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5

计算机科学与生命科学( 1 ) 2013 年秋季学期通选课程 上课时间:周一 19:00 点 上课地点:软件园 4 区 502d 主讲人:魏天迪

计算机科学与生命科学( 1 ) 2013 年秋季学期通选课程 上课时间:周一 19:00 点 上课地点:软件园 4 区 502d 主讲人:魏天迪 讲义网址: http://www.mbtech.sdu.edu.cn/biocomp/. 2011 年秋季期末考试情况. 共 46 名同学选修本课程,期末考试形式为递交一篇大约 3000 字(含图表)的论文。有 38 名同学按时递交了论文。所有按时递交论文的同学的成绩皆为合格,剩下 8 名同学不得不不合格。交上来的 38 篇文章里, 25 篇机打, 13 篇手写。 35 篇网络摘抄, 2 篇课件摘抄, 1 篇原创。.

quail-johns
Download Presentation

计算机科学与生命科学( 1 ) 2013 年秋季学期通选课程 上课时间:周一 19:00 点 上课地点:软件园 4 区 502d 主讲人:魏天迪

An Image/Link below is provided (as is) to download presentation Download Policy: Content on the Website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and may not be sold / licensed / shared on other websites without getting consent from its author. Content is provided to you AS IS for your information and personal use only. Download presentation by click this link. While downloading, if for some reason you are not able to download a presentation, the publisher may have deleted the file from their server. During download, if you can't get a presentation, the file might be deleted by the publisher.

E N D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计算机科学与生命科学(1) 2013年秋季学期通选课程 上课时间:周一 19:00点 上课地点:软件园4区502d 主讲人:魏天迪 讲义网址:http://www.mbtech.sdu.edu.cn/biocomp/

  2. 2011年秋季期末考试情况 共46名同学选修本课程,期末考试形式为递交一篇大约3000字(含图表)的论文。有38名同学按时递交了论文。所有按时递交论文的同学的成绩皆为合格,剩下8名同学不得不不合格。交上来的38篇文章里,25篇机打,13篇手写。35篇网络摘抄,2篇课件摘抄,1篇原创。

  3. 2012年春季期末考试情况 共150名同学选修本课程,期末考试形式为递交一篇大约3000字(含图表)的论文。有144名同学按时递交了论文。所有按时递交论文的同学的成绩皆为合格,剩下6名同学不得不不合格。交上来的144篇文章里,137篇机打,7篇手写。131篇网络摘抄,4篇半原创,2篇原创。

  4. 2012年秋季期末考试情况 共55名同学选修本课程,期末考试形式为递交一篇大约3000字(含图表)的论文。有54名同学按时递交了论文。所有按时递交论文的同学的成绩皆为合格,剩下1名同学不得不不合格。交上来的54篇文章里,53篇机打,1篇手写。46篇网络摘抄,3篇半原创,4篇原创。 本学期共107名同学选修本课程,。。。

  5. 内容提要 • 计算机科学在生命科学中应用的回顾、现状与展望; • 计算机与动物学; • 计算机与植物学; • 计算机与微生物学 • 计算机与医学; • 生物信息学基础(基本概念、核酸与蛋白质序列分析基本算法、生物数据库、生物分子结构预测与分析软件、分子动力学模拟、分子进化树); • 计算机辅助药物研发介绍; • 在计算机科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领域内的前沿性、典型性科研成果与论文的介绍。

  6. 计算机科学的诞生与发展 慕尼黑工业大学信息学院LOGO

  7. 计算机科学的诞生与发展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 德国最重要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和牛顿同为微积分的创建人。他的研究成果还遍及力学、逻辑学、化学、地理学、解剖学、动物学、植物学、气体学、航海学、地质学、语言学、法学、哲学、历史、外交等等,他还是最早研究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的德国人。 莱布尼兹认为:数理逻辑、数学和计算机三者均出于一个统一的目的,即人的思维过程的演算化、计算机化、以至于在计算机上实现。首次提出了“计算机”这个概念。古奥地利皇帝和俄国彼得大帝都曾聘请莱布尼兹做帝国顾问,在他建议下分别建立了维也纳科学院和彼得堡科学院。他还建议中国清朝的康熙皇帝建立北京科学院。莱布尼茨在中国八卦图的影响和启发下发明二进制。莱布尼茨一生没有结婚,没有在大学当教授,平时从不进教堂,因此他有一个绰号Lovenix,即什么也不爱的人。

