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3

莫尔法测氯化物中氯含量

莫尔法测氯化物中氯含量. 知识简介: 沉淀滴定法是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虽然能形成沉淀的反应很多,但是能用于沉淀滴定的反应并不多,因为沉淀滴定法的反应必须满足下列几点要求: (1) 沉淀的溶解度很小; (2) 反应速度快,不易形成过饱和溶液; (3) 有确定化学计量点的简单方法; (4) 沉淀的吸附现象应不妨碍化学计量点的 测定。. 目前在生产上应用较广的是生成难溶性银盐的反应,例如 Ag + +Cl - = AgCl↓ Ag + +SCN - = AgSCN↓

portia
Download Presentation

莫尔法测氯化物中氯含量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莫尔法测氯化物中氯含量

  2. 知识简介: 沉淀滴定法是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虽然能形成沉淀的反应很多,但是能用于沉淀滴定的反应并不多,因为沉淀滴定法的反应必须满足下列几点要求: (1)沉淀的溶解度很小; (2)反应速度快,不易形成过饱和溶液; (3)有确定化学计量点的简单方法; (4)沉淀的吸附现象应不妨碍化学计量点的 测定。

  3. 目前在生产上应用较广的是生成难溶性银盐的反应,例如 Ag++Cl-=AgCl↓ Ag++SCN-=AgSCN↓ 利用生成难溶性银盐反应来进行测定的方法,称为银量法。银量法可以测定C1—、Br—、I—、Ag+、SCN—等,还可以测定经过处理而能定量地产生这些离子的有机物,如666、二氯酚等有机药物的测定。 银量法根据指示终点的方法不同,可分为直接法和返滴定法两类。 一、直接法 是利用沉淀剂作标准溶液,直接滴定被测物质。例如在中性溶液中用K2CrO4作指示剂,用AgNO3标准溶液直接滴定C1-或Br-。

  4. 二、返滴定法 是加入一定过量的沉淀剂标准溶液于被测定物质的溶液中,再利用另外一种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沉淀剂标准溶液。例如测定C1-时,先将过量的AgNO3标准溶液,加入到被测定的C1-溶液中、过量的Ag+再用KSCN标准溶液返滴定。以铁铵矾作指示剂。在返滴定法中采用两种标准溶液。 银量法主要用于化学工业和冶金工业如烧碱厂、食盐水的测定。电解液中C1-的测定以及农业、三废等方面氯离子的测定。 沉淀滴定法和其他滴定分析法一样,它的关键问题是正确测定计量点,使滴定终点与计量点尽可能地一致,以减少滴定误差。银量法中用K2CrO4为指示剂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用AgNO3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的方法称为莫尔法。

  5. 一.莫尔法原理 在测定C1—时,滴定反应式为: Ag++Cl—=AgCl↓(白色) 2 Ag++CrO42—=Ag2CrO4↓(砖红色) 根据分步沉淀原理,由于AgCl的溶解度(1.3×10—5 mol/L:)小于Ag2CrO4的溶解度(7.9×10—5 mol/L),所以在滴定过程中AgCl首先沉淀出来。随着AgNO3溶液的不断加入AgCl沉淀不断生成,溶液中的C1-浓度越来越小,Ag+的浓度相应地愈来愈大,直至与[Ag+][CrO42-]>KSP(Ag2CrO4)时,便出现砖红色的Ag2CrO4沉淀,借此可以指示滴定的终点。

  6. 二.莫尔法使用时注意事项: 1. 莫尔法也使用于测定氰化物和溴化物,但是AgBr沉淀严重吸附Br-,使终点提早出现,所以当滴定至终点时必须剧烈摇动。因为AgI吸附I-和AgSCN吸附SCN-更为严重,所以莫尔法不适合于碘化物和硫氰酸盐的测定。 2. 用莫尔法测定Ag+时,不能直接用NaCl标准溶液滴定,因为先生成大量的Ag2CrO4沉淀凝聚之后,再转化AgCl的反应进行极慢,使终点出现过迟。因此,如果用莫尔法测Ag+时,必须采用返滴定法,即先加一定体积过量的NaCl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Cl—。

