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1

藝術潛望鏡 2

藝術潛望鏡 2. 浪漫與國民樂派的音樂. 本單元學習重點. 綜觀西洋音樂史 浪漫樂派時期的音樂 - 音樂特徵 代表作曲家 作品賞析 國民樂派時期的音樂 - 音樂特徵 代表作曲家 作品賞析 古典、浪漫與國民樂派之比較. 綜觀西洋音樂史 ( 一 ). 分享探索所蒐集 - 「文藝復興時期音樂」的相關資訊之心得。 複習巴洛克時期的音樂特色風格與代表作曲家。 複習古典時期的音樂特色風格與代表作曲家。 認識浪漫派時期的音樂特色風格與代表作曲家及其作品。 描述古典與浪漫派時期的音樂的不同。.

Download Presentation

藝術潛望鏡 2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藝術潛望鏡 2 浪漫與國民樂派的音樂

  2. 本單元學習重點 • 綜觀西洋音樂史 • 浪漫樂派時期的音樂- 音樂特徵 代表作曲家 作品賞析 • 國民樂派時期的音樂- 音樂特徵 代表作曲家 作品賞析 • 古典、浪漫與國民樂派之比較

  3. 綜觀西洋音樂史(一) • 分享探索所蒐集-「文藝復興時期音樂」的相關資訊之心得。 • 複習巴洛克時期的音樂特色風格與代表作曲家。 • 複習古典時期的音樂特色風格與代表作曲家。 • 認識浪漫派時期的音樂特色風格與代表作曲家及其作品。 • 描述古典與浪漫派時期的音樂的不同。 *請同學完成學習單有關「文藝復興時期音樂」的部分

  4. 延伸「藝術與人文」三上的「藝術潛望鏡」,視覺藝術介紹如何利用描述、分析、詮釋及判斷等藝術鑑賞方法來欣賞藝術作品,進而探索藝術家如何從不同的角度來觀察及了解世界。音樂介紹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浪漫與國民樂派的傑出作曲家,以及其代表作品。表演藝術帶領大家認識劇場、演員,聽聲音表情,看動作姿態,感受表演藝術帶來的歡樂和感動。延伸「藝術與人文」三上的「藝術潛望鏡」,視覺藝術介紹如何利用描述、分析、詮釋及判斷等藝術鑑賞方法來欣賞藝術作品,進而探索藝術家如何從不同的角度來觀察及了解世界。音樂介紹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浪漫與國民樂派的傑出作曲家,以及其代表作品。表演藝術帶領大家認識劇場、演員,聽聲音表情,看動作姿態,感受表演藝術帶來的歡樂和感動。 • 國中階段的藝術與人文課程即將劃下句點。然而,「藝術與人文」的殿堂浩瀚無邊,本著終身學習的精神,要乘著「藝術潛望鏡」的列車,永續探索最愛的藝文,彩繪多采多姿的生活。

  5. 浪漫與國民樂派的音樂 • 在西洋音樂史上,浪漫與國民樂派時期大約起自十九世紀初,持續到二十世紀初,這段期間產生許多傑出的作曲家,創作出表達個人情感的描述音樂與富地方色彩的民族音樂。 • 讓我們一起來認識這些豐富多采、劃時代的世紀音樂。

  6. 綜觀西洋音樂史

  7. 浪漫樂派時期的音樂 • 十九至二十世紀初期的浪漫樂派,音樂家掙脫一切形式的束縛,走向廣大的社會大眾,創作出以人性為中心的音樂。 • 音樂特徵 個人化風格 標題音樂 豐富的和聲 誇張表情和變化速度

  8. 浪漫樂派的音樂特徵 1.個人化風格: 此期音樂非常強調自我表達,強烈描述個人的感覺與情感。 2.標題音樂: 此期音樂常借用音樂以外的事物為作品的主題,此種描述人、事、景物或情感的標題音樂,是浪漫派音樂的重要特色之一。 3.豐富的和聲: 作曲家運用新手法發展出新的和聲,運用半音階產生不和諧的音響,使音樂更具情緒張力與震撼性。而多變化的調性及快速的轉調,使和聲更豐富多采。 4.誇張表情和變化速度: 為追求更細膩的情感表達及對比效果,作曲家常運用漸強、漸弱、突然的力度變化,將力度的範圍由古典時期的pp-ff (甚弱到甚強)擴張至pppp-ffff (極弱到極強)。為強化音樂的表情,彈性速度(rubato)也在漸快、漸慢之後普遍使用。

