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4

第二章 网 络接口

第二章 网 络接口. TCP/IP 参考模型没有真正描述这个层次,只是指出主机必须使用某种协议与网络连接,以便能在其上传递 IP 分组。 以太网帧格式与 TCP/IP 交换式以太网 VLAN SLIP 和 PPP. 应用层. 端口号. 23. 20. 25. 161. 69. 传输层. Telnet. TFTP. SMTP. FTP. SNMP. ICMP. UDP. IP. TCP. ARP. 协议 ID. 6. 17. 1. 网络层. 类型码. 0800H. 0806H. 数据链路层. 以太网软件. MAC 地址.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二章 网 络接口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章 网络接口 • TCP/IP参考模型没有真正描述这个层次,只是指出主机必须使用某种协议与网络连接,以便能在其上传递IP分组。 • 以太网帧格式与TCP/IP • 交换式以太网 • VLAN • SLIP和PPP

  2. 应用层 端口号 23 20 25 161 69 传输层 Telnet TFTP SMTP FTP SNMP ICMP UDP IP TCP ARP 协议ID 6 17 1 网络层 类型码 0800H 0806H 数据链路层 以太网软件 MAC地址 以太网硬件 物理层 TCP/IP协议多路复用

  3. 目标MAC地址 6字节 源MAC地址 6字节 以太类型2字节 数据/填充 46~1500字节 FCS 4字节 Ethernet II帧格式

  4. 目标MAC地址 6字节 源MAC地址 6字节 长度 2字节 DSAP1字节 SSAP1字节 控制 1字节 数据 43~1497字节 FCS 4字节 IEEE 802.3/802.2帧格式 802.3的数据域(LLC帧)/填充 控制域一般总为0x03

  5. 目标MAC地址 6字节 源MAC地址 6字节 长度 2字节 0xFFFF 数据 44~1498字节 FCS 4字节 标识为Novell帧 Novell专用帧(802.3原始)格式

  6. 目标MAC地址 6字节 源MAC地址 6字节 长度 2字节 DSAP1字节 SSAP1字节 控制 1字节 SNAP ID 5字节 数据 38~1492字节 FCS 4字节 IEEE 802.3 SNAP帧格式 802.3的数据域(LLC帧)/填充 SNAP ID 的前3个字节构成厂商代码,通常与MAC地址的前3个字节相同,有时也被置为0。 SNAP ID 的后2个字节通常包含与Ethernet II帧格式相同的以太类型码。

  7. 透明网桥(transparent bridge) • 透明网桥的存在对网络用户是透明的。 • 透明网桥以混杂方式工作(promiscuous mode),接收与之相连的网上传送的全部数据,筛选出需要转发的帧进行转发。 • 转发的依据是网桥内的一张路径选择表,该表记录了网桥已知的所有目的站点所属的输出线路。 • 透明网桥通过逆向学习法(backward learning)来获知路经并逐步建立起路径表,即通过检查收到帧的源地址及其输入线路,从而发现目的站点及所属输出线路。对长久(几分钟)未被访问的目的站点的记录自动删除,以适应网络的变化。 • 透明网桥对于未知的目的站点(不在路径表中),采用扩散算法(flooding algorithm)进行转发,即将该帧在除输入线路外的所有输出线路上发送。

  8. 并行(parallel)透明网桥的问题 • 为了提高可靠性,可设置并行的两个或多个网桥,但会在拓扑结构上产生回路(loop),回路会导致通信量增加,路径选择表出错,使网络性能下降,甚至导致阻塞。

  9. IEEE802.1D • IEEE802.1D标准通常被称为生成树(spanning tree)标准。 • 生成树算法用于消除网络拓扑中的环路。

  10. 生成树网桥 • 网桥之间相互通信(发送小的BridgePDU),利用生成树算法STA去掉一些会造成回路的冗余链路(阻塞某些端口) ,构造一棵可覆盖每个LAN的生成树去取代实际的拓扑结构,确保任意两个LAN之间只有唯一的一条路径。 • 首先每个网桥广播其序列号(唯一),选取序列号最小的网桥作为生成树的根。然后再按根到每个网桥的最短路径来构造生成树。此算法一直工作,自动地检查拓扑结构的变化并更新生成树。

