点 • 梅奥认为企业中的人首先是“社会人”,即人是社会动物,而不是早期科学管理理论所描述的“经济人”。 • 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工作态度和人们的相互关系。工人的“士气”是调动人积极性的关键因素。 • 重视“非正式组织”的存在和作用。梅奥认为企业中不仅存在“正式组织”(指为了实现企业目标所规定的企业成员之间职责范围的一种结构),而且,还存在着人们在共同劳动中形成的非正式团体(共同的感情而构成一个体系),他们有着自己的规范、感情和倾向,并且左右着团体内每个成员的行为。

  21. 对人际关系理论的评价 • 1、贡献: • 人是“社会人” • 首次提出非正式群体的概念 • 为行为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2、局限性: • 过分否定经济报酬、工作条件、作业标准的影响 • 过分强调非正式组织 • 对感情逻辑的过分强调

  22. 现代管理阶段 • (一)现代管理“丛林”的出现 • (二) 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及观点 • 管理过程学派,以法约尔为代表;经验学派,以比德•德鲁克为代表;人类行为学派,以梅奥为代表;社会系统学派,以巴纳德为代表;决策理论学派,以西蒙为代表;数理学派。 • 到1980年,哈罗德·孔茨认为管理学派已不止六个学派所能概括得了的,故又在原有六个大学派的基础上增至十一个个学派,增加的五个学派是:组织行为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管理者工作学派、经营管理理论学派。 • 现代管理思想的主要特点 • 1. 强调系统化2. 重视人的因素3.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即注意“非正式组织”在正式组织中的作用 • 4.广泛地运用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5.加强信息工作 • 6.把“效率”(Efficiency)和“效果”(Effectiveness)结合起来7.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 8.强调“预见”能力 9.强调不断创新 10.强调权力集中

  23. 案例:冷冻厂王中 • 王中是某冷冻食品厂厂长,该厂专门生产一种奶油特别多的冰淇淋。在过去的4年中,年销售量稳步递增。但今年的情况变化较大,到8月份,累计销量比去年同期下降17%,生产量比计划少15%,缺勤率比去年高20%,迟到早退现象也有所增加。王中认为这种情况的发生,很可能与管理有关,但他无法确定这些问题的原因,也不知道应该怎样去改变这种情况。他决定去请教管理专家。 • 问题:如果你是管理专家,你认为该厂的问题出在哪里,并提出怎样的解决方法?

  24. 第二节 现代管理理论 • 一、现代管理理论概述 • 1、现代管理理论产生与发展的时期。现代管理理论产生与发展的时期为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 • 2、现代管理理论产生的背景。这一阶段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但管理理论显著发展是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 背景: • ⑴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连续化,以及生产社会化程度的空前提高;企业规模急剧扩大,出现一些大的跨国公司,市场竞争的激烈,市场环境的变化多端,这些都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管理日趋复杂。 • ⑵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猛发展,既对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又为管理提供全新的技术支持,科技成果被广泛采用。 • ⑶随着社会的进步,人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发挥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已成为现代管理的核心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大批全新的管理思想与理论被应用于管理实践,并得到迅速发展。

  25. 3.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脉络。现代管理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基本脉络:⑴管理理论的分散化。进入50年代以后,管理理论出现了一种分散化的趋势,形成了诸多的学派,被称之为管理理论的“热带的丛林”。⑵理理论的集中化趋势。进入60年代后,管理理论的研究又出现一种集中化的趋势,学者们先提出系统管理理论,力求建立统一的管理理论;后来又提出更加灵活地适应环境变化的权变管理理论。3.现代管理理论发展的脉络。现代管理理论产生与发展的基本脉络:⑴管理理论的分散化。进入50年代以后,管理理论出现了一种分散化的趋势,形成了诸多的学派,被称之为管理理论的“热带的丛林”。⑵理理论的集中化趋势。进入60年代后,管理理论的研究又出现一种集中化的趋势,学者们先提出系统管理理论,力求建立统一的管理理论;后来又提出更加灵活地适应环境变化的权变管理理论。