  9. 通關密語 1.半音階 在一個八度內,由十二個距離完全相等的半音所構成的音階。 2.藝術歌曲(Lied) 原為德國民間聲樂曲,是介於民歌與藝術化抒情調之間的作品。藝術歌曲不是民歌、流行歌或歌劇中的抒情調,而是以簡單的曲式,將心靈感動藉由優美的旋律表現出來,使歌詞與音樂完美的結合;伴奏也不再是單純的伴奏,而以能詮釋歌詞、模仿情境或營造氣氛為主。

  10. 浪漫樂派時期的代表作曲家

  11. 舒伯特 • 奧國作曲家,充滿人性的音樂不僅受世人的尊敬,他的友善與忠誠更受到朋友的喜愛。他在短暫的生命中,譜下六百餘首藝術歌曲,享有「歌曲之王」的封號。 • 舒伯特超越現實生命的苦痛,以豐沛的情感和毅力創作出曲調優美、富於變化的音樂雋品。除了天分外,音樂之都維也納豐富的音樂資產,及前輩作曲家 • 如莫札特、海頓、貝多芬等人的作品,也都是影響他創作的主要因素。

  12. 舒伯特抓住不斷湧出的曲調靈感,譜成一首首動人的歌曲,無論在旋律、和聲、曲式甚至速度與強弱上,都與詩緊密而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使他的歌曲蘊含豐富的詩情與戲劇的氣氛。舒伯特抓住不斷湧出的曲調靈感,譜成一首首動人的歌曲,無論在旋律、和聲、曲式甚至速度與強弱上,都與詩緊密而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使他的歌曲蘊含豐富的詩情與戲劇的氣氛。 • 舒伯特既不背棄也不拘泥於古典主義形式的限制,以易於表達音樂而變化曲式。著名的藝術歌曲作品有:《紡車旁的葛麗卿》《魔王》《鱒魚》及《菩提樹》等。

  13. 建議欣賞曲目 • 藝術歌曲 《紡車旁的葛麗卿》D.118 《魔王》D.328 《菩提樹》D.911 維也納舒伯特紀念館

  14. 《魔王》D.328 • 創作於1815年,歌詞選自德國大文豪歌德的詩作,八十歲的歌德在舒伯特逝世四十年之後,聽到歌曲《魔王》後,感慨的說:「1816年聽過這首曲子,當時沒什麼感覺,但現在聽到的感覺是身歷其境,如繪畫般浮現在我眼前」,讚嘆之於頗為懊悔未能在當時賞識舒伯特,使《魔王》的藝術價值受到即時的肯定與尊重。 • 這是一首極具劇情張力且緊張情緒的歌曲,舒伯特超越曲式的限制,巧妙運用大小調的轉調,成就那渾然天成的動聽旋律,讓聆聽者心情隨之轉移。 • 伴奏部分-舒伯特以三連音表現連夜趕路及規律的馬蹄聲,與低音撲溯迷離般的陰森感覺,交織成令人毛骨悚然的幻聽情景。 • 演唱者必須一人擔任魔王、父親及小孩三種角色,難度頗高,唯有出色的歌手獲聲樂家,方能貼切的詮釋此叙事歌。

  15. 《魔王》中文歌詞 誰在黑夜的風中騎馬奔馳? 是父親和他的孩子。 他的雙臂抱住那男孩,緊緊摟著他,使他溫暖。 父親:「兒子啊,你為何驚恐地遮住你的臉?」 兒子:「爸爸啊!難到你沒看見魔王?那魔王戴著皇冠,夾著尾巴!」 父親:「兒子啊,那只是一個影子啊!」 魔王:「親愛的孩子啊,來吧,跟我一起走!我要和你玩很有趣的遊戲;海邊有各色各樣的花朵,我母親還有許多金色衣裳。」 兒子:「爸爸啊! 爸爸,你難道沒聽到,魔王悄悄的對我承諾什麼嗎?」

