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8

幼儿常见病及其预防

幼儿常见病及其预防. 衢州市妇幼保健院 钱慧霞. 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部、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 流行特点: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用具传播,多数为散发,一个人一年内可多次发病。. 反复呼吸道感染. 定义: 3-6 岁幼儿每年上呼吸道感染的次 数 6 次以上。每年下呼吸道感染的次 数 2 次以上。. 上呼吸道感染. 主要是由病毒感染(病毒占 90% 以上)引起,波及上呼吸道全部或部分的炎症。

penda
Download Presentation

幼儿常见病及其预防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幼儿常见病及其预防 衢州市妇幼保健院 钱慧霞

  2. 上呼吸道感染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部、喉部急性炎症的概称。 • 流行特点: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或被污染的用具传播,多数为散发,一个人一年内可多次发病。

  3. 反复呼吸道感染 定义:3-6岁幼儿每年上呼吸道感染的次 数6次以上。每年下呼吸道感染的次 数2次以上。

  4. 上呼吸道感染 • 主要是由病毒感染(病毒占90%以上)引起,波及上呼吸道全部或部分的炎症。 • 人体的上呼吸道存在很多病毒和细菌,正常情况下它们和人和平共处而不诱发疾病,当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就会引发疾病。

  5. 临床症状 • 临床症状轻重不一,可有发热、咳嗽、鼻塞、头痛等。 • 并发症;下呼吸道感染、中耳炎、脑炎、急性肾炎等。

  6. 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因 • 1、先天性疾病 • 2、慢性感染病灶的存在 • 3、免疫缺陷 • 4、微量元素的缺乏 • 5、缺少锻炼

  7. 保健医师的工作重点 • 1、观察患儿的体温、食欲、精神状况等,鼓励多饮水。 • 2、指导患儿及时正确的擦拭鼻涕、口水,尽量防止分泌物污染玩具、桌面等。 • 3、注意空气流通,及时进行紫外线消毒。4、做好家长的卫生宣教工作。

  8. 急性扁桃体炎 • 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 病因;隐藏在扁桃体内的细菌在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就大量繁殖,引起疾病。

  9. 症状 • 发热、畏寒、咽痛、头痛、全身不适。 • 扁桃体肿大,严重者有化脓表现。

  10. 防治 • 多喝水、注意休息、合理饮食、对症治疗、防治并发症。 • 增强体质、注意室内通风、合理穿着。

  11. 支气管肺炎 • 定义:支气管肺炎是我国“四病”防治的重点疾病之一。 • 病因:是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肺部炎症。可由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向下蔓延或病原体直接侵入肺部所致。

  12. 临床症状 • 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加重、高热、呼吸困难、鼻翼煽动、发绀、面色发灰、三凹征、喘憋、呕吐、烦躁不安、精神萎靡、中毒性脑病的表现等。

  13. 治疗 • 及时发现患儿、及早住院治疗。 • 保持呼吸道通畅。 • 抗炎 • 对症处理 • 防止并发症

  14. 保健医师的工作重点 • 1、肺炎患儿一般不主张入园,如果是较轻的患者或恢复期的患者可以入园。 • 2、做好全日观察的登记工作。 • 3、指导患儿按时用药。 • 4、注意患儿的体温、咳嗽、咳痰等情况,向家长交接在园情况。

  15. 肥胖症 • 定义:是指一种热能代谢障碍,摄入热能超过消耗的热能,引起体内脂肪积聚过多所致。一般认为按身高所测标准体重20%的即为肥胖。

  16. 判断肥胖的标准 • 1、以年龄别体重计算。 • 2、以身高性别体重计算。 • 参照《2006年WHO标准》 • 3、以身高与体重之比计算。 • Kaup指数15~18为正常。

  17. 举例 • 男,5周岁,体重28.0kg,身高119cm。

  18. 病因 • 过度喂养、摄入热量过多。 • 缺少锻炼。 • 遗传因素。

  19. 临床表现及危害 • 好发年龄:婴儿期、5-6岁和青春期。 • 肥胖、疲劳感。 • 肥胖会影响儿童的正常心理、易性早熟及高血压、糖尿病等发病率明显提高。

  20. 防治 • 1、合理饮食。 • 2、增加体育锻炼。 • 3、解除精神负担。

  21. 保健医师的工作重点 • 1、中度以上肥胖儿童进行管理,每月测体重一次。当体重到中度以下可转正常儿童管理, • 2、制定合理饮食,宣传肥胖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 3、在院控制儿童饮食,鼓励多运动。

