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3

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 一、成本和费用的分类 1. 费用的特征 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 包括 产品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 . 费用的主要特征为 : (1) 费用通常是为了取得某项营业收入而发生的耗费 , 这些耗费可以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 . (2) 费用是对耗费的计量 , 这种耗费并不一定表现为当期直接发生的指出 , 有些耗费是通过系统、合理的分配而形成的 . (3) 费用和成本之间既有联系 , 又有区别 . 产品生产费用 产品生产成本的基础 费用是按时期归结的 . 产品成本是按产品对象归结的 .

Download Presentation

成本核算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成本核算 一、成本和费用的分类 1.费用的特征 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产品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 费用的主要特征为: (1) 费用通常是为了取得某项营业收入而发生的耗费,这些耗费可以表现为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 (2)费用是对耗费的计量,这种耗费并不一定表现为当期直接发生的指出,有些耗费是通过系统、合理的分配而形成的. (3)费用和成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产品生产费用 产品生产成本的基础 费用是按时期归结的. 产品成本是按产品对象归结的. 一种产品成本可能包括几个时期的费用,一个时期的费用可能分配给几个时期完工的产品.

  2. 成本核算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财务费用 2.费用的分类 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 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 (产品成本) (期间费用) 直接材料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材料 半成品 辅助材料 工资 职工福利费 燃料 动力 车间费用

  3. 成本核算 3. 费用的确认 如果资产的减少或负债的增加,关系到未来经济利益的减少,并能够可靠地加以计量,就应当确认为一项费用. • 费用和支出: 费用是支出,但支出不一定是费用.不一营业授予为目的的支出不算费用. • 营业费用和非营业费用: 营业费用能够直接或间接产生营业收入,而非营业费用是一种损失.(但在会计中,损失和费用不好区分,损失也作为费用处理,如坏帐损失,产成品盘亏) • 本期费用和跨期费用: 本期的耗费,不一定在当期冲减费用,一部分在本期冲减收入,属于本期费用;另一部分要分摊给其他会计期间,冲减其它会计期间的收入,称为跨期费用. • 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 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都是耗费,都应当在营业收入中得到补偿.但补偿的时间有不同.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从当期收入中补偿;产品成本要待产品销售后才能得到补偿.

  4. 成本核算 • 生产成本与销售成本: 生产成本是生产费用中构成产品成本的部分,在产品出售前表现为存货,产品出售后表现为销售成本,使一定时期的销售成本与一定时期的销售收入相匹配.

  5. 成本核算 二、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1.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 对所发生的费用进行审核,确定这些费用是否符合规定的开支范围,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和应计入各项期间费用的数额. • 将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各项费用,区分为那些应计入本月的产品成本,哪些应当由其他月份的产品成本负担. • 将每个月应计入产品生产成本的各项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各种产品成本. • 将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的产品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和归集,并计算出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 将完工产品成本结帐入“产成品”科目. • 结转期间费用

  6. 成本核算 五. 完工产品成本核算 通过上述费用的归集合分配,基本生产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已全部集中反映在生产成本- 基本生产成本科目及其明细帐的借方.但这是本月发生的费用,还不是本月完工产成品的成本. 月初在产品成本 + 本月发生生产费用 =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 + 月末在产品成本 实践中的6种方法: • 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条件: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 • 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条件:在产品数量小,各月变化不大) • 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条件:原材料比例大) • 约当产量法(见例) • 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算 • 按定额比例分配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方法(定额比例法)

  7. 约当产量法例 例1:某产品本月完工26件,在产品10件,平均完工程度40%,发生生产费用共3000元,分配结果如下: 分配率= 3000/(26+10×40%)=100元/件 完工产品成本= 26 ×100 = 2600元 在产品成本 = 4 × 100 = 400元 例2:假如甲产品本月完工产品产量600件,在产品100件,完工程度按平均50%计算,原材料在开始时一次性投入,其他费用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甲产品本月月初在产品和本月耗用直接材料费共计70700元,直接人工费38558元,制造费用114725元 1.直接材料费:因开始时一次性投入,不用计算当量,直接按比例分配: 完工产品负担的直接材料费=70700/(600+100) ×600=60600元 2.直接人工费:在产品100件折合完工产品50件(完工程度50%) 完工产品负担的直接人工费=38558/(600+50) ×600=35592元 3.制造费用:在产品100件折合完工产品50件(完工程度50%) 完工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 114725/(600+50) ×600 = 105900元

