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7

优质肉牛生产配套技术

优质肉牛生产配套技术. 傅 昌 秀. 第一节 国内外肉牛生产概况 世界肉牛业概况 我国肉牛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省肉牛生产现状及对策. 一、 世界肉牛业概况 (一)现状 全世界存栏牛13.38亿头,其中奶牛2.32亿头 年出栏肉牛2.73亿头。年产牛肉5896.3万吨,占肉类总产量26.20%,头平胴体重205千克 牛肉产量最高的国家为美国,肉产量为1.169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9.8%. (二)生产途径 一是充分发挥肉用专门化品种的效能 小型品种向大型品种发展

Download Presentation

优质肉牛生产配套技术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优质肉牛生产配套技术 傅 昌 秀

  2. 第一节国内外肉牛生产概况 世界肉牛业概况 我国肉牛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省肉牛生产现状及对策

  3. 一、世界肉牛业概况 (一)现状 全世界存栏牛13.38亿头,其中奶牛2.32亿头 年出栏肉牛2.73亿头。年产牛肉5896.3万吨,占肉类总产量26.20%,头平胴体重205千克 牛肉产量最高的国家为美国,肉产量为1.169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9.8%

  4. (二)生产途径 一是充分发挥肉用专门化品种的效能 小型品种向大型品种发展 二是利用兼用牛发展乳肉生产 三是应用新的饲养技术,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5. 四是重组牛品种基因,培育新品种。 ①用两个或几个优良肉用品种杂交培育; ②用优良品种公牛杂交土种牛而育成新品种; ③在热带用著名品种公牛去杂交改良瘤牛而培育耐暑、抗蜱的新品种; ④用著名的肉用品种公牛杂交改良野牛,培育适应性强的新品种; ⑤用肉用公牛去杂交奶牛,培育奶肉或肉奶兼用新品种。

  6. 五是利用奶肉品种杂交,充分发挥杂交优势。 ①轮回杂交,两个或三个品种不断地轮流杂交,使逐代都保持一定的杂交优势。 ②终端公牛杂交,以A品种公牛配B品种母牛,其杂种后代母牛(AB)再用第三品种公牛配种,所生杂种公母牛全部育肥出售。 ③轮回——终端父本杂交,在两品种或三品种轮回杂交的后代中,保留45%的母牛作轮回杂交,55%的母牛选用生长快,肉质好的品种作父本(终端父本)杂交配种,后代全部育肥出售。

  7. 六是向奶牛要肉 ①除极少数作种用之外,所产公犊全作肉用。 ②15%~25%淘汰母牛作肉用。 ③低产奶牛,部份直接作肉用,大部份用优良肉用公牛配种,杂交后代全作肉用。 ④第一胎产的犊牛全作肉用。 ⑤第4~5胎以后的母牛淘汰作肉用。 ⑥奶牛生产过剩国家,把母牛分期分批地利用优秀肉用公牛杂交,后代全作肉用。

  8. (三)生产方式 1、繁殖犊牛、犊牛培育、架子牛育肥分专场生产 2、犊牛繁殖、培育同场,架子牛育肥专场生产 母牛和犊牛以草场放牧为主,补饲为辅。架子牛在育肥场集中育肥。

  9. 二、我国养牛业现状 2003年,牛存栏13467.2万头,其中黄牛9955万头,水牛2275.8万头,奶牛1824.0万头。 出栏肉牛4703.0万头,牛肉产量630.4万吨,头平产肉134.04千克,牛奶产量1746.3万吨,头平产量1368千克。牛肉产量分别比1980年的26.9万吨,增长了22.4倍。 世界肉牛头平产肉量为205千克,美国为312.6千克;人均占有牛肉全世界为9.06千克,我国仅为3.62千克。

  10. 我国养牛业既面临挑战,也面临机遇。 首先是市场需求的机遇。 二是政策的机遇。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也为养牛业的大发展提供了条件。 三是加入WTO的机遇。采用良种杂交犊,前期利用牧草、秸秆、酒糟等饲养,18~20月龄时进行快速育肥。

  11. 我国肉牛发展方向 1、肉牛生产的发展方向 一是充分利用我国现有的地方良种如秦川牛、南阳牛、晋南牛、鲁西牛、延边牛 二是利用引进的国外肉用、兼用品种牛(夏洛莱、利木赞、西门塔尔)与我国地方黄牛品种进行杂交

