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2

概 论

概 论. 学习目标 一、掌握内容 X 线检查的种类及基本方法、 CT 的基本原理及检查的基本方法、磁共振的特点、超声诊断的特点及核医学成像的特点、各种检查技术的综合应用原则。 二、熟悉内容 X 线检查、 CT 检查 、超声检查、磁共振检查及核医学成像的临床应用。 三、了解内容 图像的处理及数字影像诊断及影像质量管理内容。. 什么是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所研究的内容 :. X 线数字技术,如 CR、DR,CT 的多排和双能技术。 磁共振成像检查技术。 超声检查技术。

penn
Download Presentation

概 论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概 论

  2. 学习目标 一、掌握内容 X线检查的种类及基本方法、CT 的基本原理及检查的基本方法、磁共振的特点、超声诊断的特点及核医学成像的特点、各种检查技术的综合应用原则。 二、熟悉内容 X线检查、CT检查 、超声检查、磁共振检查及核医学成像的临床应用。 三、了解内容 图像的处理及数字影像诊断及影像质量管理内容。

  3. 什么是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

  4.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所研究的内容: • X线数字技术,如CR、DR,CT的多排和双能技术。 • 磁共振成像检查技术。 • 超声检查技术。 • 核医学数字化及图像融合技术,如PET和分子影像学。 • 数字网络影像,如PACS等。

  5. 一、X线检查技术 普通X线检查、造影检查、数字X线检查三个方面。

  6. (一)传统普通X线检查 1.透视 利用X线的荧光作用,将被检病人位于荧光屏(或影像增强器)和X线管之间,X线穿过人体之后在荧光屏上形成影像。

  7. 特点: 经济、省时、动态观察。 影像细节显示不够清晰,不利于防护。 缺点:不能留下永久记录。

  8. 2.普通X线摄影 将人体放在X线管和 屏-片组合之间,X线穿过人 体之后在胶片上形成潜影, 胶片再经冲洗得到照片影像。 所得到的照片称平片。 最常用的X线检查方法。

  9. 优点 1.照片影像空间分辨力较高,图像清晰。 2.对于厚度较大的部位以及厚度和密度差异较小的部位病变容易显示。 3.照片作为永久记录,可长期保存,利于复查对比观察和会诊。 4.病人接受的X线剂量较少,利于X线防护。

  10. 缺点 1.照片是一个二维图像,在前后方向上组织结构互相重叠,为立体观察病灶,一般需要作互相垂直的两个方位摄影或加摄斜位。 2.照片仅是瞬间影像,不能实时动态观察器官的功能情况。

  11. 3.乳腺摄影乳腺摄影 利用钼或钨靶X线球管所产生的软X线对乳腺进行成像的平片检查技术。管电压在40KV以下,所产生的X线因其能量低、穿透力弱,故称“软X线”。

  12. 腺 机

  13. 4.体层摄影 指在X线曝光过程中人体保持不动,X线管和胶片作反向同步运动,摄取人体内某一层面组织影像的检查技术。

  14. 5.放大摄影 指利用X线几何投影的原理直接将X线影像放大的摄影技术。摄影时增加肢体与胶片之间的距离,影像放大率必须在允许的范围内,几何学模糊控制在0.2mm以内。

  15. (二)造影检查 指人工地将对比剂引入人体内,摄片或透视以显示组织器官的形态及功能的检查技术。 对比剂有阳性对比剂和阴性对比剂两大类。 对比剂引人体内的方法有两种:直接引人法和间接引入法。使用对比剂注意副反应。

  16. (三)数字X线检查技术 数字X线检查技术包括计算机X线摄影(CR)、数字X线摄影(DR)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17. 1.CR 应用影像板(IP)替代胶片吸收穿过人体的X线信息,记录在IP上的影像信息经激光扫描读取,然后经过光电转换,把信息经过计算机处理,形成数字影像。

  18. CR系统示意图

  19. CR

  20. 2.DR 又称直接数字X线摄影,是指采用一维或二维X线探测器直接将X线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数字化摄影的方法。 X线穿过人体后以平板探测器(FPD)探测,并通过平板探测器后面的电路把模拟信号直接数字化形成数字影像。

  21. DR

  22. DR系统示意图

  23. 3.DSA 将注入对比剂前后的图像分别经影像增强器增强,摄像机扫描而矩阵化,再经A/D转换成数字矩阵贮存于计算机,两者相减,再经D/A转换成模拟减影影像。

  24. DSA

  25. DSA成像示意图

  26. 二、CT检查技术 20世纪70年代Hounsfield研制成功第一台CT机 。 现代CT向着高速、多层、小体积、多功能方向急速发 展。CT可用于身体任何部位组织器官的检查。

