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公共財與共有資源

10. 公共財與共有資源. CHAPTER. 1. 2. 3. C H A P T E R C H E C K L I S T. 學習本章後,您將能:. 區分私有財、公共財與共有資源的差別. 解釋搭便車 ( 坐享其成 ) 的問題,公家提供的方式如何試圖解決該問題. 解釋共有資源的悲劇及相關對策. 10.1 貨品與資源的分類. 排他性 排他性 能夠防止他人分享貨品、服務或資源所提供的利益 非排他性 無法防止他人分想貨品、服務或資源所提供的利益. 10.1 貨品與資源的分類. 排他性的例子有: 保全公司的服務 非排他性的例子有:

pete
Download Presentation

公共財與共有資源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10 公共財與共有資源 CHAPTER

  2. 1 2 3 C H A P T E R C H E C K L I S T • 學習本章後,您將能: • 區分私有財、公共財與共有資源的差別 解釋搭便車 ( 坐享其成 ) 的問題,公家提供的方式如何試圖解決該問題 解釋共有資源的悲劇及相關對策

  3. 10.1 貨品與資源的分類 • 排他性 • 排他性 • 能夠防止他人分享貨品、服務或資源所提供的利益 • 非排他性 • 無法防止他人分想貨品、服務或資源所提供的利益

  4. 10.1 貨品與資源的分類 • 排他性的例子有: • 保全公司的服務 • 非排他性的例子有: • 警察的服務

  5. 10.1 貨品與資源的分類 • 敵對性 • 敵對性 • 人們對貨品、服務或資源的消費將會減少他人可以消費的數量 • 非敵對性 • 人們對貨品、服務或資源的消費將不會減少他人可以消費的數量

  6. 10.1 貨品與資源的分類 • 敵對性的例子: • 電影院或音樂會的座位 • 非敵對性的例子: • 電視轉播的音樂會

  7. 10.1 貨品與資源的分類 • 四分法 • 私有財 • 私有財具有排他與敵對性質的貨品、服務或資源 • 例如:食物、飲料、汽車與房屋

  8. 10.1 貨品與資源的分類 • 公共財 • 公共財具有非排他與非敵對性質的貨品、服務或資源。 • 每個人可同時消費,沒有人被排除享受其利益。 • 例如:國防、法律制度

  9. 10.1 貨品與資源的分類 • 共有資源 • 共有資源具有敵對與非排他性質的資源 • 例如:海洋的漁貨

  10. 10.1 貨品與資源的分類 • 自然獨占 • 具有非敵對與排他性質 • 例如:網際網路、有線電視、橋樑與隧道

  11. 10.1 貨品與資源的分類 圖 10.1 貨品、服務與資源的四分法 私有財 共有資源 海洋的漁貨 食物、飲料 敵對 汽車 大氣 房屋 國家公園 公共財 自然獨占 網際網路 國防 非敵對 有線電視 法律制度 橋樑與隧道 防洪堤岸 排他 非排他

  12. 10.1 PUBLIC GOODS 10.2 公共財與搭便車的問題 • 搭便車問題 • 公共財會產生搭便車的問題 • 搭便車的人 • 坐享其成者,沒有負擔支出卻享受利益的人 • 搭便車的問題導致公共財在未受干預的市場上出現產量不足的情況 • 為達成公共財的效率數量,政府必須介入。

  13. 10.2 公共財與搭便車的問題 • 公共財的邊際利益 • 公共財提供的利益是其服務的價值 • 路燈照明在大眾停車場是非敵對性與非排他性的,屬於公共財 • 每個人消耗的數量相同 • 路燈照明的邊際利益是將每一個數量下個人的邊際利益加總,也就是個人邊際利益曲線的垂直加總。

  14. 10.2 公共財與搭便車的問題 邊際利益($/盞) 圖 10.2 公共財的邊際利益 路燈數量 莉莎的MB($/盞) Lisa的邊際利益曲線為MBL. 路燈數量 (a)莉莎的邊際利益 邊際利益($/盞) Max 的邊際利益曲線為 MBM. 路燈數量 麥可的MB($/盞) 路燈數量 (b)麥可的邊際利益 邊際利益($/盞) 公共財的邊際社會利益是將每一數量下個人的邊際利益加總 路燈數量 莉莎的MB($/盞) 麥可的MB($/盞) 社會的MB($/盞) 路燈數量 (c)社會的邊際利益

  15. 10.2 公共財與搭便車的問題 • 公共財的邊際成本 • 邊際成本遞增法則 – 邊際成本隨著公共財數量的增加而上升 • 公共財的邊際成本曲線為正斜率

  16. 10.2 公共財與搭便車的問題 • 公共財的效率數量 • 假如邊際利益等於邊際成本,資源配置為有效率的 • 假如邊際利益大於邊際成本,增加生產將使資源配置更有效率 • 假如邊際利益小於邊際成本,減少生產將使資源配置更有效率

  17. 10.2 公共財與搭便車的問題 圖 10.3 公共財的效率數量與生產不足 邊際成本、邊際利益($億/衛星) 1.MB大於MC,增加生產將使資源配置更有效率 2.MC大於MB,減少生產將使資源配置更有效率 衛星數量

  18. 10.2 公共財與搭便車的問題 邊際成本、邊際利益($億 / 衛星) 3. MB等於MC,達成資源配置效率 4.效率數量為 200 個衛星 5.私人提供形成生產不足 生產不足 效率數量 衛星數量

  19. 10.2 公共財與搭便車的問題 • 私人提供:生產不足 • 每個人都沒有負擔衛星支出的誘因 —搭便車的問題 • 因此沒有私人企業願意提供衛星 • 公家提供:效率生產 • 政治過程決定了公共財的供給數量 —此數量可能是有效率或無效率的