  12. 2、肉牛育肥方式: 育成牛持续育肥和架子牛强度育肥两种。 育肥方法:优质饲料育肥、青贮饲料为主育肥、酒糟为主育肥、甜菜渣为主育肥。

  13. 三、我省肉牛生产现状及对策 (一)我省肉牛生产现状 养牛主要用于耕田和交通运输,管理粗放,形成了前躯发达,后躯狭小的役用体形,体型小,生长缓慢,成年体重约300公斤;产肉少,约120公斤;肉质差,多为老残牛。 依靠本地的黄牛资源,通过建立和完善牛改配种体系,以国外优良肉用品种改良本地黄牛,建立优质肉牛生产基地,推广养牛新技术,提高养牛生产水平。

  14. 1997年下达了“牛细管冻精配种综合技术示范推广”、 “牛的品种改良综合技术应用推广”、 “优质肉牛生产配套技术推广”.先后在我省20个县区实施,以牛的改良、配种到犊牛饲养和育肥方式等方面相互配套,探索我省牛改和优质肉牛生产的技术和途径,推动全省牛改和优质肉牛生产发展。

  15. 2000年底省财政厅、省畜牧食品局又联合下达了《四川省优质肉牛良繁体系建设项目》。经过三年的实施,到2003年底53个项目县已建乡镇人工授精站808个,人工授精点812个。项目县完成改良配种34.4万头,繁殖杂交犊牛23.6万头,出栏优质肉牛25.2万头。项目的实施带动了全省的牛改工作,2003年全省的牛改县达到63个,改良配种近40万头。2000年底省财政厅、省畜牧食品局又联合下达了《四川省优质肉牛良繁体系建设项目》。经过三年的实施,到2003年底53个项目县已建乡镇人工授精站808个,人工授精点812个。项目县完成改良配种34.4万头,繁殖杂交犊牛23.6万头,出栏优质肉牛25.2万头。项目的实施带动了全省的牛改工作,2003年全省的牛改县达到63个,改良配种近40万头。

  16. (二)我省肉牛养殖特点: 1、农户养1-2头能繁母牛,分散繁殖和培育犊牛,专业大户和种畜场集中育肥 2、农户养3-5头能繁母牛,分散繁殖犊牛,大户集中培育和育肥 3、大户养10数头母牛,自繁自养,并育肥

  17. 第二节 肉牛品种及杂交利用 一、肉牛品种 黄牛品种:全世界1000多个,250个分布较广 肉牛品种:经过选育和改良,在经济及体形结构上最适于生产牛肉的专门化品种:高生长速度和出肉率 全世界50多个,英国17个、美国11个

  18. 1、肉牛的体质外貌:长方砖型 • 前面:头型好(嘴宽大,前额宽大、头稍短),胸宽、深,前肢站立端正. • 后面:身前至后宽度一致,背宽平直;腰部平宽,臀部平,丰满,尾根左、右宽、平,后肢站立分开,且宽. • 侧面:体形大,对称,平衡,周身短,广躯矮身各部位连接处紧凑,体形如长方形,后腿深而丰满,颈短而厚,肩顶丰满且厚,四肢站立,四方端正,头大方形,种型突出,蹄大无病,背腰平直,且宽,皮松柔有弹性,腹部紧凑不下垂:尻部平宽.

  19. 肉牛与役牛

  20. 2、国外肉牛品种 (1)西门塔尔牛 成年公牛体重1000~1300千克;母牛体重650~800千克。 生产性能:产乳量为4000千克,乳脂率3.9~4.06%。500日龄的公牛,体重平均为578千克,平均日增重1.152千克,屠宰率62.9%,高等级切块肉占41.3%。 改良效果:杂交一代牛初生重22.5kg,比本地牛提高56.3%,2岁可达400kg以上,屠宰率50%,净肉率45%。高代西杂牛17.8月龄体重440.5kg,屠宰率58.3%,净肉率49%;

  21. 西门塔尔杂交牛

  22. (2)皮埃蒙特牛 成年公牛体重800千克,成年母牛体重600千克。 生产性能:平均产奶量为3500千克,屠宰率可达68%,脂肪率1.5%。 改良效果:皮埃蒙特牛与河南的南阳牛杂交,公犊在适度肥育的情况下,18月龄可达496千克。皮埃蒙特牛对肌肉度和屠宰率有很大改良效力。

  23. 皮杂牛

  24. (3)夏洛来牛 成年公牛体重1140千克;母牛体重735千克。 生产性能:6月龄公犊体重可达234千克,日增重1.1~1.2千克,14~15月龄阉牛体重为495~540千克,屠宰率率可达65%~68%。 改良效果:杂交牛24月龄体重可达494千克。当选配的母牛是其他品种的改良牛时,尤其是西门塔尔改良牛,则效果更明显。

