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0

皮肤附属器疾病

皮肤附属器疾病. 皮脂腺疾病 汗腺疾病 毛发疾病 指(趾)甲疾病. 皮肤附属器疾病. 常见的皮肤附属器疾病. 在人体皮肤上除掌跖及爪甲部位外都有皮脂腺,特别于面部、头发、胸背及阴部分布更多,因此皮脂腺疾病有一定的好发部位。 皮脂腺的生长发育及分泌受年龄、内分泌、脂肪及糖代谢、维生素代谢、神经精神因素、消化道功能等影响,因此皮脂腺疾病与上述因素有密切关系。. 皮脂腺疾病. 三种类型的皮脂腺.

paytah
Download Presentation

皮肤附属器疾病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皮肤附属器疾病

  2. 皮脂腺疾病 汗腺疾病 毛发疾病 指(趾)甲疾病 皮肤附属器疾病

  3. 常见的皮肤附属器疾病

  4. 在人体皮肤上除掌跖及爪甲部位外都有皮脂腺,特别于面部、头发、胸背及阴部分布更多,因此皮脂腺疾病有一定的好发部位。 皮脂腺的生长发育及分泌受年龄、内分泌、脂肪及糖代谢、维生素代谢、神经精神因素、消化道功能等影响,因此皮脂腺疾病与上述因素有密切关系。 皮脂腺疾病

  5. 三种类型的皮脂腺 Ⅰ型:睫、眉、须及头部的皮脂腺称为终毛相伴的皮脂腺(terminal hair-associated follicle)。此处腺体相对较小,毛比较长,高出皮面。

  6. Ⅱ型:与毳毛相伴的皮脂腺(vellus follicle-associated gland),其腺体容积大,毛也突出皮面。

  7. Ⅲ型:为毛囊皮脂腺(sebaceous follicles),此腺体体积大,有多个小叶和数个腺体导管,几乎看不到毛发,此腺体只分布在面部、躯干上部和背部。额与颊部腺体最大,背部也大,较多的导管中充满皮脂与细胞碎片,是痤疮丙酸杆菌的滋生地,也是唯一可以形成痤疮的腺体,在痤疮患者中此腺体的数目非常多。

  8. 毛囊皮脂腺的解剖学

  9. 寻常性痤疮(acne vulgaris) 寻常性痤疮是一种青春期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在面部出现白头与黑头粉刺、丘疹、脓疱、结节与囊肿,个别患者甚至形成凹陷或增生性瘢痕,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10. Acne vulgaris is a chronic inflammatory disease of the pilosebaceous follicles, characterized by comedones , papules, pustules, cysts, nodules, and often scars. Sites of predilection are the face, neck, upper trunk, and upper arms. It is a disease of the adolescent, with 90% of all teenagers being affected to some degree. It may begin in twenties or thirties, or may persist in adults for many years. As a rule, there is involution of the disease before age 25. ——安德鲁斯皮肤病学

  11. 发病机理 雄性激素 皮脂分泌 丙酸杆菌 角化阻塞 粉刺炎症

  12. 遗传因素 皮脂腺肥大 分泌过多的皮脂 内分泌激素 毛囊上皮异常 痤疮丙酸杆菌等 的移生繁殖 粉刺形成 炎性损害 瘢痕形成 遗传因素

  13. 化妆品使用不当造成毛囊口的堵塞; 精神因素所致的内分泌紊乱; 烟、酒及辛辣食物的刺激; 食入过多的糖、脂肪、药物性雄激素 加重或促发因素:

  14. 痤疮的初发年龄: 女性为12~13岁,17~18岁高发; 男性为13~14岁,19~21岁高发。 临床表现

  15. 痤疮的病程 100 80 60 40 20 0 (发病率) 寻常痤疮 成人痤疮 玫瑰痤疮 (年龄)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16. 95% 85% 痤疮的发病率 100 80 60 40 20 0 85% 95% 85% 中国青少年发病率 美国青少年发病率

  17. 好发部位:皮损好发于面部,尤其是前额、颊部,其次是胸背部,常伴有皮脂分泌过多现象。好发部位:皮损好发于面部,尤其是前额、颊部,其次是胸背部,常伴有皮脂分泌过多现象。 皮损 常见的皮损为白头与黑头粉刺,继而形成炎性丘疹,顶端出现脓疱,破溃吸收后形成色素沉着或小凹瘢痕。严重者可见豆大炎性结节或囊肿,各种损害的大小及深浅不一。

  18. 痤疮严重程度的分级 中(Ⅱ级):有粉刺,伴有中等量的丘疹和脓疱,总病灶数在31~50之间。 轻( Ⅰ 级):粉刺为主要的皮损,可有少量丘疹和脓疱,总病灶数少于30个;

  19. 中(Ⅲ级):有粉刺,伴有大量丘疹和脓疱,偶见大的炎症损害,分布广泛,总病灶数在51~100之间,有少数结节。中(Ⅲ级):有粉刺,伴有大量丘疹和脓疱,偶见大的炎症损害,分布广泛,总病灶数在51~100之间,有少数结节。 重(Ⅳ级):除上述皮疹外,又伴有结节与囊肿,多数有疼痛并形成囊肿,结节囊肿在3个以上。

  20. 好发于青年男女; 皮疹为散在性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及囊肿等; 对称分布于面部、前胸及背部等 诊断

  21. 目的:控制新的病损,减少瘢痕形成。 原则:去脂、溶解角质、杀菌及消炎。 治疗

  22. ①少吃动物性脂肪、糖及刺激性食物,用温水、泡沫型洗面奶洗涤患处,以去除油腻;①少吃动物性脂肪、糖及刺激性食物,用温水、泡沫型洗面奶洗涤患处,以去除油腻; ②勿用手抠或挤压粉刺,可用特制的粉刺挤压器挤出。避免使用含油脂及粉质过多的化妆品及糖皮质激素制剂。 病人做什么?

