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7

国家图书馆 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工作 曹宁 2010 年 4 月 10 日

国家图书馆 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工作 曹宁 2010 年 4 月 10 日. 一、 图书馆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的使命. 1975 年,在法国里昂举行的国际图联( IFLA )关于图书馆职能的学术研讨会上,首次将社会教育作为现代图书馆四大社会职能之一。同时图书馆也被界定为具有公益性质的文化教育机构。 所谓社会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宏观教育体系中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职业教育相平行的不可或缺的一种教育方式。而图书馆在现代社会教育活动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核心的作用。. 一、 图书馆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的使命. 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具有基本职能和拓展职能两个方面。

Download Presentation

国家图书馆 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工作 曹宁 2010 年 4 月 10 日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国家图书馆 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工作 曹宁 2010年4月10日

  2. 一、图书馆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的使命 • 1975年,在法国里昂举行的国际图联(IFLA)关于图书馆职能的学术研讨会上,首次将社会教育作为现代图书馆四大社会职能之一。同时图书馆也被界定为具有公益性质的文化教育机构。 • 所谓社会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宏观教育体系中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职业教育相平行的不可或缺的一种教育方式。而图书馆在现代社会教育活动中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发挥着核心的作用。

  3. 一、图书馆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的使命 • 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具有基本职能和拓展职能两个方面。 • 从基本职能而言,图书馆是全体公民平等、自由、开放地接受教育的场所。图书馆可向一切求知者敞开大门,广大读者利用文献、接受信息服务的过程就是接受教育的过程。 • 在这个过程中,图书馆在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利用方面为读者提供各种便利和服务,为读者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提供所需的各种资源,从而保证受教育者可以长期自由地利用图书馆进行自学。正如美国图书馆学家阿亨所言:“公共图书馆是知识最丰富的学校,是民众唯一的真正大学。一百五十年前,大英图书馆与马克思的关系,可以看做是图书馆履行社会教育基本职能的一个经典范例。

  4. 一、图书馆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的使命 • 从拓展职能而言,图书馆可以利用自身人力、物力以及海量的信息资源,直接进行社会培训和继续教育。从而有效地补充学校教育的不足,完善全民教育的体系。在这项工作中,图书馆延续多年的展览、讲座等知识传播形式,也是社会教育拓展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 如果说,图书馆社会教育的基本职能还只是一种相对被动的教育行为,作为受教者的读者居于主导地位的话,那么上述图书馆社会教育的拓展职能则完全是一种主动教育行为,因此对社会公众而言,具有更加积极的教育示范和引领意义。

  5. 一、图书馆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的使命 从另一个角度看,图书馆、博物馆和档案馆目前在国外有一个统一的称谓,叫“文化记忆机构”。意指这些机构都具有保存和传承本民族乃至全人类文化作品和历史记忆的责任与义务。 尽管因收藏领域不同,图、博、档机构具有各自的管理与服务特点,但就其馆藏品的性质而言,具有相当大的共性。无论文献资料、文物资料还是档案资料,其实质都是承载有人类历史痕迹和知识结晶的信息资源。

  6. 一、图书馆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的使命 在保存的基础上,如何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传播活动,有效地传播和利用这些珍贵的文化记忆,是图博档机构重要的文化使命和历史责任。“传承文明、服务社会”是对这一理念的精辟概括。 实际上,图书馆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是同一项工作的不同表述。从这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看,是为了切实履行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而从工作的过程和实现的方式看,又具有文化传播活动的性质。会议、展览、讲座、培训以及形式多样的读者宣传和组织活动构成了图书馆文化传播的各个工作层面。

  7. 二、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的传统形式二、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的传统形式 • 1、展览工作 • 国家图书馆的展览工作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上个世纪20-30年代的国立北平图书馆时期,就举办过一系列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展览,包括:“北平馆善本古籍展览”、“舆图版画展览”、“现代印刷展览”、“水灾筹赈展览”等等。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图书馆每年都面向国内外举办各种类型的展览。通过展览活动,多方位、多角度地揭示国图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展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扩大图书馆的社会影响,提高图书馆的吸引力,较好地发挥了图书馆社会教育的职能,有力地推动了全民读书、全民学习和和谐社会建设。

