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7

臺灣結核病流行現況 及 防治策略

臺灣結核病流行現況 及 防治策略. 疾病管制局 蘇家彬 醫師 2012.04.06. 結核病簡介. 什麼是結核病 ?. 人的結核病通常由結核菌 (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 引起。 結核菌對外界抵抗力甚強,在陰暗處結核菌可生存 2~3 個月不死。. 結核菌在顯微鏡下的形狀 ( 耐酸染色 ). 傳染途徑 (1). 結核病的傳染係經由細小飛沫 (droplet) 而發生,飛沬大小約 1~5mm ,內含結核菌。 飛沫來自於帶菌的結核病患,病人 常在咳痰,或藉由 在公共場所講話、咳嗽、唱歌、或大笑時產生飛沫。

pravat
Download Presentation

臺灣結核病流行現況 及 防治策略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臺灣結核病流行現況 及防治策略 疾病管制局 蘇家彬 醫師 2012.04.06

  2. 結核病簡介

  3. 什麼是結核病? • 人的結核病通常由結核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引起。 • 結核菌對外界抵抗力甚強,在陰暗處結核菌可生存2~3個月不死。 結核菌在顯微鏡下的形狀 (耐酸染色)

  4. 傳染途徑(1) • 結核病的傳染係經由細小飛沫(droplet)而發生,飛沬大小約1~5mm,內含結核菌。 • 飛沫來自於帶菌的結核病患,病人常在咳痰,或藉由在公共場所講話、咳嗽、唱歌、或大笑時產生飛沫。 • 這些飛沫落在塵埃中,乾燥後形成大小約1~10mm的感染性飛核(droplet nuclei)飛揚漂浮在空中,可持續很長時間。

  5. 傳染途徑(2) • 直接吸入他人咳出的飛沫,或間接吸人空氣中的飛核,都是播散傳染的方式。 • 傳染最常發生於較親密的接觸,如:親近的人、居住在同屋者。 • 結核病不會經由無生命的東西傳染,例如:衣服、食器…等。

  6. 傳播力 • 有效地吸入少量的菌即可被感染 -> 感染有10%的發病可能 • 如果一個有活動性肺結核的病人, 沒有被發現, 或發現但不配合治療 -> 每年平均傳染給10~15個人

  7. 傳播結核病之危險因子 • 病人本身因素 • 痰液耐酸性抹片及結核菌培養情形 • 治療與否 • 病人的症狀及行為,如咳嗽,唱歌,說話 • 肺內結核或肺外結核 • HIV感染狀態 • 環境因素 • 暴露時間長短和密集性 • 宿主本身因素 • 卡介苗注射,免疫能力降低,糖尿病等等 • 結核菌本身之毒性 Clin Infect Dis 1996;23:954-62

  8. 哪些人得到感染特別容易發病 (Risk for TB) • Diabetes mellitus (糖尿病) • Silicosis (塵肺症) • Prolonged therapy with corticosteroids (長期使用類固醇) • Immunosuppressive therapy (免疫抑制劑) • Leukemia, Hodgkin‘s disease, head and neck cancers (癌症) • Severe kidney disease (腎臟疾患) • Malnutrition (營養不良) • HIV infection (愛滋病) • Alcoholism (酒癮) • 幼兒 (尤其是未施打卡介苗)

  9. 肺結核的自然病程 大部分曝露於結核菌的人 並不會發生感染 約有30%的接觸者受到感染 感染不等於發病, 但我們無法預估誰會發病 年齡 小於4歲 或 大於65歲者, 或其免疫力低下的情況,發病率提高 Management of tuberculosis in the United States, NEJM 2001/07/19

  10. 自由時報 2009.7.17

  11. 台灣結核病流行現況

  12. 1.7 million people died from TB in 2009 • 9.4 million new TB cases in 2009 • The estimated global incidence rate : 137 cases per 100 000 population in 2009 • It was estimated that in 2009, 3.3% of all new TB cases had MDR-TB • XDR-TB cases have been confirmed in 58 countries

  13. 臺灣:57 資料來源 : WHO, Global TB Control -2010 report (單位:每10萬人口)

  14. 2011年結核病通報與確診監測 通報:15,774 確診新案:12,600 痰塗片/痰培養陽性:78.1% 痰塗片陽性: 38.9% 多重抗藥性結核病人 :272(含2011年以前通報且仍在管理中之個案) 慢性病人: 28 (含2011年以前通報且仍在管理中之個案) 2011年結核病發生率估計 : 每十萬人口55 人 註 : 以上係2011年估計值,法定數字以年報公告為主

  15. 2005-2010年結核病個案追蹤十二個月治療結果死亡的比率2005-2010年結核病個案追蹤十二個月治療結果死亡的比率 15

  16. 年齡別發生率 結核病年齡別發生率 隨年齡增加發生率上升,年齡30歲以上發生率有逐年下降趨勢,然0-29歲年齡層發生率無明顯逐年下降趨勢

  17. 2010年新確診結核病個案之年齡分佈

  18. 1947-2010 年臺灣結核病死亡率趨勢 (1/105) 2010年TB死亡數 : 654 294 2.8 ‘10 11th 12th 13th 17th Within 10 leading cause of death 18