  26. 二、主要学派的贡献 •  (一)管理理论的分散化 • 1.管理科学 • (1)管理科学产生的背景。 • (2)管理科学的由来。管理科学是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继续和发展。 • (3)管理科学的特点。它强调以运筹学、系统工程、电子技术等科学技术手段解决管理问题,着重于定量研究,力图利用科学技术工具,为管理决策寻得一个有效的数量解。 • (4)管理科学理论的主要观点有: • 管理科学的核心就是寻求决策的科学化。 • 注重定量分析,在管理决策中广泛应用数学工具和数量模型,认为决策的过程就是建立和运用数学模型的过程。 • 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

  27. 2.管理理论的热带丛林 • 进入20世纪50年代,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异常活跃,众多的学者,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法研究管理问题,各树一帜,建立了许多管理理论学派,形成了管理理论研究的分散化。美国管理学者孔茨和奥唐奈将这种现象称之为“热带的丛林”。 • 管理理论的热带丛林主要包括以下学派: • 管理过程学派(或称管理程序学派);经验学派;人类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 • 数理学派;交流中心学派

  28. (二)管理理论的集中化趋势 • 1.系统管理理论 • 系统管理学派盛行于20世纪60年代。代表人物为美国管理学者卡斯特、罗森茨韦克和约翰逊。卡斯特的代表作为《系统理论和管理》。 • 系统管理学说的基础是普通系统论。系统论的主要思想是:⑴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的要素构成的。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既是独立存在的,又是相互关联的、相互依存的。⑵系统的整体性。系统的各组成部分不是可以分离的简单集聚,而是按一定规律、一定方式组成的整体。⑶系统的等级性。每一个系统都归属于一个更大的系统,而每个系统内部又存在着组成这一系统的分系统。

  29. 卡斯特等人的系统学说。是以普通系统理论为基础的,包括系统哲学、系统管理和系统分析三个方面。⑴系统哲学。这是一种基于系统观念的思想方法,强调系统是一种有组织的或综合的整体,强调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⑵系统管理。是一种以系统论为指导的管理方式。认为组织本身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人造系统。因此,要把企业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设计与经营,使企业的各部分、各种资源,按照系统的要求进行组织的运行。⑶系统分析。这是一种按系统论思想解决问题或决策的方法和技术。主要包括:对一个问题的认识,确定有关变量,分析和综合各种因素,确定最有的解决方法和行动计划。卡斯特等人的系统学说。是以普通系统理论为基础的,包括系统哲学、系统管理和系统分析三个方面。⑴系统哲学。这是一种基于系统观念的思想方法,强调系统是一种有组织的或综合的整体,强调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⑵系统管理。是一种以系统论为指导的管理方式。认为组织本身是一个以人为主体的人造系统。因此,要把企业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设计与经营,使企业的各部分、各种资源,按照系统的要求进行组织的运行。⑶系统分析。这是一种按系统论思想解决问题或决策的方法和技术。主要包括:对一个问题的认识,确定有关变量,分析和综合各种因素,确定最有的解决方法和行动计划。

  30. 2.权变管理理论 • 权变理论产生的背景。 • 卢桑斯的权变管理学说: • 基本思路是: • 三部分组成。⑴环境。即指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环境通常为自变量,管理者总是要依据外部环境的特点与变化采取相应的管理手段。这里所说的环境变量,既包括组织的外部环境,也包括组织的内部环境。 • ⑵管理观念与技术。这是观念结构中的自变量。卢桑斯巴过去的所有管理理论划分为四种学说:过程学说、计量学说、行为学说和系统学说。他主张把这四种学说结合起来,根据不同环境,加以灵活运用。 • ⑶权变关系。权变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变数之间的函数关系。也就是环境变量与管理变量之间存在的函数关系。即:如果环境条件一定,那么就必须采用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原理、方法和技术,以有效实现企业目标。 思考: 对同一组织,要保证目标的实现, 你更倾向选择那一派理论?