  8. 二、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的传统形式二、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的传统形式 • 以2010年第一季度为例,在过去三个月里,国家图书馆共主办各类展览18场。 • 包括1月份的“国家图书馆创新服务展” 、“文津讲坛500期纪念展”、“第五届文津图书奖获奖图书展”、”中国图书馆学会30周年纪念展”; • 2月份的“成长快乐——亚洲青少年书法与美术作品展”、“庆赏昇平清内府彩绘戏曲人物扮相图谱展” 、“明容与堂刻本《水浒传》插图展” 、“百子团圆展”、“从甲骨文到计算机展”;

  9. 二、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的传统形式二、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的传统形式 • 三月份的“国家图书馆摄影作品展”、“广西大型航拍摄影展”、“百年广州油画展”; • 以及“科学旗帜、民族楷模——钱学森生平展”1月在陕西省图书馆、天津泰达图书馆、2月在浙江温州市图书馆的巡展;“中国传统节日展”2月在江苏泰州图书馆、3月在天津泰达图书馆的巡展等。

  10. 二、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的传统形式二、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的传统形式 • 多年来,国家图书馆在展览工作中始终坚持着以下若干原则: • (1)揭示馆藏资源,弘扬传统文化 。 • 我们认为,图书馆展览的基础和优势在于文献展览。图书馆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通过办展让社会公众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馆藏资源,了解中华民族的浩瀚典籍和优秀文化,从而培养社会公众利用图书馆的意识。多年来,国家图书馆举办的各类善本古籍展览、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藏精品展览都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

  11. 二、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的传统形式二、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的传统形式 (2)服务重大活动,弘扬时代精神 。 图书馆展览选题的策划和内容的选择是办好展览的关键,它将直接影响对观众的吸引力和展览效果。国家图书馆举办展览,始终注意把握时代脉搏、社会动态和公众需求,比如过去我们举办的汶川地震大型图片展、钱学森生平展等体现了这一精神。 (3)图书馆的展览应更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 一是集中优势资源联合办展,整体提高展览水平,我们在举办儿童文学展时,主动与全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合作;在举办样式雷图样展时,主动与故宫博物院、清华大学建筑研究所合作;在本月为配合世界读书日即将举办的“汉字:文化津梁、中国奇迹”展时,主动与汉字博物馆合作等等;

  12. 二、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的传统形式二、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的传统形式 二是采取巡回展览的方式实现展览成果共享。仅在过去半年时间里,国家图书馆与各省公共图书馆和其他文化机构(如报业集团)合作,已举办各类巡展12场。合作地域遍及了东北、华北、华东、华南以及中西部地区。 总之,我们认为,展览,以其直观、生动的形式以及丰富、广博的内容,对吸引广大社会公众,传递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图书馆过去、现在和未来履行社会教育职能,开展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

  13. 二、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的传统形式二、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的传统形式 • 2、讲座工作 • 国家图书馆的讲座工作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当时由北京图书馆群众工作组在文津广场举办的露天演讲会,深受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和首都文化界的持续关注。每次要求参加活动的读者都在三千人以上,除了北京市内,还常有郊外和长辛店、石景山、丰台以及天津、保定等地的读者专程赶来参加。 • 2009-2010年,国家图书馆全年举办讲座的规模已经达到250-300场。并形成了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20场/年)、文津讲坛(50-60场/年)、中国典籍与文化(20-30场/年)和国图讲坛(150场以上/年)等四个品牌。

  14. 二、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的传统形式二、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的传统形式 • 2、讲座工作 • 其中国图讲坛,又下设有“文津读书沙龙” 、“世界图书馆馆长论坛”、“艺术家讲坛”、“教育家讲坛”、“科学家讲坛”、“中关村创业论坛”、“联合国与中国讲坛”等多个系列。 • 关于国家图书馆图书馆讲座工作的特点,我想用四个关键词来概括:分层、立体、合作、联盟。 • 所谓分层,就是针对读者不同层次的需求要策划与开展不同的讲座服务。国图的讲座包含了为党政军服务、为首都知识界服务以及社会大众服务等各个层面。当然,分层并不意味着平均分配讲座资源与人力投入,分层依然要突出重点,强调的是资源的合理配置。