  16. 父親:「兒子啊,別擔心,別擔心,那是風兒掠過枯葉的聲音。」父親:「兒子啊,別擔心,別擔心,那是風兒掠過枯葉的聲音。」 魔王:「我的好孩子啊,你願意跟我走嗎?我的女兒可等你很久了;她為你引領夜晚的舞蹈,搖著搖著,唱歌陪你入夢。」 兒子:「爸爸啊! 爸爸,你看見那邊沒有?魔王的女兒就在 幽暗的地方。」 父親:「兒子啊,兒子,我看得一清二楚;那是老柳樹發出的灰光。」 魔王:「我愛你,你那漂亮的模樣真令我心醉,你若不順我,我就要使用暴力。」 兒子:「爸爸啊! 爸爸,她現在正要抓著我啊! 魔王弄痛我了!」 爸爸恐懼極了,他快馬加鞭,抱著呻吟的孩子,艱辛的 抵達家門;而他懷中的孩子已去世。

  17. 孟德爾頌 • 德國作曲家,出身富裕,九歲登上演奏舞臺,十二歲認識當時德國思想界泰斗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使孟德爾頌對古典文學有更深刻的認識,也影響他對古典音樂的涉獵。 • 此外,孟德爾頌還潛心研究巴赫的作品,並創立萊比錫音樂院,擔任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指揮,經常演出一些被遺忘或忽略的曲目,例如:巴赫的《馬太受難曲》、舒伯特的《未完成交響曲》等,為音樂史留下無數珍品,尤其《馬太受難曲》的首演,全場爆滿,令觀眾感動至極。

  18. 他的另一項貢獻,則是為樂團建立系統化管理以及專業形象,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就在他的領導下,以一場場精采的音樂會吸引愛樂者熱烈參與,短短五年內成為歐洲首屈一指的音樂演出團體。 • 孟德爾頌的創作遵循古典形式,內容則以浪漫精神為基礎,散發出優雅高貴的氣質。作品特色為曲式清晰,內容充實,和聲與對位技巧兼備,曲調甜美富於詩意。代表作品有:《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仲夏夜之夢》及「無言歌」等。

  19. 通關密語 無言歌(Songs without Words) 是一種由歌曲式的旋律及簡單的伴奏所組成的曲 子此創作方式是為了使旋律能凸顯在一定音型的 伴奏上。

  20. 建議欣賞曲目 • 無言歌《威尼斯船歌》作品30之6 • 《春之歌》作品62之6

  21. 舒曼 • 德國作曲家兼樂評家。原研修法律,後赴萊比錫專攻音樂,跟隨維克(Friedrich Wieck)學習鋼琴。1832年,因右手手指受傷,鋼琴家之夢破滅,改以創作鋼琴曲來取代夢想,這是他人生的一大轉折。

  22. 一八三四年,與友人合辦《新音樂雜誌》,並擔任主編,十年間撰寫許多音樂評論的文章,對浪漫樂派的年輕作曲家如布拉姆斯和蕭邦等人有很大的影響。 舒曼婚後受鋼琴家妻子克拉拉(Clara Schumann)的鼓勵,作曲生涯進入輝煌時期,由鋼琴獨奏曲轉向歌曲、室內樂、管絃樂及合唱的創作,完成許多重要的作品,例如:聯篇歌曲集《詩人之戀》和《婦女的生活與愛情》,及交響曲《春天》、鋼琴曲《a小調幻想曲》等。 舒曼長期受精神疾病所苦,最後被迫辭去樂團指揮工作,病逝於療養院。重要作品有:《a小調鋼琴協奏曲》《鋼琴五重奏》鋼琴曲《兒時情景》、《帕噶尼尼主題練習曲》及多首室內樂作品。

  23. 建議欣賞曲目 • 《a小調鋼琴協 奏曲》 • 《d小調第四號交響曲》

  24. 李斯特 • 匈牙利演奏鋼琴家兼作曲家,擅長演奏大提琴的父親,發現李斯特的天分,從六歲開始就教導他學習鋼琴,九歲時即以神童姿態登上演奏舞臺。 • 1823年隨父親前往維也納,師事徹爾尼(CarlCzerny) 及薩里耶利(Antonio Salieri)學習鋼琴及作曲,奠定音樂根基;後轉往巴黎深造。十四歲時,李斯特所創作的獨幕歌劇在巴黎歌劇院首演,隔年再完成《超技練習曲》,在巴黎公開演奏大獲成功,成為當地社交界與藝文界的寵兒。1824年李斯特開始至各國旅行演奏,曾數度在英王喬治四世及維多利亞女王御前演奏,贏得「鋼琴之王」的封號。