  19. 結核病死亡個案之年齡分佈

  20. Taiwan TB treatment outcomes at 12 months 2005-2008 WHO Target

  21. 臺灣結核病抗藥性監測

  22. MDR-TB個案數及占新案百分比監測 2009.05推動 MDR-TB 均需送疾管局複驗確認並進行稽催

  23. 結核病防治十年減半全民動員計畫 2006 – 2015 結核病發生率減半(每十萬人口 72人→ 36 人)

  24. 臺灣現行結核病防治行動方案 ●Plan 1- 主動巡檢及接觸者檢查 ●Plan 2- 實驗室品管 ●Plan 3- 直接觀察治療-都治 ● Plan 4- 提升醫療照護品質及院內感控 ●Plan 5- MDR照護體系及進階都治(DOTS-Plus) ●Plan 6- 結核病人飛航管制及處理 ● Plan 7- 監測管理系統 ● Plan 8- 健保相關議題 ● Plan 9- 縣市考評 ● Plan 10- 潛伏結核感染之治療 ● Plan 11- 結核病接觸者追蹤進階計畫 ●Plan 12- 外勞定期篩檢及遣返 ●Plan 13- 卡介苗預防接種 ● Plan 14- 國際合作 & 研究計畫(PETTS、DOTS評估) ●Plan 15- 強制隔離治療

  25. 都治計畫之大規模推動 • 2006年4月1日開辦 • 每年預算:約新臺幣 3.5 億元 • 實施對象:所有服抗結核藥物個案均納入 • 2011年全台細菌學陽性結核病患都治執行率達95.6% • 2012年1月總共有793位關懷員 25

  26. 都治過程 教導病人認識結核病及都治計畫的簡介 都治關懷員隨同公衛護士至醫院訪視病人 個案到點服藥 關懷員家訪送藥 關懷員送藥到約定地點

  27. 都治計畫之執行 (都治關懷員) • 都治關懷服藥 • -- 每日劑量型治療法 : 每週至少五日 • 詢問、觀察並評估病患有無服藥 • 不適或副作用 • 確認病患藥物種類及數目 • 直接目視病患服藥並確認吞下無誤 • 協助並提醒病患或家屬下次就診時間 • 提供病患提貨券或食物等 • 與都治關懷團隊討論病患情形 27

  28. 逐步擴大納都對象 1.痰塗片陰性且痰培養陰性之復發者、遊 民、不合作個案、原住民及山地鄉之結 核病個案 2.潛伏結核感染者 痰塗片陽性或痰培養陽性 之結核病個案 ▲ ▲ 2006 2007 2008 2009 ▲ 確診且服藥之結核病個案

  29. 都治計畫執行成效 • 2009年7月至2010年3月全國結核病資料庫統計新案的多重抗藥性比率為1%,再治的多重抗藥性比率為6% • 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6月30日所有確診之新病人,計算DOT涵蓋天數佔所有服藥天數的百分比,相較於沒有DOT的病人,DOT≦60%的策略,避免了80%的不良預後(含治療失敗、病人失落或死亡),而接受超過60%DOT的病人,則達到98%

  30. 2010年細菌學陽性都治執行品質

  31. 強化個案的發現 (品質可靠之實驗室) 政府的承諾 (增加經費) 高品質的 都治DOTS計畫 持續監控與評估 標準化治療 確保用藥不中斷 Cure is the best prevention!

  32. 標準診治流程 • 臺灣結核病診治指引 (第四版,2011年3月) • 標準作業流程 • 二線藥物之管理 • 針對MDR-TB實施結核病「進階」都治計 • 畫(DOTS-plus) Taiwan Association of Family Medicine Taiwan Pediatric Association Infectious Disease Society of Taiwan Taiwan Society of Pulmona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Taiwan Society of Internal Medicine Taiwan Society of Tuberculosis

  33. 與健保局合作-不當處方審查管控 • 抗結核二線藥物使用審查管理 • 健保局聘任疾管局建議之審查醫師,進行立意審查 • 健保局按月提供結核病申報資料供疾管局分析 • 健保局醫審小組針對疾管局提供治療有疑義醫師名單,協助宣導 • 健保局醫審小組針對疾管局安排課程,協助辦理分區醫師教育訓練

  34. 單一/多重抗藥性結核菌 一個在台灣很重要的問題

  35. INH 抗藥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RMP 抗藥 R R Z Z PZA 抗藥 無抗藥 抗藥性結核菌如何發生 INH+RMP+PZA合併藥物治療 無菌 INH 單一治療 INH 抗藥性結核菌

  36. INH 抗藥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R HR HR HR HR HR HR HR HR HR HR HR HR HR HR INH+PZA 抗藥 HZ HZ 抗藥性結核菌如何發生 (續) INH+RMP多重抗藥性結核菌 分裂突變 INH + RMP單一治療 INH+RMP 抗藥