  15. 多年来,国图讲座始终坚持学术化、精品化、非功利化的发展方向,以区别于电视媒体的讲坛系列以及书店等营销机构的讲座品牌,不刻意追求明星效应和社会轰动效果。多年来,国图讲座始终坚持学术化、精品化、非功利化的发展方向,以区别于电视媒体的讲坛系列以及书店等营销机构的讲座品牌,不刻意追求明星效应和社会轰动效果。 所谓立体,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指的是图书馆的讲座不应该是简单的“坐讲”,除了传授式,还可以有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选择。比如可以采用访谈、对话、座谈、辩论等等形式。至于艺术类讲座更可以采用表演、技艺展示、作品赏析等更加生动的形式。另一方面指的是,讲座应该与图书馆的其他文化教育方式,比如展览,培训紧密配合,以组合方式提供给社会公众。 二、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的传统形式

  16. 所谓合作,也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与馆外机构建立固定的合作关系,通过他们的参与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讲座的创新和发展,拓展了讲座的服务领域和范围。比如在过去几年里,国家图书馆与国家统计局、中科院科普所、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建立了合作关系,这些单位分别参与国图讲座一个子系列的策划工作并提供师资。所谓合作,也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与馆外机构建立固定的合作关系,通过他们的参与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讲座的创新和发展,拓展了讲座的服务领域和范围。比如在过去几年里,国家图书馆与国家统计局、中科院科普所、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建立了合作关系,这些单位分别参与国图讲座一个子系列的策划工作并提供师资。 目前国家图书馆的这些馆外合作单位已经有一份长长的名单,包括北京市社科联、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中央文史馆、中华美学会、中华医学会、北京市委讲师团等。参与合作的新闻媒体包括中央电视台、新京报、大众科技报、首都青年编辑记者协会等。 二、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的传统形式

  17. 合作的另一层含义,指的是图书馆讲座负责人的工作不仅仅是联系主讲人、确定讲座题目、沟通媒体、组织听众,更重要的是应该与主讲人开展深层次的互动。在可能的情况下,甚至应该深入到对讲座内容的把握与掌控的程度。国家图书馆的部级领导干部讲座, 在这一点上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他们在讲座前与主讲人的沟通细致而严谨,讲座大纲往往反复修订几次。再比如,国图文津读书沙龙在策划去年“423”活动时,因为讲座过程中存在温总理莅临会场的不确定因素,所以事先与主讲人周国平老师做了充分沟通,反复商讨时间紧张时哪些枝干必须删节,时间充裕时哪些细叶可以添加,以及如何利用3-5分钟时间,把讲座最精华的内容通过精彩的语言组织表现出来等等。 二、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的传统形式

  18. 所谓联盟,指的是图书馆界应该尝试通过联盟合作的方式打造共同的讲座品牌,以扩大图书馆讲座的社会影响力。 目前各地图书馆均有打造多年的讲座品牌,但其影响力大多还只是局限在本地或本区域,尚未形成具有全国性影响的图书馆讲座品牌。 在更多的情况下,往往还是主讲人为讲座添彩,而尚未达到讲座为主讲人扩大知名度,甚至是培养和造就主讲人的程度。我想,对图书馆讲座的深入策划以及对主讲人的培养、包装、宣传、推广,也应该是图书馆讲座今后努力的一个方向。而这一点,用联盟合作的方式最可能实现。 二、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的传统形式

