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6

第 7 章 卤代烃

第 7 章 卤代烃. 第二部分. 五、消除反应. 卤代烷分子中消除 HX 生成烯烃的反应,称为卤代烃的消除反应,也称 E 反应 ( E limination ) 。. 又因消除的是 β - H 和卤原子,故又称 β - 消除反应。. 六、消除反应机理. 1. E2 机制. C-H 键和 C-X 键的断裂、 键的形成协同进行,经过渡态一步完成。底物与试剂参与形成过渡态。双分子消除。. 反应速率 = [RX][B - ]. 2. E1 机制. 反应速率 = [RX]. 反应经历碳正离子中间体,伴有重排发生。. 七、消除反应的取向.

pia
Download Presentation

第 7 章 卤代烃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7章 卤代烃 第二部分

  2. 五、消除反应 卤代烷分子中消除HX生成烯烃的反应,称为卤代烃的消除反应,也称 E 反应(Elimination )。 又因消除的是β- H 和卤原子,故又称β- 消除反应。

  3. 六、消除反应机理 1. E2机制 C-H键和C-X键的断裂、键的形成协同进行,经过渡态一步完成。底物与试剂参与形成过渡态。双分子消除。 反应速率=[RX][B-]

  4. 2. E1机制 反应速率=[RX] 反应经历碳正离子中间体,伴有重排发生。

  5. 七、消除反应的取向 1. E1消除: 在通常情况下将遵循Saytzeff规则

  6. 2.E2消除:

  7. 然而,当消除的β- H所处位置有明显的空间位阻或碱的体积很大时,其主要产物将是Hofmann产物。 例如:

  8. 另外,卤代烯烃脱卤化氢时,消除方向倾向于生成稳定的共轭二烯。另外,卤代烯烃脱卤化氢时,消除方向倾向于生成稳定的共轭二烯。

  9. 八、取代与消除反应的竞争 1. 双分子反应 亲核取代反应 β- 消除反应

  10. 2. 单分子反应 讨论: 烃基结构的影响 α-C上烃基↑,因空间位阻增大,故对SN2反应不利而对SN1、E1反应有利。 α-C上烃基↑,虽然对进攻α-C不利,但对进攻β- H的影响不大,相对而言,对E2反应有利。

  11. β-H数目 9 6 3 叔卤烷易于消除

  12. β-C上烃基↑,对SN2、 E2都不利,而对SN1、 E1有 利,但对E1更有利。这是因为:

  13. 2. 亲核试剂的影响 • 亲核试剂对SN1和E1反应影响不大,但对SN2和E2反应影响很大。其一般规律是: • 试剂的亲核性↑,碱性↓(不易夺H),对SN2反应有利。 • 试剂的亲核性↓,碱性↑ (易夺H),对E2反应有利。 • 试剂的体积↑,不利于对α-C的进攻,故对消除反应有利。 • 试剂的浓度↑,对SN2、 E2都有利。

  14. 实例: 25℃ H2O 81% 19% 25℃ 7% 93%

  15. 3. 溶剂的影响

  16. 结论: 由此可见,溶剂的极性↑,有利于SN1、E1反应有利。因为极性↑,溶剂化作用↑,有利于C―X键的解离。 溶剂的极性↑,对电荷分散的反应不利,即对SN2、E2反应均不利,但对E2反应更不利。因为在E2反应中,过渡状态的电荷分散程度更大。

  17. 4. 反应温度的影响 温度升高对SN反应和E反应均有利,但更有利于E反应。因为消除反应要拉长C -H键,温度增加有利于过渡态形成。

  18. 总结: (1)一级卤代烃倾向于发生取代反应,只有在强碱条件下才以消除为主。反应常按双分子机理进行。 取代为主 消除为主

  19. (2)某些含活泼β-H的一级卤代烃以消除为主。如(2)某些含活泼β-H的一级卤代烃以消除为主。如

  20. (3)三级卤代烃倾向于发生消除反应,即使在弱碱(如Na2CO3水溶液)条件下,也以消除为主。只有在纯水或乙醇中发生溶剂解,才以取代为主。如

  21. (4)二级卤代烃在强碱(NaOH,乙醇)作用下主要发生消除。在弱碱(NaOH,水)作用下主要发生消除与伯卤一样,β-C上连有支链的仲卤代烃消除倾向增大。(4)二级卤代烃在强碱(NaOH,乙醇)作用下主要发生消除。在弱碱(NaOH,水)作用下主要发生消除与伯卤一样,β-C上连有支链的仲卤代烃消除倾向增大。

  22. 九、卤代烷与金属的反应 卤代烷可与某些金属元素作用,生成一类由碳原子和金属原子直接相连的化合物,这类化合物统称为金属有机化合物。 在这类化合物中,碳金属键中的碳原子(C-―M+)是以带负电荷的形态存在的,因而金属有机化合物中的烃基具有很强的亲核性和碱性。

  23. 1.有机镁化合物 法国有机化学家Grignard(格利雅)于1901年发现的。 卤代烷与金属镁反应的活性顺序是: 例如:

  24. Grignard试剂很活泼,它易于被空气中的氧气所氧化,易于与含活泼氢的化合物作用而被分解为烷烃。

  25. 2.有机锂化合物 烷基锂与卤化亚铜作用生成二烃基铜锂。二烃基铜锂是重要的烃基化试剂,它可与多种有机化合物反应。如: 用于制备烷烃的一种方法。

  26. 十、卤代烯烃和卤代芳烃 1. 分类 根据卤素和双键的相对位置可分为三类 (1)乙烯型卤代烃: (2)烯丙型卤代烃: (3)孤立型卤代烃

  27. 2.化学性质 其化学性质与卤代烷相似,但反应活性差异较大。 室

  28. 卤代烃的化学活性为: • 不同烃基: CH2=CHCH2-X > R2CH-X > CH2=CH-X 3°R-X > 2°R-X > 1°R-X • 不同卤素: R-I > R-Br > R-Cl

  29. 反应实例:

  30. 3.活性差异的原因 乙烯型卤代烃 乙烯型中的典型化合物就是氯乙烯,其结构特点: 由此证明:氯乙烯分子中的C―Cl键结合的比较牢固,因而Cl原子不活泼,表现在:

  31. 卤苯型卤代物的结构

  32. 3.烯丙型卤代烃 烯丙基氯容易亲核试剂作用,且主要按SN1历程进行,其亲核取代反应速度要比正丙基氯快大约80倍左右。

  33. 烯丙型卤代烃按SN2历程进行反应,也因双键的π轨道与正在形成和断裂的键轨道从侧面相互 交盖,使过渡状态的负电荷更加分散,过渡状态能量降低而容易生成,从而有利于SN2反应的进行。

  34. 练 习: A. 卤代烷与氢氧化钠在水和乙醇混合物中进行反应,指出那些属于SN1历程?那些属于SN2历程? 1.产物构型完全转化 2.有重排产物 3.碱性增加反应速度加快 4.叔卤代烷大于仲卤代烷 5.反应不分阶段,一步完成 6.试剂亲核性越强反应速度越快 SN2. SN1. SN2. SN1. SN2. SN2.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