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观课议课的常规知识

观课议课的常规知识.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 陈大伟 E-mail:yizhu28@163.com http://blog.sina.com.cn/chengduchendawei. 一、观课:进一步读懂课堂. (一)一个观课的案例 观:观察 —— “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 ( 《 论语 》 ) “夫所以谓之观物者,非以目观之也;非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也;非观之以心,而观之以理也。”(邵雍 《 观物篇 》 ) 以目观物见物之形 以心观物见物之情 以理观物见物之性. 观:适应教学方式的新变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

payton
Download Presentation

观课议课的常规知识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观课议课的常规知识 成都大学师范学院 陈大伟 E-mail:yizhu28@163.comhttp://blog.sina.com.cn/chengduchendawei

  2. 一、观课:进一步读懂课堂 (一)一个观课的案例 观:观察——“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 “夫所以谓之观物者,非以目观之也;非观之以目,而观之以心也;非观之以心,而观之以理也。”(邵雍《观物篇》) 以目观物见物之形 以心观物见物之情 以理观物见物之性

  3. 观:适应教学方式的新变化 (图片来源于网络)

  4. 主角:教师为主(师本)→学生为主(生本) • 方式:讲授为主→多种方式 • 课堂上的声音: 有声→有声与无声(思考、沉默)并存 单一声道(师与生)→多声道(生与生、师与生)

  5. 二、评课:形成对课堂的个人理解 (一)我们总会有对课堂的看法和理解 (二)议课时,我们需要有自己对课堂的理解,需要表达自己对课堂教学的见解 (三)交流时,我们不能把自己的看法强加给他人

  6. 三、议课:分享和交流参与者对课堂教学的理解三、议课:分享和交流参与者对课堂教学的理解 一个议课案例 (一)尊重教学多样性 (二)接纳他人处境 (三)敞开心扉交流 (四)面向未来创造

  7. 四、观课议课 观课议课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反思,以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教师研修活动。

  8. (一)研修活动 研究:就是利用思想和行动结合起来的力量让自己的教育生活变得舒适和美好——解决教育教学问题。 修养:“修以期其精美,养以求其充足;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育熏陶。”——发展和改变自己

  9. (二)观课议课目标 • “为了人的幸福。” 1.提高教学质量——为了学生幸福成长 2.改善课堂生活——为了教师幸福生活

  10. 五、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并存互补 与现有的竞赛课活动比较,观课议课主要适用于日常的教研和教师培训活动,学校是最适宜的场所,教师是其中的主体和主角。日常性、普遍性、一线老师主体参与,这既是观课议课的主要特点,又是它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目的需求决定手段选择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