  23. 痤疮的治疗 分泌↑(皮脂腺/雄性激素) 阻塞 (角化过度) 感染 (痤疮丙酸杆菌)

  24. 痤疮的治疗手段 抑制痤疮丙酸杆菌:四环素族、红霉素类、甲硝唑类…… 口服维甲酸类药物:维胺酯、异维A酸、阿维A、阿达帕林 抗雄性药物:安体舒通、甲氰咪胍、复方醋酸环丙孕酮…… 外用药物:邦力痤疮王、特力仙痤疮液、达芙文凝胶 中/成药治疗:中草药、中成药

  25. 抑制痤疮丙酸杆菌 四环素族:美满霉素 红霉素类:希舒美(阿齐霉素) 甲硝唑类:替硝唑 喹诺酮类:OPC-7251 磺胺类: TMP/SMZco 利福平类:利福喷丁(迪菲克)

  26. 维甲酸类药物 维胺酯(三蕊胶囊) 异维A酸(罗可坦、泰尔丝、保肤灵 、 蓝金组合) 阿维A(新体卡松,方希) 阿达帕林 一代 二代 三代

  27. 倒模面膜 痤疮瘢痕的治疗 面部的萎缩性瘢痕可用磨削术治疗。痤疮合并瘢痕疙瘩时,可手术切除后用浅部X线照射缝合部位,也可局部注射糖皮质类固醇激素。 其它疗法

  28. 复习思考题: 1.可以形成痤疮的腺体为: A.终毛相伴的皮脂腺 B.与毳毛相伴的皮脂腺 C.毛囊皮脂腺 2.轻度(Ⅰ极)痤疮是指:以粉刺为主要 皮损,有少量丘疹和脓疱,总病灶数: A.少于30个 B.31~50个

  29. 概念:脂溢性皮炎是发生于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种慢性、表浅性、炎症性皮肤病。概念:脂溢性皮炎是发生于皮脂溢出部位的一种慢性、表浅性、炎症性皮肤病。 临床表现为暗红或黄红色斑片上覆油腻性鳞屑或痂皮。 脂溢性皮炎(seborrheic dermatitis)

  30. 不明确。 现认为本病是在皮脂溢出的基础上,皮肤表面正常菌群失调,卵圆形糠秕孢子菌大量生长所致。 精神因素、饮食习惯、VitB缺乏、嗜酒、辛辣食物等对本病的发生和发展可能有关。 病因

  31. ⒈好发部位 本病好发于头皮、面部、耳后、上胸部、肩胛间、脐窝、外阴、肛周等皮脂腺分布较多的部位。 ⒉皮疹 初为毛囊性红色丘疹,互相融合成大小不等的黄红色斑片,上覆油腻性鳞屑或痂皮,境界清楚。 ⒊病程慢性,伴不同程度瘙痒和脱发。 临床表现

  32. 面部脂溢性皮炎

  33. 头皮脂溢性皮炎

  34. 婴儿脂溢性皮炎 婴儿脂溢性皮炎常发生在出生后1个月,头部局部或全部布满厚薄不等的油腻灰黄色痂皮,常累及眉、耳后

  35. 诊断与鉴别诊断 头皮干性脂溢应特别注意与仅限于头皮的银屑病鉴别。

  36. 治疗 ⒈生活规律,睡眠充足,低脂饮食,补充B族维生素有助于治疗。 ⒉外用药 轻症者以外用药为主,原则:去脂、杀菌、消炎、止痒。 采乐洗剂(含酮康唑),希尔生(硫化硒洗剂),5%硫磺霜,0.1%新洁尔灭(洗头),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肤轻松,皮康霜等。

  37. ⒊内服药 ①维生素类 VitB2 5~10mg tid VitB6 10~20mg tid VitBco 2片 tid ②抗组胺类药物 在瘙痒剧烈时可予赛庚啶 2mg tid。

  38. ③抗生素 渗出明显,有继发感染时用四环素或红霉素,或庆大霉素、丁胺卡那肌注。 ④皮质类固醇激素 在炎症明显,皮损广泛而其它疗法不能控制时短期使用。 强的松 20~40mg分2~3次口服。

  39. 酒渣鼻(rosacea) 是一种发生于鼻、面部中央,以红斑、丘疹及毛细血管扩张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

  40. 病因 不明,胃肠功能紊乱,内分泌功能失调,精神因素,嗜酒,辛辣食物,冷热刺激导致毛细血管长期扩张。毛囊蠕形螨感染与本病可能有关。

  41. 临床表现 ⒈按病情发展大致分三期: ①红斑期 ②丘疹脓疱期 ③鼻赘期 ⒉常伴有皮脂溢出及痤疮 ⒊常见于中年人,30~50岁,患者女多于男。 ⒋病程慢性,无明显自觉症状。

  42. 红斑期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