  31. 三、现代管理思想的新发展——三种代表性的理论三、现代管理思想的新发展——三种代表性的理论 •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管理出现了深刻的变化与全新的格局,管理出现一些全新的发展趋势。 • (一)战略管理思想 • 1、战略管理理论产生的背景。 • 2、战略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32. 3、波特与《竞争战略》。迈克尔·波特(M·E·Porter)是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教授,兼任许都大公司的咨询顾问。1980年,他的著作《竞争战略》,把战略管理的理论推向了顶峰,该书被美国《幸福》杂志标列的全美500家最大企业的经历、咨询顾问及证券分析家们奉为必读的“圣经”。该书的重要贡献:3、波特与《竞争战略》。迈克尔·波特(M·E·Porter)是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教授,兼任许都大公司的咨询顾问。1980年,他的著作《竞争战略》,把战略管理的理论推向了顶峰,该书被美国《幸福》杂志标列的全美500家最大企业的经历、咨询顾问及证券分析家们奉为必读的“圣经”。该书的重要贡献: • ⑴提出对产业结构和竞争对手进行分析的一般模型,即五种竞争力(新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威胁、买方侃价能力、供方侃价能力和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分析模型。 • ⑵提出企业构建竞争优势的三种基本战略。即寻求降低成本的成本领先战略;使产品区别竞争对手的差异化战略;集中优势占领少量市场的集中化战略。 • ⑶价值链的分析。波特认为企业的生产是一个创造价值的过程,企业的价值链就是企业所从事的各种活动——设计、生产、销售、发运以及支持性活动——的集合体。价值链能为顾客生产价值,同时能为企业创造利润。

  33. (二)企业再造理论 • 企业再造理论产生的背景。 • 企业再造的基本含义。企业再造,按照哈默与昌佩所下的定义,是指“为了飞越地改善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重大的现代企业的运营基准,对工作流程(business process)作根本的重新思考与彻底翻新”。这也就是为适应新的世界竞争环境,企业必须抛弃已成惯例的运营模式和工作方法,以工作流程为中心,重新设计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运营方式。 • 企业再造流程的过程:⑴诊断原有流程。⑵选择需要再造的流程。⑶了解准备再造的流程。⑷重新设计企业流程。

  34. 案例:海尔的企业再造 • 海尔是第一个走出国门的中国家电企业,应该说它很成功。可是,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早在几年前,它就悄悄造起了自己的反。 • 在1998年9月8日,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就在一次中层干部会上提出“业务流程再造”的概念。而此时,中国家电业的价格战正酣。 • 哈默说:“流程再造是一场革命,它意味着企业一切从头开始,一切从零开始。” • 张瑞敏说:“流程再造对海尔来说,就是彻底打破原有的束缚着我们继续创新、继续发展的东西。这包括我们已经习惯了的管理模式,我们轻车熟路的流程,包括原来的成功。” • 因为世界最新的管理理论普遍认为,企业再造适用于三类企业: • 第一类是问题丛生,已经面临危机的企业; • 第二类是业绩不错,但潜伏着危机的企业; • 第三类是正处于发展高峰,再造是为了构建新的竞争优势,大幅度超越竞争对手,抢占下一轮竞争的制高点。 • 海尔的再造,无疑属于第三类。

  35. (三)“学习型组织”理论 • “学习型组织”理论产生的背景。 • “学习型组织”的基本思想。

  36. 组织成员的五项修炼。彼得·圣吉提出的五项修炼是:组织成员的五项修炼。彼得·圣吉提出的五项修炼是: • ⑴追求自我超越。 • ⑵改善心智模式。 • ⑶建立共同远景目标。 • ⑷开展团队学习。 • ⑸锻炼系统思考能力。这是整个五项修炼的基石。他提出系统思考是“看见整体”的一项修炼。 管理幽默: 新版龟兔赛跑

  37. 案例:联想——中国第一个学习型组织 • 联想集团创建于1984年,现已发展成为拥有19家国内分公司,21家海外分支机构,近千个销售网点,职工6000余人,净资产16亿元,以联想电脑、电脑主板、系统集成、代理销售、工业投资和科技园区六大支柱产业为主的技工贸一体、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信息产业集团。1997年销售总额达125亿元人民币,并在各主要业务领域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其中联想电脑闯入亚太十强排名第五,联想QDI主板跻身世界板卡供应第三位,联想系统集成公司成为国内优秀系统集成企业之一。1995年至1997年连续三年在全国电子百强企业中排名第二,全国高新技术百强企业排名第一, • 联想的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忽视的一点是,联想具有极富特色的组织学习实践,使得联想能顺应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组织结构、管理方式,从而健康成长。 • 早期,联想从与惠普(HP)的合作中学习到了市场运作、渠道建设与管理方法,学到了企业管理经验,对于联想成功地跨越成长中的管理障碍大有裨益;现在,联想积极开展国际、国内技术合作,与计算机界众多知名公司,如英特尔(Intel)、微软、惠普、东芝等,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并从与众多国际大公司的合作中受益匪浅。

  38. 除了能从合作伙伴那里学到东西之外,联想还是一个非常有心的“学习者”,善于从竞争对手、本行业或其他行业优秀企业以及顾客等各种途径学习。除了能从合作伙伴那里学到东西之外,联想还是一个非常有心的“学习者”,善于从竞争对手、本行业或其他行业优秀企业以及顾客等各种途径学习。 • 柳传志有句名言:“要想着打,不能蒙着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善于总结,善于思考,不能光干不总结。 • 分析:1、联想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 • 2、他有几种学习方式? • 3、你如何概括?

