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0

药物 疗法

第 十 二 章. 药物 疗法. 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口服给药法 第三节 吸入给药法 第四节 注射给药法 第五节 其他给药法. 第 一 节 概述. 第 一 节 概述. 一、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二)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三)药物作用的临床效果 治疗作用 不良反应. 二、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 (一)药物方面 药物剂量、剂型、给药途径 给药时间、联合用药。 (二)机体的因素

Download Presentation

药物 疗法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 十 二 章 药物疗法

  2. 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口服给药法 第三节 吸入给药法 第四节 注射给药法 第五节 其他给药法

  3. 第 一 节 概述

  4. 第 一 节 概述 一、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二)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三)药物作用的临床效果 治疗作用 不良反应

  5. 二、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 (一)药物方面 药物剂量、剂型、给药途径 给药时间、联合用药。 (二)机体的因素 1、生理因素 (年龄与体重、性别) 2、病理状态 3、心理、行为因素

  6. 三、病区药物管理 (一) 药物领取 (二)药物管理原则 1、药物存放位置 5、药品保存 2、分类保管 6、中药存放 3、药瓶标签 4、药物质量

  7. 四、护士在执行药疗中的角色与职责 角色: 是药疗方案的直接执行者,是安 全用药的监护者。 职责:见246页 (一)严格遵守准确、安全用药的原则 (二)熟练药物的基本知识 (三)运用护理程序给药 (四)指导病人合理安全用药 (五)参与药物管理

  8. 职责: (一)严格遵守安全用药的原则 1、按医嘱要求准确给药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 “七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 剂量,用法,用药时间 3、检查药物质量

  9. 医院给药常用的外文缩写 co  复方 am  上午 pm  下午 12n 11:30am 0:30pm  中午12时 12mn 11:30pm 0:30am  午夜12时 qd 每日一次 bid 每日二次 tid 每日三次 qid 每日四次 qn 每晚一次 qh 每小时一次 prn   必要时(长期医嘱) sos   需要时(限用一次)

  10. g 克 gtt 滴 mg 毫克 ml 毫升 q6h 每6小时一次 q4h 每4小时一次 po   口服 H  皮下注射 id  皮内注射 im   肌内注射 iv   静脉注射 Iv gtt 静脉点滴 ac  饭前 pc  饭后 hs  临睡时 st  立即

  11. 口服给药是最常采用的给药方法,方便 、经济和相对安全。 药物经胃肠道粘膜吸收而产生疗效。 第二节 口服给药法

  12. (一)取药: [实施] 1、固体药:用药匙来取,不能直接倒在手上。 2、水 剂: 摇匀 → 左手持量杯,拇指置于所需刻度 →举量杯与视线平 → 右手持药瓶,瓶签朝 上向掌心 → 倒药至所需刻度 → 倒毕 → 以湿毛巾擦净瓶口 → 药瓶放回柜中 3、不足1ml时: 用滴管吸取计量(1ml=15滴)所需药液。 4、油 剂: 可在药杯中先加入少量冷开水,以免药液 着杯壁影响剂量,防止药液剩余药杯内。

  13. [实施] (二)配药 1、查对: 服药本,小药卡 2、配药: 先配固体药,再 配水剂,粉剂用 纸包,婴幼儿、 鼻饲应研碎。 3、再查对:全部药物配完 后,根据服药本 的要求核对一遍 ,然后再请另一 位护士核对一遍 保证无误准备发 药。 ,

  14. (三)发药: 1、核对分发 2、帮助自理有 困难的病人 服药 3、发药后的处 理

  15. (四)注意: 1、发药前收集病人有关资料,如:特殊 检查,手术等。 2、发药时病人提出疑问,应虚心听取, 重新核对无误后再服药。 3、按药物的性能,掌握服药中的注意事 项:

  16. 1)对牙齿有腐蚀作用和使牙齿染色的药物,用吸水 管,服后漱口。 • 2)止咳糖浆对呼吸道粘膜起安抚作用,服后不宜喝 水。 • 3)刺激食欲的健胃药应在饭前服,易于吸收。 • 4)助消化的或对胃粘膜有刺激性的药物宜在饭后服 如(阿司匹林)。 • 5)磺胺类药物和发汗药服后多喝水,尿少时易析出 结晶,导致肾小管堵塞。 • 6)服用强心甙药物,发药前须测量脉率及节律,< 60次/分暂停。 • 7)发药后应随时观察服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17. 按评价的步骤进行,重点评价是否做到了“五个准确”,既:按评价的步骤进行,重点评价是否做到了“五个准确”,既: 药物、剂量、方法、时间和病人的准确;是否达到了预期疗效。 [评价]

  18. 第三节 吸入法 吸入法: 是用雾化装置将药液分散成较小的雾滴,由呼吸道吸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19. 【 目 的 】 • 1、湿化气道,洁净气道:如痰液粘稠,气道不畅,气管切开病人。 • 2、减轻支气管痉挛性收缩,解除痉挛:如支气管痉挛,喘息病人。 • 3、减轻和控制呼吸道炎症。

  20. 【 药 物 】 • 1、控制感染,消除炎症: 抗生素,庆 大霉素等。 • 2、稀化痰液,帮助祛痰: 用α靡蛋白 酶,痰易净等。 • 3、解除痉挛:用氨茶碱,舒喘灵等。