  8. 计算机科学的诞生与发展 • 德国莱布尼兹超级计算中心(LRZ) • Linux Cluster:2007年,753节点,5646核,峰值43万亿次/秒; • HLRB II:2007年,9728核,峰值62万亿次/秒; • SuperMUC:2012年,140000核,峰值3千万亿次/秒 (3 peta / s),投资1亿3千5百万欧元。(2010年11月,天河一号,2.57 peta / s) Linux Cluster HLRB II SuperMUC

  9. 计算机科学的诞生与发展 天文数字单位: 尧 yotta 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泽 zetta 1000000000000000000000 艾 exa 1000000000000000000 拍 peta 1000000000000000 (千万亿) 太 tera 1000000000000 吉 giga 1000000000 兆 mega 1000000 (百万) 千 kilo 1000 百 hecto 100 十 deca 10 个 mono 1

  10. 计算机科学的诞生与发展 阿兰·麦席森·图灵(Alan Mathison Turing,1912-1954) 英国著名的数学家和逻辑学家,被称为计算机科学之父、人工智能之父,是计算机逻辑的奠基者。 在图灵之前没有任何人清楚地说明过莱布尼兹说的“计算机”到底是怎么一回事。1936年图灵发表了论文“论可计算及其在判定问题中的应用”。在论文的一个脚注中“顺便”提出来一种计算机抽象模型,可以把推理化作一些简单的机械动作。正是这个“歪打正着”的 脚注,开辟了计算机科学技术史的新纪元。图灵提出的该计算模型现在被称为“图灵机”。1952年,图灵写了一个国际象棋程序。可是,当时没有一台计算机有足够的运算能力去执行这个程序,他就模仿计算机,每走一步要用半小时。他与一位同事下了一盘,结果输了。二战时期图灵破解了德国的著名密码系统Enigma,成为扭转战争走势的关键人物。但战后英国政府却认为他是同性恋而拘捕了他,注射各种药物进行“治疗”。1954年,图灵吃了一口被氰化钾浸泡过的苹果而死。后来这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成为了苹果电脑公司的标志。

  11. 计算机科学的诞生与发展 • 1966年,美国的计算机协会ACM设立图灵奖。每年只奖励一位计算科学家。 • 计算机研制: • 1967年,莫里斯·威尔克斯,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存储程序式计算机EDSAC。 • 程序语言设计: • 1966年,艾伦·佩利,定义了算法语言ALGOL,标志着程序设计语言由一种“技艺”转而成为一门科学。 • 1972年,德斯加·狄克斯特拉,“goto语句是有害的”,“程序测试只能用来证明有错,决不能证明无错”。 • 1977年,约翰·巴克斯,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高级程序设计语言FORTRAN。 • 1983年,丹尼斯 · 里奇和肯尼斯 · 汤普森设计、开发了C语言和UNIX操作系统。 • 1984年,尼克劳斯·沃思,PASCAL语言及结构化程序设计的首创者,“数据结构 + 算法 = 程序”。 • 2001年,奥尔·约翰·戴尔和克利斯登·奈加特,60年代提出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概念。 • 其他方面: • 1971年,约翰·麦卡锡,提出“人工智能”这一术语/学科领域 。 • 1981年,埃德加·科德,发明了关系数据库。 • 1997年,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发明了鼠标和超文本。 • 2000年,华裔学者姚期智,计算理论领域重大贡献。 • 2009年,芭芭拉·丽丝克夫,首位获得图灵奖的女计算机科学家。

  12. 现代生命科学的诞生与发展 •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古希腊) • 《动物志》一书中相当细致地记述了他对动物解剖结构、生理习性、胚胎发育和生物类群的观察,并对生命现象作出了许多深刻的思考(鲸鱼)。 • 贾思勰(北魏386-543,中国) • 《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 • 希尔德加德修女(1098-1179,德国) • 《医学》一书继承和发扬了古希腊的创新精神,大胆地记录了她对动物、植物的观察和用来当作药物的使用方法。 • 维萨里(1514-1564,比利时) • 《人体的结构》标志着解剖学的建立。 • 李时珍(1518-1593,中国) • 《本草纲目》综合了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较科学的药物分类方法,溶入先进的生物进化思想,并反映了丰富的临床实践。广泛涉及医学,药物学,生物学,矿物学,化学,环境与生物,遗传与变异等诸多科学领域。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称《本草纲目》为“16世纪的百科全书”!