  27. C T

  28. CT 在计算机控制之下,X线发生器产生X线,数据采集系统开始收集探测器采集到的数据。 数据收集系统得到数据后,一方面送硬盘存贮,一方面送到阵列处理机进行重建。经阵列机处理后的显示数据送硬盘存贮,同时也送入图像存贮器,经窗宽、窗位控制后,或在监视器上显示图像,或进入激光相机的存贮器,然后被拍成多幅图像的照片。 显示数据用磁带、光盘、软盘等长期保存 。

  29. CT工作原理示意图

  30. 三、MRI检查技术 MRI检查技术 利用人体内本身的核子在强磁场内自旋(spin),经过一系列技术采集产生的信号,经计算机重建成像的一种成像技术。

  31. MRI

  32. (一)特点 1.以射频脉冲作为能量源,无电离辐射,对人体安全、无创伤。 2.对脑组织和软组织分辨力极佳,能清楚地显示脑灰质、脑白质、肌肉、肌腱、脂肪等软组织以及软骨结构,解剖结构和病变形态显示清楚。 3.多方位成像,能对被检查部位进行轴、矢、冠状位以及任何斜方位的成像。

  33. 4.多参数、多序列成像,图像的种类根据临床的要求而多样性。 5.能进行器官的功能成像和组织生化和生物化学方面的分析。

  34. (二)临床应用 MRI有较高的软组织对比度,适合于中枢神经系统,骨关节及软组织器官和心血管系统的检查 。

  35. 超声检查(USG)技术 利用超声波在人体内组织中的传播和反射,根据组织反射回声强度的不同而形成声像图的一种检查方法。 四、超声检查技术

  36. 超声设备

  37. 超声检查具有的优点 ①无辐射损伤,为无创性检查技术。 ②信息量丰富,其断面图像层次清楚,某些软组织的图像接近真实解剖结构。 ③对活动的界面,能做出实时显示、动态观察。 ④在不需要任何对比剂的情况下,就能对体内含液体的器官清楚观察,显示其官腔、管壁结构,如血管、胆囊、膀胱等。

  38. ⑤对小病灶有良好显示能力,能清晰显示实质性脏器内较小的囊性或实质性病灶。⑤对小病灶有良好显示能力,能清晰显示实质性脏器内较小的囊性或实质性病灶。 ⑥能取得各种方位的断面图像,并能对病灶精确定位和测量大小。 ⑦可多次重复观察。 ⑧设备轻便、易操作,对危重病人可进行床边检查。

  39. 超声检查局限性 ①超声不易穿过骨和气体界面。 ②声像图是由器官和组织的声阻抗差不同而形成,缺乏特异性。 ③声像图是器官组织的某一层断面图像,在一幅图像上很难确定器官和病灶的整体形态及空间位置。

  40. ④病灶过小或声阻抗差别不大,不引起反射,在声像图上难以显示。④病灶过小或声阻抗差别不大,不引起反射,在声像图上难以显示。 ⑤脉冲多普勒超声的最大显示频率受到脉冲重复频率的限制,在检测高速血流时容易出现混淆重叠。 ⑥超声设备的性能、条件及检查人员的操作技术和经验很大程度上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41. 临床应用 ①检测实质性脏器的大小、形态及物理特性。 ②检测囊性器官的形态、大小、走向及某些功能状态。 ③检测心脏、大血管及其周围血管的结构、功能与血流动力学状态。

  42. ④鉴别脏器内占位性病变的物理性质,部分可鉴别良、恶性肿瘤。④鉴别脏器内占位性病变的物理性质,部分可鉴别良、恶性肿瘤。 ⑤检测有无积液,并对积液量做出初步估计。 ⑥随访经药物或手术治疗后病变的动态变化。 ⑦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或置入导管,进行辅助诊断和某些治疗。

  43. 五、核医学成像技术 核医学影像是医学影像技术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是当前研究分子影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放射性核素的示踪原理为基础的核医学成像技术。

  44. Spect ct

  45. (一)核医学成像的特点 ①安全无创,高灵敏度。 ②显示脏器的形态学变化,测定脏器功能的动态变化,有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

  46. (二)临床应用 ①核医学成像设备的不断改进、完善和创新。 ②新的方向性核素或示踪剂和药物的不断研制。 ③临床经验的不断积累。 ④专业工程技术和临床诊断人员的不断培养。 ⑤生物工程、遗传工程、医学工程和药理等多学科的渗透。

  47. 六、各种检查技术的综合应用原则 (一)检查技术简繁的选择 (二)检查技术的创伤性 (三)检查费用的考虑

  48. 综合检查技术流程示图

  49. 七、图像的处理技术 X线照片质量的优劣除了与摄影技术、摄影器材性能有关外,还与照片冲洗技术有密切关系。 照片冲洗操作是将已经受到X线曝射后而形成潜影的胶片,经过显影等一系列化学处理,使潜影还原成可见的光密度影像一X线照片。在X线诊断中作为诊断依据和永久记录。

  50. 主要研究内容 医用X线胶片及感光测定 增感屏 胶片处理技术 照片自动冲洗技术和数字成像激光打印技术。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