  25. 李斯特的音樂也受到其他音樂家的影響,例如:白遼士的現代管絃樂表達方法、蕭邦鋼琴演奏家的風采及帕噶尼尼(Nicolo Paganini)對小提琴演奏能力的探索與挑戰,都在他的演奏技巧與創作上顯現。 李斯特可以說是音樂史上最偉大的鋼琴演奏家之一,他是第一位舉行整場「鋼琴獨奏音樂會」的演奏家,透過他的演奏會,也使得許多作曲家如巴赫、舒伯特、貝多芬、白遼士與華格納等人的作品廣為流傳。重要作品有:交響詩《前奏曲》、鋼琴曲《匈牙利狂想曲》及《西班牙狂想曲》等。

  26. 建議欣賞曲目 • 鋼琴曲升c小調第二號《匈牙利狂想曲》 • 鋼琴曲第三號《愛之夢》

  27. 優雅的快板,降A大調,六四拍子 《愛之夢》是一首充滿詩意浪漫的作品,三段體曲式,以甜美單純的主旋律貫穿《愛之夢》全曲,伴奏採用複雜的和聲變化。 此曲原為一首聲樂曲,其歌詞是是採用德國浪漫詩人弗萊利拉德第二詩集《瞬間的抒情詩》〈盡力去愛吧〉,流暢浪漫的詩作,將真摯愛情表露無遺。 原曲歌詞為: 「我的愛之夢,將綿延直到永遠,雖然我倆分離。 我的愛之夢,將知仍然綿延,雖然那並非事實。 在沉寂的深夜裡,聽你奇妙的心聲,到黎明始知你已遠去。 我的愛之夢,充滿柔情與蜜意,如同你把我懷抱, 夜夜月下,願幸福充盈,愛情之夢,何歡樂。」 鋼琴獨奏曲-《愛之夢》

  28. 華格納 • 德國歌劇作曲家、指揮家。自幼隨父進入戲劇界,資質優異又擁有文學天分,十一歲就能寫劇本,十五歲深受貝多芬的音樂感動,投入音樂研究。十八歲入萊比錫大學攻讀語言與美學,並隨學習理論作曲,展開音樂創作生涯。當他年僅二十歲,已被公認為傑出的作曲家。 • 曾擔任合唱團團長及宮廷樂長的華格納,窮其一生致力於歌劇的創作、改革及演出。他文學造詣頗深,所譜寫的歌劇劇本不假他人之手,樹立了個人歌劇創作的獨特風格, 創新出史無前例的「樂劇」(Music drama),二十世紀的歌劇作曲家深受其影響。 • 一八七六年獲得巴伐利亞王的支持,在小鎮拜魯特(Bayreuth)興建一座歌劇院,使他得以實現音樂與戲劇完整結合的理想。重要的歌劇作品有《漂泊的荷蘭人》、《唐懷瑟》、《羅恩格林》、《紐倫堡的名歌手》與《尼布龍根的指環》等。

  29. 通關密語 歌劇(Opera) 以歌樂與器樂為主體,再加入舞蹈(視劇情需要)、 燈光及布景所形成的一門綜合藝術。換言之,歌 劇是集文學、戲劇、音樂於一身的綜合藝術。

  30. 威力大補帖 華格納的樂劇特色: 1.舞臺藝術、文學和音樂融為一體。 2.採用本國故事、中世紀事蹟或宗教題材,自己撰寫劇本。 3.原則上以劇為中心,音樂從開始到終了持續不間斷,如此不會中斷劇情的進行;與一般歌劇中將朗誦調與抒情調等音樂分段演出不同。 4.使用主導動機(以一段音樂主題指示某一對象、情感或情景)。 5.擴大樂團組織,並賦予戲劇性的任務。