  8. 三. 产品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 成本核算 生产费用归集分配完毕后,应按成本计算对象编制成本计算单,并选择一定的计算方法,计算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成本计算的方法: 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 1. 品种法: 以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计算成本的一种方法.适合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企业. • 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不需要分配费用 企业生产多种产品,需要分配费用 • 品种法下,一般定期(每月月末)计算产品成本. • 如果企业月末有在产品,要将生产费用在完工成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 • 例:

  9. 产品成本计算单产品名称 : 甲产品 1998年5月 产成品数量:600件成本项目 月初在产品 本月生产费用 生产费用合计 产成品成本 月末在产 品成本 总成本 单位成本直接材料费 15700 55000 70700 60600 101 10100直接人工费 7758 30800 38558 35592 59.32 2966制造费用 24765 89960 114725 105900 176.50 8825合计 48223 175760 223983 202092 336.82 22891 产品成本计算单 产品名称 : 乙产品 1998年5月 产成品数量:500件 成本项目 月初在产品 本月生产费用 生产费用合计 产成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 成本 总成本 单位成本 直接材料费 9500 30000 39500 29900 59.80 9600 直接人工费 1900 17400 19300 17320 34.64 1980 制造费用 5500 54420 59920 53110 106.22 6810 合计 16900 101820 118720 100330 200.66 18390

  10. 成本核算 2.分批法 按产品批别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适合单品种,小批量类型的生产.如造船,重型机器制造等,也适合一 般企业的新产品试制或试验的生产,在建工程以及设备修理作业等. 特点: • 成本计算对象是产品的批别,由于产品的批别大多是根据定单确定的,因此又称为定单法 • 分批法下,产品成本的计算是与生产任务通知单的签发和结束紧密配合的,因此产品成本计算是不定期的,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基本一致,而与核算报告期不一致. • 在分批法下,由于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基本一致,因而在计算月末产品成本时,一般不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问题. 例:

  11. 产品成本计算单批号:401 产品名称:甲产品 开工日期:4月15日委托单位: 东方公司 批量:10件 完工日期:5月20日项目 直接材料费 直接人工费 制造费用 合计4月末余额 12000 900 3400 163005月发生费用 据材料费用分配表 4600 4600据控制费用分配表 1700 1700据制造费用分配表 8000 8000合计 16600 2600 11400 30600结转产成品10件成本 16600 2600 11400 30600 单位成本 1660 260 1140 3060 产品成本计算单批号:501 产品名称:乙产品 开工日期:5月5日委托单位: 佳丽公司 批量:60件 完工日期: 月 日项目 直接材料费 直接人工费 制造费用 合计5月发生费用 据材料费用分配表 18000 18000据控制费用分配表 1650 1650据制造费用分配表 4800 4800合计 18000 1650 4800 24450结转产成品40件成本 12000 1320 3840 17160单位成本 300 33 96 429 月末在产品成本 6000 330 960 7290

  12. 成本核算 3.分步法 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适合于大量大批的多步骤生产,如纺织,冶金,大批大量的机械制造企业.在这些企业中,不仅要求按照产品品种计算成本,而且还要求按照生产步骤计算成本,以便为考核和分析各种产品及各生产步骤的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提供资料. 特点: • 成本计算对象是各种产品的生产步骤 • 月末为计算完工产品成本,需要将归集在生产成本明细帐中的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 除了按品种计算和结转产品成本外,还需要计算和结转产品的各步骤成本.期成本周期使固定的,与产品的生产周期不一致. 例:

  13. 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 甲产品(半成品)成本计算单第一车间 1998年5月项目 产量(件) 直接材料费 直接人工费 制造费用 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定额) 61000 7000 5400 73400本月生产费用 89500 12500 12500 114500合计 150500 19500 17900 187900完工半成品转除 800 120000 16000 15200 151200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 30500 3500 2700 36700 半成品明细账 单位:件 月份 月初余额 本月增加 合 计 本月减少 数量 实际成本 数量 实际成本 数量 实际成本 单位成本 数量 实际成本 5 300 55600 800 151200 1100 206800 188 900 169200 6 200 37600