  39. 小游戏: • 阅读下列资料,设想你就是猎人,你想怎样对待猎狗? • (1)一条猎狗将兔子赶出了窝,一直追赶他,追了很久仍没有捉到。牧羊人看到此种情景,讥笑猎狗说"你们两个之间小的反而跑得快得多。"猎狗回答说:"你不知道我们两个的跑是完全不同的!我仅仅为了一顿饭而跑,他却是为了性命而跑呀!" • (2)这话被猎人听到了,猎人想:猎狗说的对啊,那我要想得到更多的猎物,得想个好法子.: • 想想都有什么方法? • 如果猎人这样:猎人又买来几条猎狗,凡是能够在打猎中捉到兔子的,就可以得到几根骨头,捉不到的就没有饭吃.这一招果然有用,猎狗们纷纷去努力追兔子,因为谁都不愿意看着别人有骨头吃,自已没的吃.就这样过了一段时间,问题又出现了.大兔子非常难捉到,小兔子好捉.但捉到大兔子得到的奖赏和捉到小兔子得到的骨头差不多,猎狗们善于观察发现了这个窍门,专门去捉小兔子.慢慢的,大家都发现了这个窍门.猎人对猎狗说:最近你们捉的兔子越来越小了,为什么?猎狗们说:反正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为什么费那么大的劲去捉那些大的呢? • 接下来你怎么办?

  40. 如果猎人这样: • (3)猎人经过思考后,决定不将分得骨头的数量与是否捉到兔子挂钩,而是采用每过一段时间,就统计一次猎狗捉到兔子的总重量.按照重量来评价猎狗,决定一段时间内的待遇.于是猎狗们捉到兔子的数量和重量都增加了.猎人很开心.但是过了一段时间,猎人发现,猎狗们捉兔子的数量又少了,而且越有经验的猎狗,捉兔子的数量下降的就越利害.于是猎人又去问猎狗.猎狗说"我们把最好的时间都奉献给了您,主人,但是我们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老,当我们捉不到兔子的时候,您还会给我们骨头吃吗?" • 接下来你还要怎么办? • 如果猎人这样: • (4)猎人做了论功行赏的决定.分析与汇总了所有猎狗捉到兔子的数量与重量,规定如果捉到的兔子超过了一定的数量后,即使捉不到兔子,每顿饭也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骨头.猎狗们都很高兴,大家都努力去达到猎人规定的数量.一段时间过后,终于有一些猎狗达到了猎人规定的数量.这时,其中有一只猎狗说:我们这么努力,只得到几根骨头,而我们捉的猎物远远超过了这几根骨头.我们为什么不能给自己捉兔子呢?"于是,有些猎狗离开了猎人,自己捉兔子去了..你怎么办?

  41. 第三节 组织文化 • 引导案例:IBM的价值观 • 一、组织文化的涵义与功能 • 1、组织文化的涵义与结构 • (1)组织文化的涵义。 • 文化: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物质文化 可称为“硬文化”,精神文化可称为“软文化”。 • 组织: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和形式而建构起来的社会集合体,为了满足自身运作的要求,必须要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理想,共同的追求、共同的行为准则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机构和制度,否则组织就会是一盘散沙。 • 组织文化:是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团体意识、工作作风、行为准则等的总称。组织通过培养、塑造这种文化,来影响成员的工作态度和引导工作中的行为方式,从而实现组织目标;因此,根据外在环境的变化适时变革组织文化常被视为组织成功的基础。

  42. (2)组织文化的特征 • 超个体的独特性;相对稳定性;融合继承性 • 发展性 • (3)组织文化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其结构与内容是由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三个层次构成。