  11. 生成树算法中的三个概念 • 根网桥(root): • 所有的网桥都分配了一个叫作网桥优先级的数值,优先级最小的网桥作为根网桥。 • 当存在多个最小优先级网桥时,取MAC地址最小的网桥(网桥ID)作为根网桥。 • 根端口(root port):用于上联 • 网桥中所有的端口都分配了一个称作端口成本的参数(一般基于该端口的介质速率)。任何一个网桥都选取一个通往根网桥最近的(成本最小)端口作为根端口。 • 当存在多个端口时,选MAC地址最小的端口(端口ID)作为根端口。 • 指定(designated )端口/网桥:用于下联 • 每个物理网段的所有相连网桥端口中,距离根网桥最近的端口成为指定端口/网桥。 • 当存在多个端口时,选MAC地址最小的端口(端口ID)作为根端口。

  12. 指定端口/网桥 阻塞端口 I 2 1 网桥优先级:32768 网桥ID:00-00-0C-00-00-09 端口成本:100 端口1ID:00-00-0C-00-99-01端口2ID:00-00-0C-00-99-02 LAN 6 LAN 7 F G H 2 3 3 2 1 1 网桥优先级:32768 网桥ID:00-00-0C-00-00-07 端口成本:100 端口1ID:00-00-0C-00-77-01端口2ID:00-00-0C-00-77-02 1 2 网桥优先级:32768 网桥ID:00-00-0C-00-00-06 端口成本:100 端口1ID:00-00-0C-00-66-01端口2ID:00-00-0C-00-66-02端口3ID:00-00-0C-00-66-03 网桥优先级:32768 网桥ID:00-00-0C-00-00-08 端口成本:100 端口1ID:00-00-0C-00-88-01端口2ID:00-00-0C-00-88-02端口3ID:00-00-0C-00-88-03 LAN 2 LAN 4 LAN 3 LAN 5 D B C E 2 2 2 2 1 网桥优先级:32768 网桥ID:00-00-0C-00-00-02 端口成本:100 端口1ID:00-00-0C-00-22-01端口2ID:00-00-0C-00-22-02 1 网桥优先级:32768 网桥ID:00-00-0C-00-00-03 端口成本:100 端口1ID:00-00-0C-00-33-01端口2ID:00-00-0C-00-33-02 1 网桥优先级:32768 网桥ID:00-00-0C-00-00-04 端口成本:100 端口1ID:00-00-0C-00-44-01端口2ID:00-00-0C-00-44-02 1 网桥优先级:32768 网桥ID:00-00-0C-00-00-05 端口成本:100 端口1ID:00-00-0C-00-55-01端口2ID:00-00-0C-00-55-02 LAN 1 A 网桥优先级:32768 网桥ID:00-00-0C-00-00-01 端口成本:100 端口1ID:00-00-0C-00-11-01 1 根端口 根网桥 生成树协议的例子

  13. 最后无环路的生成树 I 2 1 LAN 6 LAN 7 F G H 2 3 3 2 1 1 1 2 LAN 2 LAN 4 LAN 3 LAN 5 D B C E 2 2 2 2 1 1 1 1 LAN 1 A 1

  14. 生成树端口的状态 监听 获取(建表) 阻塞 转发

  15. 交换式(switched)以太网 • 网络交换机(switch)源自于多端口网桥(bridge),采用存储-转发方式在各端口之间进行数据包(802.3 MAC帧)的交换,遵循IEEE 802.1D规范。 • 交换机的每个端口都为一个独立的冲突域。不仅可将不同运行速度的网段连接起来实现增大网络距离的目的,而且由于可同时提供多条数据传输路径(非共享),从而使网络的整体吞吐量大为提高。 • 交换机内维护着一张地址表,将各端口同与之相连的节点(MAC)地址关联起来。它是数据帧转发的依据。 Switch 端口1 端口2 端口3 端口4 节点A 节点B 节点C 节点D