  14. 成本核算 甲产品(产成品)成本计算单 第二车间 1998年5月 项目 产量(件) 直接材料费 直接人工费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 37400 1000 1100 39500 (定额成本) 本月费用 169200 19850 31450 220500 合计 206600 20850 32550 260000 产成品转出 500 189000 19500 30000 238500 单位成本 378 39 60 477 月末在产品 (定额成本) 17600 1350 2550 21500

  15. 平行结转分步法 成本核算 平行结转分步法是指在计算各步骤的成本时,不计算各步骤所产半成品成本,也不计算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而支计算本步骤发生的各项其他费用,以及这些费用中应计入产品成本的份额,将相同产品的各步骤成本明细账中的这些份额平行结转,汇总,即可算出该种产品的产成品成本. 甲产品第二步骤成本计算单 第二步骤其他费用650 应计入产 在产品 成品成本 成本 的份额350 600 甲产品第三步骤成本计算单 第三步骤其他费用450 应计入产 在产品 成品成本 成本 的份额330 120 甲产品第一步骤成 本计算单 材料费用800第一步骤其他费用500 应计入产 在产品 成品成本 成本 的份额700 600 第一步骤份额700,第二步骤份额350,第三步骤份额330 产成品份额1380 产品成本计算单

  16. 成本核算 例:某企业生产甲产品,生产分两步在两个车间内进行,第一车间为第二车间提供半成品,第二车间加工为产成品.产成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采用定额比例法: 材料费用按定额材料费用比例分配,其他费用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 甲产品定额资料 生产步骤 月初在产品 本月投入 产成品 材料费用 工时 材料费用 工时 单件定额 产量 总定额 材料费用 工时 材料费用 工时 第一车间份额 67650 2700 98450 6300 293 14 500 146500 7000 第二车间份额 2400 9600 20 500 10000 合计 67650 5100 98450 15900 34 146500 17000

  17. 甲产品成本计算单第一车间 1998年5月项目 产成品 直接材料费 定额工时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产量(件) 定额 实际 费用月初在产品 67650 61651 2700 7120 10000 78771本月生产费用 98450 89500 6300 12500 12500 114500合计 166100 151151 9000 19620 22500 193271分配率 0.91 2.18 2.50 产成品中本步份额 50 146500 133315 7000 15260 17500 166075月末在产品 19600 17836 2000 4360 5000 27196 甲产品成本计算单 第二车间 1998年5月 项目 产成品 直接材料费 定额工时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合计 产量(件) 定额 实际 费用 月初在产品 2400 8590 8150 16740 本月生产费用 9600 19850 31450 51300 合计 12000 28440 39600 68040 分配率 2.37 3.30 产成品中本步份额 10000 23700 33000 56700 月末在产品 2000 4740 6600 11340

  18. 成本核算 甲种产成品成本汇总计算表 1998年5月 生产车间 产成品数量(件) 直接材料费 直接人工费 制造费 合计 一车间 133315 15260 17500 166075 二车间 23700 33000 56700 合计 500 133315 38960 50500 222775 单位成本 266.63 77.92 101 445.55

  19. 四.期间费用的核算 1.销售费用 销售费用是资企业在销售产品、自制半成品和提供工业性劳务等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具体包括的项目内容是:包装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展览费、广告费。以及为销售本企业产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的费用,具体包括职工工资、福利费、差旅费、办公费、折旧费、修理费、物料消耗和其他经费。销售费属于期间费用,再发生的当期就计入当期的损益。 2。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的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工会费、业务招待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无形资产摊销、职工教育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研究开发费、怀账损失、公司经费、董事会费等。管理费用属于期间费用,再发生的当期就计入当期损益。

  20. 成本核算 3.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具体包括的项目如下: 利息支出(减利息收入后的支出)、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后的损失)、金融机构手续费、以及筹集生产经营资金发生的其他费用。财务费用属于期间费用,在发生的当期就计入损益。

  21. 完全成本法的不足 • 完全成本法:能够保证当期所收有发生的费用都被直接归集和分配给所有的产品 • 完全成本法被广泛的使用于制造业. • 完全成本法由两个缺陷: (1) 刺激过渡生产 (2) 产品成本计算不准确 • 值得注意的是: 成本系统的功能由许多种,包括决策、控制和对外提供报告。没有一种方法是可以同时满足3种功能的。 因此,只能在3种功能之间权衡,计算方法不断得到修正,并随着技术和组织结构的变化变得更先进。讨论对完全成本法的修正,或者某种方法在某一行业的运用效果很差,并不意味着应当完全否定这种方法。