  43. 2.组织文化的结构 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 物质文化 精神文化层决定了制度文化层和物质文化层; 制度文化层是精神文化层与物质文化层的中介; 物质文化层和制度文化层是精神文化层的体现。 制度文化 动态(行为) 静态(物质) 硬制度文化 软制度文化 精神文化 返回

  44. ●物质文化层包括组织开展活动所需的基本物质基础。如企业产生经营的物质技术条件,诸如厂容、厂貌、机器设备,产品的外观、质量、服务,以及厂徽、厂服等。(最直观的部分,最易被感知的部分)●物质文化层包括组织开展活动所需的基本物质基础。如企业产生经营的物质技术条件,诸如厂容、厂貌、机器设备,产品的外观、质量、服务,以及厂徽、厂服等。(最直观的部分,最易被感知的部分) • ●制度文化层包括具有本组织文化特色的,为保证组织活动正常进行的组织领导体制、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和员工行为准则的总和。如企业中的厂规、厂纪,各种工作制度和责任制度,以及人际交往的方式等。 • ●精神文化层是指组织在长期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并为全体员工所认同的共有意识和观念。包括组织的价值观念,组织精神,组织道德。 • ●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精神文化层决定了制度文化层和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是精神文化层与物质文化层的中介;物质文化层和制度文化层是精神文化层的体现。三者密不可分,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组织文化的完整体系。

  45. 2、组织文化的功能 • (1)导向功能。组织文化有助于把组织成员的思想、行为引导到实现组织所确定的目标上来。 • (2)凝聚功能。组织文化有着把组织成员紧密团结起来,形成一个统一体的凝聚力量。 • (3)激励功能。组织文化有助于激励组织成员培养自觉为组织发展而积极工作的精神。 • (4)约束功能。组织文化具有对组织成员的思想和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的作用。 • (5)辐射功能。组织文化对组织内外都有着强烈的辐射作用。例如,通过高质量的产品和满意的服务,使顾客感受到企业独特的文化特色;通过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如电视、广播、报纸、书刊、会议等传播方式,宣传组织文化等。组织文化对内对外的辐射过程,也正是组织形象的塑造过程,因而对组织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46. 二、组织文化的建设 • 1.组织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2.组织文化建设的阶段 3.组织文化建设的方法

  47. 三、中外文化差异 • 案例:中美老太太买房 • 40多年前,美国老太太马丽通过向银行贷款购买了一套房子,如今,马丽已进暮年,老太龙钟。在这样明亮舒适的住宅里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她临终前感到很满意,心想,我在自己中意的房子里度过了中年、晚年,现在银行的贷款已经还完了,我可以安心地去见上帝。 • 与此同时,远在中国东部的一个城市,一位满头白发的中国老太太正在为刚刚买到新房喜机极而泣。她在狭窄阴暗的老房子里已经住了几十年,从年轻时就盼望有一套宽敞的住房,盘了整整一辈子,当她掏出自己一生的积蓄买到自己超司暮想的新房时,已经70多岁了。想到自己在这么好的房子里所能生活的年头已经不多,她不禁有些悲伤,但又一想,毕竟为子女留下了点房产,她又感到些许安慰。

  48. 日美商人赛跑 • 说一个美国商人和一个日本商人,在东非的沙漠地带考察。十几天过去了,美国商人的鞋子穿破了,几乎不能在继续穿下去了,日本商人一直装作没有看见。一天下午,他们突然碰到了老虎。已有几天未吃东西的老虎,远远的见到他们就兴奋致极,迅速的向他们跑来,两人马上逃跑。跑着跑着,日本人急速回头看了一下老虎,又看了一眼跑在他前面的美国人,费劲全力赶上美国人,一边将自己的鞋子递给对方,一边说:你的脚这些天磨的太糟糕了,快把我的鞋子穿上好了!美国商人感到奇怪,但也没有拒绝,他一边穿鞋一边说:在沙漠上跑,穿鞋跑要比不穿鞋快的多。他没有听到回音!当他再看时,日本人已将他拉下200米了。美国人边跑边回头看老虎,然后,对日本人喊到:你跑得再快也跑不过老虎的!日本人回头达到:我只要跑过你就行,因为老虎吃到你就不会在追我了。