  22. 营养不良 • 定义:是由于热量或蛋白质不足而致的慢性营养缺乏症。

  23. 发育迟缓 • 发育迟缓:儿童的年龄别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考人群的中位数–2SD ~ –3SD ,为中度,> –3SD为重度。 • 女,3周岁,身高83cm,体重10.0kg

  24. 消瘦 • 消瘦:儿童的身高别体重低于同性别、同身高参考人群的中位数–2SD ~ –3SD ,为中度,> –3SD为重度。 • 女,3周岁,身高83cm,体重10.0kg

  25. 体重低下 • 体重低下:儿童的年龄别体重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参考人群的中位数–2SD~ –3SD ,为中度,> –3SD为重度。 • 女,3周岁,身高83cm,体重10.0kg

  26. 营养不良的分度 • ㈠婴幼儿营养不良分度及表现 • 1、Ⅰ度营养不良 • 2、 Ⅱ度营养不良 • 3、 Ⅲ度营养不良

  27. 营养不良的分度 • ㈡3岁以上营养不良分度及表现 • 1、轻度营养不良 • 2、重度营养不良

  28. 营养不良的分度 • ㈢在园儿童营养不良的评估 • 1、中度营养不良 • 2、重度营养不良 • 女,3周岁,身高83cm,体重10.0kg

  29. 病因 • 1、喂养不当 • 2、疾病

  30. 防治 • 1、去除病因 • 2、调整饮食 • 3、合理安排生活制度 • 4、正确的饮食向导 • 5、注意补充微量元素 • 6、促进消化

  31. 保健医师的工作重点 • 1、所有营养不良的儿童均进行体弱儿管理,每月检测体重一次。 • 2、 制定合理饮食。 • 3、在院儿童鼓励多进食、不挑食。 • 4、营养不良结案标准。

  32.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 定义:简称佝偻病,是一种儿童常见病。因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全身钙、磷代谢失常和骨骼改变,严重者可导致骨骼畸形。

  33. 病因 • 1、维生素D缺乏 • (1)内源性维生素D缺乏,日光紫外线照射不足,造成。 • (2)外源性维生素D摄入不足。

  34. 其他病因 • 生长过速 • 食物中钙、磷含量不足或比例不当。 • 食物中谷类过多,影响了钙的吸收。 • 慢性呼吸道感染、胃肠道疾病等影响了维生素D和钙、磷的吸收利用。

  35. 早期症状 • 以神经系统表现为主:易激怒、烦躁不安、夜惊、夜啼、多汗、枕秃。

  36. 中晚期 • 以骨骼改变为主,运动功能和智力发育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37. 头部 • 囟门加大,闭合延迟。颅骨软化;出牙延迟、出牙顺序颠倒。头骨变形,可影响智力发育。

  38. 胸部 • 出现鸡胸、肋骨串珠、肋软骨沟,这些严重影响了患儿的心肺功能。

  39. 脊柱和骨盆 • 脊柱弯曲;后弯或侧弯。 • 骨盆:变形。

  40. 四肢 • 由于骨质软化,出现“O”、“X”形腿、“手镯”、“脚镯”

  41. 佝偻病的防治 • 增加户外活动,多赛太阳。 • 补充维生素D。 • 治疗原发病。 • 合理饮食。

  42. 缺铁性贫血 • 贫血定义;指单位容积血液中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值,或其中一项明显低于正常值。 • 贫血类型: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失血性贫血。 • 学前儿童最常见的是营养缺乏性贫血,尤其是缺铁性贫血。

  43. 病因 • 先天储铁不足。 • 饮食中铁的摄入不足。 • 生长发育过快。 • 吸收不良。 • 慢性疾病。

  44. 临床症状 • 1、一般表现:皮肤和粘膜苍白、疲乏无力、生长发育迟缓、毛发干燥。 • 2、造血系统表现:肝、脾、淋巴结肿大。 • 3、非造血系统表现: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