  22. 完全成本法的刺激过度生产的效应和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的刺激过度生产的效应和变动成本法 • 案例: 某企业固定成本为10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5元。假定: (1)该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 (2)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等于已分配的制造费用,实际产量等于预算产量。 公司的销售为,价格为12元,产量有2000件,2200件和2400件的3种可能。 公司的利润与产量的关系 产量 2000件 2200件 2400件 销售收入 24000元 24000元 24000元 变动成本 (10000元) (10000元) (10000元) 固定成本 (10000元) (9091元) (8333元) 利润 4000元 4909元 5667元 为什么利润会有变化呢?因为固定成本变化了。

  23. 为什么固定成本会变化呢?因为总的固定成本是不变的,但记入当期损益的固定成本和计入存货的固定成本是变动的。记入损益的少了,记入存货的就多了。为什么固定成本会变化呢?因为总的固定成本是不变的,但记入当期损益的固定成本和计入存货的固定成本是变动的。记入损益的少了,记入存货的就多了。 存货中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产量 2000件 2200件 2400件 存货数量 0件 200件 400件 存货中的固定成本 0元 909元 1667元 记入损益的固定成本 10000元 9091元 8333元 总固定成本 10000元 10000元 10000元 存货成本 变动成本 0 1000元 2000元 固定成本 0 909元 1667元 存货总成本 0 1909元 3667元

  24. 结论 如果以完全成本下的利润总额作为决定经理人员的报酬的依据,促使经理人员不断扩大产量,以增加利润总额。这就是完全成本的最大缺陷:刺激经理人员卓著过度生产的决策,造成存货积压。 当然,如果单位变动成本也随着产量增加而上升的话,边际成本的递增将减少经理人员过度生产的积极性。

  25. 缓解过度生产的几种方法 1. 将存货增加所造成的资本成本抵冲当期利润(剩余收益) 前例中:假定资本成本为20% 产量 2000件 2200件 2400件 利润 4000元 4909元 5667元 存货 0 1909元 3667元 存货的资金成本 0 382元 733元 利润(剩余收益) 4000元 4527元 4934元 资金成本20%并未能够完全解决过度生产的问题。

  26. 2.采用适时制生产控制系统 (JIT) 控制存货水平 在JIT中,生产过程不是按照客户订单分段进行的,而是连续不断的从一个生产阶段到另一个生产阶段,中间没有停滞,没有在产品。生产产量是根据需求水平确定的,经理人员不敢使生产量超过需求量,从而减少了导致生产过剩的刺激因素。 3. 彻底改变成本计算体系---变动成本法 在变动成本法,也称直接成本法下,本期实际发生的固定成本直接转销当期利润,而不在产品之间分配,从而也不会进入存货成本. 例: 某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预算产量等于实际产量,变动成本不随产量变 动, 第一年期初无存货 产品价格11元/件, 直接材料和人工2元/件,制造费用弹性预算40000元+3元/件 销量 产量 制造费用 第一年 10000件 10000件 70000元 第二年 10000件 11000件 73000元

  27. 完全成本法下和变动成本法下的损益表 A. 完全成本法 第一年 第二年 销售收入 110000 110000 直接材料和人工 (20000) (20000) 制造费用 (70000) (66364) 利润 20000 23636 B. 变动成本法 销售收入 110000 110000 直接材料和人工 (20000) (20000) 变动制造费用 (30000) (30000) 固定制造费用 (40000) (40000) 利润 20000 20000 (存货1000件,记价为; 直接材料和人工 2000元 变动制造费用 3000元)