  16. 改进型切入式 的转发点 切入式 的转发点 存储转发式 的转发点 交换式以太网的三种转发技术 • 存储转发式:完全接收存储了一个帧后,再进行转发。延时大。 • 切入式(cut-through)。大大降低了延时,但可能会转发坏帧。 • 改进的切入式:接收完帧的头64个字节(基本可检测出是否坏帧)后再进行转发。在交换延迟和错误校验之间取得较好折衷。

  17. 交换机与网桥的关系 • 交换机是一个采用先进硬件结构的多端口网桥,主要区别: • 端口数量 • 性能(交换速度) • 帧的处理(转发技术)

  18. 全双工(full-duplex)以太网 • 常规的以太网是一种共享介质访问的网络,只能进行半双工传输。 • 全双工传输的两个条件: • 10Base-T的收发分别在两条不同的双绞线上进行。 • 交换式以太网意味着信道不再是由多个用户共享了。 • 全双工模式及相应流控制机制(MAC control和PAUSE)属于IEEE 802.3x标准。 • 全双工模式优点: • 可使性能提高一倍。 • 网段长度不再受共享信道半双工以太网计时要求的限制(不需CSMA/CD协议),只受介质系统本身传输信号能力的限制。

  19. 自动协商(auto negotiation) • 自动协商(自适应,NWay)通过网络设备之间交换各自的功能信息,从而实现设备的自动配置(如自动的速度匹配和全双工/半双工的模式匹配),达到链路最好的操作模式。 • 自动协商功能在IEEE 802.3u中作了定义。 • 自动协商协议是利用快速链路脉冲(FLP)信号在链路两端的站点连接之初的传输和检测来实施的。 • 自动协商的优先级为: 100Base-T2全双工 > 100Base-TX全双工 > 100Base-T2> 100Base-T4> 100Base-TX> 10Base-T全双工 > 10Base-T

  20. 虚拟局域网(Virtual LAN) • VLAN是一组不受物理位置限制,而又可以象在同一个LAN上自由通信的节点集合,在逻辑上等价于广播域(broadcast domain)。 • VLAN的种类: • 基于端口的VLAN (Port-Based) • 基于MAC层分组的VLAN (MAC-Layer Grouping) • 基于网络层分组的VLAN (Network-Layer Grouping) • 基于IP组播分组的VLAN (IP Multicast Grouping) • 基于协议的VLAN (Protocol-Based) • 组合的VLAN • 基于策略的VLAN (Policy-Based)

  21. 基于端口分组的VLAN • 最常用的方法,是静态VLAN。 • 将某些交换机上的端口直接、强制性地分配给某个VLAN。 • 一个VLAN可跨越多个交换机。 • 一个交换机的端口可同时属于多个不同的VLAN,称之为公共端口。

  22. 基于端口分组的VLAN示意图

  23. 基于MAC地址分组的VLAN • 借助智能网管软件或其他工具软件对接入网络的用户站点的MAC地址进行不同VLAN的划分。 • 交换机端口根据网络包的MAC地址来确定其VLAN的从属,将端口动态地划分至不同的VLAN。 • 对移动的用户方便灵活。

  24. 基于MAC地址分组的VLAN示意图

  25. 基于三层协议(IP)的VLAN • 基于IP的VLAN,是根据IP子网地址来划分VLAN,把同一IP子网的站点分在相对应的VLAN中。交换机通过报文中的IP地址,自动生成VLAN。 • 第3层VLAN的优点是: • 它允许以协议类型为依据对用户进行分组。这对于倾向于基于服务或应用的VLAN策略的网络管理员是有吸引力的。 • 用户可以物理地移动他们的工作站,而不用为每个工作站重新配置网络地址。