  7. 3.滴定条件 (1).指示剂用量 指示剂CrO42-的用量必须合适。太大会使终点提前,而且CrO42-本身的颜色也会影响终点的观察,若太小又会使终点滞后,影响滴定的准确度。 计量点时:[Ag+]sp=[Cl-]sp=K1/2sp(AgCl) [CrO42-]= Ksp(Ag2CrO4)/ [Ag+]sp2 = Ksp(Ag2CrO4)/ Ksp(AgCl) =1.1×10-2 mol·L-1 在实际滴定中,如此高的浓度黄色太深,对观察不利。实验表明,终点时CrO42-浓度约为5×10-3 mol/L比较合适。

  8. (2).溶液的酸度 滴定应在中性或微碱性(pH=6.5-10.5)条件下进行。若溶液为酸性,则Ag2CrO4溶解: Ag2CrO4+H+=2Ag++HCrO4- 如果溶液的碱性太强,则析出Ag2O沉淀: 2Ag++2OH—=2AgOH↓ Ag2O↓+H2O 滴定液中如果有铵盐存在,则易生成Ag(NH3) 2+;而使AgCl和Ag2CrO4溶解。如果溶液中有氨存在时,必须用酸中和。当有铵盐存在时,如果溶液的碱性较强,也会增大NH3的浓度。实验证明,当cNH4+>0.05 mol·L-1时,溶液的pH以控制在pH=6.5-7.2。

  9. 4. 先产生的AgC1沉淀容易吸附溶液中的C1-,使溶液中的Cl—浓度降低,以致终点提前而引入误差。因此,滴定时必须剧烈摇动。如果测定Br—时,AgBr沉淀吸附Br—更为严重,所以滴定时更要剧烈摇动,否则会引入较大的误差。 5.凡与Ag+能生成沉淀的阴离子如PO43-、AsO43-、SO32-、S2-、CO32-、C2O42-等;与CrO42-能生成沉淀的阳离子如Ba2+、Pb2+等,大量的有色离子Cu2+、Co2+、Ni2+等;以及在中性或微碱性溶液中易发生水解的离子如Fe3+、A13+等,都干扰测定,应预先分离。

  10. 三、实验步骤 1. AgNO3溶液的标定: 用小烧杯准确称取NaCl 0.5g,用去离子水 溶解,转入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 摇匀。 每次用移液管取25.00mL于锥形瓶中,用吸 量管加入1.00mLK2CrO4溶液(5%) ,用AgNO3 标液滴定至出现砖红色即为终点。 平行测定三份。计算AgNO3溶液的浓度。

  11. 2.试样分析: 准确称取NaCl试样2g于烧杯中,加水溶解 后,转入250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稀释 至刻度,摇匀。 每次用移液管取25.00mL于锥形瓶中,用吸 量管加入1.00mLK2CrO4溶液(5%) ,用AgNO3 标液滴定至出现砖红色即为终点。 平行测定三份。 计算试样中NaCl的含量(用%含量表示)。

  12. 四.问题分析: 1.以 K2Cr2O7作指示剂时,指示剂浓度过大或过小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答:为使测定结果更准确 .K2Cr2O7的浓度必须合适,若太大将会引起终点提前,且 本身的黄色会影响终点的观察;若太小又会使终点滞后,都会影响滴定的准确度。根据计算,终点时的浓度约为 5×10-3 mol/L 为宜。

  13. 2. 能否用莫尔法以 NaCl 标准溶液直接滴定 Ag+?为什么? 答:莫尔法不适用于以 NaCl 标准溶液直接滴定 Ag+。因为在 Ag+试液中加入指示剂 KCrO4后,就会立即析出 Ag2CrO4沉淀。用NaCl 标准溶液滴定时, Ag2CrO4再转化成的 AgCl 的速度极慢,使终点推迟。 3.配制好的 AgNO3溶液要贮于棕色瓶中,并置于暗处,为什么? 答: AgNO3见光分解 , 故配制好的 AgNO3溶液要保存于棕色瓶中 , 并置于暗处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