  31. 建議欣賞曲目 • 歌劇《唐懷瑟》序曲 • 《朝聖者之歌》

  32. 威爾第 • 義大利歌劇作曲家,幼年即展露音樂天賦,十三歲就為軍樂隊譜寫進行曲,十九歲申請米蘭音樂院就讀遭拒,隨史卡拉歌劇院指揮拉維涅(Vincenzo Lavigna)學習音樂。1839年發表第一部歌劇《奧貝爾托》,引起音樂界注意。 • 1842年歌劇《那布果》在米蘭史卡拉歌劇院首演,大為轟動,決心朝歌劇創作之路發展。1851至1853年相繼完成《弄臣》、《茶花女》、《遊唱詩人》三大歌劇,成為義大利最偉大的歌劇作曲家。重要歌劇作品有:《那布果》、《茶花女》、《阿伊達》、《奧泰羅》等。

  33. 建議欣賞曲目 • 歌劇《茶花女》 -〈飲酒歌〉 • 歌劇《阿伊達》 -〈天國的阿伊達〉 -〈勝利歸來〉。

  34. 《飲酒歌》 降B大調,三八拍子,稍快板 • 選自《茶花女》第一幕中男高音與女高音的詠嘆調,此劇於一八五三年在威尼斯費尼傑歌劇院首演。 樂曲解說: 《茶花女》是威爾第最著名的歌劇,是一部描寫巴黎名交際花薇奥麗特(茶花女)與農村青年阿非烈德間純美的愛情故事。劇中的音樂美妙、扣人心弦。 第一幕在薇奥麗特的豪華客廳,舉行盛大晚宴,仰慕她已久的阿非烈德,也慕名而來。在友人的引薦下阿非烈德親吻茶花女的玉手。宴會開始在徵得茶花女的同意,阿非烈德引吭高歌此首歌誦愛與美酒的歡樂頌歌-《飲酒歌》。

  35. 歌詞內容 阿非烈德:「乾杯吧,高舉快樂之杯,以美麗彩飾的酒杯,把短暫良宵,交托給歡樂。乾杯吧,在甜蜜的顫抖裡,在喚醒愛情的心跳中。那神奇的眼神,將打動這顆心。唯有愛,才能從這酒杯獲取熱烈一吻。」 眾人:「乾杯吧,唯有愛,才能從這酒杯獲取熱烈一吻。」 薇奥麗特: 「在各位陪伴下,我得以歡度快樂時光。最無聊的莫過於缺乏快樂的世界。盡情取樂吧,人生苦短,愛的歡樂更是轉眼即逝。如同花開又謝了,不可能享受第二次的榮華。盡情取樂吧,令人信蕩神馳的歡樂,正熱情的像我們招手。」

  36. 布拉姆斯 • 德國鋼琴演奏家、作曲家。父親是市立歌劇院的樂手,從小在父親指導下學習音樂,奠定穩固的音樂基礎。十四歲首次登臺演奏自己創作的變奏曲,日後曾與吉普賽小提琴家雷明伊(Eduard Remenyi)赴各地巡迴演奏,對匈牙利的吉普賽音樂留下深刻的印象。 • 布拉姆斯個性內斂拘謹,不熱中社交,創作上不接近當時歐洲浪漫風潮的標題音樂和歌劇,而專心於形式美的古典音樂。他繼承海頓、莫札特與貝多芬的交響曲曲式,創作了為數龐大的絕對音樂,與巴赫、 貝多芬並稱為「德國三B」。代表作品有:《大學慶典序曲》《海頓主題變奏曲》《德意志安魂曲》等。

  37. 建議欣賞曲目 • 管絃樂曲《海頓主題變奏曲》作品56a • 《大學慶典序曲》作品80

  38. 柴科夫斯基 • 俄國作曲家,曾於聖彼得堡音樂院習樂,並擔任作曲教授。1869年發表《羅密歐與茱麗葉》幻想序曲,讓世人見識他那帶有憂鬱性格的甜美作品。 • 1876年受富孀梅克夫人的贊助,專心作曲;至1889年與梅克夫人斷絕往來,13年間完成無數作品,也因此聲名大噪。重要作品有:歌劇《尤金.奧尼金》、管絃樂曲《1812序曲》、《悲愴交響曲》、《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及三大芭蕾舞劇等。