  13. 现代生命科学的诞生与发展 • 虎克(1636-1702,荷兰) • 发明了显微镜,因而首次发现细胞和微生物,最早纪录肌纤维、微血管中血流 。提出了单词“cell”。 • 林耐(1707-1778,瑞典) • 千姿百态的生物物种被科学的归纳在界、门、纲、目、科、属、种的秩序里,因此他成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生物分类学家。上帝造物还是生物进化? • 达尔文(1809-1882,英国) • 《物种起源》是19世纪最具争议的著作,试图证明物种的演化是通过自然选择的方式实现的。 • 施旺(1810-1882,德国) • 细胞学说创始人,植物与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恩格斯把细胞学说誉为19世纪最重大的发现之一。 • 孟德尔(1822-1884,奥地利) • 通过8年的豌豆杂交实验得出了生物遗传规律,是现代遗传学创始人。遗憾的是其工作的价值被埋没了30多年 。 • 巴斯德(1822-1895,法国) • 创立了微生物学,直接导致了医学疫苗的发明和免疫学的建立 。巴氏消毒:60摄氏度,30分钟。

  14. 现代生命科学的诞生与发展 1871年,瑞士人Miescher从白细胞细胞核中分离出脱氧核糖核酸(DNA);

  15. 现代生命科学的诞生与发展 1883年,德国人鲁克斯观察到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色的丝状体。1888年,德国人沃尔德耶称这种丝状体为“染色体”,并猜测染色体与遗传有关。

  16. 现代生命科学的诞生与发展 1944年,美国人阿弗莱、麦克李沃和麦克卡三人通过实验证明D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

  17. 现代生命科学的诞生与发展 1953年,英国人Watson和Crick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DNA的双螺旋三维结构。

  18. 现代生命科学的诞生与发展 1962年, Watson,Crick和Wilkins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生物奖。 Maurice Wilkins Rosalind Franklin

  19. 现代生命科学的诞生与发展 1954年,Crick提出了中心法则“DNA -> RNA -> 蛋白质”。

  20. 现代生命科学的诞生与发展 1966年,美国人Nirenberg和Khorana破译了全部遗传密码字典的64个密码子。

  21. 现代生命科学的诞生与发展 • 人类基因组计划: • 1990年,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预算30亿美元,被誉为生命科学“阿波罗登月计划”,参与国:美、英、日、德、法; • 1997年,在耗费了巨额资金和一半预定时间之后,仅完成了3%的工作; • 1998年,Craig Venter创立Celera公司; • 1999年, Celera公司在无政府资助下,赶超了多国合作小组; • 1999年,中国加入多国合作小组,负责测定基因组全部序列的1%; • 2000年,在美国总统克林顿的协调下, Celera公司与多国合作小组合作,宣布完成了人类基因组草图的90%; • 2001年,完成了人类基因组草图的99%, Celera公司与多国合作小组合作几乎同时分别在Science和Nature上独立发表自己的草图; • 2003年,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绘制成功,彻底完成。

  22. 现代生命科学的诞生与发展

  23. 现代生命科学的诞生与发展 测序仪:2000年,荧光自动测序仪(第一代);当前,高通量测序仪(第二代)

  24. 现代生命科学的诞生与发展

  25. 计算机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现状 • 1. 数据库技术:数据的储存与挖掘 • 计算机技术与生物学的应用中,数据库技术是最基本的技术。生物实验数据的储存、管理、查询都是建立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上的。 • 生物数据的特点:结构和组织方式复杂、数据量增长十分迅速。 • 《核酸研究》自2000年起每年的第一期都发表最新的生物数据库论文。目前正式发表生物数据库已有2000多个。 • 传统的关系数据库难以有效储存复杂的生物数据,因此必须采用面对对象的数据库技术,如基于XML的数据库。 • 针对分散在全球个地的海量的并且相互关联的生物数据,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技术可以互相独立的数据源中提取面向主题的数据集合,并将这些数据按一定的逻辑顺序重新进行组织与集成,从而为用户提供决策支持分析。 • 数据挖掘(data mining)技术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有意义的信息和规律。

More Related