  28. 完全成本的产品成本计算不准确性和作业成本法完全成本的产品成本计算不准确性和作业成本法 例:宝洁公司(P&G)生产多种洗衣粉(汰渍,碧浪和熊猫)。宝洁有多个分厂,每个分厂都生产洗衣粉。每月除了几天生产汰渍以外,其他时间都用来生产其他产品。 现假定宝洁只有两个工厂,一个叫A,一个叫B,两个工厂规模和设备都一样,A厂每年只生产一种产品,即汰渍洗衣粉,年产量10000吨,B工厂生产多种产品,年产量也为10000吨,其中3000吨汰渍,2000吨碧浪,1000吨熊猫,500吨为定牌生产,还有3500吨为特制品。为了简化计算,假定每种品牌的原材料成本相同,每生产一吨洗衣粉的直接人工和机时也相等,这两者的和为340元。 B公司由于生产多种品牌,有许多人员从事制定生产计划,订货,检验购入材料,管理存货,改变工艺,发货等工作,因此制造费用大大超过A公司,A公司的制造费用为140万元,B公司则达180万元。 现在我们用完全成本发来计算一下两个公司的产品成本:

  29. 每公斤洗衣粉的成本 A厂 B厂 直接人工与材料 0.34元 0.34元 制造费用 0.14元 0.18元 总成本 0.48元 0.52元 目前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洗衣粉的平均价格为0.51元/公斤, 这A厂的会计利润为0.03元,而B厂则为 -0.01元.根据调查,特制品可以卖到0.53元的较高价格,于是公司决定生产6000吨特制品,但结果制造费用也提高了,最后还是无法实现利润. 问题在于完全成本法对各种产品的成本计算不够精确.应该对完全成本法作出修正.作业成本法由此产生. 完全成本法制是对成本的数量和成本的分配进行了控制,但真正要控制好成本,还必须确定生成成本的关键因素(成本动因).作业成本法认识到,制造费用不仅随产量变动,也随制造的差异性和复杂性而变动.

  30. 作业成本法 ( Activity Based Costing , ABC ) • 作业是指工厂中一个特殊的团体(如成本中心,某一产品或部门)重复执行的任务。 • 作业成本系统的建立; 1. 分析成本动因:如; 在产品上转一个孔,定一次货,进行一次产品改型,工厂保安等 2. 将成本动因划分为4个相互排斥的类别: 单位层面成本: 来源于每个单位产品至少要执行一次的作业;如机器打孔,安装零件;通常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机器成本以及其他直接消耗。 批量层面成本:来源于服务于每批产品的作业,如机器准备,保养,将一批产品转移到下一个生产工序的成本,订货,检验。他们是对成批产品而言的,不取决于每一批中单位产品的数量。 产品层面成本:来源于服务于某一型号产品的成本。如产品设计,生产程序的设定,工艺改造等。他们只依赖于某一种产品线的存在,而不取决于生产这种产品分为多少批次,或生产多少数量。 生产维持成本: 来源于服务整个工厂的成本,例如工厂保安,行政管理,保险等。他们都是为了维护工厂的生产能力而进行的作业,不依赖于产品的数量,批次以及种类。

  31. 单位层面成本: 直接追溯到每一单位的产品上 • 批量层面成本: 首先归集到某一批产品,再分配到每一单位的产品上 • 产品层面成本: 首先分配到某一类产品上(如根据产品的零件个数),然后再分配到每一单位的产品上。 • 生产维持成本:首先归集到某一类产品上,然后再分配到不同批次上,最后分配到单位产品上. • 作业成本的成本函数 TC=VC×Q + BC×B + PC×L + OC 其中; TC=总成本 VC=单位变动成本 Q=产品数量 BC=每批产品的成本(批量层面成本) B=批次 PC=每一产品线成本(产品层面成本) L=产品线的个数 OC=所有不随作业而变化的成本

  32. 完全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 --- 一个例子 A公司生产5种音箱,其中3款是4个喇叭的,2款是6个喇叭的。 4个喇叭的音箱和6个喇叭的音箱分别构成两条产品线。每个产品线有自己的独立的工程技术部门。5种款式都按批生产,每批的批量都是100套。 下面是每种款式的产量和直接成本 4喇叭 6喇叭 型号 401 402 403 601 602 每年批次 800 1000 600 400 200 每批成本(批量层面) 直接人工 3400 3500 3600 4200 4400 直接材料 6000 6400 6500 8000 8500