  37. 多重抗藥性結核病的嚴重性 • MDR-TB是指結核病人的痰檢體經培養及藥物敏感性試驗後發現至少同時對Isoniazid(INH)及Rifampin(RMP)二種第一線藥物具有抗藥性的病人 • 抗藥性結核病絕大多數為人為因素造成,只有少數病人是不幸一開始就受到抗藥性菌種之感染 • 有可能在一次又一次的不遵照醫囑或不適當的處方下, 變成無藥可醫的菌株 ,可能一輩子都無法治癒

  38. 抗藥性結核病的治療 • 前1-2個月住院隔離治療 • 對所選用的治療藥物沒有明顯副作用 • 連續3次痰塗片陰性或 • 臨床及X光進步 • 出院後銜接DOTS,預約每月至少1次門診 • 每月追蹤痰塗片及培養  • 每3月追蹤胸部X光 • 痰陰轉後治療仍需要兩年或以上

  39. 2007年5月1日建構照護團隊(TMTC) 2011年1月起擴大收治對RMP單一抗藥或任三種抗藥之個案 成效 截至2012年2月,全國94%多重抗藥性結核病個案均已納入團隊接受照護 2008年世代24個月治療成功率:63% 2008年世代36個月治療成功率:85% 多重抗藥性結核病醫療照護 彰化 39

  40. 醫療照護提升 • 續推健保專案,鼓勵收案及成功治療 • 公務預算給付結核相關醫療費用 • 結核病醫療費用部分負擔(含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及接觸者檢驗)。 • 強制隔離治療費用。 • C2:痰抹片陽性個案住院≦14天之醫療費用。 • C3:抗結核藥物副作用個案住院≦30天之醫療費用。 • C4:無健保結核病醫療費用(含潛伏結核感染治療及接觸者檢驗) 。 • 慢性傳染性肺結核病患住院診察費及病房費 。

  41. 結核菌檢驗 • 結核病認可傳染病檢驗機構 • 自101年起由認可實驗室全面取代合約實驗室 • 衛生署核發為期4年的認可證書,授權該機構執行結核病確定檢驗 • 截至101年1月16日止,共核發32張認可證書,於證書有效期間定期接受能力試驗及查核

  42. 2008年5月始推動MDR-TB需送疾管局複判 > 複判條件 – 對INH 且RIF 同時抗藥 > 檢驗方式 – 分子鑑定→傳統藥敏 􀂄 若分子鑑定無法判斷,則再進行傳統藥敏鑑定 – 一線藥敏檢測(HERS) • 符合以下條件,2010年開始提供MDR-TB快速分子檢測 > 結核病失落、失敗、復發個案 > 多重抗藥結核病個案接觸者 >花蓮縣卓溪鄉、萬榮鄉、秀林鄉三個高發生山地鄉TB確診個案 MDR-TB複判檢驗(昆陽實驗室)

  43. 結核病接觸者檢查規範 • 為強化並督導接觸者追蹤工作,自96年7月1日起由公務預算支付接觸者檢查之部分負擔費用。 • 檢查對象 • 與確診之結核病個案共同居住者。 • 與結核病個案於可傳染期間一天內接觸8小時以上或累積達40(含)小時以上之接觸者。 • 其它專案 。 • 檢查方式 • 101年起依接觸者年齡、出生世代及流病特徵分層執行 • 推動成果 • 平均每位指標個案其接觸者檢查數由95年2.6位進步至100年8.1位 • 確診一個月內完成接檢達98%

  44. 確診個案接觸者檢查平均數 2006-2011年確診個案接觸者檢查平均人數5.1人

  45. 接觸者主動檢查發病占新案比率 接觸者主動檢查發現比率增加

  46. 傳染性病患限乘航空器 • 規範傳染性結核病人搭乘大眾航空器,避免成為活動性傳染源,以維護國人健康並提升國家之國際形象。 • 規範之對象 (參照WHO公佈之”Tuberculosis and Air Travel”) • 痰抺片抗酸菌檢驗陽性之肺結核個案,欲搭乘單次超過八(含)小時的國際飛航行程者。 • 傳染性之多重抗藥性結核病患,欲搭乘國際航程無論時間長短者。 國際衛生條例(IHR)96年6月15日開始實施

  47. 臺灣現實與預期的確診結核病個案數 除了落實及擴大DOTS, 想要永續下降, 還有什麼方式呢? 13237 12600 註 :2011年資料係為估計值,法定數字以年報公告為主

  48. 潛伏結核感染治療 方式:INH每日1次口服,治療9個月 可降低90%的發病率 化學治療+DOTS 結核病防治 傳染 醫師延誤 病人延誤 Prophylaxis 治療 傳染性 結核病 潛伏性結核感染 死亡 接觸 非傳染性 結核病 卡介苗接種 Source: Interventions for Tuberculosis Control and Elimination, IUATLD 2002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