  26. 基于IP组播组的VLAN • 组播VLAN通过侦听IGMP动态生成。 • 组播VLAN可将组播与无组播需求的LAN隔离。

  27. 基于协议的VLAN • 根据协议的不同(数据帧中的“协议类型”字段)进行分组。 • 例如,所有使用MAC地址的用户形成一个VLAN,用IP地址分组的用户形成另外一个VLAN,而使用IPX地址的用户形成第3个VLAN,等等。 • 基于协议VLAN具有以下优点: • 允许用户同时属于不同的VLAN。 • 支持多协议网络环境。 • 允许IPX网络的加入。

  28. 基于策略的VLAN • 指为实现管理策略而定义的逻辑用户组。 • 它使用上述VLAN种类定义的方法。 • 它还可以将不同的策略组合到一起以满足网络管理员的特殊需要。

  29. VLAN成员间的通信 • 第2层LAN成员之间的通信是根据帧中MAC地址寻址的。 • VLAN中有三种信息传递方式用来了解VLAN的成员关系: • 列表支持方式(Table-Maintenance):站点广播初始化交换机内置的地址列表(站点的MAC地址或交换机的端口号与所属虚拟网的对应);手动修改虚拟网身分发生变化的工作站信息;交换机间通过不断的广播来相互更新地址列表。易拥塞,不普及。 • TDM方式:每个虚拟网拥有自己的网络通路,分时复用 。 • 帧标签方式(Frame-Tagging):数据帧头中加入一个标签(Tag)来标识该数据帧属于哪个虚拟网。不同厂家的标签长度是不一样的。第2层VLAN成员之间的通信通过新增加的VLAN标签中的VLAN标识符(VLAN ID)进行寻址。

  30. VLAN标识 • 交换机为了能够识别来自不同VLAN的数据帧,而对数据帧加上VLAN标识,或称作帧的VLAN ID。 • 数据帧进入交换网络后,交换机就会在帧头中加入一个唯一标识的VLAN ID。 • 交换网络中的交换机都可理解和检查带VLAN标识的数据帧,并进行适当地转发和传递。 • 当数据帧传出交换网络时,交换设备将数据帧中的VLAN标识删除,发送给目的站点。

  31. VLAN的链路类型 • 接入链路:只传送不带VLAN信息的数据帧(非标记帧)。只与一个VLAN关联。 • 中继链路:只传送带有VLAN信息的数据帧(标记帧)。可承载多个VLAN。 • 混合链路:既可传送标记帧,又可传送非标记帧。

  32. VLAN的四个中继协议 • 交换机间链路ISL(Inter-Switch Link)是Cisco专用的协议。只能用于以太网。 • IEEE 802.1Q。 • IEEE 802.10。 • ATM论坛制定的标准是LANE(LAN Emulation)标准,用于在ATM网络上运行IEEE的LAN协议。

  33. IEEE 802.1Q • 1996年3月发布,统一了Frame-Tagging方式中不同厂商的标签格式的标准,完善了VLAN的体系结构。获得了广泛的推广。

  34. IEEE 802.1Q的两种帧标记 • 隐式帧标记(untagged):表示所属的VLAN信息没有被明显地标记,该帧属于哪一个VLAN默认地由网桥的接收端口号或帧中数据域的信息决定。 • 显式帧标记(tagged):表示所属哪一个VLAN,由网桥所加的标记决定。

  35. IEEE 802.1Q的链路类型 • 接入链路:连接VLAN不支持设备(不支持802.1Q帧标记的网络设备),只支持隐式帧标记。对应访问端口。 • 主干链路:连接VLAN支持设备(支持802.1Q帧标记的网络设备),只支持显式帧标记。对应网络端口。 • 混合链路:连接的既有VLAN支持设备,又有VLAN不支持设备;既支持显式帧标记,又支持隐式帧标记。对应混合端口。

  36. IEEE 802.1Q标记的格式 • 802.1Q既支持以太网介质,也支持FDDI和令牌环的介质。 • 802.1Q标记的格式取决于使用它的介质。 • 802.1Q的标签嵌在目的和源MAC地址之后;如果源和目的的介质不同,标签操作会涉及帧其他字段的翻译或封装;最后的FCS要重新计算。