  33. 工厂制造费用 测试、准备费 930万元 产品线成本 4喇叭 540万元 6喇叭 420万元 其它因素成本 298万元 制造费用总计 2188万元

  34. 完全成本法计算单位成本 • 第一步;以直接人工为基础,计算制造费用分配率 4喇叭 6喇叭 合计 型号 401 402 403 601 602 每年批数 800 1000 600 400 200 直接人工/批 3400 3500 3600 4200 4400 直接人工总成本(万元) 272 350 216 168 88 1094 制造费用总计(万元) 2188 制造费用分配率 200% • 第二步:利用估计的制造费用分配率,计算每个产品线的完全成本 直接人工 3400 3500 3600 4200 4400 直接材料 6000 6400 6500 8000 8500 制造费用(直接人工的200%)6800 7000 7200 8400 8800 总成本 16200 16900 17300 20600 21700 每台音箱成本 162 169 173 206 217

  35. 以作业成本法计算每台成本 公司认识到全厂使用统一的制造费用分配率可能会歪曲产品成本,重新进行了分析。对作业成本法的研究揭示,与批次相关的成本是3100元/批,包括了间接人工成本、生产准备成本、测试和补给品成本。 根据以上数据,作业成本法先将所有的成本集聚到3个成本池: 即批量相关成本、产品线成本以及生产维持成本。批量相关成本于产品线成本的分配基础为各款产品的生产批数,生产维持成本即其他因素成本298万,分配基础为每款产品的直接人工成本。 第一步; 计算3种成本动因的单位成本 (1)批次相关成本:3100元 (2)产品线相关成本: 4喇叭 6喇叭 产品线成本 5400000 4200000 产品批数 2400 600 每批产品线成本 2250 7000 (3)生产维持成本: 其他因素成本 298万元 直接人工成本 1094万元 单位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分配率 27.24%

  36. 根据成本动因,每台音箱的作业成本计算如下: 每批产品成本(100台音箱) 4喇叭 6喇叭 型号 401 402 403 601 602 直接人工 3400 3500 3600 4200 4400 直接材料 6000 6400 6500 8000 8500 制造费用 批次相关成本: 3100 3100 3100 3100 3100 产品线相关成本: 2250 2250 2250 7000 7000 生产维持成本: 直接人工的27.24% 926 953 981 1144 1199 总成本: 15676 16203 16431 23244 24199 每台音箱成本 157 162 164 234 242 完全成本法下 总成本 16200 16900 17300 20600 21700 每台音箱成本 162 169 173 206 217 相差 -3% -4% -5% +14% +12%

  37. 分析 完全成本法下,以直接人工成本为基础在不同款式产品之间分配产品线成本,既然4喇叭的3款产品的直接人工成本占直接人工总成本的77% ( =(272+350+216) ÷1094), 但4喇叭的音箱实际承担的产品线成本为56% (=540 ÷960). 可见,完全成本法的缺陷关键在于采用单位层面分配成本会导致高产量的产品承担的成本比实际高,而低产量的产品承担的成本较实际低.既然6喇叭的音箱的产品复杂程度比4喇叭高, 其所承担的产品线成本理应比4喇叭高.传统的完全成本法使复杂程度高度,耗费资源夺得产品承担较低的成本,却使复杂程度低的产品承担较高的成本.

  38. 练习 成本核算 某公司生产甲产品,生产分为两个步骤,分别在第一和第二两个车间进行.第一车间为第二车间提供半成品,第二车间江半成品加工称为产成品.该厂为了加强成本管理,采用分步伐按照生产步骤(车间)计算产品成本.该厂第一车间和第二车间的成本明细账资料如下: 产品成本明细账 产品名称: 半成品甲 车间名称:第一车间 1998年10月 产量:500件 成本项目 月初在产品 本月费用 生产费用 完工半成品 月末在产品 定额费用 合计 成本 定额费用 原材料 1900 6300 2800 工资及福利 1100 3000 1300 制造费用 2300 6100 2600 合计 5300 15400 6700 单位成本 × × × ×

  39. 成本核算 自制半成品明细账 半成品名称: 甲 计量单位:件 月份 月初余额 本月增加 合计 本月减少 数量 实际成本 数量 实际成本 数量 实际成本 单位成本 数量 实际成本 10 400 10300 700 11 200 产品成本明细表 产品名称: 产成品甲 车间名称:第二车间 1998年10月 产量: 350件 成本项目 月初在产品 本月费用 生产费用 产成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 定额费用 合计 总成本 单位成本 定额费用 半成品 6100 2600 工资及福利 1200 3700 500 制造费用 2500 8850 1400 合计 9800 4500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