  19. 二、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的传统形式二、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的传统形式 3、社会培训 国家图书馆开展系统的社会培训工作,始于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三十年来,国家图书馆培训中心以及首都联大国图分校举办过各个层次和各个系列的社会培训活动。目前,国家图书馆的社会培训工作,主要包括正规的学历教育、属于社会继续教育范畴的技能培训以及针对少年儿童的素质教育。在学历教育方面,主要是与全国古籍保护中心合作,开展的古籍鉴定与修复专业的高级专科教育,以及文化行业职业资格培训与认证工作;在技能培训方面主要是开展语言类教育,多年来持续举办法语、德语、韩语和拉丁语的初、中、高级培训班;

  20. 二、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的传统形式二、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的传统形式 3、社会培训 在少年儿童素质教育方面,与馆外机构合作,开展了各类艺术课程,如素描、色彩(油画)、艺术鉴赏、白描、国画、工笔、创作等方面的教学工作以及幼儿艺术教育及心理咨询、教师培训 、家庭教育指导等。 国家图书馆在开展上述活动时,始终坚持公益性和非营利原则。各种活动,面向社会公众的收费标准大体上只是社会同等机构成本支出的水平。 此外,国家图书馆每年还要开展各类形式多样的文化传播活动,比如文津图书奖的评选和推广;为配合世界读书日、科技宣传周、世界文化遗产日举办的广场活动、集会活动、主题活动等,形式包括文艺表演、经典诵读、图书漂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展示、阅读体验等等。

  21. 1、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和远程通讯技术,不断拓展社会教育的服务领域、丰富服务手段。1、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和远程通讯技术,不断拓展社会教育的服务领域、丰富服务手段。 (1)建立国家图书馆文教培训平台。 这是国图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子项目之一。自2009年初,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委托社会商业化软件开发机构研制的社会教育平台。其核心是一个基于远程教育的E-learning系统。该系统由多媒体网络学习资源、网上学习社区以及网络技术平台构成。汇集了大量数据、档案资料、程序、教学软件、兴趣讨论组、新闻组等学习资源,形成了一个高度综合集成的资源库。读者可以凭借该平台便捷地实现在线学习或网络化学习。 三、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的新趋势

  22. 目前,该系统已经完成了全部软件开发工作,正在进行系统功能测试。预计在下个月完成系统验收,自6月开始投入试运行。 (2)全国公共图书馆讲座联盟网站与交流平台 这是国家图书馆为全国公共图书馆讲座联盟研制的工作平台,包括宣传网站以及会员专区。该平台已于2010年3月起投入试运行,目前已有35家成员单位的62位图书馆讲座工作人员注册和使用。 三、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的新趋势

  23. 提交获取主讲人联系信息请求

  24. 会员交流

  25. 2、与权威视觉媒体开展深度合作 在过去几年里,国家图书馆与央视国际频道、科技频道、凤凰卫视、北京电视台等单位开展了多项旨在揭示馆藏、宣传图书馆服务等合作项目。诸如国宝档案、馆藏故事等专题节目陆续在各视觉媒体播出。 2010年,国家图书馆将进一步加大图书馆视频产品的开发力度,将通过自主筹划以及馆外合作多种途径开发出一批新的文化专题片。目前已经列入年度选题计划,开始筹拍的包括《重走赵城路》、《南迁记事》、《精金良墨——中国传拓技术》、《本草纲目》、《生也有涯 学无止境——一代宗师任继愈》、《五十年心血著一书——张秀民》等等。 三、国家图书馆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的新趋势

  26. 结语: 十年以前,美国图书馆学家迈克尔.戈曼(Michael Gorman)曾提出新的图书馆五定律,其中第一条是:图书馆服务于人类文化。对此我们的理解是:图书馆应该成为人类重要文化活动的发源地和传播者。我们有理由相信,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将是图书馆实现这一神圣使命的重要途径。 未来的图书馆,将以包容的胸怀促进人类各种文化活动的开展,并且以理智和主动的精神参与到这些文化活动的策划与传播当中。如果未来的重要文化创意甚至是文化大师能够诞生于图书馆的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活动当中,将是我们图书馆人共同的骄傲与梦想。

  27. 谢谢! Tel:010-88545238; 13901200722 Email:caoning@nlc.gov.cn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