  37. IEEE 802.1Q以太网编码标记格式 加入的VLAN头 目标MAC地址 6字节 源MAC地址 6字节 TPID 2字节 TCI 2字节 长度 2字节 数据/填充 46~1500字节 FCS 4字节 • TPID(标签协议标识符):为VLAN协议类型,表明该帧已按802.1Q协议进行了显式标记。 • TCI(标签控制信息)包括三部分: • 用户优先级(User-priority):允许VLAN帧在那些不具备表示用户优先权的网段携带用户优先权信息。 • 令牌环封装标志(TR-encap):置位时表示该帧数据域中携带的是未经翻译和封装的令牌环帧。 • VLAN标识(VID):表明此帧属于哪一个VLAN。共有212=4096个VLAN。其中0和1 0 1 2 3 4 5 6 7 0 1 2 3 4 5 6 7 0 1 2 3 4 5 6 7 0 1 2 3 4 5 6 7 VType (0x8100) User-priority VLAN Identifier (VID) Token Ring Encapsulation Flag (TR-encap)

  38. 保留的VID值 IEEE 802.1Q按SNAP编码的标记格式 VPID 8字节 VCI 2字节 SNAP头(AA-AA-03) SNAP PID(00-00-00) VType(2字节)

  39. IEEE 802.10 • IEEE 802.10标准是1992年由Cisco提出的,主要用于增强网络安全性(比如认证)。 • 某些公司(如Cisco)使用802.10报头的SAID(Security Association Identifier)字段用来运输VLAN信息而不是安全信息,从而实现在FDDI上的中继。 • 802.10和802.1Q之间的主要差异是:802.10使用二级显式标签法,为每个帧首部增加额外的2字节;802.1Q使用显式和隐式标签方法,为显式帧标记首部增加4个字节。

  40. 串行线路上的点到点协议 • 为了实现主机和网络或网络和网络在串行线路的点到点连接上传输IP分组,需要运行专门的协议,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有SLIP和PPP这两个协议。

  41. IP分组 c0 db END END ESC ESC c0 db dc db dd c0 SLIP(Serial Line IP)协议 • SLIP提供在串行通信线路上封装IP分组的最简单方法。但不是Internet正式标准。 • SLIP的问题:不支持动态分配IP地址;只能支持IP协议;没有校验能力。

  42. PPP(Point-to-Point Protocol)协议 • PPP是Internet正式标准(RFC 1661,1662,1663)。可处理错误检测,支持多种协议,在连接时允许商议IP地址,具有身份认证功能。 • 使用链路控制协议LCP(link control protocol)来建立、配置、测试和拆除数据链路。使用网络控制协议NCP(network control protocol)来协商、配置不同网络层的各种参数选项。

  43. PPP的帧格式类似HDLC的帧,但是面向字符的。 • 采用字符填充法:对数据域出现0x7e(首尾标志字符)、0x7d(转义字符)和所有小于0x20的字符(ASCII控制字符)都必须在前增添转义字符0x7d(ESC),本身的第六位还必须取反。如0x7e0x7d 0x5e,0x010x7d 0x21。 • 地址字段总为全“1”,避免给每站分配链路地址。控制字段缺省为0x03,表明是无序号帧,没有采用序号和确认来进行可靠的传输。但在有噪音的环境里(无线网络),则使用序号方式进行可靠传输。通过LCP可商议出省略这两个固定字段的选项。 • 协议字段的编码指出信息字段中携带什么类型的数据分组。以“0”开始的编码表示携带的是网络层的分组,如:IP(0x0021),IPX,OSI CLNP,XNS等;以“1”开始的编码表示携带的是用于协商协议的分组,包括用来协商链路参数的LCP(0xc021)和针对所支持的每种网络层协议而定的不同NCP。通过LCP可商议出1个字节的协议字段。 • 信息字段缺省长度为1500字节(若需要可填充),也可通过LCP商议成任意长度。 • 校验和字段采用CRC,一般为2字节,也可商议成4字节。

  44. PPP协议简化的阶段流程图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