  25. 夏洛来牛与其杂一代牛

  26. (4)海福特牛 成年公牛体重为850~1100千克,母牛体重600~700千克。 生产性能: 海福特牛耐寒性好,放牧能力强,且肥育年龄早,增重较快,饲料利用率高。幼龄肥育日增重可达1000克以上,屠宰率一般为60%~70%,净肉率50%~60%。 改良效果:其改良牛生长良好,但体高改良不明显。

  27. (5)安格斯牛 体形外貌:早熟,安格斯牛体形呈长方形,腿较短,公牛体重900千克、母牛600千克。 生产性能: 一周岁时体重可达400千克,日增重为900~1000克。屠宰率可达65~70% 改良效果:杂种一代公牛经90天放牧加补饲相结合的育肥后,20月龄体重为238千克,屠宰率为54.99%,净肉率42.09%。

  28. 安格斯牛

  29. (6)利木赞牛 体形外貌:体躯较长,四肢较细,早熟。被毛为红色或深黄色,成年公牛体重平均为950千克、母牛600千克。 生产性能:8月龄体重公犊为289.6千克,日增重1040克,屠宰率为60%~70%。 改良效果: 我省用利木赞牛改良黄牛一代公牛经90天放牧加补饲短期育肥,18月龄体重平均为225.4千克,屠宰率为53.66%,净肉率41.57%。

  30. 利杂牛

  31. 其它肉牛品种

  32. 国内黄牛品种

  33. 国内黄牛品种

  34. 3、杂交利用 (1) 杂交的作用: ①使基因和性状重新组合:不在一个群体中的基因集中到一个群体中来,不同种群个体身上表现的性状集中到一些个体上来。 ②产生杂种优势:后代在生活力、适应性、抗逆性以及生产力方面都比纯种有所提高。 ③起改良作用:能迅速提高低产种群的生产性能,甚至还能使之改变生产方向。

  35. (2)杂种优势 ①个体杂种优势 主要表现在生活力强、生长速度快、死亡率低及其它相应的有益经济性状。 ②母本杂种优势 主要表现在泌乳能力强、犊牛生长快、性成熟早、利用年限长等。 ③父本杂种优势 主要表现在公牛的生长速度快、性成熟早、精液品质好、性欲较强等。

  36. 杂种优势 级进杂交 轮回杂交

  37. (3)杂交亲本的选择和杂交利用 ①杂交父本的选择:选择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胴体品质好的品种。 ②杂交母本的选择:选择本地区数量多、适应性强、繁殖力高、母性好、泌乳能力强的品种。 ③杂交利用: 肉用牛与肉用牛品种间杂交、肉用牛与乳用牛品种间杂交、普通牛与牦牛之间的种间杂交

  38. (4)引入品种的合理使用 ①充分利用引进的国外优良肉用品种,通过改良提高本地品种牛的肉用生产性能来进行大规模的肉牛生产。 ②肉牛杂交生产的主体是利用杂交公犊,在杂交利用上要求以杂交犊牛快速生长为主来选择父本,同时考虑能提高本地母牛的泌乳能力和带犊能力。 ③第一轮杂交中应尽可能用泌乳性能好的肉用品种作父本,在第二轮杂交中根据市场对牛肉胴体的需求再选择不同的肉牛品种作父本。

  39. (5)肉牛杂交生产体系 种公牛站 :按照市场需求生产优质肉牛品种冻精 市、县牛改中心:搞好技术指导、培训、液氮供应等 乡村人工授精站、点:按市场经济规律运行,搞好配种服务 母牛养殖户:搞好母牛的繁殖、育犊工作。母牛发展以千家万户的养殖方式为主,养殖呈区域化、规模化

  40. 第三节 饲养和管理 饲料:草、秸秆、农副产品、精料 饲养:圈养、放牧、放牧加补饲 管理 :母牛、犊牛、肉牛

  41. 一、肉牛的采食习性 胃容量大,消化道长,又反刍,所以不仅采食大,而且采食也快,但吃下的食物转移慢。 采食不仔细,易误将铁丝、铁钉、铁片、缝针等金属或玻璃之类吃进瘤胃,转移到网胃,而后又穿透网胃壁,造成创伤性心包炎和其它创伤。

  42. 二、肉牛的生长发育 (一)体型的发育 成年牛的体型结构与犊牛有很大区别。初生犊牛头大,四肢长,身短而扁、尻部较高。 犊牛初生重仅为成年牛体重的6.5%,但腿长却达到成年的63%,尻高为57%,鬐甲高为56%,胸宽为37%,坐骨宽为31%。 犊牛长到2周半时,耆甲高度的增长为100%,尻高增长99%,体长增长126%,胸深、胸宽增长138%,腰角宽增长146%,坐骨结节宽增长200%。

More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