  20. 10.2 公共財與搭便車的問題 邊際成本、邊際利益($億/衛星) 圖 10.4(a) 有效率的政治結果 鴿派的偏好 鷹派的偏好 1. Doves 主張提供 100 個衛星 2. Hawks 主張提供 300個衛星 衛星數量 (a) 政黨偏好

  21. 10.2 公共財與搭便車的問題 圖 10.4(b) 有效率的政治結果 邊際成本、邊際利益($億/衛星) 3.政治結果為 200 個衛星的效率數量,因為若不主張此數量,則會敗選 均衡數量 衛星數量 (b)政治結果

  22. 10.2 公共財與搭便車的問題 • 公家提供:過度生產 • 兩黨競爭最後能否達成效率結果,還需要國防部門的配合。

  23. 10.2 公共財與搭便車的問題 • 官僚系統的目標 • 政府部門首長的目標是要獲得最大的預算 邊際成本、邊際利益($ 10億/衛星) 1.效率數量為 200 個衛星 如果國防部成功地說服政治人物同意 300 個衛星 效率數量 2.產量為 300 個衛星下,邊際成本大於邊際利益 衛星數量

  24. 10.2 公共財與搭便車的問題 邊際成本、邊際利益($億/衛星) 3.產量為 300 個衛星,是無效率的過度生產 過度生產 效率數量 衛星數量

  25. 10.2 公共財與搭便車的問題 • 為何政治人物不阻止國防部的意圖? • 理性的忽視 • 理性選擇可以平衡邊際利益與邊際成本 • 理性的忽視 • 當蒐集資訊的邊際成本大於邊際利益時,選民決定放棄蒐集資訊的行為是理性的忽視

  26. 10.3 共有資源 • 共有資源的悲劇 • 共有資源的悲劇 • 肇因於缺乏防止過度使用共有資源的誘因 • 例子包括,北大西洋鱈魚的永續漁貨量、南太平洋鯨魚、地球的大氣質量等

  27. 10.3 共有資源 • 圖 10.6 漁貨的永續生產 • 漁貨量隨著漁船數量增加而增加,直到最大的永續漁貨量。一旦超過最大的永續漁貨量,漁船數量增加將導致永續漁貨量減少 永續漁貨量(千噸/月) 過度捕撈 最大永續 漁貨量 漁船數量(千艘) 漁船數量(千艘) 永續漁貨量(千噸/月)

  28. 10.3 共有資源 永續漁獲量/艘(噸/月) • 圖 10.7 過度補撈 漁獲量/艘 1.每艘漁船的漁貨量代表邊際私人利益 MPB,隨著漁船數量的增加而減少 邊際成本 2.每艘漁船的邊際成本MC 漁船數量(千艘) 漁船數量(千艘) 漁獲量(噸/月)

  29. 10.3 共有資源 永續漁獲量/艘(噸/月) 3.均衡發生在邊際私人利益MPB等於邊際成本MC 漁獲量/艘 過度捕撈的均衡 漁船的均衡數量等於 8,000 艘時,形成過度補撈 邊際成本 過度補撈是因為當資源為共有時,沒有人考慮到自己使用共有資源的行為對他人所造成的影響。 漁船數量(千艘) 漁船數量(千艘) 漁獲量(噸/月)

  30. 10.3 共有資源 • 共有資源的效率使用 • 漁貨量隨著漁船數量的增加而減少 • 但每艘漁船都忽視此關係 • 共有資源的效率使用必須使邊際成本等於邊際社會利益

  31. 10.3 共有資源 • 邊際社會利益 • 每艘漁船的邊際社會利益是指額外增加一艘漁船而導致總漁貨量的變動量 • 邊際社會利益並非每艘漁船的平均補穫量 (平均補穫量為邊際私人利益 )

  32. 10.3 共有資源

  33. 10.3 共有資源 • 效率使用 • 圖 10.8 共有資源的效率使用 永續漁獲量/艘(噸/月) 效率使用 1.每艘船的邊際社會利益曲線MSB在邊際私人利益曲線MPB 下方 邊際社會利益 2.資源的效率使用發生在MSB等於MC時 漁船數量(千艘)

  34. 10.3 共有資源 • 達成效率結果 • 決定共有資源效率使用的條件比達成這些條件要容易。 • 達成共有資源效率使用的三種主要方法為: • 財產權 • 配額 • 個人可移轉配額 (ITQs)

  35. 10.3 共有資源 • 財產權 • 為了克服共有資源的悲劇,方法之一是使共有資源成為私有財產 • 藉由財產權的歸屬,每位所有人面對的情況與整個社會所面對的相同 • 邊際社會利益曲線成為邊際私人利益曲線

  36. 10.3 共有資源 • 配額 • 限定產量的配額可以使得共有資源的市場更有效率 • 圖 10.9(a) 配額達成效率 永續漁獲量/艘(噸/月) 配額 效率均衡 漁船數量(千/艘) (a)配額達成效率

  37. 10.3 共有資源 • 個人可移轉配額 • 個人可移轉配額 (ITQ)是一種比較複雜的配額規定,賦予個人的配額可以自由移轉給他人之權力 • ITQ 在市場價格下交易 • 如果 ITQ 發放的數量等於效率數量,則 ITQ 的價格等於此數量下的邊際私人利益減去邊際成本

  38. 10.3 共有資源 • 圖 10.9(b) ITQ 發放的數量等於效率數量 永續漁獲量(噸/月) 效率均衡 • 包含 ITQ 的成本後,邊際成本由 MC0上升至 MC1 ITQ的市 場價格 • 邊際私人利益等於邊際成本,產生效率結果。 漁船數量(千/艘) (b)個人可移轉配額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