  49. 涕笑皆非的礼物! • 《夜幕下的哈尔滨》第52回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大日本军队的指挥官那个杀人不眨眼玉旨雄一在日满俱乐部成立一周年的纪念活动上,逼着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尤其是擅长绘画的、有进步思想的才女卢淑娟绘画时, 卢淑娟看着玉旨雄一那铁青脸,小圆眼睛,细长的脖子……忽然灵机一动,也是情急智生,在她脑子里猛然闪闪出一幅画面,这画面很生动,很别致,能使她既画了画又不失去名誉。办法一出,画兴上来了!她脸上立即浮现出笑容,向玉旨雄点点头说:“既然承蒙阁下和夫人、少爷如此看重,淑娟就只好从命了。” 卢淑娟话音一落,立刻换来一个满堂彩。于是她就在掌声中,赞扬声中,被拥向了写字台。 卢淑娟站在写字台前,从笔筒里抽出几支毛笔,从中挑了一支,蘸些墨汁,又在笔洗里蘸了些清水,然后面对着宣纸,略一凝思,就挥笔画起来。她先画自近而远望的平远山景,然后又蘸浓墨,用披麻加卷云法画了一块玲珑剔透的山石,山石面又用破笔点法画了一片苔草。几笔下去,在一旁观看的玉旨叔侄就由衷地喷喷称赞起来。卢淑娟不抬头,不歇气,一口气画下去。她越画站在她旁边观看的葛翠芳(卢淑娟的妈妈)越紧张,才擦掉的汗水又从鼻尖和前额上渗出来,站在她后边的春兰和冬梅(卢淑娟的使女)也吓得脸变了颜色……卢淑娟画的是什么?为什么让亲人们这样紧张?原来她画了一大一小两个乌龟,大的在前边小的在后边,紧跟着向那块大山石爬去。乌龟画得非常生动,小眼睛瞪得溜圆,长脖子竭力往前伸着,四只爪子拼力在地下蹬着,是使出十足力气奋力前进的样子。 卢淑娟画完两个乌龟,又挥笔在上边题了“齐年”两个字。下边写了“淑娟学画”四个字,然后从容地放下毛笔,对玉旨雄一叔侄微微一点头说:“献丑了。” 葛翠芳和春兰、冬梅都紧张地望着玉旨雄—,她们在等待着一场暴风雨的来临:卢淑娟画了两个王八,还一大一小,这不正是在咒骂那叔侄二人吗! 谁知王旨雄一不但没有生气,却高兴地哈哈大笑起来,平田惠子和玉旨一郎也会心地笑了,连两个日本姑娘都抿着嘴跟着笑起来。 玉旨雄一在笑声中连

  50. 连点着头说:“好!好!不但画得气韵生动,落笔传神,来去自然,变异合理,而且在画的内容上也寓意深刻,吉祥喜庆。看起来卢小姐是深知我们日本人对乌龟的爱重了。在我们大和民族的姓氏中就有许多姓龟的,叫龟的,是取其万年长寿的意思。而这意思在卢小姐的题词中已经充分表现出来了,‘齐年’二字的意思就是与乌龟的寿命相同。这一大一小两个乌龟也正是暗指我和一郎的意思。两个乌龟一同奔向这块在风雨中挺然而立的巨石,更说明它们要与天地共生,与万物共存,这是何等深刻的寓意呀!所以我是非常喜欢这幅画的。一郎,你的看法呢?”玉旨一郎竟兴奋得眼睛里放出光彩,他对着卢淑娟行了一礼,然后郑重地说:“卢小姐,您让我真正看到了中国有才华的女性是什么样子,您只用十几分钟时间就挥洒出如此生动的艺术作品,真使一郎大开眼界。一郎再一次向您表示敬意。”说完他又鞠了一躬。 这叔侄两人的一番赞词,不但使葛翠芳和春兰、冬梅目瞪口呆,更使卢淑娟啼笑皆非。她是真不知道日本人对乌龟有如此吉祥喜庆,和中国人全相反的看法。她原意是想借乌龟来嘲讽他们叔侄二人一下,题上“齐年”二字也是要加深这个意思,“千年王八万年龟”,写上与龟‘济年“不就明指他们叔侄二人是”王八“吗。哪知结果却是适得其反,侮骂人的画变成了歌颂人的美妙艺术作品,这怎能不令卢淑娟啼笑皆非!她涨红着脸,机械地对玉旨雄一叔侄连说了两句”不敢当“就没词了。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