  39. 建議欣賞曲目 • 管絃樂曲《1812序曲》 作品49 • 降b小調 《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作品23

  40. 國民樂派時期的音樂 音樂特徵 「國民樂派」是指從十九世紀後半葉起在音樂史上展開的新風潮,以強調國家意識與發揚民族精神為目的,此期間所創作的音樂稱為「國民樂派」。 國民樂派作曲家採用地方色彩濃厚的民歌、地方性的民間舞曲、民間故事及傳說等,作為音樂創作的主要素材,藉此強調本國的歷史、傳統文化與本國國民的精神。這樣的音樂思潮在捷克、匈牙利、挪威、芬蘭、俄羅斯等國大放異彩,孕育出舉足輕重的重要作曲家。

  41. 威力大補帖 • 提到俄國的國民樂派,一定會認識巴拉基雷夫(Mily Balakirev),因為倡導俄國國民音樂的「俄國五人組」,就是在他召集穆梭斯基、李姆斯基-柯薩可夫、桂宜及鮑羅定四人共同發表音樂會而形成,堪稱為「五人組」的中心人物。重要作品有:《俄羅斯主題》序曲、交響詩《俄羅斯》及鋼琴幻想曲《為沙皇的生活》等。

  42. 國民樂派時期的代表作曲家

  43. 葛利格 • 挪威鋼琴、作曲家。童年即展露音樂天分,畢業於萊比錫音樂院。民族意識很早就在葛利格心中萌芽,1862年結識熱中於振興挪威文化的諾德拉克(Rickard Nordraack)後,兩人攜手發展挪威音樂。 • 由於葛利格對挪威國民音樂貢獻卓越,1874年獲頒終生年俸的殊榮,而得以專心創作。劍橋、牛津大學亦曾授以博士學位,是挪威音樂的領導人物。 • 他的作品多使用簡單的結構、掌握舞曲的真髓,旋律優美,具有濃厚國家主義,及生氣盎然的節奏性。重要作品有:《皮爾金組曲》、《a小調鋼琴協奏曲》、抒情曲集等。

  44. 建議欣賞曲目 • 抒情小曲集《落葉》作品47之2 • 《皮爾金第一組曲》作品46的〈安妮特拉舞曲〉。

  45. 李姆斯基-柯薩可夫 • 俄國作曲家、指揮家。認識巴拉基雷夫後,決心 走向音樂創作之路,成為「俄國五人組」成員。曾任聖彼得堡音樂學院作曲教授,鑽研作曲技巧與管絃樂配器法,創作大量優美的交響樂及歌劇。 • 作品多取材於俄羅斯歷史及民俗軼事,散發濃烈的國家民族色彩,對穆梭斯基的音樂創作也有深遠的影響。重要作品有:歌劇《沙皇的新娘》、管絃樂《俄羅斯復活節》序曲、《西班牙隨想曲》等。

  46. 建議欣賞曲目 • 管絃樂曲《西班牙隨想曲》作品34 • 歌劇《沙德可》的〈印度之歌〉

  47. 西貝流士 • 芬蘭作曲家。從小即展現敏銳的音樂創作天賦,原攻讀法律,後轉學音樂。曾赴柏林及維也納深造。由於痛恨俄羅斯對芬蘭的壓制,他採用芬蘭民族故事作為創作的靈感,其音樂作品富於民族色彩。 • 一九二一年後政府授以津貼得以創作,並獲頒終生俸之殊榮,不僅是芬蘭國寶,更是享譽國際的的音樂家。 • 重要作品有交響詩《芬蘭頌》、組曲《貝利亞與梅麗桑》及《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等。

  48. 建議欣賞曲目 • 交響詩《芬蘭頌》 • 《 D大調第二號交響曲》作品43

  49. 巴爾托克 • 匈牙利鋼琴演奏家、作曲家。就讀布達佩斯皇家音樂院時,即蒐集民謠歌曲與作曲,畢業後受聘為該校教授,全心投入匈牙利及東歐民族音樂的研究,創作風格也深受影響,是匈牙利最偉大的音樂家。 • 1922年巴爾托克相繼訪問美洲及俄羅斯,聲名遠播,然而在國內卻屢遭批評;1940年流亡美國,1945年逝世於紐約,享年67歲。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