  21. 1、超声雾化吸入法 2、氧气雾化吸入法 【 方 法 】

  22. 3、手压式雾化器雾化吸入法

  23. [ 注意 ] • 1、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是否出现不良反应。 • 2、痰阻塞气管时,可拍背部,必要时吸痰。 • 3、水的入量不可过多,以免引起肺水肿及水 中毒。 • 4、检查电晶片及透声膜是否完整,操作轻稳。 • 5、水槽内水温超过50℃或水量不足应关机。

  24. 第四节 注射给药法 一、注射给药的基本知识 二、皮内注射法 三、皮下注射法 四、肌内注射法 五、静脉注射法 六、动脉注射法

  25. 注射法---是将无菌药液注入体内, 达到全身预防和治疗疾病 目的的给药方法。 常用的注射法: 皮内注射 皮下注射 肌肉注射 静脉、动脉注射法。 概念

  26. 优点 : 1、药物吸收快,血药浓度迅速升高,吸 收量也较准确。 2、可用于各种原因不能经口服用药的病 人。如:意识不清,不合作者。 3、疾病或手术影响胃肠道的病人。某些 药受消化液影响不吸收者。

  27. 不足: 1、造成组织一定程度的损伤,引起疼痛及 潜在合并症发生(感染)。 2、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可迅速出现,处理难 度加大(注射吸收快)。

  28. 一、注射给药的基本知识 (一)注射原则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2、认真执行查对制度 3、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 4、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5、排尽空气 6、检查回血 7、减轻疼痛,促进病人舒适

  29. 活塞 空筒 活塞柄 乳头 活塞轴 (二)注射用物准备 1、用物准备,注射盘等 2、注射器和针头

  30. (三)吸取注射用药液 1、自安瓿中吸药法 2、自密封瓶内吸药法 3、其他剂型的药物抽 吸法: 结晶或粉剂

  31. 二、皮内注射法(ID) 将少量药液注入表皮和真皮之间的方法。

  32. 二、皮内注射法(ID) [ 目的 ] 1、药物过敏试验 2、预防注射 婴儿接种卡介苗,流感疫苗 3、局部麻醉起始步骤

  33. [ 计划 ] 用物准备:注射盘,1ml注射器,4号或 5号针头,所需药液,急救药 品等。 病人准备:了解病人用药史及有无过敏史。 操 作 者: 洗手,戴口罩。

  34. [ 实施] • 核对 → 抽药 → 选部位(药物过敏试验在前臂掌侧下1/3段,预防接种在三角肌下缘 )→ 70%乙醇局部消毒皮肤 → 待干 → 吸药 → 排气 → 左手绷紧病人局部皮肤 → 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 → 与皮肤呈5°角刺入皮肤内,深度为针头斜面完全进入皮内 → 放平注射器 → 左手拇指固定针栓 → 右手轻轻推注药液0.1ml→ 皮丘隆起(皮肤变白,毛孔变大) → 拔出针头,勿按压,清理用物。

  35. [ 评价 ] • 1、进针过深,影响局部反应结果的观察和判断。 • 2、按时观察试验结果(20分钟),作 出判断并记录。 • 3、剂量要准确。 P263 注意事项

  36. 三、皮下注射法(H) 将少量药液注入皮下组织的方法

  37. 三、皮下注射法(H) [ 目的 ] 1、局部供药 如局部麻醉。 2、预防接种注射 各种菌苗,疫苗。 3、不宜经口服给药,要求在一定时 间内发生药效时。

  38. [ 计划 ] 用物准备: 注射盘 2ml注射器 5½或6号针头 药液等 病人准备: 坐位或卧位 部位: 上臂三角肌下缘 大腿前外侧 腹部 后背

  39. [实施 ] 核对 → 选部位 → 皮肤消毒2%碘酊、70%乙醇 → 待干 → 吸药 →排气 → 左手绷紧皮肤 → 右手持注射器→ 食指固定针栓(右手) →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30~40°角进针 → 深度为针梗的2/3到皮下 → 松开左手 → 右手固定注射器 → 左手抽吸无回血后 → 缓缓推注药液 → 完毕,干棉球按压针孔处皮肤,迅速拔针 → 安置好病人 → 清理用物 。

  40. [ 注意事项 ] 1、进针不宜过深,以免刺入肌层。 2、强刺激药物不宜选择皮下注射。 3、长期需皮下注射的病人,应经常变 换部位,以利于吸收

  41. 四、肌内注射法(IM) 将少量药液注入肌肉组织 内的方法

  42. 四、肌内注射法(IM) [ 目的 ] 1、不宜采用口服给药。 2、在较短时间内发生疗效而又 不适于或不必要采用静脉注 射。 3、药物刺激性较强或药物大, 不适于皮下注射。

  43. [ 计划 ] 用物准备: 注射盘,2ml或5ml注射器,5 或6½号针头等 病人准备: 1、选择注射部位:臀大肌, 臀中小肌,股外侧肌 2、体位的准备:卧位(侧、 俯、仰),坐位

  44. 3、肌内注射部位的定位方法 臀大肌定位法 : 臀大肌“十字法”臀大肌“联线法”

  45. 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法:

  46. 三角肌注射定位法:

  47. [ 实施 ] • 病人取合适体位 → 常规消毒皮肤 → 排气 → 左手拇指和食指绷紧局部皮肤,右手持注射器 → 中指固定针栓,针头与皮肤呈90°迅速刺入2.5cm→ 右手固定针头,左手抽动活塞 →无回血→ 均匀速度注入药液 → 完毕 → 用无菌干棉球按于进针处皮肤,右手迅速拔针 → 病人取舒适卧位 → 清理用物。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